正文_第三十四章.論槍
1. 小三也不是每天就躺床上想戰(zhàn)術(shù)問題,他本來就是好動之人,讓他整天床上躺著不動更要命。等傷口開始結(jié)痂,何先生來看過表態(tài)可以坐著后,他就坐在床上練手槍---快速分解結(jié)合、各種瞄準(zhǔn)、左右手出槍射擊...... m712他背了這么好幾年,以前在88師的時候練得多,自從上了尖山,他接過班長的捷克步槍,就一門心思練步槍了,手槍就練得少多了。 惠兒姐就坐在春凳上看他練習(xí),等他練累了就替他擦汗,問他:縣大隊的傷員說他們都是扛的長槍,你這是什么槍?他們說起你的槍,都羨慕得不得了呢。 小三說:我這個叫駁殼槍,是英語box的意思,就是盒子。所以民間叫法很多,盒子炮、匣子槍。我這個是從德國進口的20響駁殼槍,外面有的叫大肚盒子、快慢機??少F了,值120個大洋呢,一支抵他們的漢陽造三四支(1)。 “120個大洋?”惠兒姐嚇了一大跳:我們村在縣上當(dāng)巡警的金柱一個月才7塊大洋的薪水呢。 “這槍怎么用的?” 小三很得意:惠兒姐,你坐過來,我教你。 就把彈匣卸下,再檢查一下子彈沒有上膛,惠兒姐就過來坐在邊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接過駁殼槍。 “你先把后面的這個扳開,這是機頭(擊錘),先打開擊錘,然后用左手大拇指勾住這里(扳機護圈),手指抓住槍管往后拉一點點(完成3mm左右的管退)之后,再用右手拉開槍機?!?/br> 惠兒姐拉了半天也沒拉開,紅著臉遞給小三,小三就接過來右手把槍機拉到位后就松手,槍機高速自動復(fù)位,撞上機匣發(fā)出清脆有力的撞擊聲。 小三又把槍遞到惠兒姐手上:左邊這個叫快慢機,這個r就是連發(fā),轉(zhuǎn)到這個n就變成單發(fā)了。 彈匣從這里插進去,我有兩種彈匣,一個是短的,裝10發(fā)子彈,其余都是長的,裝20發(fā)子彈。你看,裝上20發(fā)彈匣就插不進槍盒了,所以要裝進槍盒要么不插彈匣,拔出槍再上彈匣,要么就裝這個短彈匣。 右邊這個小按鈕是彈匣按鈕,你按一下就可以取出彈匣了。 惠兒姐就站起身拿著比劃:這樣打? 小三就抓住她持槍的手:你眼睛這樣看,這個叫準(zhǔn)星,這個叫標(biāo)尺缺口,你的眼睛和標(biāo)尺缺口、準(zhǔn)星在一條線上,這條線對著哪里,子彈就打到哪里了。 惠兒姐裝模作樣瞄來瞄去,不是左眼沒閉上,就是右眼斜著看準(zhǔn)星,小三慢慢糾正,惠兒姐比劃了一陣:太沉了,好幾斤吧。 小三說:兩斤半呢。 惠兒姐就轉(zhuǎn)身把槍交還給小三,也不知道怎么地就歪倒在小三身上:哎呦,腳崴啦。 小三嚇得手足無措,身子僵在那里不敢動彈,惠兒姐靠在他身上,頭上的頭發(fā)頂著他的下巴,讓他感覺癢酥酥的。 他想移動身子給惠兒姐騰地方,被惠兒姐抓住手:別動,過一陣就好了。 但惠兒姐的手卻又不放開他的手了,就用手指尖在他掌心劃著圈,又輕輕撓著。 他感覺時間似乎停滯了,周邊其他都模糊了,唯有懷里的惠兒姐是真實的,他能感覺她的氣息,她身上散發(fā)出的微微香氣,那是她用香胰子洗臉還是擦身留下的?小三不敢想了。 直到惠兒姐的娘在院子里面喊她去灶上看著,她似乎腳一下子就好了,起身就出去了,都沒回頭看小三一眼。 2. 晌午吃過飯,小三就對自己說:練槍練槍,專心練槍。 可練不了多久他就不由自主的想:惠兒姐去哪了呢? 惠兒姐下午回來了,臉紅撲撲的,還帶著津津細(xì)汗,一問,原來去幫忙照料兩個新傷員了。 小三心里一緊:哪里出的事? 惠兒姐說:不是打鬼子。是訓(xùn)練中摔到溝里了,一個沒大礙就是脫臼,另外一個手腕骨折。 然后去找出一雙新鞋底開始邊納邊跟小三說話:剛才他們講什么“擼子干部匣子官”,說王老七大隊長和你這些挎匣子槍的才是官。那擼子是什么槍? 小三說:擼子就是小手槍,因為開槍前要擼一下套筒讓槍彈上膛。匣子槍你上午試過,它上膛靠擼是不行的,力氣弱的壓子彈還得把槍夾在兩腿中間,所以就不叫擼子。 出名的擼子有“一槍二馬三花口四蛇五狗張嘴蹬”。我平日里不用駁殼槍的,這把槍是班長的,我自己有支柯爾特手槍,就是擼子,因為子彈粒大,就叫做大眼擼子。 惠兒姐看小三在練瞄準(zhǔn),就說:這匣子槍是不是比擼子都大? 小三說:那是。擼子好多還沒這20響駁殼槍一半大。 惠兒姐道:又大又沉怪不好用的。 小三說到:那可不是,我從給宣營長當(dāng)傳令兵開始就背駁殼槍,雖然班長多年當(dāng)鏢師當(dāng)土匪,玩兒駁殼槍二十多年,各種花樣打法都會,但教我還是老老實實按照德國教官教的那樣,結(jié)合木槍盒充當(dāng)肩托,抵肩射擊。 說起來駁殼槍想打遠打點射,非接駁槍盒抵肩不可。德國教官讓我們自己試過的,我們單手雙手拿槍,打50米,除了班長這種人能上靶外,大多數(shù)人就只能靠蒙。但用槍盒抵肩射擊,50米保證單發(fā)全部上靶,訓(xùn)練還要求打150米,單手打那子彈不知道飛哪里去了。 在沒有接駁槍盒的時候,因為駁殼槍不好瞄(2),所以民間就出了很多花樣繁多的瞄準(zhǔn)方法,有打“甩手槍”的,有橫著打的,有斜著打的,我以前也問過宣營長和班長還有德國教官,他們講為什么說駁殼槍單手不好打(3)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槍管長,彈匣或彈倉前置,導(dǎo)致重心靠前,單手握持的時候槍管那頭老是往下掉。擼子都不這樣,擼子的彈匣在握把里面,就在槍的重心。柯爾特手槍就沒這個問題,出槍就瞄準(zhǔn)了。 二、握把形態(tài)不佳,硌手不利于握槍,只是用慣了倒沒什么。 惠兒姐睜著大眼睛,似懂非懂:重心是什么? 又說:那你說這匣子槍這也不好,那也不好,還賣得天貴,為什么都搶著要,當(dāng)官才夠格挎呢? 小三說:宣營長說過,咱們中國駁殼槍最多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原因,當(dāng)時不能進口其他槍支,自己只能生產(chǎn)老套筒;也是鬼子的原因,鬼子沒有裝備花機關(guān)那樣的手提機關(guān)槍(4),近距離上駁殼槍可比拉一下放一槍的漢陽造和的三八大蓋厲害多了(5)。 后記: (1)1936年國民政府財政部,開支列表中,有“購廿響駁殼手槍二萬枝附子彈二千萬發(fā)”一項,共280萬法幣。即每支槍配子彈為法幣140元,當(dāng)時一元法幣兌換一個銀元。 (2)即指向性不好。(3)現(xiàn)代講叫人機工效不好。 (4)發(fā)射手槍子彈的全自動槍械,德國一戰(zhàn)生產(chǎn)的伯格曼mp-18沖鋒槍。 (5)駁殼槍不能代替步槍,在國軍和八路軍中是充當(dāng)卡賓槍(單發(fā)半自動射擊)和沖鋒槍使用的。不是最好選擇(德國選擇mp-40,蘇聯(lián)選擇波波沙,美國選擇湯姆森,英國選擇司登,中國呢?沒得選,要么老式步槍,要么駁殼槍,近距離壓制駁殼槍完勝手動步槍,你開一槍,我還三發(fā)甚至五發(fā)子彈,如果近距離拿手動步槍的沒有先敵開火且命中對方,那么就沒有機會開第二槍了,往往拉拴的時候就倒地了。說穿了就是半自動壓制手動步槍,為什么不選其他便宜得多的擼子呢?也是半自動呀,駁殼槍威力大,彈匣容量高,射距遠,駁殼槍上得戰(zhàn)場,就沒聽說敢拿擼子去沖鋒的。),但確實是當(dāng)時最現(xiàn)實和最優(yōu)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