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極品農民混都市、變身之九尾狐仙、脫軌、穿成太子撿的狗、百日情人:總裁,請繞道、相公要從良、爽文主角他弟[快穿]、海島生存記、愛麗絲沒有仙境、時來
十天之內,虎牢關下烽火連天,戰(zhàn)火不休,尸橫遍野。 好容易挺過十天,曹cao終于接到夏侯淵的報告,偃師的防御工作準備的差不多了,曹cao這才拔營而起,回轉虎牢。 當然了,這一路上也不太平,李重不會放過追擊曹cao的機會,這也是能在野戰(zhàn)中消滅曹cao有生力量的最后機會了。李重也顧不上兵卒損耗了,幾乎將最精銳的兵卒都投入到追殺之中,和曹cao的斷后部隊殺的火星撞地球,慘烈無比。 路過偃師,李重留下二萬人給魏延,魏延的任務很簡單也很艱巨,就是和完全壓制夏侯淵,不求能打下偃師,但絕對不能給夏侯淵威脅自己糧道的機會。 建安十年三月,李重終于趕到虎牢關下,將這座千古雄城三面合圍。 洛陽城算得上是漢朝第一大城了,城周達三十余里,城墻巍峨聳立,高達五丈,俱是青石所砌,十分寬闊,上可行車馬。在加上城南還有洛水環(huán)繞,形成一個天然的防御帶,所以想要打下這種堅城,實在是難上加難。 但不管攻打洛陽如何簡單,既然來了,李重也不會無功而返,先是在陽渠(洛水東側支流)上修建寬大的浮橋,以便轉運糧草。再派人將洛陽周圍的樹木砍伐一空,建造攻城所用的投石機等機械,與此同時,李重還命令兵卒在洛陽城外晝夜不停的忙碌,挖出一道道交錯綜縱橫的溝壑,這是防止城內兵卒出城sao擾所用的。 此外李重還要掉派兵卒等等,光是這些攻打洛陽的準備工作,李重就忙了十余天,這才開始第一次試探性的攻城。 第一次進攻,郭淮帶領五千兵卒攻打洛陽的東門,和收成的軍隊展開一場試探性戰(zhàn)斗。 雖然是試探性戰(zhàn)斗,但雙方也投入了近萬兵卒,殺的十分慘烈,戰(zhàn)場上巨石呼嘯,箭矢如雨,喊殺之聲直沖云霄。 自清晨一直殺到巳時,李重見到兵卒傷亡過大,于是下令收兵回營,召集眾將商議攻城之策。 第三百八十七章籌謀天下的布局 那有什么攻城之策,攻打洛陽這種堅城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消耗。消耗物資,消耗糧食,消耗生命,一直耗到洛陽油盡燈枯為止。 這一點李重別誰都清楚,但他也沒有辦法,就像曹cao硬著頭皮偷襲虎牢一樣,他也是硬著頭皮攻打洛陽,話又說回來了,戰(zhàn)爭哪有不冒險的,你不冒險,就沒有勝利,在出戰(zhàn)之前就能確定勝利的戰(zhàn)爭根本沒有。 無奈之下,李重只能硬著頭皮發(fā)起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期待曹cao能腦殘一次,給自己一次機會。 但是很可惜,曹cao至今為止,智商還算正?!?/br> 一名河北兵卒頂著盾牌,奮力攀爬這云梯,頭上箭石橫飛,一顆人頭大小的石塊忽然在頭滾落,河北兵卒急忙支起手臂,讓盾牌傾斜一些。 “轟……”的一聲,石塊砸在盾牌上,巨大的力量壓得河北兵卒悶吭一聲,差點沒在云梯上摔下來。穩(wěn)了一下腳步,河北兵卒再次向上攀爬,可緊接著,第二個石塊又翻滾著砸了下來,這一次他沒避開,被沉重的石塊砸在肩膀上,慘叫一聲,在云梯上跌落下來。 近十米的高度,就是砸不死人,也要摔個半死了。 河北兵卒在地上艱難的蠕動兩下,意識就迷離起來,就在這時,他陡然間覺得身子一涼,口鼻之間飄過一股刺鼻的味道。 還沒等他做出人生中最后一次判斷,眼前就升起一片紅光,耳邊響起“呼呼……”的烈焰騰飛之聲。 這個場景只是千萬個兵卒之中的一個縮影,慘烈的廝殺在城墻上下無處不在的上演,河北兵卒用自己的生命換取那一點點取勝的希望。 李重再也看不下去了,下令收兵回營,兵卒不拼命是兵卒膽小懦弱,但一個統(tǒng)帥,在沒有一大半的可能之下,讓兵卒去拼命,也創(chuàng)造不出取勝的機會,就是統(tǒng)帥無能了,最起碼,李重應該拿出一個相對可行的計策來,然后再努力去拼搏。 三月下旬,夜風如水,李重枯坐在大帳之內,死死的盯著眼前的地圖。自從上次撤兵位置,李重已經枯坐了一天一夜了,他在逼迫自己想出一個主意了,在這個時候,李重只能靠自己了。 眼光在地圖上劃過,虎牢,陳留,祏縣,廬江,下邳,一連串地名出現(xiàn)在李重的腦海之中。如果將這些地方的兵卒抽調到洛陽會怎么樣呢?這樣一來,攻打洛陽的兵力是足夠了,但劉備應該已經修養(yǎng)的差不多了,會不會趁虛而入…… 會的,劉備一定不會放過自己和曹cao決戰(zhàn)的機會,擴大一些地盤,那么抽調兵卒一事肯定是極其冒險的。 李重又拿出逆向思維來推斷,自己如果站在劉備的立場上會怎么做,劉備會不會對自己薄弱的地帶下手?想到這里,李重忽然發(fā)覺一個自己一直忽略的問題,臉上露出一絲難得的笑容來。 有了初步打算,李重又細細的演算著,生怕自己的推斷會出現(xiàn)一絲一毫的紕漏。這一次李重算是籌謀天下了,要將曹cao和劉備都玩弄到股掌之上,不免有些心驚rou跳。不過李重經過長時間的思考,覺得自己的籌劃不會有太大的失誤,就算失敗了,也不會是滅頂之災,頂多是拉長戰(zhàn)爭的時間而已,這才定下心來。 打了第二天,李重下達了一個令人震驚不已的軍令:趙云和張遼將祏縣和下邳交給周倉和曹性二人駐守,各自帶領一萬精兵趕赴洛陽助戰(zhàn)。 這個消息傳出來,不但李重手下的將領表示不妥,就連曹cao和劉備都感覺李重太過激進了。 ………… “李子悔瘋了!”洛陽之內的曹cao是這樣說的,身邊的賈詡、司馬懿、荀攸等人也不住的點頭。確實,無論站在什么角度上,李重這種做法都不合適,誠然,趙云和張遼一旦到了洛陽,會給曹cao造成極大的壓力,攻下洛陽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就算再來三個趙云和張遼,洛陽也不是能一擊而破的,那么這段時間李重的南部防線怎么辦?劉備會坐失良機嗎?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大耳賊做夢都想入主中原呢。 難道劉備和李重簽訂了什么盟約?這個不可能了,李重又不是三歲孩子,怎么會相信盟約這種東西,誰要是相信哪張廢紙,誰就是天字第一號大傻……逼。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許褚忽然插言道:“這會不會是李重放出的假消息,就算是我,也不會做出這么白癡的舉動?!?/br> “不會,斥候早就反復探查過了……不對……不對……我好想有點明白李子悔的意思了?!辈躢ao搖頭一笑,忽然慢慢說道。 但等到到眾人問起曹cao到底想明白了什么,曹cao卻不說話了,也和李重當初一樣,陷入苦苦思索之中。 什么用好奇心強一些,剛想追問,卻見到老jian巨猾的賈詡陷入癡呆之中,心中一動,知道賈詡肯定是顧忌什么,也牢牢的閉上嘴巴。 賈詡確實心有顧忌,大事獨謀,這個道理很簡單,曹cao既然不說,肯定有自己的理由。胡亂追問反而不美,賈詡甚至努力的魂飛天外,不去想這件事,萬一真的猜出來曹cao的心思,不一定是好事。 曹cao這里的反應極為遲緩,過了好幾天,曹cao才派人給涼州的閆行下令,命其帶兵一萬,來洛陽助戰(zhàn)。 再看看襄陽的劉備有什么反應,劉備聽到李重將趙云和張遼系數調往洛陽,高興的差點沒在椅子上蹦起來。多少年了,劉備一直都想入主中原,但自從被曹cao攆到新野之后,劉備就再沒見過中原的土地,這一次李重和曹cao終于拼出火氣來了,機會難得啊! 想到這里,劉備甚至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曹孟德,你也有今天,哈哈,要不是你犯渾攻打虎牢,我還沒有這個機會呢。 但劉備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曹cao和李重都不傻啊,甚至劉備一直有點自卑心理,他覺得二人都比他聰明一點,不應該犯這種低級錯誤??!猶豫了一下,劉備決定,還是找諸葛亮商議一下為妙,諸葛亮這人雖說打仗不是那么出色,但大局觀還是可以的。 一想起打仗,劉備就覺得窩火,自己手下也有人才啊,徐庶和龐統(tǒng)都精通兵書戰(zhàn)陣,可是……哎! 不多時,諸葛亮來到劉備的房間之內,見禮之后,劉備將李重調兵的事情講述一遍,隨機沉默下來,給諸葛亮留下思考的時間。 大約過了一炷香時間,諸葛亮才慢慢說道:“主公,亮認為,主公不應該出兵北上,還是暫且觀望,坐山觀虎斗為妙?!?/br> 劉備眉頭一皺,問道:“孔明為何如此之說,如今曹cao和李重激戰(zhàn)正酣,這是我軍北上中原的大好時機,如要按兵不動,一旦曹cao和李重分出勝負,我軍何時才能再覓得如此良機?” 劉備還有句話沒說出來,劉備心里認為,還是李重的勝算大些,不是說曹cao不如李重,而是李重是屬于進攻一方,進退皆由己。曹cao困守孤城,也沒有什么援兵可以調動,守得一時簡單,守得一世難上加難啊。 一旦李重攻下洛陽,立即就會把趙云和張遼再次調回南線,到時候自己可就失去一個天賜良機了。 諸葛亮慢慢說道:“如今李重雖說露出破綻來,但誰知道是不是李重故意為之,引誘主公北上,如果趙云等人殺個回馬槍,主公如何處之?依諸葛亮之見,主公還是趁著曹cao和李重拼斗之際,加緊訓練兵卒,待到國力大增,再徐徐圖之為上?!?/br> 劉備暗暗嘆息一聲,沒有答話,此時此刻劉備對諸葛亮很是失望。諸葛亮說的對不對?對!這是毫無疑問的,在沒弄清李重意圖之前就大局進攻肯定非常冒險。 但是你不能因為冒險就不打仗了,打仗哪有不冒險的,諸葛亮這樣的世家子弟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沖勁不夠,甚至有些光說不練的架勢。 不是劉備喜歡冒險,劉備也想安安穩(wěn)穩(wěn)的取得勝利,可是他沒有機會,無論是曹cao還是李重,實力都強過劉備,安安穩(wěn)穩(wěn)取勝,徐徐圖之,那是強者才能做的事情,弱者只能冒險,去博取一線生機。 如果按照諸葛亮的說法,徐徐圖之,你是想等到曹cao2死于馬上風呢,還是想等到李重死于花柳病呢。 不是蜘蛛貶低諸葛亮,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真不怎么樣,被吹噓好幾千年的三分天下之計也就是一個樣子貨而已。 諸葛亮的天分天下是占據荊州和益州,這沒有錯,劉備根本打不過北方的曹cao和揚州的孫權,但是,三分天下之計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怎么對付曹cao? 真正的三分天下之計應該是這樣的,在曹cao大兵壓境之際,我們聯(lián)系孫權,共同對抗曹cao,然后我們怎么怎么辦,才能擊敗曹cao。 你得拿出一個具體擊敗曹cao的辦法來,才能真正實施你的三分天下之計,否則一切都是好高騖遠。事實就是這樣的,當時劉備在新野被曹cao揍得屁滾尿流,差點沒把小命搭上,這時候你說神馬三分天下都是虛的,擊敗曹cao才是正理。 后來的赤壁之戰(zhàn)大家都知道了,周瑜力挽狂瀾,在運氣的幫助下?lián)魯×瞬躢ao,但那和你諸葛亮沒什么關系,難道你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計都能把周瑜怎么擊敗曹cao算到里面,這話說出來誰也不信吧。 三國旌旗388_三國旌旗全文免費閱讀_第三百八十八章明知是坑還要跳來自() 戰(zhàn)略是要和戰(zhàn)術放在一看的,戰(zhàn)略就是有無數的戰(zhàn)術組合而成,諸葛亮是一個很出色的戰(zhàn)略家,但他不是一個出色的指揮官,只有將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融合在一起,才能算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 劉備在諸葛亮這里得不到支持,轉而把心思放在另一個人身上,但結果依舊是失敗的,那個人也不同意劉備的激進做法。 一直等回到家中,劉備才反應過來,自己真傻,這天底下對自己能以姓名相托的也就是關羽、張飛等老兄弟了,諸葛亮和那個人本質是一樣的。自己就算輸了這場戰(zhàn)爭,他們依舊是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只要對勝利者不露出特別明顯的敵意,是沒有生命危險的。 所以他們更愿意用穩(wěn)妥的一些的辦法圖取天下,就算失敗,也絕對不會有性命之憂,而不是像自己一樣,激進冒險。 心中嗤笑一聲,劉備決心冒險和李重、曹cao二人決戰(zhàn)一次。 在李重的出擊路線中,許昌的關羽是不需要動的,許昌就像插入中原腹地的一根釘子,留在那里就好了,根本不需要變化。 揚州的張飛要獨自領軍北上,和孫權、陸遜等人合兵一處,攻打徐州。沒有張遼坐鎮(zhèn),勝利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中路室友劉備親自領軍,心腹大將陳到鎮(zhèn)守荊州,其余眾將悉數出征。這一路軍隊在襄陽出兵,直取祏縣,進取中原,這一路上并沒有什么堅城要塞,如果李重不派大軍阻攔的話,取勝的希望的也不小。 當然了,劉備也指望李重眼見著國土淪陷還不救援,他還沒天真到那種地步。在劉備的心目之中,中路軍隊肯定是要和李重僵持的,劉備沒打算贏,甚至還有吃點虧的準備,但是東路的張飛時一定要贏的,最起碼也要將戰(zhàn)線推進到淮河附近。 經過十余天的準備,李重的兩路大軍浩浩蕩蕩的出發(fā)了,江面上船隊遮天蔽日,運送兵員,如同過江之鯽。 也就在劉備大軍渡江的同時,趙云和張遼也先后趕到洛陽,參與到慘烈的攻防戰(zhàn)中,幾乎在同一時間,曹cao從涼州調來的閆行也帶著援軍抵達,洛陽之戰(zhàn)越演愈烈。 但別看洛陽是戰(zhàn)爭的漩渦中心,眾人的注意力卻沒放在這里,洛陽之戰(zhàn)看似激烈,但發(fā)展的卻中規(guī)中矩,不會有什么不確定因素出現(xiàn)了,結果是很明顯的:時間短、曹cao贏,時間長、李重贏。 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劉備這里,劉備的戰(zhàn)局及其順利,曹性根本就不是張飛等人的對手,還沒等和張飛交戰(zhàn),就先讓出廣陵,退守下邳去了。甘寧在江都的水軍也跑得飛快,劉備剛一動手,就在人沿著海岸線北上,逃之夭夭了。 中路也是一樣,文聘套的同樣跟兔子一樣快,劉備剛一到達陳國,文聘就和周倉退守梁國的雎陽了,在陳留以東,這也是他們所能站腳的最大一座城池。 陳留的太史慈剛要出兵抵擋劉備,許昌的關羽就做出出兵的姿態(tài),兩個人在扶溝縣打了一個照面,都心有戚戚,便各自收兵回城了。 關羽怕的是曹仁趁機偷襲許昌,太史慈怕的也是曹仁趁機偷襲陳留,可以這么說,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關羽和太史慈只能起到威懾作用,都不會離開自己的防線的。 但戰(zhàn)況順利并不代表劉備就高興了,恰恰相反,戰(zhàn)況越順利,劉備心里就越沒底。有時候,沒打出來的拳頭才是最可怕的,至少劉備已經看出一些倪端來了。 劉備也看出來了,李重并不是一點準備沒有,最起碼,沿途攻克的各縣都是空殼子,糧食等物資早就被搬運一空了。 什么?你問有沒有給老百姓留下糊口的糧食,當然沒有了,那不是變相資敵嗎,李重又不是爛好人,只給拋棄的各縣百姓留下一個月的糧食。一個月之后他們該怎么活下去,那就是劉備所選要考慮的問題了。 于是仁義無雙的劉皇叔只能接管這些悲催的老百姓,用有限的軍糧供養(yǎng)他們,這讓大耳賊覺得非常吃虧,好嗎?我這是做慈善來了,還是打仗來了。 可是不管怎么說,劉備這個黑鍋是背定了,如果劉備對這些百姓稍微差一點,肯會會流言四起,什么大耳賊搶奪百姓糧草了,大耳賊冷酷無情了之類的,絕對能把劉備多年以來積攢的名聲毀于一旦。 張飛打下廣陵之后,劉備就嚴令張飛不得冒進,寧可坐失戰(zhàn)機,也不能出現(xiàn)任何紕漏。這事是表面意思,張飛和劉備多少年的交情了,怎么會不知道劉備的心意。這個軍令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翼德,慢點走,先看看情況再說。 不光張飛行軍跟蝸牛一樣,劉備自己也是一步三停,斥候撒出上百里,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如果不是斥候每天都回報洛陽戰(zhàn)事激烈,劉備都不怎么敢往前走了。 這很正常,李重這個空城計太嚇人了,劉備總覺的身邊全是李重的伏兵。 當然,這只是劉備的錯覺的而已,一直打到祏縣,劉備也沒見到伏兵的影子。劉備無奈之余也只能一咬牙拼了,大軍一改慢吞吞的節(jié)奏,疾風驟雨一般撲向雎陽。 巍峨的古城如今已經變成人間地獄了,三面城墻血rou模糊,腥氣撲鼻,地上一堆堆血rou模糊的很近,燒毀的云梯沖車隨處可見。 雙方的兵卒也沒有交戰(zhàn)之前意氣風發(fā)的精神狀態(tài)了,都無精打采的站在城墻上下,用略帶仇恨的目光看著對方。 由于李重的攻勢十分猛烈,荀攸等人曾經無數次進言,希望曹cao從各地抽調兵卒到洛陽駐防,比如在益州,完全可以調動三萬兵卒出來,但曹cao手下的謀士將領每次這么說,曹cao都用一句話打發(fā)回來:“時機未到……” 誰也不知道曹cao口中的時機是什么?誰都想知道曹cao口中的時機是什么,卻沒人敢問。 建安十年四月初五,曹cao正和手下文武在正堂之中商議軍情,親兵忽然來報,趙王李子悔請曹cao會話。 曹cao展顏一笑,點頭答應下來。 厚重的城門再一次打開,發(fā)出吱吱呀呀的聲響,曹cao帶著一眾文武,在五百騎兵的護衛(wèi)下,出了洛陽城門,直奔對面的李重走去。讓荀攸等人奇怪的是李重身邊也有數百騎兵拱衛(wèi),但臉上卻沒什么殺意,一副jian計得逞的樣子。 一見到曹cao,李重就大笑道:“孟德兄不厚道啊,突襲虎牢,差點打了我一個措手不及,好厲害,好厲害……不知道如今孟德兄還有這樣的本事嗎?” 曹cao仿佛早就預料到李重會這么問,信心滿滿地答道:“有啊,莫非子悔你還想見識一下嗎?” 李重點頭道:“想啊,希望孟德兄寶刀不老,鋒利如初。” 說完這句話,曹cao和李重都沉默下來,默默地看著對方,兩人所帶的文武對兩人所說話語也覺得云山霧繞,高深莫測,都在心里暗暗的思索著,更不敢出言打擾二人,一時間戰(zhàn)場上變得十分寂靜,只有戰(zhàn)馬偶爾打個鼻響的聲音。 過了好一會兒,曹cao忽然抱拳道:“不送……” 李重聞言默默地調轉馬頭,走了幾步,這才沉聲道:“子桓在洛陽么,在的話,讓他與我敘敘舊,如何?” 說完話,李重帶著一眾騎兵頭也不回的回轉大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