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書迷正在閱讀:負(fù)罪的使者、五代史通俗演義、農(nóng)家小皇妃、農(nóng)家甜妻,不想當(dāng)王妃、天榜、圣血封天、我對被主角渣過的人一見鐘情、殘夢孤秋、重生之八零嬌妻、穿成辛德瑞拉的惡毒繼姐
“三弟妹私下也與我說了,他們夫妻兩個說是顧不上……哪里是顧不上,多半是擔(dān)心另外選了嗣子麻煩,畢竟長房、三房一直沒有分家……”徐氏嘆氣道。 徐氏與大老爺都不是在錢財上計較的,即便以后真的與三老爺分家,也不會委屈了三老爺夫婦。不過若是沈瑞不過繼三房,徐氏名下產(chǎn)業(yè)就沒有分給三房的道理,還是會完完整整地傳給沈瑞。 之所以明明曉得會讓三老爺、三太太白歡喜一場,夫妻兩個在看過沈瑞資質(zhì)依舊決定將沈瑞留在長房,除了覺得沈瑞性格穩(wěn)重能支撐門戶之外,還有就是免了以后的財產(chǎn)糾葛。 要是長房過繼其他人為嗣,沈瑞入了三房,即便徐氏將那些產(chǎn)業(yè)的淵源講了,可錢帛動人心,誰曉得會不會使得長房嗣子心里留疙瘩。與其擔(dān)心這個、擔(dān)心那個,因為錢財壞了骨rou情分,還不如沈瑞直接留在長房,名正言順地繼承徐氏名下產(chǎn)業(yè)。還有就是三老爺、三太太想到的,沈瑞喜讀書,入嗣大老爺名下,對于其以后前程也是助益。 “二弟選了玨哥過兩日我便給族長太爺寫信,族長太爺那里應(yīng)不會有異議;倒是瑞哥那里,怕是要有麻煩些……”大老爺?shù)馈?/br> 徐氏對于二老爺?shù)倪x擇并不意外,只要二老爺曉得沈瑞身份,心中對孫家存愧疚之心,就不會選比瑞哥年長的嗣子:“二弟妹那里還有的磨嘰。聽她今日話茬倒是并不忌諱擇嗣之事了,不過卻是急著抱嗣孫……瞧她話里話外很是厭惡珠哥,倒是打聽全哥來著……” 大老爺?shù)溃骸拔宸康闹秲簜兘甜B(yǎng)都不錯,全哥沒有什么不好,只是人心易變,就因為他們與瑞哥關(guān)系親近,反而不好湊到一家做堂兄弟……人皆有私心,五房弟妹即便再感恩,憐惜瑞哥,也不會疼過親子去……” 正如徐氏所料,二太太喬氏還真就在沈家諸子中選中了沈全。 雖說在初見時,她對沈全、沈珠兩個印象都不好,不過隨著沈全隨著兩位胞兄離去,二太太便將這惡感全部都轉(zhuǎn)到沈珠身上。人就是這樣,見不得別人惦記自己家的東西,越是有人想要越是不想給;對自家東西沒興趣的,反而心甘情愿地想給了。 最主要的是,在來京的沈家諸侄中,沈全年紀(jì)最長,已經(jīng)十八歲,到了能娶妻生子、支撐門戶的年歲。 二太太在年夜飯后,就試探過大太太,聽著她的意思并不怎么對沈全上心,不過還是有些不放心,怕大老爺與自己考慮的一樣,為了子嗣傳承選擇沈全。 等回了二房,二太太便與丈夫提及此事:“老爺,明日宗房與五房的幾個族侄都會過來拜年……五房全哥,老爺瞧著怎么樣?” 二老爺瞥了二太太一眼,道:“是個穩(wěn)重孩子,就是讀書資質(zhì)平平。” 二太太聞言,未免有些猶豫。 傳承血脈是大事不假,可沈家是仕宦之家,二房的嗣子也不能碌碌無為。 “鄉(xiāng)試也困難么?”二太太問道。 就算讀書資質(zhì)平平,要是能過了鄉(xiāng)試,也可以捐官入仕,只是不如正途官前程好罷了。 二老爺?shù)溃骸斑\(yùn)氣好兩三科就中舉也是有的,運(yùn)勢不好的好,就保不齊了?!?/br> 二太太算了下夫妻兩個的年歲,就算沈全入嗣小二房,出服后就娶妻,生子又得延一年,等到自己丈夫年到花甲時,嗣孫已經(jīng)十來歲大,并非不可取。 二老爺?shù)溃骸按笊┎皇钦f了,五房日子過的不錯,族弟與弟妹并無過繼親子之意,你怎么又提及全哥?” “越是這樣規(guī)矩人家出來的孩子,以后才越省心。五房兩個哥兒自己爭氣,家底也不俗,就不會想著借著兄弟來占二房便宜。真要小門小戶的,后頭一溜窮親戚等著打秋風(fēng),以后也是沒完沒了的官司?!倍崧暤溃骸罢f到底,咱們真過繼了全哥,還能不多看顧他兩個胞兄,對于五房也是好事 二老爺搖頭道:“這過繼本是兩廂情愿之事,沒有明知旁人不愿還奪人骨rou的道理……我同大哥說了,咱們這房選宗房的玨哥……” “???”二太太詫異出聲:“老爺怎會選了玨哥?要是我沒記錯,來京諸侄中他年歲最小……”說到這里,想著沈琳、沈琴、沈?qū)毴齻€,一個都沒看上眼,沈珠又是打心里厭的,便道:“就是四房瑞哥也比玨哥大啊玨哥后頭還有族長一房,反而不如四房省心” 二老爺看了妻子一眼:“玨哥與瑞哥同年同月份,只是晚了一天。十三了,也不算小?!?/br> 二太太意外道:“倒是沒瞧出來,瞧著瑞哥比他高半頭,還以為要大上大半歲。” 祭祀孫太爺之事,原本要安排在元宵節(jié)前,不過幾位老爺商議過后,覺得還是將日子延期,等沈瑞正式入嗣二房后再隨同大老爺、大太太一起去祭拜孫太爺。省得使得二太太曉得沈瑞身份,又要節(jié)外生枝。 大家并不會因她鬧騰改變主意,只是家和萬事興,能少一事就少一事。 “幾位侄子我都考校過,玨哥聰敏,讀書有天分,即便比不得珞哥,以后舉業(yè)是不用擔(dān)心的……他是宗房骨血,也不都是壞處……一筆寫不出兩個沈字,大哥與我都上了年歲,以后玨哥有本生兄長為助力,總是好事……”二老爺說道。 “就是年歲太小了”二太太還是有些不滿意。 二老爺?shù)溃骸八肓硕?,出孝就是年底,轉(zhuǎn)年參加完童子試,就可議親,不過兩三年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