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玄幻小說 - 余生,交給路上在線閱讀 - 第十七章 漢畫像石之旅

第十七章 漢畫像石之旅

    有些旅程,與我的愛好有關,喜歡藝術(shù)品收藏與鑒賞,自然會為了一件宋代鈞窯瓷器,一塊漢代玉石,一幅明代書畫而啟程,只為一睹它歷經(jīng)千年的真容。

    因為年代久遠,漢代留給我們不多的歷史遺存,而這些遺存,也只能在某些古都才能一窺容顏。我向來喜歡年代遙遠的東西,觸摸或者近距離看到這些器物,你會心潮彭拜,會由衷的與古人對話,古拙中帶著幽遠的氣息。

    如果說漢代哪一樣留存至今的器物,最能解讀那個年代的社會群像,我首推漢畫像石。而我國漢畫像石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南,山東,蘇北,皖北等地區(qū),而徐州的漢畫像石藝術(shù)館并不遠,而且種類也比較多。

    說走就走,并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是長時間對一個地方的向往而促成的。徐州的漢畫像石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云龍區(qū),走入館內(nèi),仿佛墜入了大漢的世界,林林總總的敦厚的石頭陣容,讓人嘆為觀止,這些來自地下的石頭,曾經(jīng)陪伴著墓主人度過了千年春秋,石頭上面刻畫的內(nèi)容,大都與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有關,刻畫的線條,于今天審美來說粗拙了許多,但那恰恰是古人的手筆,每一條線條都浸潤了古人的審美與那個年代的風格。

    漢畫像石,是漢代人雕刻在墓室石壁上的裝飾刻畫,神秘悠遠,從漢代畫像石里,我們可以探知那時的先民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精神信仰等。觸摸這些兩千年的石塊,如同觸摸到了漢代的一段歷史,一部刻在石頭上的漢代史。

    漢畫像石刻畫的題材多數(shù)為車馬出行,舞樂雜技,六博對弈,迎賓待客,宴飲,鐘鳴鼎食,男耕女織等。而首先進入我視線的是車馬出行圖,這是漢代最常用的雕刻圖案。凝視著眼前的這幅車馬出行圖,彷如看到了漢人坐著自家的馬車,羽扇綸巾,從容淡定的踏上馬車,而馬車則長嘶一生,揚長而去。而另外一種祥瑞也是漢代人喜歡描述的圖案,漢代人將想象中的瑞獸珍禽被視為引領升天的吉祥物。

    有一組名為“庖廚迎賓”的畫像石吸引了我,那么的生動與鮮活,是漢代人的日常。畫像石分為三層,第一層是一人在案上切rou,一人在爐子上“炙”rou,漢代人將今天的烤rou稱作為“炙”,爐子上吊掛著待烤的食物。第二層刻畫著擺放著的酒器,爐灶和擔水的場景。第三層是迎賓的場面。

    這不禁讓我聯(lián)想到了如今的徐州,民間美食還是喜歡烤rou,曾經(jīng)到過一家火鍋店,那對長箸很有漢韻,這不就是兩千年前,漢人吃飯時用的筷子嗎?長長的能夠夾起對面的rou食。原來,很多習俗是可以跨越二千年而保留的。

    一塊畫像石上的畫面,再次讓我吸睛。兩人分坐在亭子兩側(cè)正在玩一種棋子,那叫“六博”棋,是漢代最為流行的棋子,雙方各持六個棋子行棋,亭子左側(cè)有一兒童坐在杌子上逗著牛玩呢。

    有一塊豎直形的畫像石上,刻畫的是當時社會流行的一種舞蹈“建鼓舞”。這種舞蹈最早是楚國的舞蹈,楚國詩人屈原在《九歌》中記載揚袍兮拊鼓,疏緩節(jié)兮安歌。畫像石上鼓在中央,兩位妙齡女子手持“桴”,各立鼓的兩側(cè),一邊擊鼓一邊起舞,姿態(tài)迥異,時而奔放,時而舒展。而“桴”就是擊鼓棒。

    我仿佛聽到了陣陣鼓聲,和那對翩然起舞的女子,她們衣帶飄飄,笑若桃花正在此時,耳旁有位女士對我說“小姐,我們就要關門了,請盡快參觀?!?/br>
    我點了點頭,看了看表,有些依依不舍,又看了看畫像石上那些撫琴者,紡車,這里活脫就是一個漢代社會的縮影。

    步出了門外,我有些感慨,漢代人對待死亡卻比現(xiàn)代人更為豁達,在這些畫像石上面,看不到畫有一絲悲悲凄凄的東西,卻處處充盈著生命的樂觀與對未來的期待。

    我是畫像石藝術(shù)館的最后一位客人,看著徐徐關上的大門,我心里說了句see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