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上百萬?那么多?”諸葛為道這些日子雖然一直在“補課”,但是他對陸軍事兒還是不大了解,當(dāng)然也不知道英屬印度的軍事實力了。 鄭國賢笑道:“這不是為了防咱們大明嗎?為了擋住咱們大明的西進(jìn)腳步,英國人可不在乎死多少印度人!” 諸葛為道笑了笑道:“這的確盎格魯-薩克遜人的風(fēng)格......不過這百萬印兵到底愿不愿意為大英帝國而死,可就難說了?!?/br> 兩人正說話的時候,軍號突然嗚咽一般響起,接著就聽見馬蹄聲響,草場東邊上旗門打開,一騎健馬當(dāng)先而入,馬上的騎士則是一身龍紋黃底的大閱鎧,雖然身材肥碩,但是坐在馬上身姿筆挺,除了“道光大帝”還能有誰? 諸葛為道摸出個雙筒望遠(yuǎn)鏡,遠(yuǎn)遠(yuǎn)的開始打量馬背上的那個胖道光了。只見胖道光在一群黃馬褂騎士的簇?fù)硐?,在草場之上縱馬馳聘,馬蹄激起煙塵,從一個又一個方陣前掠過。 道光過一個方陣,組成方陣的官兵們就發(fā)出了整齊而且嘹亮的吶喊:“吾皇萬歲!萬歲!” 草場之上,隨著道光大帝飛馬而過,山呼萬歲之聲此起彼伏,八旗新軍官兵們的士氣也高昂到了極點。 道光就這樣在草場當(dāng)中策馬飛奔了一圈,最后才回到那扇旗門之下,勒住了戰(zhàn)馬,佇立不動,目光炯炯地看著他的大軍。而此時諸葛為道也在用望遠(yuǎn)鏡看著他! 這個時候道光帝猛地扯開了嗓子:“朕今日已經(jīng)在列祖列宗和諸葛孔明像前卜過一掛......卦象顯示‘困龍升天、機不可失’,看來此次南下伐印,勝券在握矣!” “萬歲!” 底下的八旗兵又是一陣地動山搖一般的歡呼,他們中的大部分都聽不清他在說什么,但道光是困龍,他們同樣被困在無極谷多年,雖然吃喝不愁,但是隨著人丁滋生,谷中的土地已經(jīng)開始有點緊了。大家的日子,早幾十年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如果再不找個出路,恐怕早晚過不下去,所以大家都盼著出兵打仗呢! 諸葛為道放下了望遠(yuǎn)鏡,心說:“這胖道光越看越不像是歷史上那個原裝道光,看著還真有點大帝的意思......而且行事也挺果敢的,在談妥了修軌權(quán)抵押租借物資的協(xié)議后,馬上就下定了打印的決心,可一點都不帶含糊的。 歷史上的那一位,恐怕是比不了吧?看來這場打印之戰(zhàn),是有點意思了!” 第75章 大金海軍,神兵天降! 仙門關(guān),大明使團(tuán)駐地。 剛剛觀摩完大金天兵誓師大典的林則徐林大尚書,正坐在自己的書房里面,拿著一疊電報紙在那里翻看。這些電報都是從北京的外交部轉(zhuǎn)過來的,內(nèi)容都和“一千艦計劃”有關(guān)。 “一千艦計劃”的消息傳到歐洲后,果然引起了軒然大波,特別是大明朝廷真的開始制定大型船塢補貼方案后,大英帝國真有點急了——這是要動真格的了!雖然大英帝國的造船能力也不弱,但是英國政府的財力和重工業(yè)產(chǎn)能比大明差了許多。真要和大明比拼造船,早晚得花光口袋里的最后一個便士。 不過大英帝國也當(dāng)了一百余年的日不落帝國,在擊敗拿破侖之后國力更是如日中天,而且大英手中也有一張王牌,那就是印度了! 大英本土的人口、財力和大明沒得比......兩邊的人口差了十倍還多呢!但是加上兩億多個印度人后,大英的腰桿子可就硬太多了。雖然眼下的印度主要還是個農(nóng)業(yè)國,但是印度的人口很多、耕地面積很大,印度阿三又吃苦耐勞,壓在阿三賤民頭上的各種老爺又特別善于剝削和奴役,所以只要大英帝國狠一點,再狠一點,總是能從印度壓榨出不少財富來和大明拼造船的。 而為了最大限度發(fā)揮印度的財力、物力、人力,英國首相利物浦伯爵日前還宣稱要組建印度斯坦造船公司,準(zhǔn)備邀請印度的土邦王公出資,在印度開設(shè)一家堪比大明江南重工造船公司(江南重工的子公司)的大型造船公司。印度的廉價勞動力加上大英帝國的造船技術(shù)......很讓林則徐擔(dān)心??! 林則徐正在擔(dān)心的時候,就聽見書房的門被人敲響了。 “林中堂,下官諸葛為道和鄭神山求見?!敝T葛為道的聲音傳了進(jìn)來。 “進(jìn)來吧!”林則徐放下手里的電報紙,招呼了一聲。 書房的門被推開了,還發(fā)出了吱呀呀的聲響,然后就看見諸葛為道和鄭國賢兩個人一前一后的進(jìn)來了。諸葛為道還拿著個文件夾,進(jìn)來以后就擺在了林則徐的書桌上。 林則徐看了一眼文件夾,然后又示意諸葛為道和鄭國賢兩人落座,然后才笑著將手里的一張電報紙遞給諸葛為道,“道子,你看看這個......英國人宣稱要和咱們拼造船,還準(zhǔn)備在印度開設(shè)印度斯坦造船公司!” “是嗎?”諸葛為道接過電報紙,借著書桌上擺著的一盞昏暗的火油燈放出的光芒仔細(xì)看了一遍,然后才笑著道,“林中堂,看來英國佬已經(jīng)開始跟進(jìn)了......這是好事兒??!” 林則徐看了眼諸葛為道,說:“道子,你知道加爾各答和孟買的印度工人一個月賺多少錢?我大明的工人一個月賺多少錢嗎?” “知道,”諸葛為道笑道,“印度的工價是便宜了一些......不過咱們的船廠設(shè)備好、效率高、技術(shù)新,和鋼鐵廠、輪機廠、兵工廠都是配套的。所以造船的成本肯定還是咱們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