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鄭和唯有苦笑。 拍了拍手,將融化在手中的雪水弄干凈后,拉了拉大氅,問黃昏,“趙王殿下我要帶回去,包括自戕的佩劍,其他兒郎的尸首,以及戰(zhàn)場打掃,需要我?guī)兔γ矗俊?/br> 黃昏一愣。 他有些意外,沒想到都這個時候了,鄭和竟然還愿意幫自己。 這個戰(zhàn)場打掃其實很重要。 因為蚍蜉義從也有戰(zhàn)死者,到時候如果朱棣要徹查,有可能從這些蚍蜉義從的尸首上找出端倪,但鄭和這么說,就是給自己機會斬掉這根尾巴。 其實這個問題本來不存在。 原本戰(zhàn)場打掃是由朱陽來做,結(jié)果誰也沒料到,鄭和竟然帶著幾百人從慶州來到長平,所以黃昏才在最后關(guān)頭改變策略,逼迫朱高燧自戕。 按照原本計劃,是不會給這位趙王殿下如此體面的落幕機會。 因為怕出意外。 不過黃昏知道鄭和來了后,覺得這個意外其實也是個機會,可以讓朱高燧的自戕給自己在朱棣那邊留下巨大的緩沖空間。 不過……雖然鄭和在,而且拋出了這個橄欖枝,按理說,黃昏也不能浪費鄭和的一番好意,但他還是嘆道:“這事少不了要在陛下那邊陳情經(jīng)過,長平這邊之前一直和外界斷絕聯(lián)系,大監(jiān)您是陛下最信任的人,這個戰(zhàn)場還是由您的人來打掃罷?!?/br> 鄭和一愣,“你確定?” 旋即有點不悅。 我給了你機會清除尾巴,你竟然得寸進尺,還想利用我來斬斷這個尾巴,這豈非是想讓我配合你,確實有點過分了。 黃昏嘆道:“大監(jiān),您來都來了,不親自打掃戰(zhàn)場的話,回到順天,陛下可真的要懷疑咱倆是營黨結(jié)私,這個死罪咱倆可不能犯。” 鄭和恍然。 確實,作為陛下最信任的人,趙王殿下在這邊薨天,不論從什么角度來看,戰(zhàn)場都應(yīng)該由自己打掃,偵查其中是否有貓膩。 揮揮手。 立即有個小內(nèi)侍上前。 鄭和吩咐道:“找?guī)讉€心細的人,好生將趙王殿下帶回長平,然后叫大伙兒整理戰(zhàn)場,我大明兒郎的尸首要全部運回長平,至于兀良哈殘兵的尸首么……能對證上戶籍信息的,列冊文檔之后就地掩埋,不能對證信息的,交給布政司處理?!?/br> 鄭和其實懷疑這些尸首之中可能存在貓膩,但問題在于長平那邊戶籍檔案有可能還不健全,沒法對證尸首信息,若是去找牧民對證尸首信息,這個工作量之大,絕非自己帶的這點人可以做到,還是需要長平布政司在后續(xù)慢慢cao作。 鄭和也不是不可以cao作,可以但沒必要。 就當(dāng)是保護黃昏了。 最重要的,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自己明天就得和黃昏一起護送趙王的尸首回順天,長平這邊暫時還是會有布政司來掌控,直到看陛下的意思,是否會派欽差過來。 黃昏在一旁補充道:“大監(jiān),不能對證信息的,等下朱陽回來了,讓朱陽的人帶回長平那邊還是怎么處置?” 鄭和愣住,“你真的確定?” 這樣的話之前就說過一次。 黃昏微微頷首,“確定?!?/br> 四處環(huán)望一眼,滿目瘡痍,尸首遍地,喟嘆道:“很多事情,大監(jiān)可能不太清楚,這一次我來長平赴任,其實是多方勢力的角逐,最后卻導(dǎo)致趙王殿下薨天,著實是個預(yù)料之外的事情,如果我自己不能清清白白,那么以后這大明朝堂之上,將再無我黃昏的一席之地,我十余年費盡心血做的所有事情,都很可能戛然而止,所以我必須讓陛下知道,趙王殿下的薨天,真和我黃某人沒有絲毫關(guān)系?!?/br> 盡管朱高燧就是死在自己手上。 但自己必須清白。 不清不白,最是可怕。 以天子多疑的性情,哪怕有一點疑點,他都會認為是自己在搞鬼,還不如弄清楚一些——至于鄭和擔(dān)心自己沒有斬除尾巴的擔(dān)憂,根本不存在。 別忘了一點,自從李友邊和梁道等人死后,長平就是我黃昏的長平了! 關(guān)于蚍蜉義從的尸首,黃昏在得知鄭和到了長平后其實就已經(jīng)想好了對策:蚍蜉義從一直不是主攻,傷亡并不大,戰(zhàn)死不過百人左右,而一百個人的戶籍信息,布政司那邊在朱陽的配合下能很好的解決,這一點黃昏絕對相信劉絮和謝客的能力。 鄭和聞言暗暗點頭,確實,黃昏的擔(dān)憂不無道理。 而且鄭和也不希望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 人都是自私的。 鄭和為何愿意幫助黃昏,是真的因為黃昏的人格魅力? 當(dāng)然不是。 鄭和想的是他的海軍以及鋼鐵戰(zhàn)艦,想的是他鄭和擁有海軍和鋼鐵戰(zhàn)艦后,在這一場永樂盛世里,以宦官之姿留名青史。 沒有黃昏,海軍和鋼鐵戰(zhàn)艦恐怕都會夭折。 是以聽到黃昏這么說,心中了然,知道他已經(jīng)有對策,就是可惜了朱高燧,如此強大的一員武將,卻折戟成沙薨天在這草原上。 道:“如此最好,回長平吧,明日你得和我一起去一趟順天,事情還有很多?!?/br> 也是苦逼。 老子在寒風(fēng)大雪里好不容易來到長平,結(jié)果都沒來得及坐下喝口水,馬上又要回順天,早知道就不來跑這一趟了。 一趟漠北之行,其身心之勞累,猶在下西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