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朱棣咳嗽一聲,“沒錯,糧草和輜重是頭等問題,關(guān)于此事,今日朕要在這奉天殿開千古未有之事,雖然諸位臣工已吃過早食,朕還是要大宴群臣!” 眾人聽得一頭霧水。 陛下怕不是失心瘋了? 奉天殿是大朝會的地方,古往今來,從來沒有哪個君王——哪怕是最昏聵的君王,也不會更不敢在大朝會的殿堂上吃東西,何況還是宴請群臣。 這確實是千古未有之事。 包括姚廣孝都有些懵逼,他也不知道朱棣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了。 朱棣對身邊的狗兒點(diǎn)點(diǎn)頭。 狗兒來到殿門口,大聲對著外面尖銳著嗓音喊道:“上菜?!?/br> 便有聲音一道接一道的下去。 片刻之后,便見上百宮女端著一個又一個的托盤迤邐著來到奉天殿外,再由大內(nèi)護(hù)衛(wèi)過手,將托盤上的面碗一個接一個的傳給朝臣。 所有臣工,包括姚廣孝和太子,都有一碗。 眾人看著還冒著熱氣的卷曲的面,面面相覷。 這是什么面? 雞湯燉香菇! 但從來沒見過卷曲的面條,而且就算是卷曲的面條,可它還是面條,不能改變它的本質(zhì),貴為天下共主的陛下,在奉天殿開千古未有之事,請群臣吃的一頓早食,竟然是一碗面條? 所有人都陷入懵逼狀態(tài)。 第694章 永樂大典 朱棣其實也沒想過讓臣工們在奉天殿吃方便面,實在有失風(fēng)雅,武將們還好,別說在奉天殿吃飯,早些年起于底層的武將,給他準(zhǔn)備一碗紅燒rou,就是讓他蹲在茅坑邊上,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是以當(dāng)面到了所有人手中,朱棣笑道:“諸位淺嘗一口即可。” 陛下發(fā)話了,能怎么辦? 武將們倒是沒有拘束,呼呼呼卷起一筷子,放進(jìn)嘴里一試,喲嚯,味道還不錯,于是胃口好的人又呼呼吃了幾筷子。 文臣們,硬著頭皮用大袖遮住,勉強(qiáng)嘗了一口。 都大感意外。 味道確實不錯,香彈有嚼勁。 朱棣看著臣子們的反應(yīng),頗為欣慰,基本上達(dá)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大聲道:“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愛卿黃昏心懷壯志,知曉我大明和漠北必有一戰(zhàn),是以未雨綢繆,早在一兩年前就開始準(zhǔn)備解決北征的糧草問題,而他的答案,就是諸位眼前的這些面,黃愛卿,你來給大家說一下用這些面作為糧草的優(yōu)勢罷?!?/br> 滿堂臣子不明真相之余,有些僵滯。 陛下,你在逗我們玩? 行軍打仗,一般都是帶米,哪有帶面的,好吧,帶面的也有,可這面雖然形狀奇怪了點(diǎn),但他本質(zhì)還是面,怎么可能靠它解決糧草問題? 如果這都能得到一張丹書鐵劵,那丹書鐵劵也太不值錢了罷。 黃昏對殿外的護(hù)衛(wèi)揮揮手。 兩名護(hù)衛(wèi)嘿哧嘿哧扛著兩筐面餅進(jìn)來,黃昏彎腰拿起一塊面餅,侃侃而談,詳細(xì)介紹了這個面餅的制造,以及它的優(yōu)勢。 滿堂朝臣恍然大悟又悚然驚心。 漲知識了! rou可以做成干rou,甚至蔬菜也可以做成干菜,如此確保可以存放更長的時間,但萬萬沒想到,連面都可以煮熟之后曬干備用。 關(guān)鍵它的優(yōu)勢在于實用方便、快捷,能大幅度減輕士卒的負(fù)擔(dān),這在草原上追擊漠北鐵騎,簡直不要太有優(yōu)勢。 傳統(tǒng)的吃飯,要埋鍋做飯吧,那陣仗不要太大。 但我大明將士若是用這個方便面,一支千人軍隊,大概也就一二十個鍋就夠了,燒好水一燙,一刻鐘之內(nèi)就能解決問題。 而此刻傳統(tǒng)的埋鍋造飯,大概還在等鍋里冒煙。 大才,真的是大才! 竟然能夠想出這樣的辦法解決如糧草問題,關(guān)鍵他也有這個財力和能力來實施,換成其他人,可沒這個魄力。 如果這個面餅真有神效…… 群臣忽然振奮起來。 那么打下韃靼甚至整個漠北,指日可待,有個前提,便是神機(jī)營真能達(dá)到國之利器一擊致命的奇效,能破韃靼的騎軍。 朱棣聲音沉悶,“如此,黃愛卿不可得一面丹書鐵劵乎,諸位先前反對,那么現(xiàn)在呢,有人反對么——”朱棣緩緩起身,“還有誰要反對?!” 滿堂寂靜。 眾人不得不承認(rèn)一個事實,只要黃昏不觸及到陛下的底線,就以黃昏入仕以來的所作所為,他在大明仕途上,已經(jīng)無敵了! 就憑這個叫什么方便面的東西,黃昏值得一面丹書鐵劵。 朱棣斜乜一眼太子,“太子,你沒話說?” 記得沒錯的話,對賜丹書鐵劵之事鬧得最厲害的人中,就有支持你的那群文臣,朕到要看看你們有話說沒。 朱高熾心里苦啊。 其實黃昏得不得丹書鐵劵他倒是無所謂,不影響,可支持自己的文臣不樂意,自己不也得表態(tài),此刻也不敢再執(zhí)拗了——不看他們也服服帖帖了么。 于是大聲道:“天經(jīng)地義!” 算是服了。 不管黃昏支不支持他,朱高熾現(xiàn)在對黃昏是真的服帖。 朱棣看向后軍都督府左都督,“駙馬以為呢?” 王寧雖然混賬,但畢竟是一位軍人,知道這方便面的優(yōu)勢后,軍人的本能壓住了人性的黑暗,由衷的嘆服,“以將士之立場,此舉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