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重生北魏末年在線閱讀 - 第705章

第705章

    侯景不慌不忙從懷里拿出一份密信,遞給吳明徹,也為柳仲禮解釋道:

    “這江南的士族,都被蕭衍老兒慣壞了,侵占田畝,藏匿隱戶,陛下對此頗為憂慮,我等為人臣者,自當為君上分憂。”

    柳仲禮有所悟,高澄是要對江州士族出手。

    吳明徹看罷密信,果然不出所料,便是讓他來做這個惡人,上表建康,要求清查江州土地、戶籍。

    割rou的刀子切在別人身上,自己當然感覺不到痛,吳明徹小心收好密信,與侯景道:

    “侯刺史盡管回復陛下,明徹定會把江州打掃干凈,絕不遺禍患于君上。”

    “如此甚好?!?/br>
    侯景含笑點頭。

    三人與王琳一起喝到天明,柳仲禮帶著滿身酒氣回的軍營,望著大營門口的梁字旗,柳仲禮駐足許久,最終化作嘆息。

    他清楚的知道,蕭梁已經完了。

    蕭綸被送往洛陽幽禁,蕭繹自焚而死,蕭紀為陳霸先所殺,如今只剩了蕭綱,雖然跨有江東、江州,但吳明徹與柳仲禮這兩員領兵大將在背地里已經以齊臣自居,真要傾覆社稷,不過舉手之勞。

    柳仲禮領軍回建康的途中,吳明徹即向蕭綱上表,請求索括地方,盤點田畝、戶籍,以充實國庫。

    難道吳明徹不懼士族報復,愿意出這個頭,蕭綱自無不許,江州是拿下了,可他還欠著高澄三十萬匹布以及大量軍資。

    開源節(jié)流,再是節(jié)儉,也不如開源來得收益更多。

    第四百四十九章 構陷

    建康朝堂為吳明徹酬功,本是以其為江州刺史,又擔心他坐大,于是命潯陽郡王蕭大心出鎮(zhèn)。

    可蕭綱已經是五十年紀,又恐將來太子登基,有強藩皇子,國家再度陷入內戰(zhàn)而分裂,才有了吳明徹與蕭大心的軍政搭配。

    吳明徹向建康請求索括江州,沒收士族豪強侵占的土地,將隱戶編為稅戶,雖是高澄幕后主使,但對建康的國庫也不無裨益。

    蕭綱立即應允,但當然不可能讓兒子蕭大心在士族面前來當這個惡人。

    既然是吳明徹倡議,便也順水推舟,由他主導,原本所謂的軍政分治,卻成了吳明徹因主持人口、土地清查,最終獨攬江州軍政大權,蕭大心這個江州刺史來到潯陽,只是虛有名位,并無實權。

    而柳仲禮,連著幾年灰頭土臉之后,這一次終于以先鋒大將的身份在西征江州的戰(zhàn)事中立下功勛,又重新收獲了蕭綱在能力上的信任,率領大軍押解降卒入京后,以都督京畿軍事之任,駐守朱雀航。

    隨著蕭繹自焚身亡,段韶也回兵京口,蕭綱特意命人邀請段韶往建康赴宴,酬謝其在江州戰(zhàn)事期間,為自己逼退陳霸先的軍事威脅。

    只是段韶另外接到消息,不曾往建康城去。

    原來蕭綱眼見江州重歸版圖,便有心振作,除去段韶這個所謂駐梁齊軍的統(tǒng)帥,將齊人趕回江北,而設下了這場鴻門宴。

    但架不住江南通齊之人太多,見請不動段韶,蕭綱也終于歇了心思,把注意力重新放在了江州。

    江州已經亂了,吳明徹手段太狠,所謂清查士族戶口、田地,完全就是沖著抄家去的,也逼反了江州士族,紛紛武力反抗。

    可吳明徹麾下實實在在三萬精兵,豈是豪族奴仆、部曲所能抗衡,偏偏武力反抗又授人以柄,吳明徹再無顧忌,殺得江州士族噤若寒蟬。

    建康漁民時常都能看見上游漂浮下來的尸首,連段韶都在暗地里向吳明徹抱怨,殺人之后棄尸長江確實便捷,但也要考慮下游之人的感受。

    吳明徹于是改水葬為火葬,但他殺伐太過凌厲,無數人往建康鳴冤,蕭綱三令五申讓吳明徹控制清查的規(guī)模與力度,吳明徹始終置若罔聞。

    “陛下,吳明徹不尊上令,其人假借清查,打擊不從,臣以為其心或有反意?!?/br>
    韋粲的一席話,深得蕭綱認同,吳明徹自獨掌江州大權后,聽調不聽宣,行事越發(fā)張揚大膽,本以為只是又一次土斷,沒想到卻是對江州士族揮起的屠刀。

    才出牧,便有如此行為,真要讓他久鎮(zhèn)地方那還了得。

    蕭綱隨即下旨,試圖將吳明徹調回江東,以韋粲替代。

    然而朝廷使者卻被吳明徹趕回建康,吳明徹也隨即向洛陽報信。

    高澄接連得知蕭綱欲圖段韶,又想實控江州,泥人也有三分火氣,更何況小高王。

    “得讓蕭綱明白,江南是誰的天下?!?/br>
    高澄凝眉與韋孝寬冷哼道。

    不久,建康城中流言四起,皆是對韋粲的構陷之詞,中傷之言,不堪入耳,而群臣紛紛上表彈劾,仿若親眼見聞。

    所謂眾口鑠金,韋粲難證清白,蕭綱不得已將其逐離建康。

    韋粲才離開建康,蕭綱又遣人追上車馬,帶去言語,希望他留待有用之身,再圖將來。

    蕭綱與韋粲主臣多年,素知其為人,又怎會相信那些流言,所謂貶謫,不過是群臣逼迫太甚,不得已而為之。

    韋粲注視著使者離去,將目光移向滔滔江水,面上泛現(xiàn)一絲苦笑。

    哪還有將來。

    自己之所有有今日,皆是為天子出謀劃策,試圖擺脫北齊的cao控。

    但如今的際遇已經讓他明白,無論是外鎮(zhèn)的吳明徹,還是建康朝臣,暗地里通齊之人不知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