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黃昏不以為意。 你要理解,這是一個正在承受喪子之痛的父親。 黃昏沉默了一陣,從一堆東西里扒拉出酒杯,又將裝飯的碗弄干凈,拿起酒壺,給酒杯倒?jié)M酒,放在朱棣面前,給飯碗里倒了半碗,然后默默的喝了一口。 朱棣漠然而默然的看著黃昏倒酒。 猶豫片刻,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黃昏再給他滿上。 放下酒壺,很是感觸的道:“微臣也不知道,事情怎么就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了呢。” 這感觸,大概韋小寶在被康熙追殺時也有過。 朱棣沒說話,他其實知道,因為這樣的事情就算現(xiàn)在不出現(xiàn),將來也必然出現(xiàn),一個像自己這樣的君王,絕對不會把黃昏這么強(qiáng)勢的人留給太子。 朱棣端起酒杯,又放下,從袖口里拿出一份案冊,“詳細(xì)過程,朕不想看,朕要聽你親口說?!?/br> 黃昏沉默,緩緩將碗中酒一飲而盡,這才開始陳述。 朱棣只是默默聽著。 當(dāng)黃昏說完之后,朱棣眼神越發(fā)冰冷,“所以燧兒薨天,就是因為他在長平強(qiáng)征牧民的糧草和牛羊,導(dǎo)致兀良哈殘兵叛亂?” 黃昏點頭,“這是事實,陛下可以著欽差去長平調(diào)查?!?/br> 朱棣反問,“你這個布政司使是干什么的,兀良哈一片大雪覆蓋的情況下,你布政司周邊百里之內(nèi)聚集了近萬的殘兵,你竟然不知道絲毫消息?” 黃昏欲言又止。 朱棣喝道:“說!” 黃昏只得道:“陛下,這個事情你不應(yīng)該問微臣,而應(yīng)該去問李友邊、梁道、王魁和趙彥杰四人,是他們想借兀良哈殘兵的刀來殺微臣,如果不是他們,長平布政司周邊怎么可能聚集那么多的殘兵?!?/br> 朱棣無語。 這四人中,李友邊、王魁和趙彥杰都死了,尸首埋在長平郊外。 而梁道則人間蒸發(fā)。 不用想,梁道肯定也已經(jīng)死了。 而且肯定是死在你黃昏的手上。 也就是說,李友邊四人策劃的兀良哈殘兵叛亂殺你黃昏的事情,已經(jīng)死無對證,你黃昏怎么說就是怎么回事。 黃昏卻不茍同,“陛下若是有疑惑,可以去問長平布政司的吏員,在這次暴亂之前,他們?nèi)勘焕钣堰叺热死瓟n,應(yīng)該知道一些風(fēng)言風(fēng)語?!?/br> 朱棣微微點頭,“朕會去查的?!?/br> 黃昏剛想說什么,朱棣卻繼續(xù)道:“如果查出來,兀良哈殘兵和你黃昏有一絲的關(guān)系,黃昏,狠話朕也就不說了,朕會讓你明白,何謂天子一怒!” 如果你黃昏真的經(jīng)營勢力,并且聯(lián)合兀良哈殘兵殺了朕的三兒子,朕甚至不愿意殺你,但會讓你慢慢體會一下亡妻、喪子、失女、滅族的痛苦。 這比直接殺人更殘忍。 朱棣做得出來。 但實際上,朱棣在說這句話時,并無殺意。 他只是宣泄憤怒和悲傷。 他終究是天子,終究理性大于感性,知道這一次三兒子的薨天,其實真正的責(zé)任真不是黃昏,但他必須宣泄他的憤怒和悲傷,朱棣更多的是內(nèi)疚。 現(xiàn)在是對黃昏說狠話,也許接下來就是對瓦剌那邊的雷霆出擊。 總得有人為趙王的死買單。 第1003章 永樂十三年,動蕩的一年 朱棣的憤怒還壓抑在心里,被他天子的身份禁錮,被他的理想禁錮,被作為一個千古大帝本身的素養(yǎng)所禁錮。 也被理性禁錮。 或者說,這不能稱之為禁錮,叫壓抑著。 一旦無可壓抑……爆發(fā)出來,必然是天動地?fù)u山河變色的歷史大事件。 以朱棣的血性,和他對大明朝堂的掌控力,如果真和昏庸君王一樣不管不顧的發(fā)泄他心中的憤怒和悲傷,牽連下來殺個幾萬人都是很正常的。 甚至可能屠盡兀良哈! 大明當(dāng)然有這個能力。 就看永樂大帝想不想。 不過朱棣終究是朱棣,是歷史前十里懸名的千古大帝,喪子再痛,他也被各種因素束縛著,哪怕是面對黃昏,也依然保持著理智,獨自承受著這種人生大痛。 從這一點來說,朱棣確實是個恐怖的人。 以上,是黃昏在從朱棣的話里,在他的神色里沒有看見殺意時的瞬間感想,到了這一刻,刨除個人感情,僅從國家的立場上,黃昏的內(nèi)心對朱棣沒有恨意——盡管這位君王肯定想過如何殺自己。 反而越發(fā)尊敬他。 朱棣眼中終究是家國社稷大于個人情感,而這樣的人,從古至今,無一不是名垂青史傳唱千古的英雄人杰。 不過黃昏做不到這一點。 因為黃昏是臣子。 黃昏的出發(fā)點來自于一句話:達(dá)者兼濟(jì)天下。 他雖然也有偉大的藍(lán)圖,也在實施這個藍(lán)圖,但從本質(zhì)上說,還是滿足了個人私欲之后的事情,因為黃昏站的位置不一樣,導(dǎo)致他的所作所為,沒有朱棣這么大的責(zé)任。 君王,本就一肩承社稷。 想到這,黃昏硬著頭皮,面無表情的說了句:“我心本無塵,何懼笤帚拂,我也相信,此事塵埃落定之后,陛下依然會讓微臣去完成未競的事業(yè)?!?/br> 朱棣默然無語,許久,才道了句你如何面對徐皇后? 朱高燧終究是死在你面前的。 黃昏唯有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