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黃觀苦笑,“昏兒,莫要玩弄小心思,你這是想穩(wěn)住叔父?!?/br> 黃昏頭疼。 異常頭疼。 三元狀元,果然比吳溥更難忽悠。 黃昏根本不解釋,繼續(xù)道:“朱棣登基之后,會命解縉負(fù)責(zé)主持修書,這會是一本無比龐大的全書……” 把《永樂大典》的事情說了一遍。 黃觀和徐妙錦聞言瞠目結(jié)舌。 這是真的? 朱棣竟然要修這樣一本書,這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放在歷朝歷代,一位君王在位期間能做成這一件事,都足以名垂青史了。 黃觀沉吟半晌,“如果朱棣能做這樣的事,倒是讓人心里坦然了許多?!?/br> 用詞是如果。 意味著他依然不相信,畢竟是沒發(fā)生的事情。 黃昏心里長嘆,沒辦法了。 最后的壓箱底絕招。 看著黃觀,緩緩的說道:“叔父,我還知道一件事?!笨聪蛐烀铄\,“應(yīng)天城破后,紫禁城里起了一場大火,其后朱棣的心腹士卒就撒了出來,你可知為何?” 徐妙錦眸子紅了。 紫禁城確實(shí)起了一場大火,是因為陛下縱火自焚了。 黃觀又一次淚流滿面。 黃昏石破天驚的說出了真相:“那場大火之后,朱棣對外宣稱,陛下已經(jīng)死于大火之中,可他為何要讓士卒全城密查,甚至波及到周邊州城?” “真相只有一個,陛下沒死!” 陛下沒死。 四個字,像驚雷一般,炸得黃觀臉色潮紅,炸得徐妙錦嬌軀輕顫。 建文帝沒死,這意味著很多。 歷朝歷代,坐江山講究個名正言順,即所謂的正統(tǒng),不見朱棣起兵,表面理由也不敢說建文帝怎么樣,而是說靖難。 直觀一點(diǎn)的詞語,靖難又可以稱之為清君側(cè)。 只不過大多清君側(cè),最后都把君清了。 正統(tǒng)皇室沒死,便會有投機(jī)者帶著皇室復(fù)辟,就如當(dāng)年曹cao做的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次一點(diǎn),那也是力挽狂瀾的功勛。 而朱棣更怕。 他這個江山怎么來的,比較簡單:直接從北方一條線打到應(yīng)天府,也就是說,除了這一條線上的部門,其他部門嚴(yán)格來說,還是屬于建文帝。 建文帝死了,其他部門的員工一看老板都沒了,從了朱棣吧。 反正都是家族企業(yè),誰當(dāng)總裁都一樣。 就這么簡單。 但如果建文帝這位老總裁沒死,這就不好說了,站出來振臂高呼,其他部門經(jīng)理一看,哎喲,老總裁還在,跟著他混業(yè)績比較穩(wěn)定,新總裁上任的話畢竟有未知性。 萬一把老子開除了呢。 于是大概率一呼百應(yīng),各部門出錢出力,大家鬧哄哄的跑到公司總部,把新總裁從董事會趕出去,然后按勞分配果實(shí)。 所以這個理由,足以燃起黃觀心中的烈焰。 他圓睜雙眼,五指輕顫,眸子赤紅,看著黃昏,幾乎有些猙獰的問道:“昏兒你說什么,你說陛下還沒有死,你怎么知道的?” 黃昏長出了口氣。 不錯。 從黃觀的反應(yīng)來看,只要建文帝沒死,他也不會殉國了。 面上不動聲色,道:“叔父,侄兒再次重申,我真的是穿越者,這門職業(yè)可以預(yù)知一些未來,所以侄兒才知曉陛下沒死?!?/br> 轉(zhuǎn)念一想,得堵住黃觀和徐妙錦對預(yù)知未來的的幻想,主角有我一個就夠了,大家都知道未來,這還玩?zhèn)€毛。 我又怎么在朱老板手下創(chuàng)業(yè)? 于是又無比認(rèn)真的道:“但這些未來的事情,侄兒就算知道,也不能說的太多,否則會遭天譴,活不過幾日的,今日之事,侄兒已經(jīng)泄露天機(jī),請叔父不要再過問太多?!?/br> 迷信害人。 但巧了,這玩意兒也能用來保護(hù)自己。 第8章 徐妙錦,快到我碗里來 希望。 兩個字,是很多人在困境中繼續(xù)努力奮斗的精神力量。 因為這兩個字,黃觀沒投水殉國。 暫時而已。 他并沒有全部相信黃昏的話。 子不語怪力亂神。 讀書人是最不容易迷信的,自古以來的起義,讀書人玩這一套最溜,總會給輔佐的主子弄點(diǎn)將得天下的迷信預(yù)兆。 比如漢高祖斬了條白蛇。 又比如燕王這一次靖難,就很搞了些神神道道的事情,在民間廣泛流傳。 所以黃觀也不太信相士算卦那一套。 現(xiàn)在黃昏更甚。 不是算卦。 而是作為另外一種聞所未聞的擁有預(yù)知能力的職業(yè):穿越者。 誰敢信。 這不就是神仙嘛。 但建文帝沒死,這個希望卻讓他活了下來。 黃昏跑前跑后,累了個汗流浹背,在羅剎磯上游這座叫向家渡的小市集租了間小院子,買了各種生活物資,讓黃觀暫時住下,又刻意叮囑,為了避免建文帝還活著的消息走漏,讓叔父黃觀悄悄供奉一座建文帝的靈位。 待到了年底,朱棣定年號永樂,昭告全國之后,黃觀就會明白自己沒騙他。 至于要怎么去找建文。 這是個問題。 胡濙坐擁朱棣給他的龐大資源,以尋找元末道人張三豐為理由,走遍四海耗費(fèi)無數(shù)年,才得到一些信息,可惜史書并無詳細(xì)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