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大明釘子戶在線閱讀 - 第三七九章 糟糕的稅收

第三七九章 糟糕的稅收

    這巡撫大人今天難道是來送溫暖的?如果不是萬歲不能亂喊,這些人就要山呼萬歲了。

    這個時代收買人心其實挺容易的,尤其是這些當兵的,一點點恩惠就讓他們感恩戴德。

    這可是巡撫大人給他們的,在此之前有哪個文官能夠這樣對待他們?他們能不感激嗎?

    接下來他們還將洗澡,理發(fā),當然不是理天策軍一樣的發(fā)型了,而是修整。最后一人兩套衣服,一套作訓服,訓練用的。一套城管服,后世常見的那種。

    今后他們也不用裝備刀槍劍戟了,他們人人都會有一套橡膠皮甲,一根橡膠棒,鋼盔一頂,這種裝備絕對是打架利器。

    他們說是城管,其實就是變相的收稅,主要就是商業(yè)稅。城管將從蘇州開始,逐漸發(fā)展到應天府各府縣。有錢人最多的地方其實在揚州,那里的鹽商資產千萬兩的不在少數(shù)。

    現(xiàn)在只是開始,王越計劃在應天府范圍內招收兩萬城管,府縣鄉(xiāng)鎮(zhèn)都要有他們的身影。

    大明的稅收太糟糕了,有一種說法,大明就是因為收不上來稅,無法養(yǎng)軍和賑災,導致滅亡。

    明末相對于明初,人口增長了四倍,耕地面積也增加了數(shù)倍,而且生產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可笑的是田賦卻在一直在遞減。

    封建社會鹽鐵茶是朝廷專賣的,大明的浙江省是產茶第一大省,一年的茶葉稅能收上來多少?是六兩。沒錯就是六兩!另一個產茶大省云南,一年收上來的茶葉稅是十七兩。

    看看鹽稅:一五五零年,戶部尚書估計實際上政府僅僅征收了兩淮產鹽總量的40%,其余60%的食鹽則落入了販賣私鹽的商人手中。

    宋應星《野議.鹽政論》中的記載也足夠說明問題:“萬歷盛時,(鹽商)資本在廣凌不啻三千萬兩,每年子息可生九百萬兩,只以百萬輸帑”看看鹽商的資本有多么雄厚。

    洪武初規(guī)定,“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商業(yè)稅在明初定的已經很低了,但到明末,商業(yè)稅已經可有可無了。據(jù)記載萬歷年間,浙江金華這個富裕的大縣,一年的商業(yè)稅只收上來不足七兩。

    再看明朝的市舶稅(相當于現(xiàn)在海關的進出口稅收)。

    鄭芝龍集團完全是依靠海上貿易崛起的,但僅僅憑借海上貿易的利潤以及每舶例入二千金的征收費用,就達到了“歲入以千萬計”。

    再對比一下明朝政府,全部市舶稅只有區(qū)區(qū)四萬兩。朝廷全年的財政收入僅僅四百萬兩,這有多么可笑。

    既然商業(yè)稅朝廷不收了,那王越就笑納了。這些商人們已經免稅二百年了,該做做貢獻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地方建設離不開稅收,要養(yǎng)一個龐大的公務員群體,也離不開稅收。要發(fā)展工業(yè),肯定要交通先行。要發(fā)展全民教育,就要建設眾多的學校。

    這些商人們大多賺了錢除了買地,就都埋起來。這可不行,必須讓這錢流動起來。

    “陳再明,你的營就暫駐蘇州,如果有不開眼的,你有權放手施為。明白嗎?”王越吩咐道。

    “是,卑職明白!”陳再明是個不怕事的主,所以王越把他專門留下來做這個。

    巡撫行轅后院臨街的地方,將開設對外窗口,那十幾個會計出納就在這里收取管理費。

    城管只是督促繳納,并不直接接觸銀錢。商戶繳納管理費,必須兌換銀圓卷之后才能辦理。繳納完成后工作人員會給他們一張收費憑證,這是現(xiàn)代工藝制作三聯(lián)單收據(jù),別人無法仿造。

    城管們有可能收取商戶的好處,減少報稅,在初期是難以避免的?,F(xiàn)在初創(chuàng),先把構架搭起來,后期會有相應的監(jiān)督部門跟進。

    王越駕臨蘇州,什么也沒干,就是跑到軍營里去禍害那些當兵的去了。

    從動靜看,禍害的還挺厲害的,蘇州城內的眾官員逐漸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只要王越不折騰他們就行,所以從表面看確實是一切照舊。只是巡撫行轅后墻那里進行著大改造,有點看不懂,那就不是他們要關心的事兒了。

    蘇州這里就是公務交接和城管隊的成立,留下陳再明的一個營在此坐鎮(zhèn),王越繼續(xù)沿江而上。

    天策軍海軍艦隊過南京而不入,繼續(xù)向安慶駛去。

    按說他應該和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碰個面,畢竟他是軍,招呼總要打的。

    可是南京這個破地方,權利結構特別的古怪。尤其是軍隊體系,不單單是南京兵部尚書能調派軍隊,鎮(zhèn)守太監(jiān)也能插一腳。日常管理歸勛貴,現(xiàn)在是忻城候趙之龍管理。

    應天巡撫同樣有權調派南直隸江南地區(qū)的軍隊,大家都是中央直屬,不是上下級。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明朝行政構架問題很大,從而時常造成扯皮推諉。

    這種權利交叉也體現(xiàn)在轄區(qū)的劃分上,安慶府及周邊從明初就屬于南直隸的應天府,崇禎年又設了一個安、廬、池、太及河南光州、光山、固始、羅田,湖廣蘄州、廣濟、黃梅,江西德化、湖口等地的巡撫,現(xiàn)在這個巡撫就是史可法。

    安、廬、池就是安慶、廬州(合肥)、池州,這些本就是應天巡撫的轄區(qū)。雖然這里又設置了一個巡撫,但依然屬于應天巡撫的責任區(qū),應天巡撫的地位更高,所以安慶巡撫的職位低于應天巡撫。

    史可法以僉都御史巡撫安慶,正四品。王越以兵部左侍郎巡撫應天,從二品。其實史可法也可以不鳥王越,因為大家都是中央直屬。

    這次剿匪大家都有一個婆婆,就是五省總督王家楨,這位目前坐鎮(zhèn)河南遙控。

    因為第四團王紅武部已經過了徐州到達廬州,距離安慶已經不遠,所以海軍艦隊要盡快趕到安慶補充由陸路而來的部隊給養(yǎng)。

    地方上是指望不上的,安慶地區(qū)經過官兵和流寇的反復拉鋸,農業(yè)生產幾乎都停頓了,有錢都難買到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