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但他也沒有忘了京東叛軍身后的屬珊軍,所以,他留下了一小半的預備隊。 只要屬珊軍出動,他就派出這些軍隊,將前鋒們接應回來。 對付騎兵,當然要列陣而戰(zhàn)。 可此時,醒過神來的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預備隊,根本就無法進入戰(zhàn)場。 他們被自己人擋住了。 他們也被京東軍擋住了。 而屬珊軍,就在這要命的一刻出動了。 他們如同一條條毒蛇,精確地把刀一下子便插在了龍武軍的要害之上。 切割,撕咬。 而得到支援的京東叛軍則是精神大振,就地重振旗鼓,發(fā)起反攻。 安巍在此時,作出了一個致命的決定。 他想要救出他的部隊。 如果此時,他壯士斷碗,放棄掉陷入分割包圍之中的部隊,率領剩下的后撤,還能保全手中這三千余部眾。 但他卻選擇了逆流而上,他要去救援他的部下。 這個決定,葬送了整個天武軍。 或者連耶律敏都沒有想到,敵人居然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這不是一個高級將領應當?shù)姆磻?/br> “趙宋無人了!”耶律敏在心中慨嘆一聲。 當年崔昂舉起屠刀,大量的河北邊軍名將死在了他的手里。 這么多年來,死在他手里的大宋邊軍將領,比死在遼人手里的還要多。 也難怪,耶律俊這么高興的封他為趙王了。 這家伙,的確為遼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不過,哈! 耶律敏無聲地笑了起來, 我會慢慢玩死你的。 皇后娘娘都跟我承諾了。 而那個可以保護崔昂的皇帝,命不久矣! 輕叩戰(zhàn)馬,提起長槍,耶律敏向著安巍沖了過去。 不管怎么說,一個敢于沖鋒在前的將軍,還是值得欽佩的,那就讓自己送他一程吧! 這是對敵人最高的褒獎。 兩人相遇, 安巍,卒! 第五百三十二章:父子反目 遼國東路軍破陳橋,旋即渡過了廣濟河,全軍進逼東京城。 而在中路,崔昂曲珍等人自是不甘落后于劉豫,破郭橋鎮(zhèn)之后,全軍渡過金水河,亦將兵鋒直接推近到了東京城下。 對于此刻趙宋的作戰(zhàn)主力上四軍而言,看到崔昂、曲珍等人,對他們士氣的打擊是極其巨大的,這些人,可都是曾經(jīng)的大宋高官顯貴??! 駐守在外的上四軍,掀起了一陣子叛逃高潮。 本來就已經(jīng)半殘的捧日軍,在趙正的帶領之下,投奔了崔昂。 對于趙正來說,此時的投降,并沒有什么心理障礙,畢竟在數(shù)年之前,他在歸義城,就已經(jīng)被遼軍俘虜過一次。 龍武軍安巍戰(zhàn)死,捧日軍趙正投降,上四軍的殿前司親軍兩支直屬部隊,土崩瓦解。而侍衛(wèi)親軍的狀況雖然要好一些,但也好不到那里去。 侍衛(wèi)親軍駐守城內,都指揮使黃淳統(tǒng)一指揮,而龍衛(wèi)軍指揮使向海在荊王叛亂之時,已經(jīng)死在當時還叫秦敏的耶律敏手中,龍衛(wèi)軍也是一直沒有恢復元氣,能依靠的,也就是許泰指揮下的神衛(wèi)軍了。 可是人心散了。 遼軍進逼東京城下,稍事休整,城內已是亂象四起。 而崔昂,在此時又出了一個極其歹毒的主意。 遼國騎兵四處,從東京城周邊擄掠驅趕來了無數(shù)的普通百姓,當成千上萬的百姓,哭泣著被遼軍驅趕著,恐懼地向著東京城墻一步一步的走來的時候,守衛(wèi)在城墻之上的趙宋軍隊的士氣便跌無可跌了。 上四軍的士兵,基本上都選自東京城以及周邊, 也就是說,現(xiàn)在駐守在城上的士兵們,有很多的家人、親屬,此刻便在城下哀哀哭泣。 當父母喊著兒子, 妻子喊著丈夫, 兒女喊著爹爹, 你覺得城上的士兵,還有多少人能硬起心腸,舉起手中的刀槍,拉開手里的弓弦呢? 每天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通過一些見不得光的渠道,溜出東京城去,向遼國軍隊輸誠,甘作內應。 城內的動亂也是一天比一天更烈。 如果說起初,還是一些有心人以及遼國的諜探精心策劃、組織起一場場暴動的話,到得現(xiàn)在,城內暴亂已經(jīng)烽煙四起了。 他們有的是諜子組織的, 有的就純粹是想趁機搶上一把發(fā)發(fā)國難財, 但更多的,還是普通百姓因為吃不上飯而爆發(fā)出來的一些搶糧搶大戶的行為。 朝堂之上,剛剛當上官家沒幾天的趙敬一籌莫展。 都堂夏誡又氣又急,在這當口,竟然重病不起。 最初不少人還以為他是學著老官家詐病逃避責任,還氣勢洶洶地闖進夏府之中問罪,可看到當真只剩下最后一口氣的夏誡之時,卻又不知如何是好了? 都堂四位相公,夏誡重病,羅頌被抓,崔昂投降,還剩下一剛剛從陜西路回去,連狀況都沒有搞清楚的原陜西路安撫使蘭四新,已是完全不頂用了。而被新官家倚為心腹臂膀的趙援,此刻也是無計可施。 他擅長的是在小事之上展轉騰挪,出謀劃策,在螺絲殼里做道場,可真要把國家大事放在他手上的時候,他卻是左右支絀,難以招架,拿不出真正有實在意義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