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笑三笑
大江之上,一葉孤舟。 江面水流湍急,舉目四望,入眼皆是碧綠,兩側(cè)是壁立千仞,萬千翠綠之中,夾雜著無數(shù)猿猴鳴叫,鳥語花香,整個世界顯得生機(jī)盎然,活潑有趣。 隨波而流,起起浮浮的孤舟之上有一名老翁盤膝而坐,老翁身材矮胖,銀發(fā)長須,細(xì)看老者面孔,發(fā)現(xiàn)他有一種出塵飄逸的氣質(zhì),雖然滿頭銀絲,卻不顯得有半分蒼老,雙眼內(nèi)蘊(yùn)含一種與世無爭、童真率直,但細(xì)究又隱然與天道相接的神秘莫測感,更有種超乎凡世的魅力。 雖然他坐在那里,但給人一種很特別的感覺,他就像這風(fēng),也像這云,既好似憑空而生,又好似一直就在這里,萬法自然,無化無形,固無所不在,無處不在。 此處地界兩面環(huán)山,地勢狹窄,江水飛急,加上今夜狂風(fēng)大作,大江之中有風(fēng)浪上下起伏,但此舟雖行駛于江面,卻十分穩(wěn)健,毫無顛簸之感,仿佛是浮于江水之上,與波浪毫無接觸一般! 忽然,孤舟之上的老翁突然站起身來,原本悠閑的面容,也出現(xiàn)了一絲慌張,好像有什么事情發(fā)生。 “不好,那兩個孽子出事了!” 老翁口中突然冒出這句話,可就在他正準(zhǔn)備施展輕功移動之時,彌漫在江上的水霧驟然凍結(jié),水面之上氣溫突降,一股寒流爆發(fā),瞬間向四周席卷而去,竟將方圓百里化為了冰封之國。 這時孤舟之上的老翁雙目一凝,抬頭仰望天空,只見周圍水汽上升,被那股寒流冰凍凝結(jié),頓時化為一柄巨劍以開天辟地之勢向他橫斬而至。 見此情形,老翁伸出雙手,只見其雙手前伸,向前一揮。 “混天四絕——明夷天火!” 虛空生火,整個天空突然火焰遍布,翻卷彌漫,形成一道火墻擋下了巨劍。 巨劍被擋下之后,又有一道聲音傳來。 “哈哈!果然境界高遠(yuǎn),功力通玄,這招以日月為媒,汲取大自然中的火之力量為己用,不愧是江湖傳聞,十二驚惶中的——他!” 若是有江湖人士在此,聽到第十二驚惶“他”現(xiàn)世,定會大驚失色! 何謂十二驚惶? 話說,在將近百年前的江湖上,有一個對江湖人江湖事無所不曉的人,令武林人士又敬又恨,更贏得一個古怪稱號——百曉狂生。 此人輕狂放縱,脾性時喜時怒,江湖人本敬而遠(yuǎn)之,惟其見識之廣博,卻確實冠絕神州,非但精通古往今來的詩詞歌賦,天文地理、五行術(shù)數(shù)、奇門遁甲亦無一不精,甚至武林各大小門派的武學(xué)及淵源,對其而言亦了如指掌;任何有關(guān)江湖的提問,他皆能想也不想,便能如數(shù)家珍。 這樣一個博學(xué)多才的人中至杰,又如何會自滿于單單一個“百曉狂生”的虛銜?因此,他便學(xué)起了司馬遷,打算成為一名江湖中的史學(xué)家,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故終其一生,一直也在編撰一卷武林歷史,一來此乃其時從無人嘗過之事,可說前無古人;二來,亦能為其時的武林典故作一見證。而在這卷武林歷史之中,百曉狂生不但忠實無誤地記下了當(dāng)時,以及以前武林發(fā)生的事情。 字里行間,更首度提及“十二驚惶”這四個令人莫名其妙的字。 何謂“驚惶”? 意指但凡這十二個東西出現(xiàn),便會令人聞風(fēng)喪膽,驚慌色變。 第一驚惶,便是隱伏在凌云窟中的火麒麟。而余下十個驚惶,依次為北飲聶家的雪飲神刀、南麟斷家的火麟劍、無雙城鎮(zhèn)城之寶無雙神劍、拜劍山莊所鑄的絕世好劍、兩柄由劍道始創(chuàng)人“大劍師”窮盡畢生心力鑄成的英雄劍、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少林和武當(dāng)、塞外毒影邪門,以及令天地變色,一旦涉足必定入魔的正邪道。 至于最后的這第十二驚惶,則是一個神秘莫測的不世奇人! 此人當(dāng)真是神秘莫測,他真正名字,縱然是無所不曉的百曉狂生,亦不知曉。更奇的是,此人最先于江湖中出現(xiàn),已是千年之前,一個人能活數(shù)千年,其功力之深厚,可想而知。 雖把這人列為第十二驚惶,但百曉生卻不知其真名。 他的真實身份正是獲得龍龜真元,壽長近四千年,且一直不為帝釋天所知的此世界第一位長生者——這個世界最為神秘莫測的不世奇人——笑三笑。 “帝釋天?不對,你不是帝釋天!” 笑三笑看了那個懸浮在空中的身影一眼,身影的真形是一個白發(fā)紅眸的青年,正是玄明。 “以前不是,不過現(xiàn)在是了!” 聽一下笑三笑此言,玄明亦朗聲回話,聲音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信。 “怪哉!你這人竟然不在紅塵之內(nèi)?!” 只見笑三笑拿出了一塊徑闊兩寸的細(xì)小銅鏡觀看了一下,銅鏡光可照人,其中有一種仿佛真的可看盡人海眾生一切煩惱糾紛的奇妙。 玄冥沒有解答他的這個疑問,而是眼前一亮說道“哈哈!僧皇的照心鏡,這寶貝竟在你的手中,如此正好!” 說完,玄明再次出手了,四面八方原本被凍結(jié)的江面轉(zhuǎn)眼之間出現(xiàn)了道道裂紋,然后瞬間爆裂開來,暴射出無數(shù)淬利絕倫的冰劍,挾徹骨摧肌的凜凜寒芒,以萬劍齊發(fā)之勢鋪天蓋地刺殺向屹立于懸浮在江面之上,小舟之中的笑三笑身上。 剎那間,眼前的整個冰江之上的空間似乎被寒意劍光扭曲掉了,無數(shù)劍光微芒,練成一片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寒霧,彌漫在外,千億顆尖銳的冰屑浮游在空,游走如絲。稍一呼吸。便似要冷到五臟腑去,將五臟腑刺個千瘡百孔。 一劍動,萬劍動,無數(shù)冰劍帶著無比凌厲劍氣,既能擁有開山破岳磅礴無濤摧毀一切的氣勢。又能入細(xì)入威,如絲如霧,無孔不入,至剛至柔,皆臻于巔峰,融匯如一。這種出神入化,曠世無雙的劍術(shù)。正是圣心絕——萬仞穿云,帝釋天從劍宗最高絕學(xué)——“萬劍歸宗”中演化出的武學(xué)。 那天玄明將帝釋天的圣心真元吸入體內(nèi),再由帝釋天元神記憶中的圣心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轉(zhuǎn)化,修行,現(xiàn)在帝釋天的一切全都被玄明繼承了過來,包括其中蘊(yùn)含的萬劍歸宗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