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鬧劇收場
書迷正在閱讀:致命誘寵:替身嬌妻,深入愛!、吞噬之內功宗師、丑聞、【綜】西方美人在東方神話做海王(np)、小眠夜(姐弟骨科)、云鐘雁三鬧太平莊全傳、亂世江湖行、大明星超級時代、海賊王之帝皇、重生八零當學霸
無論郞炎的偷襲,還是郞逸文的叫囂,方圓都一言不發(fā)。 直至此時,一言出,生死戰(zhàn),才叫那些個自以為靠著龍門名頭鎮(zhèn)住方圓,從而開始輕視、開始肆無忌憚的人,恍然清醒。 郞逸文面色青白交替,那叫一個精彩,怒容滿面,哆嗦著直指方圓,不斷嘀咕“狂妄!”,可就是遲遲不敢答應一戰(zhàn)。 方圓看著,笑著,等著,輕蔑而挑釁,不屑至極。 落在郞逸文眼中,更加惱怒,就如眾目睽睽之下挨了一道響亮至極的耳光,氣得五臟俱焚,羞憤難當,可除了龍門極道門所謂嫡系實則只是旁系的身份,他郞逸文突然發(fā)現(xiàn),樣樣不如方圓。 直到方圓說出生死戰(zhàn),郞逸文才發(fā)現(xiàn),這道身份不是什么時候都管用,若他真敢當著天子的面答應,龍門事后便無法名正言順地為他報仇。 事實上,郞逸文清楚,以龍門匡扶正道的立派宗旨,事關大唐朝廷,只要答應生死戰(zhàn),龍門絕對不會為他報仇。 至于贏了方圓?郞逸文根本就沒想過,盡管他自始至終都不愿承認不如、害怕方圓。 郞逸文突然咬牙切齒,“方圓小兒,你先惹了魔門,如今再惹我龍門,天上地下將再無你容身之地!” 方圓一愣,猛地哈哈大笑,“老子連魔門圣子都敢斬,還怕區(qū)區(qū)三門九宗其一的少主?” “戰(zhàn)就戰(zhàn),怕你不成!”郞炎好不容易從他老子手底下出來,是要來長安城大顯身手的,姬心夜還在一旁看著,怕他方圓個卵蛋! “不愧是主子,比你家狗奴才強多了。”方圓咧嘴而笑。 郞炎眉頭一挑,倨傲道:“敢惹我龍門,你也不差?!?/br> 郞逸文臉色愈發(fā)脹紅,盯著方圓的眸子殺意四射,那是一種恨極的殺意,罄竹難書。 或許旁人不覺,可方圓與郞炎一人一句,比之方圓先前的挑釁、不屑更令郞逸文憤恨。恨方圓將他比作了狗奴才,恨郞炎竟然不替他說道兩句。那是一種被人當眾拆穿的惱火,雖做著奴才該做的事兒,可郞逸文并不認為自己是奴才,在他看來那是手段、智謀,郞逸文不斷這樣告訴自己,安慰自己,而方圓一針見血地拆穿了他的自欺欺人,赤-裸-裸地拋在眾目睽睽之下,將他心中最介意、最在意的面皮一把揭開,何止血rou淋漓。 郞逸文惱羞成怒到了極點。 其實絕大多數人并沒有多想,至少沒有想到郞炎不替郞逸文鳴不平,就是默認了他的奴才身份,可郞逸文不這么想,覺得所有人都知道他在郞炎這邊就是個奴才,無地自容。 之所以自欺欺人,正因為郞逸文心中極其在乎。 一句話讓郞逸文這般羞惱難受,就連始作俑者方圓,都未曾想到。 孫正德臉色一板,“夠了!同屬陛下麾下,豈能容你們兩個小家伙由著性子胡鬧!年輕人爭強好勝是好事,但也要有個分寸,生死戰(zhàn)莫要再提!” 孫正德到底好心,不顧得罪雙方,也要勸阻。一則,一方是龍門極道門少主,一方是他看得上眼的后進俊才,不愿任何一方身死道隕;二則,既是為郞炎安危,別人不知方圓身手到底有多強,他這個元神尊者豈會不知,郞炎哪怕有極道門全力栽培,畢竟未涉江湖,一場像樣的實戰(zhàn)都未有過,絕不是常年降妖除魔的方圓對手,也是為方圓,方圓是強,可郞炎身份不同,如果郞炎折在方圓手里,極道門必定不會放過方圓,當年昆侖之巔決戰(zhàn)活下來的那幾個家伙,按輩分他都要叫師叔祖。 孫正德同是好心,只提兩個小家伙,只字不提郞逸文,想為郞逸文留些顏面。 是的,哪怕方才被郞逸文幾次破口大罵,哪怕心底里再膩歪郞逸文,孫正德還是愿意為這個昔日的同輩中人,保留顏面。 只可惜,好心注定當成驢肝肺,郞逸文聽在耳里,只恨孫正德不將他放在眼里,連和郞炎、以及方圓這個山野雜修,相提并論的資格都沒有。 好在,方圓知好懶,愿意給孫正德面子,好在,郞炎不算真正的紈绔,識得好歹。 方圓長出一口氣,不再挑釁,大殿之內,孫正德、朱石傲、一僧一道四人的面子,他會給,龍雀衛(wèi)立軍七年,遇到棘手難題時,四人沒少幫襯一把,李隆基、高力士的面子,他會給,身為大唐子民,給大唐天子面子,貌似是理所當然的事兒,高力士對他多有提點,方大將軍恩仇必報。 郞炎也沒有言語,龍門與大唐這道關系至關重要,現(xiàn)在還沒到翻臉的時候。 孫正德一言鎮(zhèn)場,就連李隆基都沒想到,饒有深意地看著還在那憋著氣的方圓,李隆基呵呵一樂,心中突然一陣滿意,就沖方圓能在怒極時還能給孫正德面子,哪怕倭奴人、龍門五個弟子都是方圓宰的,李隆基也決定不再計較。 朕的大將,不是阿貓阿狗誰都能惹的! “不錯!都不錯!爭強好勝,卻又識大體,知對錯,這才是大唐需要的棟梁俊才!此后誰也不準再提生死戰(zhàn)一事!記住了,朕可是金口玉言,莫要叫朕失望?!?/br> 李隆基快刀斬亂麻,如今的大唐,需要龍門,更需要龍雀衛(wèi),在其心底里自是偏向方圓,畢竟龍雀衛(wèi)才是真正的大唐官署,維護方圓,就是維護龍雀衛(wèi),就是在維護大唐朝廷的威嚴。 在李隆基一錘定音下,孫正德、朱石傲等有意制止下,這場波及龍雀衛(wèi)、龍門的鬧劇暫時告一段落。 長話短說,按郞炎、高毅、郞逸文的要求,依著方圓的態(tài)度,李隆基最終定下:龍門徹查四個龍門之死一案,以及大唐各方官署,竭力配合龍門尋找失蹤的那名龍門弟子下落。為了照顧龍門情緒,李隆基同意龍門插手倭奴人一案,但僅是參與其中,要與仙武院一并調查。 同意了調查倭奴人一案,李隆基卻只字不提郞逸文那條不要臉的要求——若倭奴人被方圓所殺,就證明方圓同是殺死四名龍門弟子的兇手。 哪怕方圓一氣之下已經一口答應,李隆基也不會由著他郞逸文肆意刁難栽贓他的龍雀衛(wèi)將軍。 李隆基更沒問方圓為何不聽圣令,還在調查倭奴人一案。 那本就是說給倭奴人聽的,方圓若能自證清白最好不過,不能也無妨,小小倭奴又怎配與方圓相提并論,屆時下面的人自有有理證據給他,給倭奴人。 這些李隆基當然不會說出口,哪怕對高力士也只是心有靈犀地意會而已,總不能他這個天子帶頭置國法與不顧吧?許多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文武百官們這點兒事兒還是明白的,要不然何來揣摩圣意一說,不就是天子不開口的事,臣子也能識趣地辦好了。事兒往回了說,倭奴人再不值錢,那也是大唐藩屬之國的使節(jié),事關兩國邦交、大唐威嚴,這種面子活必須干得漂漂亮亮,哪怕雙方心知肚明到底是怎么回事兒,明面上都要給各自一個體面的說法。 都說帝王之心深不可測,不是沒有道理。姬心夜三次推演,皆指向方圓,無論李隆基再欣賞方圓,無論大唐再需要自己的官家修仙者勢力,方圓在李隆基這里都大打折扣,事實上李隆基此時也認為方圓就是兇手,只不過與大唐往后的大勢相比,區(qū)區(qū)幾個倭奴人,區(qū)區(qū)幾個龍門弟子,實在連芝麻都算不了。 這便是帝王之心最妙的地方,李隆基這里,龍門遠遠強于龍雀衛(wèi),如今卻排在龍雀衛(wèi)之后。而若最后證明方圓就是兇手,那此等心胸狹窄的方圓,在將來有一天大唐朝廷出現(xiàn)另一個可與之相提并論的高手時,方圓便要排在此人之后,甚至只要證明方圓就是兇手,仙武院將與龍雀衛(wèi)并列,仙武院五巨頭中修為最弱,卻足夠可靠的風青子,便會一步步得到李隆基提攜,而這些年名地里喜歡方圓不得了的藺雪琪,將會逐漸權柄小一些。 其實說白了還是制衡。 坐天下不比打天下,各方制衡極其重要。 —————— 閑話不提,被龍門又這么一鬧騰,離方圓自己定下五天期限,還剩三天。 妖獸現(xiàn)蹤,魔門金丹伏誅,看似一團霧水的案件不再一團霧水,可實則一場大戰(zhàn)下來,卻只得了塊魔門令牌,妖獸丟失,打草驚蛇,再要破案,難上加難。 一個唾沫一個釘,即便李隆基當日以仙武院接手為名,將方圓提出的五日破案之說糊弄過去,絕口不提,可方圓心里那口氣縷不順。 五日破案,說到做到,就是要倭奴人看看,兇手到底是誰,把狗嘴閉上!要所有人看到,無論是誰,無論有意無意,敢撩龍雀衛(wèi)虎須,敢惹到他方圓頭上,都休想有好果子吃! 狼不狼、猿不猿的妖獸,魔門令牌,方圓越來越覺得,倭奴人也好,龍門弟子也罷,若二者真有聯(lián)系,未嘗不是針對他設的局。 誰讓方大將軍宰了邱明羽這個所謂的魔門圣子。 方圓臨走時當著李隆基的面,對誓要插手倭奴人一案的郞炎、高毅、郞逸文不屑道,留給他龍門調查倭奴人一案的時間不多,若龍門無能,龍雀衛(wèi)先查個水落石出,到時結案后就別再呱噪! 郞逸文能被龍門派來接替孫正德、朱石傲做長安城主事,自有其道理,可惜,虛榮所累,機靈沒用到點子上,當即質問,方圓一心想要草草結案,該不會是想掩蓋證據?好逼他當眾道歉。 方圓頭也不回,突然覺得好笑,你郞逸文算個屁,你他娘的道歉很值錢嗎? 轉念一想,方圓又一陣惡意的期待。 既然你郞逸文如此把自己當回事兒,想來屆時當眾道歉時一定很難受吧? 方大將軍屆時定要好好看看你郞逸文那張狗臉有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