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二弟子
書迷正在閱讀:養(yǎng)個徒兒來自虐、霸道首長神棍妻、我不做陰陽師了、替婚總裁:神秘嬌妻太撩人、軟成泥、(綜同人)擋我者,死、江湖遍地是奇葩、最強(qiáng)紈绔九小姐、鎮(zhèn)天王、我成了皇帝的小心肝
聽了玄牡的回答,少年終于放下了部分戒備,道:“謝謝您的救助,道士叔叔?!?/br> 看到少年放下了戒備,玄牡也不再拐彎抹角了,用柔和的語氣直接了當(dāng)?shù)脑儐柕溃骸澳憬惺裁疵??家住哪里?家里還有親人嗎?我們送你回家吧?” 這樣問是為了順著小乞丐找到更多的遺落在外的道家子弟。 聽了玄牡的詢問,少年的眼睛有些發(fā)紅的回答道:“我的名字叫張鈞,家里遭了匪災(zāi),其它親人都死了,只有我僥幸活了下來。我沒有親人了,我也沒有家了!嗚嗚……” 說到最后,觸景生情,嗚嗚的哭了起來。 典華聽到這里,愣了一下,喃喃自語道:“張鈞,姓張?” 說著話,典華的左手不自覺的掐算起來,將原主的記憶,剛剛得到諸多的信息,和他的算命秘術(shù)中的理論進(jìn)行推算。 原主的師父就一直在尋找一戶姓張的人家,說是宗師爺留下的血脈。 再加上“望氣術(shù)”下此人的氣運…… 隨著推算,小乞丐的來歷越來越清晰,最后,典華終于明白,這個少年是誰了。 典華用望氣術(shù),看著自己因為突破筑基而再次發(fā)生變化的氣運。 之前只有一上一下兩條氣運相連的氣運線,分別是小蔻和原主的師父已故的玄策道長。 突破之后,上面和下面,再次各多出了兩條氣運線。 下面樹根部分的這兩氣運線,根據(jù)典華的推算,其中一條,連接的還是濟(jì)口觀的那棵榆樹,只是不再是玄策道長的道號,而是“玉章”這個道號。 另一條,連接的濟(jì)水觀的那棵槐樹上面一個叫“玄惠”的道號,典華推算后發(fā)現(xiàn)是當(dāng)時被凈化的老道士。 而上面多出來的兩條氣運線,根據(jù)典華推算,其中一條應(yīng)該代表的是玄牡,另一個并不知道是誰,而且若隱若現(xiàn)的虛影,似乎并不穩(wěn)定。 結(jié)果剛才回到客棧,離得近了,典華發(fā)現(xiàn),原來第二條氣運線的另一端,竟然是昨天救助回來的那個小乞丐。 氣運這東西,十分玄妙,需要精通算命秘術(shù)才能解析明白,典華又沒有修習(xí),只能算是入門,一時之間,想了許多,依然不明所以。 于是定慧他們行完禮后,典華才迫不及待的提議立刻過來看望那個小乞丐。 看過小乞丐,并在聽了小乞丐的回答后,典華得到了最關(guān)鍵的信息,終于讓算命秘術(shù)才入門的典華,推算出了少年的身份。 這張鈞,竟然是“不老道人”留在這世上最后的血脈了! 不知道也就罷了,知道了少年的身份,再加上原主的身份,還有典華打算繼承“不老道人”留下的“人人如龍”這個馬甲,就不得不做出反應(yīng)了! 典華直接了當(dāng)?shù)牡拇驍嗔讼胍俅伍_口的玄牡,對張鈞道:“你與貧道有緣,可愿拜我為師?” 和收小蔻時一樣,典華依然將最后的選擇權(quán)交給了對方。 若是對方不接受,那么,自然是有緣無分了! 這條氣運線自然就會斷開。 典華也不介意,只求問心無愧就好。 張鈞愣了一下,玄牡立刻道:“傻小子,典華道長神通廣大,還不快拜師?” 張鈞遲疑了一下,可能是想到自己孤身一人,無依無靠,的確需要一個依靠,再加是這些人救了自己,還有,父親留下的那句話,也起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張鈞,從床上下地,跪拜道:“弟子張鈞,拜見師父!” 典華的望氣術(shù)的視野下,看到本來是若隱若現(xiàn)時斷時續(xù)的氣運線,迅速的化為實質(zhì),且穩(wěn)定下來,成為和小蔻的一樣,成為一個頭尾相連的箭頭組成的氣運線。 典華點了點頭,回答道:“好,以后,你就是我的第二個弟子了?!?/br> 定慧和玄牡,立刻恭喜典華喜收佳徒,恭喜張鈞拜得名師。 兩人很有眼力勁兒,恭喜完了之后,就借口離開了,將空間留給了典華一行師徒三人。 典華坐下后,對起身之后恭立在側(cè)的張鈞道:“多大了?” “十一?!?/br> 十一歲?比小蔻還大? 典華接著說著:“你上面還有一個師姐,雖然只有八歲,比你還小三歲,但是本脈不以年齡排輩分,而是以入門先后排輩分。小蔻是為師的大弟子,你是二弟子。你們當(dāng)以師姐弟相稱?!?/br> 典華這是在為兩個弟子排大小,定輩分,立規(guī)矩。 這些雖然簡單,是常識,但是十分重要。 沒有這些,就沒有了規(guī)矩,就亂套了。 張鈞初來乍到,自然是典華說什么,就是什么,典華說完之后,張鈞拘謹(jǐn)?shù)南蛐∞⑿卸Y道:“見過師姐。” 小蔻一臉藏不住的笑意,卻繃著臉,裝成小大人一樣,回禮道:“見過師弟?!?/br> 張鈞雖然十一歲了,但是因為從小家庭條件不好,吃的比較差,后來更是以行乞為生,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經(jīng)常餓肚子,再加上男孩發(fā)育的晚,所以身材消瘦,個頭矮小。 反觀小蔻,從小有父兄照顧,家庭條件也好,吃的也好,沒有受過什么苦,后來又跟了典華,更是沒吃什么苦了,再加上女孩兒相對男孩來說發(fā)育的早,才八歲,個頭就不低了,和十一歲的張鈞差不多高。 典華接著詢問道:“可識字?” 典華按收下小蔻后的流程,走了一遍,了解張鈞的學(xué)習(xí)進(jìn)度,好制定學(xué)習(xí)課程。 張鈞回答道:“認(rèn)識一些,不過,認(rèn)得并不全。聽阿爹說,原來家里是有些收藏的,不過高祖爺爺時家里發(fā)生了火災(zāi),將藏書全部燒毀了,也無奈搬了家,所以……” 后來因為生活困苦,學(xué)習(xí)時間有限,一代代的傳承下來,認(rèn)得字就越來越少了,到了張鈞這一代,就只有幾百字了,好些字都不認(rèn)識了。 典華對張鈞道:“你也需要從識字教育開始修習(xí),進(jìn)度倒是和小蔻差不多,可以和小蔻放在一起學(xué)習(xí),這個不急??稍蘖?xí)武功?” 張鈞搖了搖頭道:“阿爹說,原來有家傳武功,武功的傳承,也在那場大火中,毀了,只留下了一部不知道名字的粗淺的武功,我試著修煉過,感覺沒用,不長力氣,反而越修煉越餓,后來就沒修煉了?!?/br> 張鈞修煉的,應(yīng)該是《先天功》的簡化版了。張鈞家族應(yīng)該有“不老道人”《先天功》的完整的傳承,里面有藥方注意事項之類的,只是一場大火,他們家族就失傳了。 只剩下簡化版的《先天功》,簡化版的《先天功》,的確增加力氣的效果很差,而且,畢竟是修煉武功,窮文富武,就算養(yǎng)身為主的《先天功》,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在營養(yǎng)趕不上的情況下,自然是越修煉越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