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七節(jié) 蠱惑人心?官逼 民反?
朱存樞在西安城里向來說一不二,原先只有他爹老秦王多少能夠震懾一下,現(xiàn)在老秦王薨了,他自己成了秦王爺,便更是無法無天。 因此朱存樞聽李元胤敢當(dāng)面阻止他,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站起身指著李元胤的鼻子罵道:“你別以為你身上穿著飛魚服就趾高氣揚了,看看我身上穿的是什么?是四爪金龍袍!哼!管天管地,還管到我頭上來了,錦衣衛(wèi)就那么了不起?” 錦衣衛(wèi)還真有這么了不起。 姬慶文一想到錦衣衛(wèi)的厲害,便趕忙上來勸解兩句:“王爺,不許藩王擅自出城,那也是朝廷的規(guī)矩。不如你先在西安等我的好消息,我辦完了事就立即回來,也給你帶點新鮮玩意兒,好不好?” 朱存樞聽姬慶文說話,火氣已消了一半,卻依舊不依不撓,說道:“什么規(guī)矩,你當(dāng)我是三歲孩?。恐拔业灰渤龀穷I(lǐng)軍平叛過嗎?先帝爺還特旨褒獎過呢!” 姬慶文聞言,立即扭頭問李元胤道:“還有這回事?” 李元胤也是初來乍到,并不知道朱存樞口中的先例,便只能推測道:“秦王府自同別的王府有些不同,王爺領(lǐng)軍出城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不過以末將愚見,還是先請旨皇上,再照旨意辦理為好……” “啰嗦!”朱存樞火氣又升騰起來,“打幾個亂民,就要向皇上請旨,那天下這么多事情,萬歲爺不是要煩死了嗎?這事你別管了,按我說的做就好?!?/br> 李元胤摸爬滾打那么多年,積累下的官場經(jīng)驗告訴他:在這里頂撞秦王爺是沒有什么好處的,反正自己職責(zé)所在,秦王擅自領(lǐng)軍出城的事情是必然要上報皇上的,至于皇帝會不會處置、怎么樣處置,那就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了。 于是這幾人兵貴神速,當(dāng)天就收拾起各自的兵馬,出了西安城往西北方向,朝有情報指向的榆中縣而去。 走了不過兩天時間,姬慶文便開始后悔起來。 原來姬慶文所部團練行動速度極為迅速,每天能走一百十五里路以上。 而朱存樞秦王府挑選出來的護衛(wèi)們,行進速度緩慢不說,往往走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哭爹喊娘地說走不動路,非要原地休息不可。 這樣他們一天也就能走七八十里路,速度不過是姬慶文手下團練的一半而已。 然而姬慶文知道李自成這人厲害得很,一旦處置遲緩,既有可能任由其發(fā)展壯大,到時候他羽翼豐滿,恐怕就難以收拾,非要第一時間將其撲滅不可。 于是姬慶文心生一計,找來領(lǐng)軍的陳文昭,同他商議,能不能率領(lǐng)本部團練先行一步,秦王府護衛(wèi)則在身后慢慢跟進,也好能夠早日到達榆中。 卻不料姬慶文的計劃遭到了陳文昭的堅決反對。 想當(dāng)初戚家軍在“渾河一戰(zhàn)”中遭受滅頂之災(zāi),一大原因就是來自浙江的戚家軍行動速度略微遲緩,趕不上來自四川的土司白桿兵的速度。因此才來不及渡過渾河,被一條大河分隔成了南北兩片、首尾不能相顧,終于被女真人各個擊破。 有了這樣一番慘痛的經(jīng)歷,陳文昭當(dāng)然不愿冒孤軍深入的風(fēng)險,執(zhí)意要同秦王府臨時挑選抽調(diào)出來的五百“精”兵一同行動。 姬慶文心中著急,立即拿出織造提督的身份,催促陳文昭行動。 卻不料反被陳文昭教訓(xùn)了一通:要姬慶文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萬萬不能讓手下精銳之師犧牲在毫無意義的地方。 姬慶文現(xiàn)在對軍務(wù)還十分生疏,又知道陳文昭乃是一片好意,糾結(jié)了好一陣之后,才終于沒有一意孤行。 就這樣,大軍在一片荒蕪的黃土高原上走了整整五天,這才來到了榆中縣境內(nèi)。 然而榆中雖然是個窮縣,地域卻十分廣大,若是沒有蒼蠅似的尋找李自成的下落,那就無異于是大海撈針,必然勞而無功。 這時李元胤掌握的收集情報、打探消息的本事,終于用到了正經(jīng)事務(wù)上——他親自帶領(lǐng)姬慶文手下幾個精干兵士,在一片死寂的荒地上,愣是被他查訪到了幾個在破廟里等死的老農(nóng)。 在給了這幾個老農(nóng)足夠活命的糧食和銀兩之后,李元胤終于從他們口中得知:傳說中的“闖王”、“闖將”、“八大王”不在深山之中暗自壯大,居然跑到榆中縣城外大肆招攬災(zāi)民——而縣官居然躲藏在縣城當(dāng)中不敢出面彈壓。 姬慶文知道李自成不好對付,可囂張成這副樣子卻是他始料未及的。 姬慶文自從穿越到明末,三年之內(nèi)當(dāng)上了織造提督、欽差大臣,手里又積累了幾十萬兩白銀——這個過程中看上去一帆風(fēng)順,其實卻是危機四伏:差點被張獻忠謀害、險些被魏忠賢拖下水、受到錢謙益的羞辱、被申沉璧堵住銷路…… 他可不愿自己來之不易的大好生活,眼看就要被席卷天下的明末農(nóng)民起事焚燒殆盡。 想到這里,姬慶文再也等不及了,也不管陳文昭是什么意見,叫上李元胤,便要去榆中縣下探查情況。 陳文昭見姬慶文實在是阻攔不住,只好親自點出團練之中十個善于騎馬的兵士,護送姬慶文一同前去,又囑咐他們遠遠探查一下敵情,就要立即返回,切記不能輕舉妄動。 于是姬慶文便同李元胤一道,領(lǐng)著十個武藝高強、馬術(shù)嫻熟的團練,往榆中縣城疾馳而去。 其余軍隊,則在朱存樞和陳文昭的帶領(lǐng)之下,緊隨其后,加速往榆中挺進。 姬慶文一行快馬加鞭,終于在未時趕到了榆中縣城之外。 只見縣城之下聚集的災(zāi)民大約有四五千人之多,雖比不上一個多月前西安城下那近十萬饑民,卻也將這一座不大的縣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正在這一大群饑民之中,卻見兩人站在高臺之上,正手舞足蹈地向城外百姓高聲疾呼。 一陣裹挾著黃土的朔風(fēng)刮來,順道卷來了那兩人的聲音,讓姬慶文依稀聽清了他們的說辭:“榆中縣中,從縣令老爺、到主簿都頭、到衙役稅吏、到地主老財,就沒一個好人。只有把他們都殺了,我們老百姓才能有一條活路!這就叫官逼 民反!” 姬慶文取出從鄭芝龍那里得來的望遠鏡,循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見臺上站著的那兩個人面目果然甚是熟悉——那正在手舞足蹈、慷慨陳詞的,便是李自成了;而另一個站在他身后的身材高大之人,便是李自成的舅舅高迎祥。 又是一陣大風(fēng)刮來,將李自成原本隱約可辨的聲音吹得斷斷續(xù)續(xù),讓姬慶文下意識地松開手中韁繩,胯下駿馬誤解了主人的心意,邁開四蹄開始緩緩向前移動。 一旁的李元胤見狀大驚,慌忙縱馬上前幾步,一把扯住姬慶文坐騎的韁繩,說道:“大人心了,那邊情勢不明,如果貿(mào)然上前,就怕寡不敵眾?!?/br> 姬慶文不是那種不惜命的傻瓜,聽了李元胤這話,立即收住韁繩,問道:“那現(xiàn)在我們怎么辦?總不見得就讓李自成在這邊蠱惑人心吧?” 李元胤道:“對面人實在太多,我們這十幾個人上去,無異是飛蛾撲火。還是先等秦王爺和陳將軍領(lǐng)大隊人馬到來,再從長計議如何?” 姬慶文聞言,低頭不語,忽然心生一計,伸手招過一個緊跟著自己的團練兵士,招呼道:“嘿,孟洪,你看看,那邊那個說話的人,你能不能用火槍,把他給我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