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節(jié)
溫柔的妻子,快樂的女兒…… 皇帝下意識地看了看皇后。 皇后依舊目光全都落在阿寶的身上。 那專注慈愛的目光,還有當(dāng)阿寶在的時候再也看不進去旁人的專注,讓皇帝的心里有些惶恐。 他動了動嘴角,到底沒有說什么。 或許,是沒有勇氣提醒皇后多看他一眼吧。 若是……若是他挑明,當(dāng)如今尚且對他有幾分習(xí)慣之后的關(guān)注的皇后驟然發(fā)現(xiàn),原來到了如今的年歲,她已經(jīng)不再那么需要他,原來有孝順孩子們環(huán)繞在身邊比在他的身邊更好,當(dāng)她一下子想明白了,那該怎么辦呢? 他寧愿皇后依舊習(xí)慣著,沒有往這樣的方向去想,就這樣習(xí)慣地留在他的身邊。 如果有一天,皇后發(fā)現(xiàn)他不是生命里的必須,她或許真的會離開他。 哪怕她不去蜀中,可是心也會離他遠遠的了。 “陛下,怎么了?”見皇帝怔忡地看了自己許久,這炯炯的目光皇后就算是瞎子也感受到了,便笑著問道。 難道皇帝又想冊封哪位美人了么? “沒什么。”皇帝急忙搖頭說道。 他到了這樣的年紀(jì),竟然在面對皇后的時候感到了忐忑和不安。 皇后見他不說,也只是笑了笑,并沒有說什么。 難道還要她主動給他寵愛的美人提個位份? 皇后自認沒有這樣的習(xí)慣。 只不過想想最近皇帝往中宮跑得久了……因皇帝時常過來,大皇子妃與董妃在自己的面前總是拘謹(jǐn),不敢如皇帝不在的時候那樣輕快地說話,皇后覺得皇帝格外麻煩。她沉吟了片刻,便試探地看著皇帝問道,“最近接二連三地忙著孩子們的婚事,難免疏忽了陛下。陛下不如去淑妃宮中散散心?” 淑妃如今在宮里低調(diào)得很。 皇后想想淑妃如今日子過得也可憐寂寞,就想著讓皇帝去看望看望淑妃。 “不了不了!” 皇帝見皇后這話里話外的意思,仿佛是覺得自己煩了,要趕自己走了,越發(fā)不安,忙對皇后問道,“是朕叨擾皇后了么?那朕……朕不說話了。” 皇后一句“孩子們”,讓皇帝心里突突直跳。 他如今更發(fā)現(xiàn)皇后顯然更愛她看著長大的幾個孩子,而不是他。 這樣的發(fā)現(xiàn),讓皇帝一句話都不敢說,等蕭閔來接阿寶的時候,疑惑地看了一眼只坐在上首微笑的皇帝。 皇帝怎么跟個小媳婦兒似的? “陛下怎么了?”蕭閔不客氣地問道。 皇帝對他露出了慈愛的笑容。 “無事。” 蕭閔覺得皇帝有鬼。 不過皇帝有沒有鬼顯然他不是那么在意,只對皇帝說道,“我與阿寶即將大婚,想求陛下一件事?!?/br> 他難得會這樣禮貌,對皇帝竟然說了一個“求”字。 皇帝便含笑看了一眼阿寶,這才對蕭閔問道,“你求朕什么事?”蕭閔要求的事也不知是什么,他一向都沒有什么看重的事。 皇帝心里好奇,蕭閔已經(jīng)直言說道,“阿寶即將嫁給我。這是她與我人生最重要的事,自然希望大婚事能見到自己最重要的人。陛下,求陛下下召召姜將軍回京……阿寶大婚,還是有爹娘兄長在場才最為圓滿?!?/br> 這些話,阿寶從沒有說過。 因姜二老爺是鎮(zhèn)守一方的大將,沒有皇帝的詔令不能擅自回京,因此,當(dāng)初蕭閔帶阿寶去東海拜見未來岳父岳母大舅哥兒的時候,姜二老爺點頭答應(yīng)了婚事之后,就讓人把阿寶的嫁妝都給送了過來。 因他知道,或許他為了朝廷,為了天下太平,為了皇帝的江山,恐怕要錯過女兒的婚事。 所以,才會把女兒的嫁妝提前一路帶了回來。 阿寶也沒說什么。 看起來像是沒心沒肺沒當(dāng)回事兒,可是蕭閔卻知道。 若是大婚的時候能見到自己的父親母親,那阿寶才會覺得很幸福吧。 他之前從未對阿寶提及過這件事。 因此,阿寶聽到這里,呆呆地側(cè)頭看了他一眼。 皇帝也愣住了。 “來去路上若是緊湊著,不過十幾日罷了。等我們大婚之后,阿寶回門,我與她拜見了長輩過后,再讓姜將軍回去。” 皇帝便沉吟起來。 這其實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姜家前有姜國公,后有姜二老爺,父子兩代都是忠心耿耿,沒有私心,這十年來,皇帝已經(jīng)將當(dāng)初剛剛登基對姜家的猜忌與堤防之心全都給扔掉了,如今是真正地把姜家當(dāng)做倚重的心腹。這樣為了自己忠心耿耿鎮(zhèn)守海疆的大將,哪怕不是沖著阿寶,皇帝也愿意多對他有些人情味。 “到底是你提醒了朕,朕都沒有想到。要阿寶父母回京,這是應(yīng)該的事?!?/br> 皇帝便命一旁的內(nèi)侍拿了筆墨紙硯,寫了召見的詔書,命人快馬送去東海,好能讓姜二老爺趕上阿寶的婚事。待內(nèi)侍領(lǐng)命而去了,皇帝才欣慰地看著微微垂眸的蕭閔說道,“如今的你懂得體恤人了,朕很高興?!?/br> 從前的蕭閔什么都好,就是少一些為旁人打算的人情味。 如今,見他垂眸,把紅了眼眶,慢慢依偎進他懷里的阿寶抱著,不知怎么,皇帝就覺得很高興。 他不希望自己的侄兒是一個沒血沒淚,冷冰冰過日子的人。 如今,看著他多了溫暖的模樣,皇帝覺得真心高興。 蕭閔冷淡地應(yīng)了一聲。 皇后也欣慰地看著阿寶。 姜二老爺回京的事,她其實也記在心里,只是想著再等等,等著是不是會有奇跡,會不會蕭閔心疼阿寶,會想到她的心事,會對皇帝提起這件事。若蕭閔不提,皇后才會最后提到,也不會耽誤了這件事。 可若是蕭閔能夠感受到阿寶的心情,那……那是多好的事呀。 那說明蕭閔是真心在心疼阿寶。 他把她真正地裝在心里,才對她的喜怒哀樂那樣重視。 如今,蕭閔既然提了,皇后自然只當(dāng)做從未想到過這件事,笑著聽著蕭閔對皇帝抱怨禮部的人連個襲爵的事都拖得那樣慢之類的話。阿寶就笑瞇瞇地靠在蕭閔的手臂上,抬頭就能看到他的冷峻的下顎。 她的眼睛在發(fā)光,只覺得他那么英俊,自己的眼睛都不能從蕭閔的身上轉(zhuǎn)移。 那含情脈脈的目光讓皇帝覺得酸溜溜的。 真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之前還甜甜蜜蜜地對他說話,等蕭閔來了,阿寶何曾眼睛里還有旁人呢? “朕聽說姜國公夫人身體不大好,沒事吧?”皇帝見不得蕭閔跟自己炫耀幸福的樣子。 皇帝陛下自己的感情生活凄風(fēng)苦雨,怎么能見到旁人甜甜蜜蜜呢? 他不懷好意地問蕭閔,想瞧瞧蕭閔憂愁的樣子。 要是姜國公夫人有個好歹,那蕭閔這老菜幫就別想娶媳婦了。 “無妨。天天人參燉著,滋補得很?!笔掗h漠然地說道。 蜀王府帶到了京都的那點最稀罕的人參,如今全都給姜國公夫人了。 不僅蕭閔,連蕭爾都極力贊成這樣的做法。 天可憐見的。 這蜀王府兄弟倆這樣看重把什么百年人參都貢獻出來的積極主動,連兄弟倆那人渣老爹都沒有享受過呢。 皇帝本不過是想要急一急蕭閔,見他這樣淡定,覺得沒意思極了,也就不說了。 倒是因姜國公夫人,皇帝又把姜妃給想起來了。 想想四皇子,皇帝猶豫了兩天,到底去看望了姜妃一眼。 本想讓姜妃知道知道她老娘姜國公夫人的情況,誰知道才見到姜妃,皇帝的火就熊熊燃燒起來。 “你,你跟朕說什么?”皇帝沉著臉對打扮得嬌花一般依偎進自己懷里的姜妃慢慢地問道,“給阿閔兩個宮女教他人事?” 第169章 皇帝的眼神陰沉, 仿佛能夠吃人。 可姜妃卻沒有看到。 她正窩在皇帝的懷里呢。 因此,雖然皇帝的聲音冰冷壓抑了些,可是姜妃并沒有感受到。 她本就不是能敏銳地感受到旁人情緒的性子,哪怕這些年在宮中沒有曾經(jīng)那樣盛寵, 陸續(xù)得寵的新鮮美人早就把她當(dāng)初的聲勢給打下去了, 可好歹有個皇子傍身, 又出自姜國公府, 別管姜國公府怎么厭惡了姜妃, 可皇帝也都看在姜國公的面子, 給姜妃體面, 時不時地過來坐坐,沒有讓姜妃在宮里過得艱難。 雖然說打從四皇子出生,皇帝就被姜妃念念叨叨什么四皇子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 可聰明了念叨得心里煩躁, 可四皇子卻是一個懂事的性子, 因此皇帝難得忍了姜妃。他對姜妃尚且有幾分關(guān)照,姜妃習(xí)慣了這樣的關(guān)照,就覺得皇帝對自己還是不同的。 她一向是不肯吃虧的性子。 之前,為了四皇子的皇位難得低下了頭。 可是不僅阿寶, 就連姜家的幾個女眷都排斥她。 姜妃那樣的性子能受得了么? 她沒有法子插手姜家后宅, 可是想想皇帝對蕭閔的看重,就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阿寶既然不知好歹, 她就讓阿寶知道知道厲害。 因早就有了這樣的打算, 皇帝一來姜妃就把自己想要干的事說出來了。 她身居宮中, 不過是個宮中婦人, 想干別的壞事干不出來, 可是于后宅的事也有幾分門道, 自然也知道,所謂的宮中,其實與尋常人家的后宅沒什么兩樣。 皇帝把蕭閔當(dāng)做親兒子一般看,當(dāng)初他親兒子大皇子大婚的時候是怎么著來著? 大皇子年紀(jì)大了,卻剛要成親,皇帝就提前命人挑了兩個絕色美人趕在大皇子妃進宮之前要送給大皇子,教導(dǎo)他些人事……因大皇子沒答應(yīng),因此大皇子妃進宮之后,皇帝又對大皇子妃提了一句,說作為皇子正妻,應(yīng)該賢良淑德,讓大皇子為皇家開枝散葉,綿延子嗣。 若是大皇子子嗣繁茂,這也是大皇子妃的功勞與美名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