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姣婦在線閱讀 - 第1節(jié)

第1節(jié)

    ━━━━━━━━━━━━━━━━━━━━━━━━━━━━━━━━━

    本文內(nèi)容由【紫衣宮主】整理,海棠書屋網(wǎng)()轉(zhuǎn)載。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本人不做任何負(fù)責(zé)】內(nèi)容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

    ━━━━━━━━━━━━━━━━━━━━━━━━━━━━━━━━━

    書名:姣婦

    作者:貢茶

    ☆、重生為姣婦

    甄玉看著鏡中人的相貌,眼珠子差點掉出來,五只手指屈起,握住衣袖,用袖子去擦鏡面,擦得鏡面雪亮,鏡中人眉眼越加清晰,確認(rèn)沒有看錯,方才幽幽道:“原來是王正卿的夫人??!”

    此時卻是午后,房內(nèi)無人。甄玉坐在鏡子前,見鏡中人雖病了一場,云鬢散亂,容色憔悴,卻依然掩不住那股麗色,不禁有些動容,憐惜般道:“好個漂亮的小娘子!許是上天也不忍見你香消玉殞,這才令我重生在你身上罷?”

    甄玉本為少年俊杰,是景泰三年的進(jìn)士,起先仕途不順利,及后投在九江王門下當(dāng)了謀士,絞盡腦汁為九江王謀劃太子之位。

    在甄玉等謀士的努力下,不過三年時間,九江王就被立為太子,隨后登上皇位,改國號為安平,接著大封功臣。

    安平帝一登上帝位,第一件事便準(zhǔn)備讓甄玉入主內(nèi)閣,當(dāng)上史上最年輕的內(nèi)閣首輔。

    這一年,甄玉二十五歲,正是意氣風(fēng)發(fā),際得意滿,人生巔峰時刻。

    安平帝擬旨之際,甄玉卻突然病發(fā),臥床不起,油盡燈枯。

    太醫(yī)會診后,告知安平帝,甄玉因之前用腦過度,絞盡腦汁謀計,睡眠極少,再加飲食無定時,進(jìn)食少等,造成氣血兩虛?,F(xiàn)一旦倒下,外感內(nèi)虛,致藥石無靈。

    安平二年春,甄玉病亡。臨死之際,他卻是對著燈火起誓,若能重活一次,凡事一定少動腦筋,把自己養(yǎng)得肥肥壯壯,活得長命百歲。

    甄玉今兒早上睜開眼睛時,便感覺到了異樣,他本是聰明絕頂之人,只半天功夫,就從床邊服侍的丫頭身上,弄明白了一個真相—他,甄玉,重生為一個少婦了。

    等丫頭們退出房外時,甄玉起身照鏡子,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認(rèn)識這俱身體的主人。

    原主居然是吏部郎中王正卿的元配妻子。

    當(dāng)年王府設(shè)宴,王正卿攜妻甄氏赴宴,甄玉曾見過王正卿這位妻室甄氏不止一次,又聽聞這位甄氏不單和自己同姓,且和自己是同鄉(xiāng),系同出一宗,免不了多些注意,因印象頗深,如今一照鏡,自然認(rèn)了出來。

    王家是京城世家大族,王正卿少時有才,不愿依附父兄,因走了科舉道路,景泰三年,和甄玉一起中了進(jìn)士。兩人三甲及第,才華相當(dāng),相貌同樣俊俏。在金殿取士時,圣上要在他們兩人中選出一位狀元和一位榜眼,倒是費了思量。后來一問,王正卿大甄玉一歲,便覺著王正卿穩(wěn)重一些,遂封王正卿當(dāng)了狀元,甄玉當(dāng)了榜眼。

    為著此事,甄玉很不忿,居然因為年輕一歲就失了狀元之位。

    狀元和榜眼雖然只差了一個名次,待遇卻有極大不同。這也致使甄玉后來仕途不順。及后,他投了九江王門下,在王府中做了謀士。王正卿有父兄扶持,仕途卻順利,一路向上,在吏部文選清吏司當(dāng)了正五品郎中。

    甄玉記得,當(dāng)年九江王有心招攬王家,卻是想方設(shè)法也讓王正卿投在他門下。待得王正卿進(jìn)出王府時,他甄玉就有些受排擠。后來絞盡腦汁獻(xiàn)計助九江王成事,方才保住了地位,但他對王正卿,是沒有一絲一毫的好感了。臨死那會還有一個遺憾,便是自己一死,最年輕的內(nèi)閣首輔這個位置,定然是屬于王正卿了。

    甄玉再次打量鏡中人,雖有病容,但比之王府赴宴那一次,似乎更稚嫩一些。這么算起來,自己重生的年份,莫非是在景泰年間,九江王未登位之時?

    這會兒,甄氏兩個貼身丫頭,一個名喚半荷,一個名喚立夏的,卻是倚在廊下悄語。

    半荷愁眉苦臉,“三夫人病了這一場,雖是好轉(zhuǎn)了,卻又言語錯亂,神思恍惚,教人憂心?!?/br>
    立夏嘆息一聲道:“三夫人一向爭強好勝的,雖身子骨不爭氣,卻要強撐著,百般不認(rèn)輸,這才會落了病根,如今雖好轉(zhuǎn)了,到底精神不如前也是有的。”

    半荷道:“可不是么?”

    立夏說著,卻有些恨恨的,瞧瞧左右無人,便埋怨道:“三爺也實在狠心,擱話說不再理會三夫人,任三夫人病成那樣,居然真的不來看一看。今早讓人去稟話,說道三夫人好些了,也沒有回一句話?!?/br>
    半荷一聽立夏論起主子的不是,慌忙捂住了她的嘴巴,小心翼翼看一下四周,這才擺手道:“小心隔墻有耳?!?/br>
    立夏扳開半荷的手,硬還要說,卻又被半荷捂實了。

    半荷見立夏憋得俏臉通紅,這才放開她,戳她的額角道:“別亂說。我今兒早上過去廚房端湯,聽老夫人那邊一個婆子說起,卻是傳聞跟三爺同科進(jìn)士的一位進(jìn)士爺,封了榜眼那位,姓甄名玉的,為王府辦事,熬了三夜不睡,一時病倒了,竟至藥石無靈,今早竟是不治了。因他在京中無親眷,王爺便叫三爺幫著料理后事。料著三爺這幾日不得空閑,這才沒有回府的。”

    立夏聞言,驚訝失聲道:“這位榜眼爺?shù)拿M,居然和咱們?nèi)蛉艘粯友?!三夫人小名卻是叫玉娘的?!?/br>
    半荷這才醒悟起來,也失聲道:“怪不得一聽榜眼爺?shù)拿M,總覺著熟悉呢!”

    甄氏閨名叫甄釵,在娘家時,府中人卻不喚她閨名,只喚她小名玉娘。

    立夏是甄氏的陪嫁丫頭,倒知曉甄氏的事,一時道:“先頭曾聽人提過,說道這位榜眼爺小時身子不好,這名字是廟里和尚幫著取的。只是再想不到的是,三夫人和榜眼爺是同鄉(xiāng),小時候也是身子不好,閨名同樣是那個和尚取的。不知道那和尚是作何心思,一個是男子,一個是女子,居然給他們?nèi)×艘粯拥拿?。?/br>
    立夏說著,突然往地下吐口水,“呀呀,我說這些作什么?那榜眼爺是作古了,三夫人還病著呢!不吉利??!”

    半荷扯扯立夏道:“你平素勸著三夫人一些,讓她軟順一些,籠了三爺在房中,比什么都強。”

    半荷是王正卿的母親寧老夫人撥給甄氏用的丫頭,跟了甄氏后,便一心一意為甄氏謀劃了。只她不是甄氏帶來的人,畢竟比不得立夏這個陪嫁丫頭。

    立夏也知道半荷說的有理,卻嘆息道:“我哪兒勸得動?還得胡嬤嬤去勸?!?/br>
    胡嬤嬤是甄氏的乳母,甄氏把她當(dāng)了半個娘看待,她去勸,或者甄氏還肯聽一些。

    甄氏是江南人氏,當(dāng)初遠(yuǎn)嫁至京城,本來不安,又怕所嫁非良人,待得揭開蓋頭,見著王正卿的模樣,馬上傾心了。偏王正卿直言相告,說道為了娶她,負(fù)了一個人。如今心中難受,且前情未能忘,且給他一些時間調(diào)節(jié)。待這難受勁過了,再和她好好做夫妻。說完這些,便退出新房外。整整一年,王正卿只安歇在書房。

    若只是這樣,甄氏也打算吞下這口氣,等著王正卿回心轉(zhuǎn)意。問題是,前段日子九江王賜了一位美人給王正卿,王正卿居然笑納了,當(dāng)晚帶回府中,就收進(jìn)房中,第二日讓人過來說了一聲,要抬舉這位美人當(dāng)姨娘。甄氏不答應(yīng),王正卿也不多說,卻是出了府,幾日不歸。

    甄氏氣得吃不下,又站在院子里淋雨,這才病了。病好醒來,卻是換了人。

    這會兒,胡嬤嬤端了湯藥過來,遠(yuǎn)遠(yuǎn)見得立夏和半荷立在廊下說話,便有些惱,走近些道:“三夫人病了,你們不在房中服侍,倒跑到這里納涼了?”

    立夏見是胡嬤嬤,便賠笑道:“哪兒是我們不肯在房中服侍?是三夫人把我們趕了出來,說要清靜一下?!?/br>
    胡嬤嬤聞言,臉色才好些,端了藥進(jìn)房。

    甄玉聽得腳步聲,從鏡子里收回視線,整理著原主甄氏一些記憶,不由自主的,就長長嘆息了一聲。

    胡嬤嬤站在簾外聽得嘆息聲,人未進(jìn)房,先勸道:“三夫人何苦日日這樣嘆息?早早把病養(yǎng)好了,想個法子籠了三爺進(jìn)房,不要說一個美人了,就是十個美人也不用放在心上?!?/br>
    “嬤嬤!”甄玉憑著原主的記憶喊了胡嬤嬤一聲,看著她進(jìn)房,這回不待她勸,接過藥碗,一口氣喝完藥,遞還給胡嬤嬤道:“哪,喝完了!”

    胡嬤嬤看看藥碗,果然已見底,不由驚喜,“三夫人肯喝藥就好?!?/br>
    甄玉趁機試探道:“嬤嬤,咱們來京城多少時候了?”

    胡嬤嬤不疑有它,答道:“整整一年了?!?/br>
    甄玉一驚,當(dāng)年王正卿中得中狀元后沒多久,便娶妻了。那時是景泰三年?,F(xiàn)下甄氏進(jìn)京一年整,那么,就是景泰四年了!前世時,這時節(jié)自己卻是得到九江王賞識,為九江王謀劃了幾件事,熬夜病倒,病了一段時間的時節(jié)。

    正說著,簾子一響,立夏跑了進(jìn)來,喘著氣道:“三夫人,三爺回府了?!?/br>
    “快,幫著三夫人梳洗打扮一下?!焙鷭邒咭宦?,且不管三七二十一,喊了立夏,趕緊就要幫甄玉裝扮起來。

    甄玉聽得王正卿回府了,腦中突然就一懵。

    上一世,金殿上,被王正卿壓了一頭,與狀元位置失之交臂。投到九江王門下,又處處被王正卿壓著,最后力壓王正卿上位,卻又絞盡腦汁而亡,白白把最年輕內(nèi)閣首輔讓與王正卿了?,F(xiàn)下重生,居然重生為王正卿的妻室!

    這是要繼續(xù)被王正卿壓著的節(jié)奏?。?/br>
    作者有話要說:  笑瞇瞇開新文了,求支持!

    ☆、床榻過招兒

    王正卿邁著沉重的腳步進(jìn)了府門,有些鬧不清自己的情緒。說起來,甄玉處處和他作對,不遺余力打壓他,深怕他爭功,這樣的人死了,他該高興的??墒?,居然高興不起來。是了,這一定是自己心腸太好,人品太高潔,所以甄玉這樣的人死了,自己才會這般難過的。所謂俠骨柔腸,就是這樣罷!

    書僮侍書聽見主子回來了,忙迎了出來,把府中這幾天的事回稟了。

    王正卿點點頭,自叫人打水洗漱,另換了衣裳,收拾停當(dāng),這才往他母親寧氏老夫人的院落去請安。

    寧老夫人見王正卿回來了,免不了問幾句,聽得他為甄玉cao辦喪事,這幾日忙亂,便道:“若王爺那兒離不得你,便在王府住下也使得,不須這樣來回奔波?!?/br>
    王正卿笑道:“王府多少能人,哪兒就離不得我了?只是甄榜眼少年英杰,又是王爺左右手,突然這樣沒了,王爺心里過不去,愛拉著我念叨甄榜眼生前的事?!?/br>
    寧老夫人又問得幾句,知曉忙過這幾日,接著的事自有王府的人打理,王正卿卻是能脫出身來了,這才道:“玉娘也病著,你總該去瞧瞧,她可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將來要為王家延后的?!?/br>
    說起甄氏,王正卿卻本能有一股厭倦。甄氏進(jìn)門一年了,雖一副好相貌,可是那個性子委實不討自己喜歡。若是當(dāng)初自己能狠下心對抗爹爹,或者不是今日這副局面。

    三年前,王正卿的父親王揎遠(yuǎn)至江南辦事,遇上少年同窗好友甄道明,兩人相談甚歡。江南富裕之地,甄道明在那兒為官多年,自有家底,遺憾的是,便是這一輩子無機緣當(dāng)一回京官,不過呢,如果有一門當(dāng)京官的親家,是不是能稍解遺憾?

    甄道明有了心思,便叫女兒甄玉娘出來拜見王揎。王揎見甄玉娘才貌雙全,不輸京中女子,便生了結(jié)親的心思。

    王揎有一妻數(shù)妾,幾位妾并沒有誕下子女,只有正妻寧氏生下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大兒子和二兒子已是娶妻生子,外放為官,也帶了妻兒同行,并不在京中。女兒去年才出嫁。如今家中尚有三兒子正王卿未曾結(jié)親。

    其時京中朝局未明,黨派眾多,一旦站錯了隊,后果不堪設(shè)想。偏這些拉黨結(jié)派的人中,有好幾個透出想把女兒配與王正卿的意思,王揎不打算答應(yīng)他們中任一人的婚事,但一些借口已是用了又用,若有一勞永逸的辦法,豈不是更好?

    王揎主意既定,便透出一點意思來。甄道明等的便是這層意思,一時大喜,自和王揎作了口頭婚約。

    消息傳回京中時,王正卿大驚,尋了寧老夫人,讓她寫信告訴王揎,說道他不喜這門婚事。

    寧老夫人是一個有眼力的,也知時下皇帝年老,卻不立太子,致京中黨派眾多,時局不明,這時候和誰結(jié)親,都保不誰會招禍,因也勸王正卿應(yīng)了這門親事。

    王正卿有苦難言。他前幾年求學(xué),偶然宿在同窗家中,結(jié)識了同窗的meimei白谷蘭,自此后,每有書信往還,京城各府宴席中,只要白谷蘭出席,他也每每必到,有時雖不能說上話,但遠(yuǎn)遠(yuǎn)見一見,也是會心。

    本想挑了合適時機再和母親一說,請她上白家提親,可如今……。若真娶了別人,對白谷蘭來說,自己便是負(fù)情負(fù)義的人了。

    王正卿終是和寧老夫人說了這件事,請求她幫著勸服父親,退了甄家的婚事,上白家提親。

    寧老夫人一聽,卻是大驚,和王正卿分析形勢道:“白家是外戚,白谷蘭的姑母是宮中貴妃,你惹她作什么?皇帝一日不立太子,就一日不能惹上這些外戚。一旦有變,這是要連累全家族的事??!”

    王正卿最終答應(yīng)娶甄玉娘,但心下到底放不下白谷蘭,又覺著是自己負(fù)了白谷蘭,待娶了甄玉娘進(jìn)門,便整一年沒有碰她,只安歇在書房。直到前些日子,聽聞白谷蘭已是出嫁,嫁的也是高門大戶的公子,門當(dāng)戶對的,這才放下心來。

    見王正卿不答話,寧氏又催了一句,心下也有些后悔,早知道,當(dāng)時就叫兒子娶了白谷蘭算了,指不定現(xiàn)下就抱上孫子了呢!之前形勢未明,才不敢和白家結(jié)親的。現(xiàn)下只要一個明眼人,就能看出來,皇帝遲早立九江王為太子。而這白家,不正和九江王走得近么?

    王正卿用茶蓋撥著茶沫,也無心喝茶,終是擱下茶杯,告辭出來。

    他先到書房中見過父親王揎,說了王府一些事,這才出來,打算去看甄玉。

    才出了書房外,走到廊下,就見一位美人含著淚上前來行禮。

    王正卿一瞧,這美人正是前些日子九江王賜給他的那位夏初柳,便和顏悅色道:“不在房中待著,跑這兒作什么?”

    夏初柳見了王正卿,一顆心才落了地,因道:“三爺這幾日不在府中,奴家擔(dān)心,因此……”

    “回去吧!這段日子卻忙,過些時日再來你房中?!蓖跽浒矒嵯某趿痪?,便下了臺階,往甄玉房中走去。

    聽得王正卿來了,胡嬤嬤等人便退了下去。

    甄玉斜躺在榻上,冷眼看著簾子一掀,王正卿走了進(jìn)來。

    王正卿進(jìn)了房,一眼看到甄氏雖有病容,但精神還不錯,便知道沒有大礙,嘴里問道:“大夫怎么說?可服了藥?”

    甄玉瞪著王正卿,這廝看著年輕兩歲的樣子呢!哦哦,忘記自己是重生到兩年前了,這廝當(dāng)然是年輕兩歲了。嗯,算一算,這廝今年就是二十四歲。他真是長了一副討人厭的樣子??!

    見甄玉不答,王正卿以為她又鬧小脾氣,突然就有了火氣,語氣不耐煩起來,“問你話呢,是啞了么?”從前討厭甄玉,總覺得他那樣動不動“啪啪”反駁別人的話,實在令人煩。但今日看著自己妻子這樣,只拿眼瞪人,半天不答話的,更是令人煩。慢,自己怎么拿甄玉和妻子比較了?對了,沒錯,是因為他們名字相同,又同樣討厭,于是,自己不由自主就拿他們比較了。

    甄玉見著王正卿“活色生香”地走進(jìn)來,腦子本來有些懵,突然聽得他責(zé)罵,一股怒火也升騰起來。娘的,老子奮斗三年,好容易要坐上首輔之位了,突然就亡了,那首輔之位肯定要落到他身上了。就是這一回,老子這樣死了,王爺讓他去料理老子的后事,料理完,肯定也會叫他接手老子正在做的事,到時那些功勞,一樣會落到他身上。也是說,老子奮斗來的東西,到時全便宜了這廝。這廝得了便宜還賣乖,居然敢來吼老子?

    “王正卿,你過來一些,我有話說!”甄玉想要起身,無奈這身子病了好幾日,適才又折騰了一會,現(xiàn)下腰酸腿軟的,一時只得又躺回去,只用手指朝王正卿勾一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