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他擔(dān)心的只是天子年輕,少年意氣,急于求成。 可是聽禰衡這意思,似乎天子比他想象的更有城府,根本不存在少年意氣的可能。 他沉吟片刻?!澳愕囊馑际钦f,天子不會在意?” 禰衡點點頭?!疤熳有貞烟煜拢月缮鯂?,近乎孟子所言,豈會被你這幾句春秋筆法激怒。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他會痛快的接受你的建議,重修《孝桓帝紀》?!?/br> 禰衡意味深長地看了孔融一眼?!暗俏乙嵝涯悖匦藓蟮摹缎⒒傅奂o》未必會如你所愿?!?/br> 孔融眉頭皺得更緊?!盀楹??” “真要將孝桓朝的事情再翻出來,牽連之廣,你想過沒有?別的不說,那些曾依附跋扈將軍的人是不是都要重新審視一番?” 孔融頓時變色。 禰衡嘴角輕挑,一聲輕笑?!斑@是你惹出來的麻煩,你自己想辦法解決吧。我還有事,不陪你了?!闭f完,甩甩袖子,揚長而去。 孔融站在原地,一動不動,臉色紅一陣白一陣,恨不得抽自己兩個耳光。 大意了。 這下子犯了眾怒,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戳自己的脊梁骨。 —— 司空府。 周忠坐在后堂,臉色鐵青?!叭四兀譀]找到?” 周昭站在他面前,噤若寒蟬?!奥犝f去了司徒府,只是我趕到司徒府的時候,他已經(jīng)走了。聽司徒府的人說,禰衡只與他說了幾句話,就回去忙了。然后……” “然后他去哪兒了?”見周昭欲言又止,周忠更加生氣,拍案大喝?!坝性捑驼f,吞吞吐吐的作甚?一把年紀的人了,一點小事都辦不好?!?/br> 周昭臉色更加窘迫。“然后……他就不見了?!?/br> “不見了?”周忠一愣,隨即氣極而笑?!安灰娏耸鞘裁匆馑??他還能白日飛升不成?” 周昭很無奈。 他奉周忠之命去找孔融,先去太學(xué),又追到司徒府,城里城外的奔了兩天,最后還是沒找到孔融。他向司徒府外的衛(wèi)士打聽,衛(wèi)士只知道孔融進府,沒看到孔融出府,還以為孔融會留宿司徒府,與禰衡盤桓一宿呢。 等他想辦法進了府,才知道禰衡只與孔融說了幾句話,然后孔融就不見了。 他也不敢在司徒府里亂打聽,只好又去了太學(xué),想守株待兔。 結(jié)果等了一夜再加一個白天,就是沒看到孔融的影子。 周忠生了一會兒氣,也反應(yīng)過來了。“這老賊,怕是知道惹了事,躲起來了?!彼麚蠐厦忌摇!八懔?,你別找他了,找到也沒用。露布上書,消息只怕已經(jīng)傳到天子耳中了,我們還是想想如何應(yīng)對吧。” 周昭怯怯的問道:“阿翁,重修《孝桓帝紀》與我周氏何干,阿翁何必如此動怒?” 周忠眼皮一抬,眼中寒光閃現(xiàn),臉頰跟著抽了抽,抬手就是一個響亮的耳光。 “蠢材,你也是周氏子孫,竟對先輩的事無知至此?你不知道你祖父仲饗公是梁冀故吏嗎?重修《孝桓帝紀》,以天子修《孝靈帝紀》和《黨錮列傳》的做法,當(dāng)年那些事還不被翻個底朝天?” 第九百八十八章 至清則無魚 劉協(xié)接到三公回復(fù)的時候,也收到了孔融的露布上書。 一開始,他并沒有意識到這背后的用意,只是出于對這些老儒生本能的警惕,沒有立刻做出判斷,而是考慮了一段時間。 等楊彪來見的時候,劉協(xié)以一種很淡定的態(tài)度,向楊彪轉(zhuǎn)達了此事。 楊彪當(dāng)時就變了臉色,橫眉豎目,險些要爆粗口。 劉協(xié)心生好奇,卻沒有急著發(fā)問,只是靜靜地看著楊彪。 楊彪費了好大力氣,才壓制住心頭怒火,對劉協(xié)說道:“陛下,孔融本是狂生,雖然學(xué)問淵博,卻沒什么施政經(jīng)驗。這個建議看似可行,實質(zhì)極難cao作,至少現(xiàn)在是不可行的。” 劉協(xié)卻不肯輕易放過,示意楊彪把話說得清楚一些。 楊彪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氨菹?,孝桓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前十四年受制于梁氏,后八年困于宦官與羌亂。賴段颎善戰(zhàn),平定東羌,卻也使國庫空虛,連都官員俸祿不能及時發(fā)放。孝靈即位時,大漢已經(jīng)入不敷出了?!?/br> 劉協(xié)反應(yīng)過來了。 表面上看,孔融這是為孝靈皇帝鳴不平。實則上,孔融是指責(zé)孝桓皇帝窮兵黷武,進而延伸到現(xiàn)在他不斷用兵的現(xiàn)狀。 老借古喻今、指桑罵槐了。 不過他在意的不是這些,而是楊彪為什么會生氣。 雖然楊彪不反對他平定益州、交州,但是對征伐海外,尤其是對西域用兵,楊彪也是有不同意見的。 “楊公是擔(dān)心我不勝其忿嗎?” 楊彪搖搖頭?!氨菹滦男?,老臣亦不能及,臣又何必擔(dān)心。只是孝桓朝政務(wù)多舛,關(guān)系紛雜,其中難免有不得己處。如今陛下行新政,興王道,日理萬機,又何必分心四十前的舊事,徒增內(nèi)耗?” “你是說,那些依附梁氏的官員?” 楊彪不說話,只是嘆息。 劉協(xié)恍然,沒有再說什么。沉默了片刻,他又對楊彪說道:“楊公,我有一事相托?!?/br> 楊彪拱手道:“臣豈敢,但憑陛下吩咐?!?/br> “你想想,為何梁冀之流能夠主政近二十年,甚至大逆不道,鴆殺天子,群賢卻不能制,又如何避免類似的局面再現(xiàn)。我不要那些引經(jīng)據(jù)典的空話,我要切實的解釋和解決之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