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正因為這一句,朱棣在戰(zhàn)場上修成了金剛不壞之軀。 從而改寫歷史。 黃昏的這一句且慢,能改寫當(dāng)下這件事嗎? 不能! 景清聽到有人喊后,不著痕跡的快走了兩步,很快來到朱棣身畔,朱棣聽到聲音,回身側(cè)首看去,發(fā)現(xiàn)黃昏慌里慌張的跑來,此刻已跨入奉天殿大門。 身后不遠處是滿臉茫然的大兒子和二兒子。 朱棣一時間有點訝然。 黃昏不是在昨日被奔馬撞傷了么,不在家里好好養(yǎng)傷,這個時候闖入奉天殿干嘛。 思緒未落,驟見寒光! 景清不知何時丟掉了朝笏,一只手伸入袖籠里,旋即便聽見哧溜一聲,一道寒光撕裂袖衣,閃耀著嗜血光芒,兇狠的扎向朱棣心口。 這一幕太過突兀。 狗兒太監(jiān)以及其他人都愣在當(dāng)場,一時間反應(yīng)不過來。 誰能想到。 誰會想到。 自朱棣登基之后,比解縉、胡廣表現(xiàn)得還要恭順的景清,竟然會藏刃在身入奉天殿,更是無所畏懼的拔刀刺殺朱棣。 景清離朱棣很近。 也就兩三個身位,在他丟掉朝笏,伸手拔刀的瞬間,僅僅是一個小躍步,就和朱棣面面對,這突兀的一刀,基本上沒有扎不中的道理。 眼看朱棣就要透心涼心飛揚…… 第75章 透心涼心飛揚 寒光炸裂,刀身映照景清堅毅的臉龐,也映照著朱棣的睚眥目裂。 景清,我待你不薄,竟敢刺殺于我! 狗兒太監(jiān)反應(yīng)過來,嚷著護駕,像螃蟹般張牙舞爪撲上來,欲要救朱棣,可惜他是個弱雞,也就盡人事聽天命。 更遠的御前侍衛(wèi)叫囂著涌來。 依然無濟于事。 走在最后的朱高熾本來跑不動,見狀心頭一顫。 臃腫身軀罕見的爆發(fā)出超越尋常的力量,一把推開隨從,竟然一路小跑起來,歇斯底里的喊著父皇小心,父子之心拳拳。 朱高煦猶豫了剎那。 他在衡量。 若父皇今天駕崩,自己有武將支持,能否正常的登基為帝。 答案是不能。 因為老大這廢物有文官支持。 朱高煦立怒吼如虎嘯,“腌臜小兒,休要傷我父皇!” 猛虎下山,快如閃電疾奔而出。 縱然救不了,姿態(tài)要擺好。 朱高煦心中已經(jīng)有主意,一旦父皇遇刺身亡,他立即去找駙馬王寧等,不能正常登基,那就用非常手段。 以絕對兵力控制應(yīng)天城,老大就算有文官支持也無濟于事。 黃昏已踏入奉天殿。 寒光炸裂之時,奮不顧身一個魚躍,撲過去欲要攔住景清。 黃昏想救的不是朱棣一個人。 也不是景清一個人。 是瓜蔓抄下景姓數(shù)百人,是煌煌的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 歷史上景清刺殺朱棣,短刀沒出鞘就被朱棣查獲,因之前欽天監(jiān)說過帝星犯急,提防紅色。 而景清穿的緋色朝服。 大概自己引發(fā)的蝴蝶效應(yīng),景清昨天謀劃奔馬案后,今日上朝沒有穿緋色朝服,朱棣也就沒注意到景清。 況且朱棣的注意力也被奔馬案吸引。 這是景清的目的。 用長街奔馬案來轉(zhuǎn)移朱棣的注意力,畢竟這件事涉及到了黃昏。 可以說,因為黃昏引起的蝴蝶效應(yīng),歷史上景清刺殺朱棣這件注定要失敗的事情,已經(jīng)變成了即將更改歷史的重要拐點。 朱棣一死,永樂時代提前結(jié)束,朱高煦和朱高熾誰登基且不說,沒永樂盛世奠基,朱高熾父子能打造出仁宣之治嗎? 不好說。 所有人都想救朱棣,遠水解不了近渴,所有人都鞭長莫及。 朱棣注定要死? 在這關(guān)鍵時刻,大家都忘記了一件事情。 被刺殺的人是朱棣。 鋼鐵直男朱棣。 不論征討外敵還是靖難之戰(zhàn),都親自登上戰(zhàn)場廝殺,無數(shù)次從尸山血海里走出來的朱棣,正值壯年又從不沉迷美色,絕非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可比。 千鈞一發(fā),朱棣伸手,在短刀堪堪扎到他胸口之時,抓住景清的手腕,旋即轉(zhuǎn)身、弓腰,雙手發(fā)力,一個干凈漂亮的過肩摔…… 蓬! 可憐讀書人景清,直接被摔暈了過去。 朱棣松開手,退后數(shù)步。 狗兒太監(jiān)恰好趕到,伸開雙手擋在朱棣身前,讓御前侍衛(wèi)將景清牢牢控制住。 魚躍撲空的黃昏從地上爬起來,恰好看見朱高煦沖進奉天殿,又看見朱高熾還有幾步,等他也進入奉天殿后,這才和御前侍衛(wèi)一起將殿門關(guān)閉。 景清肯定救不了了,但這件事不能宣揚出去,否則會引動其他建文舊臣效仿,朱棣為了殺雞儆猴,瓜蔓抄就不可阻擋。 朱棣深呼吸一口氣。 側(cè)首看了一眼朱高熾兩兄弟和黃昏,漠然轉(zhuǎn)身,在狗兒和一眾御前侍衛(wèi)的拱衛(wèi)下直奔乾清宮,充斥殺意的聲音在每個人心頭繚繞:“都來!” 朱棣無比憤怒。 更甚于方孝孺拒絕草詔一事。 方孝孺的草詔在預(yù)料之中,而景清的刺殺卻深深的扯動了朱棣敏感的神經(jīng)。 老子已經(jīng)如此善待你們了,還不夠好嗎。 非逼我將你們這些建文舊臣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