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渡過易水,袁譚與荀諶直奔袁術(shù)大營。 沿途遇到不少士卒,詢問了他們的身份之后,迅速將消息傳回大營。 等他們趕到大營時,收到消息的袁術(shù)已經(jīng)站在大營門口。沒等他們下馬,袁術(shù)就大笑著迎了上來。 “顯思,你怎么來了?想我了?” 袁譚翻身上馬,拱手施禮?!鞍⑹?,我有事來向你請教?!?/br> “好說,好說?!痹g(shù)眉開眼笑,又瞅了一眼荀諶?!奥犝f你去了河?xùn)|,什么時候回來的?怎么樣,這次大開眼界了吧?你們弟兄幾個都是聰明人,不過真要說最聰明的,還得是文若?!?/br> 荀諶下了馬,冷著臉,沒理袁術(shù)。 袁術(shù)嘿嘿一笑,也沒理他,拉著袁譚的手臂往大帳里走。“說說,遇到什么麻煩了?放心,阿叔幫你擺平。” “阿叔,我想去西域。” 袁術(shù)一愣。“西域?” 袁譚將來意說了一遍。 他想赴朝請罪,然后去西域征戰(zhàn),計劃是好的,但能不能得到天子同意,他卻一點把握也沒有。 荀諶也沒有把握,荀彧沒給他任何承諾。相反,荀彧拿到是擔(dān)心天子會覺得荀家在西域的勢力太大,有尾大不掉的隱患。 袁術(shù)聽完,撓了撓頭,也覺得這個要求有點超出他的能力范圍。 這種事,只有天子才能定,否則袁譚到了西域也無法立足。 “顯思,你是想在西域立國嗎?” 袁譚點了點頭。在袁術(shù)面前,他沒有必要隱瞞。 能不能達(dá)到目標(biāo),袁術(shù)的態(tài)度很關(guān)鍵。能幫他說服天子的只有楊彪,而能讓楊彪幫他的只有袁術(shù)。 “這一點,你比伯陽強?!痹g(shù)感慨道:“那豎子在長安那么久了,文不成,武不就,就連闖禍都不會,一點也不像我兒子?!?/br> 荀諶忍不住撇撇嘴。“要是像你,還能活到今天?” “我怎么了?”袁術(shù)不以為然?!拔也槐饶慊畹米栽??” 荀諶轉(zhuǎn)過頭,不想和袁術(shù)爭執(zhí)。 袁術(shù)咂了咂嘴,有點無奈地點點頭。“我來問問吧,能不能成,要看天命。不過照我說啊,就算去不了西域,也比留在冀州強,至少可以睡得安穩(wěn)些,對吧?” 袁譚深表贊同。 他實在是太累了??床坏揭稽c希望,還要時刻提防著審配來攻。如果幽州牧不是袁術(shù),他恐怕早就支撐不下去了。 與其苦熬,不如放棄。 “你老子怎么說?他要是愿意和你一起赴朝,這倒是個機會?!痹g(shù)想了想,目光一冷?!耙荒憔蛶纤?,管他愿不愿意。有這么一個功勞在手,朝廷總得給點面子?!?/br> 袁譚連忙舉手阻止。 不能再讓袁術(shù)說下去了。再說,袁術(shù)也許會讓他直接把袁紹殺了,帶著首級入朝。 袁術(shù)眨眨眼睛。“你要是不下了手,讓我來。國法家規(guī),公私兼顧,一舉兩得?!?/br> 荀諶也有些按捺不住?!霸?,能不能說點有用的?” “怎么沒用?”袁術(shù)沒好氣的說道:“你們這些讀書人,平時自詡足智多謀,真正做起事來卻前怕狼后怕虎,既想吃rou,還怕惹一身腥,什么事都想假手于人。當(dāng)初害我袁氏滿門……” 袁譚連忙攔住袁術(shù)?!鞍⑹?,這事與友若無關(guān)?!?/br> “我知道和他無關(guān)?!痹g(shù)哼了一聲?!叭羰桥c他有關(guān),你覺得我會留著他的命在?” 荀諶神情尷尬,無言以對。 正說著,有人快步奔了進(jìn)來,將一份書信遞給袁術(shù)。袁術(shù)看了一眼封皮,便喜上眉梢。 “嘿,顯思,機會來了?!?/br> “誰的書信?” “你小姑。說起來,她可是難得給我寫信。突然寫信來,肯定是有好消息?!?/br> 荀諶忍不住嗆道:“你怎么知道不是壞消息?”話一出口,他便后悔了,下意識地啐了一口。 袁術(shù)也沒理他,拆開書信,讀了一遍,用力一拍大腿。“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顯思,你看,你小姑也是這個意思?!?/br> 袁譚莫名其妙。 他知道小姑——袁術(shù)的meimei——是個厲害角色,能將姑父楊彪管得服服貼貼的,連個妾都不敢納。要說她和袁術(shù)一樣,勸他生擒袁紹去長安,卻不太可能。 汝南袁氏畢竟是世族,這種違反父子倫常的事,肯定不能做。 “小姑怎么說?” “他讓我勸你老子入朝。” “呃……怎么勸?” 袁術(shù)撫著胡須,嘿嘿一聲冷笑?!斑€能怎么勸,當(dāng)然是帶上數(shù)萬幽州鐵騎去勸?!?/br> 第七百八十七章 亂拳制勝 荀諶不以為然。 袁術(shù)這個幽州牧有名無實,沒幾個人真把他當(dāng)回事。 這話要是從荀攸嘴里說出來,還有幾分可信。從袁術(shù)嘴里說出來,就是個屁。 還幾萬鐵騎,他能調(diào)動的最多幾千人。 袁譚也沒放在心上。 袁術(shù)說話不著調(diào),這是他從小就知道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小姑母袁夫人的信。 身為司徒楊彪的夫人,袁夫人有著常人難及的消息來源。她能提出這樣的建議,本身就說明這個建議有著極大的可行性。再考慮到她對父親袁紹的一貫態(tài)度,背后的人已經(jīng)呼之欲出。 袁譚決定立刻趕回去,將這個消息報告給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