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季凝這場病來得快, 去得也快。 也全仗著她年輕, 身子骨兒底子不算差, 加上簡銘的著意用心照料,三日之后,季凝的病便好了大半了。 這三日里, 簡銘除了上朝和不得不處理府中事務(wù)的時候,幾乎都陪在季凝的身邊。 季凝的每一碗湯藥, 都是他親自從侍女手里接過來的。 初時,季凝拗不過他, 只能硬撐著一張紅臉, 由著他投喂自己。 可是兩日之后,季凝渾身有了勁兒, 便無論如何都不肯再讓簡銘喂了。 難為情是自然的,還有就是, 季凝多想了些—— 她不想讓常勝侯府中的下人們,覺得簡銘嬌寵自己嬌寵得失了分寸。 自來家道敗落,都是自內(nèi)宅起, 而常勝侯府人多嘴雜, 若是因為自己而使得簡銘失了在府中的威信,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說到府里的下人們,季凝這幾日雖然沒出了臥房的門, 卻也敏銳地覺察到, 府中的下人們似乎和之前有些不大一樣了。 究竟哪里不一樣, 季凝說不清楚。 總之, 她病了的這段日子,府里面一定是發(fā)生了些什么。 季凝其實很想走出房門去看看外面。 簡銘極遵醫(yī)囑,王供奉說不許季凝勞累,他就真?zhèn)€兒連門都不許季凝出的。 身體稍稍有了些力氣之后,季凝也只得認(rèn)命地在屋內(nèi)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地消磨。 實在閑得無聊,季凝很想捻起針線,做些活計開解。 仍是毫無懸念地被簡銘阻止了。簡銘甚至還虎著臉嚇唬她,說她要是敢做針線活兒,就會像王供奉說的那般,病會加重,看到時候誰管她! 季凝嘴角抽抽。 她并不擔(dān)心簡銘不會管她,這段日子簡銘待她如何,她心里是再清楚不過的。季凝甚至相信,就算自己再在榻上躺上一個月,簡銘都不會對自己置之不理。 季凝只是不想讓簡銘為自己擔(dān)心,于是她乖覺地不去動針線。 可是每日除了按時地吃藥用膳、睡覺歇息,剩下的大把的光陰,也是無聊啊! 簡銘看出了季凝的心思,便命人搬來了些筆記小說,讀來給季凝開解煩悶。 簡銘的身體壯健,底氣更足,往往連著讀半個時辰,聲音都不會沙啞變?nèi)醯摹?/br> 而季凝呢,常常是沉醉在他的聲音之中,情不自禁地徜徉于書中的故事,然后酣然睡過去了。 如此幾回,季凝也心疼簡銘每日里除了cao勞外面和府里的事,還得照顧自己,更要替自己讀書。 于是,她便趁著簡銘某次外出的時候,自己擎了一冊書看。 季凝識字不多,不過筆記小說的字句原就沒什么復(fù)雜的,她囫圇著也能順下整個故事。 這么一來,季凝對讀書這件事,倒生出了些更多的興趣。 等簡銘回來之后,她便央著簡銘拿更多的書來給她看。 簡銘其實對她帶病讀書這件事挺不認(rèn)同的,原本他讀書給她聽,就是為了不讓她勞神費眼睛,誰承想季凝竟自己看進去了。 簡銘本想拒絕季凝,想告訴她,就算是想看書,也得等她病全好了的??墒亲罱K,簡銘也沒能挨扛得住季凝哀求的小眼神兒。 若是這么拒絕了她,倒像是欺負(fù)她似的…… 簡銘心想。 雖然理智上他很清楚,季凝是故意用那種眼神兒瞧著他,讓他心軟的。 好吧!誰讓他是她的丈夫呢? 做丈夫的,合該讓著妻子、疼愛妻子,尤其要疼愛病臥在榻的妻子,不是嗎? 簡銘于是好脾氣地親自去書房,揀了幾本適合季凝讀的,既不晦澀,讀了又不會添人煩憂的書,回來了。 簡銘又與季凝“約法三章”,不許她每次讀書超過兩刻鐘,每日讀書的次數(shù)都不許超過三次。 季凝暗自吐了吐舌頭,心道她每次看得入了迷,莫說兩刻鐘,兩個兩刻鐘都不止啊。 而且照簡銘的意思,合起來一日里最多也只能讀半個多時辰,這夠干什么的?。?/br> 季凝沒敢對簡銘說這些,怕簡銘知道了自己竟然這么“勞累”,對自己拘束得更厲害了,遂笑瞇瞇地和簡銘討價還價。 堂堂的常勝侯討價還價起來,很不是季凝這個小媳婦兒的對手,最后的結(jié)果,季凝爭取到了每次可以讀三刻鐘,每日最多可以讀五次。 季凝對這個結(jié)果滿意極了,禁不住抱了簡銘的手臂搖啊搖的…… 簡銘被她搖著手臂,心里面像是瞬間被填滿了棉花,軟綿綿的;又像是少年時候某次頂著雷雨練武,險些被閃電擊中,那種酥酥.麻麻的感覺,就在手臂間沖來撞去。 不過,此時的感覺,又和當(dāng)年不大一樣—— 季凝只會讓他覺得心疼、心軟,而絕不會讓他有,面對不可預(yù)知的雷電的時候的那種,恐慌無措。 然而…… 簡銘挑了挑眉。 他不著痕跡地掃了一眼旁邊桌上的幾冊書。 這丫頭寧可自己讀書,也不肯讓我讀給她聽? 好吧,就算這丫頭心疼我,怕累著我……可是那些書,比我更有吸引力嗎? 如此想著,簡銘心里面那種軟綿綿、麻.酥酥的感覺,就被酸溜溜的感覺,替代了。 季凝不知道簡銘的這些小腹誹。 倒是讀書這件事,在季凝的眼前,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往日里,她也聽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之類的話。可當(dāng)真自己靜下心來讀幾本之后,季凝才漸漸明白:這“黃金屋”“顏如玉”究竟意味著什么。 她所讀的,還只是些前人搜集的歷代掌故之類的筆記小說呢,就足以開闊她的眼界了。 季凝越發(fā)覺得,這種“打法無聊”的方式,真好。 這么讀著讀著,每日里又被簡銘照料著,還能聽到簡銘向她講述少年時候的一些經(jīng)歷,季凝有生以來,第一次覺得,生病是這般好的一件事。 歲月靜好,大概如是。 季凝偶爾也和簡銘說自己昔年在季府的事,揀些稍微能聽的、不至于讓人心生煩惡的事,說給簡銘。 一則季凝嫌丟人,二則她也不想因為季府的事而敗壞了自己與簡銘的好心情。 何況,她現(xiàn)在和簡銘,才做了多久的夫妻? 尚不至于把過往一切,都說給簡銘聽。 再關(guān)系親密的人,也不是彼此之間無所顧忌的。 經(jīng)過了這段日子,兩個人對對方,都添了許多了解。 而現(xiàn)在,季凝終于能夠走出這間臥房,而不被簡銘埋怨了。 外面的陽光真好,暖融融的,不冷也不熱。 季凝舒心地站在廊下,看著府里來來往往忙碌的仆從。 而每個仆從,在看到她的時候,甭管離得多遠(yuǎn),都畢恭畢敬地向她行禮問安。 這情形,可與她病之前,不大一樣了??! 季凝清楚地記得,就在幾日前,常勝侯府里大大小小的仆從,向她行禮問好了的時候,還都帶著些“不得不”的意味。 仿佛他們只是懾于簡銘的存在,以及季凝的主母身份,才不得不對季凝這般恭敬的。 所以,這短短的幾日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 季凝心里陡生一股子“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恍惚感。 可惜簡銘此刻不在身邊,不能向他詢問詳情。 季凝正疑惑間,忽聽得遠(yuǎn)處有腳步聲傳來。 算不得十分的整齊,但也算不上雜亂無章。 季凝凝眸于腳步聲傳來的方向—— 主院的盡頭,很快轉(zhuǎn)過來一行人,是一眾仆從簇?fù)碇鴰讉€孩童。 季凝挑眉。 那一行人中,搶在最頭里的,一眼便看到了立在廊下的季凝,歡呼一聲,雀躍著撲了過來—— “阿娘!”歆兒喊得特別響亮。 季凝看到她,心情都好了幾分,自然而然地雙臂一張,任由歆兒撲到了自己的懷里。 算起了,她已經(jīng)多久沒見到歆兒了? 皆因季凝病了,生怕將病氣過給孩子們,遂當(dāng)簡銘說要孩子們來給季凝問安的時候,被季凝拒絕了。 季凝知道這是大家貴戶的禮數(shù)。 自己這個做主母的病了,子女們無論是否是自己所生,都得來問安,甚至奉藥侍疾,才是孝敬之道。 不過季凝覺得那些個禮數(shù)啊都是虛的,孩子們都還小,自己也沒到七老八十的程度。 何況她這病來得及,季凝可不想為了那些虛禮數(shù),而讓幾個孩子都有染病的危險。 季凝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簡銘說了。 簡銘并不覺得意外,季凝的性子就是這樣的。 然而他還是覺得,如此多少委屈了季凝。 侍疾問安這件事,就這么被季凝攔過去了。 她猜想著,大概是簡銘離府之前,想著自己的病好得差不多了,又耐不住屋內(nèi)憋悶,說不定是要出門的,遂令孩子們來給自己問安。 三個男孩兒倒還罷了,只是歆兒,幾日沒見到她,季凝其實很有些想她。 此刻摟抱著歆兒,季凝覺得她似乎又竄了個子。 小孩子總是一日一個樣地長身體。 歆兒也很是想念季凝。 她抱著季凝的手臂,糯糯地問這問那,沒個安靜時候。 季凝一面應(yīng)付著她,一面眼角余光察覺到了其他三個男孩,已經(jīng)走近了來,一個挨著一個地立在距離季凝不遠(yuǎn)的地方。 看這架勢,規(guī)規(guī)矩矩的? 季凝心里面犯起了嘀咕,覺得似乎哪里,很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