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震驚
接到敵軍消息的李沐,只是短時間的驚訝過后,就迅速冷靜下來,比起他晉陽侯征戰(zhàn)南北參加的無數(shù)艱險的戰(zhàn)役,兩萬多察哈爾騎兵,在李沐心中卻也不是什么不堪其負的壓力。 李沐并沒有要求太原鎮(zhèn)的兵馬協(xié)防宣府,太原總兵孫培正現(xiàn)在正在盡力配合孫傳庭招兵買馬,李沐自信自己能對付的了,便沒有再去麻煩另一鎮(zhèn)軍兵。 宣化府的城墻是經(jīng)過加固和改造過的,這樣一座戍守大明邊疆的軍事城堡,肯定是極盡堅固之能事,論起守備之嚴密,城池之厚重,就算是杭州這樣百萬人口的大都市也頗有不如。 等到站在宣府的城墻上,讓數(shù)萬駐軍做好御敵準備的時候,已經(jīng)是第四天清晨了。李沐極目遠眺而去,地平線上的太陽才剛剛升起不久。正是士氣高昂,急于求戰(zhàn)的時候,蒙古人選這個時候來攻城,難不成察哈爾部的首領林丹汗真是如此不知兵馬的草莽之輩耶? “張軍門?!崩钽寤仡^喚張曉道:“遼東那邊,可有消息?”早在剛到宣府之時,李沐就向朝廷請調(diào)錦州總兵熊成手下的五千精兵入宣府協(xié)同作戰(zhàn),只要北云兵在手,就算是把宣府鎮(zhèn)解散了重來,李大公子也是有這個底氣。 宣府總兵張曉只是搖頭道:“督師,從遼東錦州到我們山西,怎么也得走上將近二十天,這才十日過去,督師還是不要指望錦州鎮(zhèn)了吧?!?/br> 李沐對北云兵的行軍效率極為自信,但是也沒有去反駁張曉的話,轉而不再多言,回頭看向已經(jīng)一點一點出現(xiàn)在地平線盡頭的蒙古軍隊。 傳說中威震八荒,橫掃歐亞大陸,世界歷史上曾占領土地最為廣闊的蒙古帝國,現(xiàn)在早就分裂削弱成了幾十個互相征伐的小部落,雖然名義上在順義王時期,俺答汗曾經(jīng)短暫統(tǒng)一了韃靼,但是隨著時間流逝,俺答汗死去之后,蒙古又再次回到了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 而在現(xiàn)在的蒙古大草原中,其中一部分名為科爾沁的草原上,林丹汗的察哈爾部是當今蒙古部落中最強大的一支,隨著逐漸統(tǒng)一科爾沁草原,林丹汗的野心不斷膨脹,竟然生出了要南下侵占明土的心思來。 蒙古軍隊擎著各色旗幟,抬著牛骨神祇,烏泱泱的騎兵一點點的策馬行進在空曠的原野上,蒙古這類游牧民族,從來就不是什么心存仁慈的良善之輩,所過之處無不是尸橫遍野,滿目瘡痍,仿佛來自地獄的鎖魂魔鬼,沉重的馬蹄聲,一下一下的敲擊在每個人的心上。 當然,對于李沐來說,這些蒙古騎兵暫時也就不過爾爾,李大公子在遼東戰(zhàn)場上對陣建奴的精銳重騎兵這么多年,林丹汗手下的這些歪瓜裂棗還真不夠看。 直到看到蒙古大軍后隊的一批四駕馬車,李沐的瞳孔一縮,竟然不由得驚呼出聲道:“火炮?!他們怎么會有火炮?!大同總兵陳少乾就算陷城失地,竟然沒有將城中重炮悉數(shù)摧毀嗎?如此酒囊飯袋,做的什么總兵?!” “督師,我在山西和陳軍門共事多年,他應該不是這樣的人。”張曉看李沐怒極,小心翼翼的道:“陳軍門據(jù)守大同堅城,兩萬多精兵歿盡,自己戰(zhàn)死殉國,留著這些大炮做什么呢?” “說下去?!?/br> “這些蒙古人,應該早在攻打大同之前就有了這些重炮!否則大同本身有十余門紅夷大炮,七十余門佛朗機炮,兩萬多駐軍,根本不可能被三萬察哈爾騎兵攻陷!”張曉條理清晰的對李沐道。 “可是蒙古部落一直物資奇缺,自從大明停止了和他們的互市的馬市以后,據(jù)說很多蒙古人家庭連烹食的鐵鍋都沒有,上哪去找到精良的鐵去鑄炮?!”李沐抬高了聲調(diào),不可置信的道。 “屬下不敢多言?!睆垥缘皖^施禮,沒有回答,但是透露出的意思已經(jīng)非常明顯,那就是大明的朝野之中,必有內(nèi)賊!此人或許在邊疆重鎮(zhèn),或許在朝堂中樞,且必然勢力不小,地位不低,否則從哪里得到鑄造重炮的資源和圖紙? 這樣能接觸到如此高級絕密的高官,怎么可能會甘心為蒙古人賣命?大明朝雖然現(xiàn)在問題無數(shù),千瘡百孔,但要說大明是艘漏水的巨艦的話,蒙古人那根本就是個破木筏子好吧。身為大明高官,為什么要暗通蒙古呢? 如果。。。如果是遼東鎮(zhèn)或者朝中什么人因為忌憚自己的勢力而不惜出賣國家核心利益于死敵,那李沐無論如何不能原諒這樣的行為。 “蒙古人有了重炮,而且現(xiàn)在數(shù)量不明,水平也不清楚,親歷過戰(zhàn)陣的原大同總兵陳軍門又已殉國,我軍還是要多加小心,萬萬不可輕敵?!币恢币詠?,由于穿越的優(yōu)勢,李大公子對于敵人,從來都是有著未卜先知的了解,這也是李沐和其他大明名將相比,最大的優(yōu)勢之一。 可是這一次,李沐卻失算了,在原來的歷史上,蒙古人從來就沒有過炮兵,甚至在崇禎四年,孔有德和耿仲明兩個二五仔,帶著大明最精銳的,由葡萄牙軍官訓練而成的火器營叛變之前,建奴也從沒有過像樣的火器部隊。 蒙古人的大炮裝在四駕馬車上,可見重量和紅夷大炮應該不相上下,威力現(xiàn)在倒是尚未可知,但是既然這些重炮能把大同攻陷,想必威力應該不小。 到底是誰?到底是誰?無論是外敵多么洶涌,敵軍多么可怕,李沐從來沒有感覺到如此刺骨的寒意,身為大明戍守無數(shù)邊鎮(zhèn),南征北戰(zhàn)多年的李督師,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這些隱藏在己方陣營中,看不見摸不著的對手,簡直如芒在背,寢食難安。 第一次,李沐感覺到,自己這只小蝴蝶煽動的翅膀,已經(jīng)開始逐漸改變原有的歷史走向,從大明天啟五年,蒙古軍隊的第一支炮兵閃亮登場開始,火器時代,似乎在李沐的引領下,更早的開始降臨中華大地,至于是福是禍,現(xiàn)在就不得而知了。 “命令火炮營,開戰(zhàn)過后,先打他們的炮營!”李沐對火器營沉聲下令道,不過其實就算李沐不說,作為火炮營的長官,先行攻擊敵軍的對己方火炮有威脅的遠程武器,也是一項基本的軍事素養(yǎng)。 “熊伯功,你要是再不來,這一次可要出大事了。”李沐抬頭把目光望向太原方向,嘴里低聲囁嚅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