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3章
書迷正在閱讀:庶香門第、男神住在手機里、神級優(yōu)化技能、聽歌識美人[娛樂圈]、追妻100次,總裁老公太霸道、科技抽獎大亨、每天都想終結(jié)Alpha發(fā)小、偏刃、出柜后我撿了個死對頭、出道吧,帽子架
“是!” 王守仁、韓文、楊一清等人也是連忙齊聲的回道。 大家也討厭這些酸臭腐儒,要說權(quán)力的爭斗嘛,這肯定是有的,無時無刻都有,都在爭權(quán)奪利。 但讓這些酸臭腐儒這樣搞下去的話,這大明是真的要回到從前了,真要是到了那個時候,估計著必然會出大問題。 還祖制,祖?zhèn)€屁制。 大家可不想再和以前一樣拿著連養(yǎng)家湖口都難的俸祿,也不想動不動就被剝皮實草什么的,還真以為祖制是什么好東西不成。 無非就是想要回到以前他們這些酸臭腐儒們說了算,回到以前他們掌權(quán)得勢的時候,至于別的真的很重要嗎? 對于他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這天子能不能過的舒服關(guān)他們什么事情,他們掌權(quán)得勢了舒舒服服就可以了。 這大明的老百姓能不能吃飽飯,穿的暖衣服,有沒有房子住,這關(guān)他們什么事情,他們自己吃得好住的舒服就夠了。 至于說會不會有外敵入侵,賊寇侵擾之類的,貌似也影響不到他們這些廟堂之高的大臣。 “陛下,從成都修往云南昆明的鐵路方案已經(jīng)制定出來了,總共預(yù)計需用耗資12億兩白銀!” 很快,工部尚書楊廷和這邊也是提交了一份奏疏,是最新的修建通往云南的鐵路方案。 火車已經(jīng)修到了成都,自然是還要繼續(xù)修下去的,云南貴州重慶都要修過去。 不過這三個地方修建鐵路的成本絲毫不會比長成鐵路低,西南地區(qū),地勢起伏極大,山川險峻,鐵路的修建都是需用用銀子鋪過去的。 也就是現(xiàn)在大明國力鼎盛,財力雄厚,再加上工程建筑的技術(shù)越來越成熟和先進,這才敢動了修鐵路到這些地方的念頭,否則的話還不如直接將這些地方人都給遷移出來的更加劃算。 “12億兩白銀?” “預(yù)計需用耗時十年左右,每年的投資在1億兩白銀?!?/br> 弘治皇帝接過奏疏,快速的看了起來。 鐵路肯定是要修的,西南地區(qū)要發(fā)展肯定是少不了鐵路,更何況,修往了云南,將來還可以修往緬甸,打通西南地區(qū)的出??趤?。 “這如果修往貴州呢?” 弘治皇帝想了想又問道。 “預(yù)算不會比這個低,云貴川地區(qū)的地理地貌都差不多,修筑成本非常高?!?/br> 楊廷和連忙回道。 他接替楊一清的位置成為工部尚書,也是做了很多的工作,甚至于專門去詳細的了解清楚鐵路修筑的相關(guān)事情。 “修肯定是要修的,我們這一代人不去修,下一代人也是要去修的,終究是要有一兩代人來吃苦受累,才能夠給子孫后代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br> 弘治皇帝聽完,沉思一番之后緩緩的開口說道。 銀子現(xiàn)在朝廷有的是銀子,現(xiàn)在也基本上都是投資在修鐵路、修公路上面,每天都有新的鐵路開工,干線都已經(jīng)快要遍布大明所有的省份了。 尚書房的會議就好多了,大家都是在討論著國家大事,討論著鐵路的修建。 皇宮外面,王守仁府上的下人正在焦急無比的等待著,等著王守仁下朝之后將噩耗傳給他。 這一直等到了快要到正午的時候,王守仁這才從皇宮之中走了出來。 “老爺不好了,不好了,老太爺走了!” 下人一看,也是趕緊上前將噩耗說了出來。 “什么?” 王守仁一聽,整個人都傻眼了。 昨天晚上還好好的,還喝酒吃rou,性質(zhì)極高,今天說沒就沒了? 王守仁有些難以相信,趕緊急匆匆的回府。 整個王府都已經(jīng)素白一片了,當(dāng)王守仁回來的時候,王守儉、王守文早已經(jīng)回來了,正哭泣不止。 “怎么回事?” 王守仁看著自己的父親,悲傷無比。 昨天晚上還好好的,一大早說走就走,這誰受得了啊。 “老爺,老太爺早上的時候一直沒有起來,我們還以為他是昨晚喝多了,直到九點鐘的時候去看才知道他已經(jīng)” 府上的下人也是連忙回道。 “昨晚就勸說不要喝那么多酒,就是不聽。” 王守儉一邊哭也是一邊無奈的說道。 這下好了,自己幾兄弟要回家鄉(xiāng)丁憂守孝了,原本都還想著王守仁當(dāng)了內(nèi)閣首輔,自己也是可以跟著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誰知道老爺子這一走,王守仁要回家丁憂守孝,自己也是一樣要回去。 還平步青云,步步高升,這三年的時間一過,黃花菜都涼了,到時候想要重新回來站穩(wěn)腳跟都很難、很難了。 王守仁此時此刻也是蛋疼無比,這自己好不容易才當(dāng)了內(nèi)閣首輔,你一下子就要回家丁憂守孝。 這劉晉前腳才走多久啊,自己也要跟著回老家去丁憂守孝。 王華走了的消息也是迅速的傳遍了整個京城。 頓時就讓京城的大小官員們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好嘛,這劉晉剛走留下的空缺好一番變動,現(xiàn)在王守仁又要回去丁憂守孝了,又是一番人事變動了。 這下子又有人要入內(nèi)閣,又有人要高升了。 同時守舊派的官員也是彈冠相慶,這王守仁也是改革派的官員,一向都是劉晉的跟屁蟲,他這一走,朝堂之上改革派的官員就又少了一個大員了,對于他們來說絕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