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一路OOC[快穿]、庶女撩夫日常、末世之滅世之龍、你的報應(yīng)就是我[快穿]、超獸無敵、傾我一生、我把天才虐成廢材的日子、超神學(xué)院之老爹、在逃生游戲里被迫當(dāng)海王、不滅通天
“先生何以教我?”楊崢故作謙遜。 “不敢,不敢,竊以為太守當(dāng)主動擊之。”使者臉皮跳動了一下。 似是驚惶,似是激動。 “如何主動擊之?” 使者指向北面,“涼州!如今胡奮初來乍到,鄧艾慘敗,天授雍涼于太守,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也!” 楊崢大抵知道他是來干什么的了,不過是來誆自己往火坑里跳。 提前掀起雍涼之亂,吸引司馬父子的注意力,以達(dá)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換句話說,這人是把自己當(dāng)成了傻子。 破羌之戰(zhàn)后,楊崢收到了不少密信,蜀中、洛陽、長安等等,連鮮卑和匈奴都派人來勾勾搭搭的,楊崢一概裝糊涂。 這些人正是看中了西平的絕佳戰(zhàn)略地位。 膨脹起來,可席卷雍涼。 而洛陽想要平定,勞師遠(yuǎn)征。 “我若動手,豈不是背叛朝廷?”楊崢笑道。 使者眼角余光快速的掃過楊崢的臉,沒見到任何怒色,又拱手道:“我家主人自會為太守正名,將來涼州刺史也非將軍莫屬!” 楊崢心中一動,前面都是屁話,這才是有用的。 朝堂上,誰有這么大的能量為自己正名? 正名是需要皇帝詔令的。 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皇帝本人! 這似乎不太可能吧? 楊崢忽然想到不久之前的宦官黃吉,也提到過魏帝對自己的關(guān)注。 魏帝曹芳從繼位之后,便在權(quán)臣手中輾轉(zhuǎn),先是曹爽,后是司馬懿父子,在曹魏的存在感不強(qiáng)。 楊崢緊緊盯著他的臉,試圖從他的神色找到蛛絲馬跡,“敢問先生高名?” “馮翊李翼。” 楊崢回憶了幾次,沒聽說過有這號人物。 當(dāng)然,太出名的人物來西平不合適,引人注目。 “先生請回,某自有打算。”若說楊崢沒心動是不可能的。 拿下涼州,就真的成了一方諸侯。 但太美好的事情要么是謊言,要么是陷阱。 沒有司馬父子點頭,皇帝的詔令根本出不來。 洛陽的那群也不是司馬父子的對手。 而且此人也沒安什么好心,拿自己當(dāng)棒槌使,在前面吸引火力,他們在后面撿現(xiàn)成的。 現(xiàn)在打涼州無異于找死,打下來和吃下去是兩回事,西平?jīng)]有這個實力。 糧食、士卒、軍械都是問題。 楊崢的確有野心,但野心下面是小心。 “翼一向聽聞太守乃天下豪杰,今日觀之,不過茍且偷生之輩爾!”誘惑沒用,換成了激將法。 楊崢笑了兩聲,“說的好!將此人趕出西平!” “唯!”兩名親衛(wèi)應(yīng)聲而入。 李翼沒想到楊崢說動手就動手,臉色鐵青,“閣下定會為今日之遲疑而后悔!” “滾!”楊崢大手一揮。 親衛(wèi)提著人就往外面扔。 “讓九野營的人查查他的底細(xì)!” “唯!” 外面波濤洶涌是外面的事,自己一定要腳踏實地,穩(wěn)如磐石。 這年頭先動的人,都死無葬身之地。 眼下,西平各地都忙得熱火朝天。 雍涼吸引來的百姓正在編戶齊民,分發(fā)田宅。 這項重任自然落到魯芝頭上。 楊崢都好幾天沒見到他的人,不是去龍耆安置羌胡部落,就是去金城視察折沖府。 比楊崢還要上心。 六十一歲的年紀(jì),在這時代已經(jīng)算是高齡。 楊崢幾次派人勸他回來休息,全都被他婉拒了。 到了七月才稍稍空閑。 但杜預(yù)押著兩萬余羌胡奴隸近三萬頭牛羊健馬,趕回西都,又讓魯芝忙碌起來。 馬上就要有一兩萬的奴隸轉(zhuǎn)為待歸,新的奴隸就補(bǔ)充進(jìn)來了。 也算解了西平的燃眉之急。 “幸不辱命,此去擴(kuò)地八百里,西海周邊牧場盡歸西平,羌胡部落皆降,屬下清掃草原,多耗時一月,請將軍責(zé)罰!”杜預(yù)跪在楊崢面前。 “元凱快快起來?!睏顛槝返暮喜粩n嘴,“以三千將士橫掃十幾倍的敵人,古之名將不過如此!” 杜預(yù)笑道:“羌胡不知兵法,中我算計,破之不難,此戰(zhàn)周都尉奮勇沖殺在前,連破羌胡七部,敵軍膽寒,遂有此大勝,當(dāng)居首功!” 周旨聞聲,臉上莫名其妙的紅了起來,半跪行禮道:“杜長史運(yùn)籌帷幄才是首功。” 兩人居然謙讓起來。 “你二人皆是首功!”楊崢一錘定音,在宣義郎與九野營的匯報中,也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 杜預(yù)用兵之妙,的確非同凡響,吃喝玩樂,如旅游一般,順手把羌胡全都收拾了,還沒留下后患,取回一個干干凈凈的草原。 而周旨不愧是魯芝推薦之人,勇猛無畏,力戰(zhàn)在前。 西平又多了一員勇將。 第二百六十六章 激進(jìn) 杜預(yù)一回來就忙碌不休。 又是安置羌胡俘虜,又是劃分牧區(qū)。 當(dāng)然,他最關(guān)心的還是府兵。 “屬下以為每名士卒劃分一百畝田并不合適?!?/br> “哦?”楊崢也意識到問題。 他這套府兵制,幾乎照抄大唐的。 受記憶所限,自然有很多漏洞。 “一人耒跖耒而耕,不過十畝,中田之獲,卒歲之收,不過畝二石,一戶男女老少五六余口,百畝之田,士卒無力耕種,田多,士卒再無進(jìn)取之心,心思都撲在田地之中,其意必墮,則府兵戰(zhàn)力下降?!倍蓬A(yù)分析的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