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書迷正在閱讀:以你為名的希望、繁星與你、嫁金釵、天降meimei三歲半、最強(qiáng)武神兵王、宙光天紀(jì)、特工女帝:陛下,請(qǐng)選夫、叛逃、甜婚蜜愛:帝國總裁就寵我、遇上護(hù)理師
便匆匆尋司馬消難去了。 今天司馬子如教子的劇情,高澄可不打算摻和,司馬消難的舉動(dòng)太過分了,居然給司馬子如扣帽子。 當(dāng)然,歷史上這頂帽子是司馬子如自己扣上去的,為了救高澄,他污蔑司馬消難跟庶母私通。 夜色漸深,賓主俱歡,宴飲過后,眾人散去。 行過諸多禮節(jié),洞房中只留了高澄與宋娘子。 燭光昏暗,宋娘子?jì)陕暫魡镜溃?/br> “郎君?!?/br> 高澄見她眼神迷離,不敢久留,生怕自己把持不住。 回到自己屋里讓婢女打來兩桶溫水,洗了個(gè)澡才平靜了心意,合衣睡下。 第二天高澄回到宋娘子的屋中,她正在對(duì)鏡梳妝。 “我來為你畫眉吧。” 高澄笑道。 宋娘子乖巧地把素面對(duì)向高澄。 畫眉這種閨房趣事可是高澄的拿手戲,他問道: “阿奴是要遠(yuǎn)山眉,還是青黛眉?” 平日里可沒少為大小爾朱、元明月畫弄。 “但憑郎君心意?!?/br> 宋娘子輕聲道。 見她清新天然的模樣,高澄湊近了宋娘子,說道: “你先別動(dòng)?!?/br> 說罷,低頭吻在她眼角的淚痣上。 宋娘子也察覺到高澄尤愛她這顆淚痣,心中歡喜。 為宋娘子畫上遠(yuǎn)山眉,嬉笑一番,高澄才離開。 又相繼往小爾朱、元明月屋里跑了一趟,才去見爾朱英娥。 院子里的婢女奴仆見到高澄過來,知道他兩又要嬉戲,紛紛退下。 “下官拜見皇后殿下?!?/br> 高澄跪拜行禮道。 爾朱英娥一瞧,原來今天要扮演的是皇后與下官,而不是女尼與香客,虧她還讓人早早將供奉元子攸靈位的禪室打掃干凈。 但跟高澄配合許久,轉(zhuǎn)換角色對(duì)她來說輕而易舉,下巴微抬,冷聲道: “難為愛卿今日還記得我?!?/br> “殿下何故這般言語,教下官惶恐不安?!?/br> 說著,高澄直言進(jìn)諫道: “殿下,臣上奏,宇文泰妄立偽君,賀六渾包藏禍心,還請(qǐng)殿下明察。” 爾朱英娥忍著笑問道: “愛卿以為此二人該如何處置?” “下官以為宇文泰其罪當(dāng)誅,賀六渾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當(dāng)打一百軍棍,臣愿為殿下行刑?!?/br> 高澄認(rèn)真道。 “宇文泰此人惹得天怒人怨,自當(dāng)誅殺,但高王有大功于國朝,豈可棍棒加身?!?/br> 爾朱英娥不許道。 高澄爭(zhēng)辯道: “殿下切不可被賀六渾欺瞞,其人不守君臣禮節(jié),又慢待天子,如不加以懲處,下官以為此人將不可制矣。” “既如此,就按愛卿的意思處置?!?/br> 雖然有些荒唐,但爾朱英娥還是順了高澄的意。 高澄當(dāng)即在一張紙上寫下賀六渾三個(gè)字,貼在臥枕上,足足用手拍了一百下才罷休。 “瞧瞧,手都紅腫了。” 爾朱英娥捧著高澄的手,心疼道。 “無妨的?!?/br> 高澄笑道。 心底對(duì)高歡坐失良機(jī)的怨意也隨之消散。 第一百一十四章 招攬賢士 高澄與爾朱英娥維護(hù)大魏正統(tǒng),嚴(yán)懲jian佞的時(shí)候,大都督府長史崔暹帶著一名中年文士來到府外等候通傳。 得到通稟,高澄讓人將崔暹的屏風(fēng)立在會(huì)客的廂房,這才讓迎客管事前去迎接。 往廂房?jī)?nèi)等了一會(huì),崔暹與中年文士齊至。 “季倫這是為我?guī)砹四奈毁t才?” 高澄爽朗的笑聲將崔暹的注意力從屏風(fēng)上拉回。 帶著一絲自豪,崔暹為高澄介紹中年文士道: “大都督,這位是河間邢邵,邢子才。” 高澄拍案而起,驚喜道: “先生就是與溫子昇、魏收并稱北地三才的邢子才!當(dāng)日我向季倫求賢,季倫第一個(gè)便向我舉薦了先生?!?/br> 崔暹略感詫異,當(dāng)日明明最先舉薦的是宗親崔昂,但看到邢邵投來的感激目光,瞬間明白了高澄這樣說的用意: ‘世子愛我。’ 感激的看了一眼崔暹,邢邵不敢因過往的才名自傲,他謙遜道: “不敢當(dāng)世子贊譽(yù),邵不過是埋首讀書的庸人,世子孝義著于海內(nèi),安邦治國,又有管樂之才,邵才是仰慕已久,今日一見,只恨世人少識(shí)真顏,否則孝義美高郎之名,又怎會(huì)被世子才能所掩蓋?!?/br> 高澄對(duì)邢邵的第一感覺好得出奇,一番話簡(jiǎn)直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就是因?yàn)樽约汗鬃恐虼搜谏w了孝義之名。 至于美高郎,雖然有漢末美孫郎、美周郎這倆短命兄弟觸霉頭,但無傷大雅,自覺長壽能使蕭衍愧顏的小高王也不是心胸狹隘的人。 偏聽則暗,兼聽則明,高澄主動(dòng)向邢邵詢問起自己的為政得失。 本以為會(huì)先聽他說均田,不想邢邵卻興致勃勃地與他談?wù)撈鹆藴绶穑?/br> “國朝崇信佛教,耗費(fèi)民力大興廟宇,世子不懼非議,懲處妖人以養(yǎng)軍民。大快人心,邵在鄉(xiāng)間,每每聽聞此事,不由為之振奮?!?/br> “我父子兩代忠良,為國為民,尚不惜身,何懼非議,所愿者,唯大魏昌盛而已。” 雖然出乎預(yù)料,但也是自己平生一件得意事,高澄擺著手說了一句,又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