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節(jié)
如果說先前王奎說的那番話金大牙還可以看在王傳兵的面子上懶得和王奎計較的話,那么到了現(xiàn)在這個地步,卻是不開口不行了。如果再任由王奎當著嘉義公司這么多員工的面大放厥詞的話,那他金大牙的面子往哪里擱?要是再不出面,只怕今后在公司里也是威信全無了! 金大牙當了多年的公司老總發(fā)號施令慣了,而且他又是練武出身,身上自然有著那么一股子彪悍逼人的氣勢,王奎在金大牙的強勢之下腳步下意識地就連退了兩步,臉色也有些變白了。 不過王奎也算是色膽包天的典范了,又或者說是色迷心竅,大概是覺得自己的這個動作顯得有些示弱,尤其是在自己喜歡的女人面前,更是不能丟了面子,王奎退步之后又馬上壯著膽子挺了一下胸脯,猶自嘴硬道:“金總這話就說得有些過了,我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你說何小姐這樣的人才,我相信無論在哪里都是受到重用,在你這卻連個車都沒有。我敢說,只要何小姐到了我們朝陽電子,肯定比在你這里強上百倍!”王奎還算是有一點腦子,馬上改了口風搬出了朝陽電子的大牌子來遮擋,隱喻的意思當然是告誡金大牙自己可是朝陽電子的太子爺。 “哈哈哈……你小子還真能說!”金大牙怒極反笑,指著王奎大聲道:“告訴你小子,今天若不是看在你老爹王傳兵的面子上,老子早就讓人把你丟出去了,趁我沒發(fā)火之前趕快給我滾,不然的話,可別怪我不給面子!” “你……好!”王奎就是再腦殘,也知道金大牙這話說出來,那是動了真怒,本還想再反唇相譏幾句,不過對上了金大牙那精光畢露懾人的眼神后,卻沒來由地心一虛。畢竟這是在嘉義公司的地盤上,而且這金大牙要論起身份地位來,在這松臺也并不比他老爹王傳兵差了多少,真要是把金大牙惹急了,今天還真的就得會把他搞翻了也不定,難道王傳兵還能巴巴地再召集人來把金大牙打回去?先不說能不能打回來,自己總歸是已經(jīng)被打了,就算是賠償也不過是幾個小錢,到時候白白吃虧的還是自己。 想到這里的時候,王奎忍下了心口的這股怨氣,鐵青著臉回過頭來又怨又恨地狠狠瞪了韓易一眼,才一言不發(fā)地咬牙猛然轉身離去。 “小王八蛋,不知天高地厚,真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寫的……”金大牙雙手抱胸,嘴帶冷笑地目送王奎離去后,回過頭來環(huán)視了一下四周,見到那些剛才聽到動靜的公司員工們一個個都從辦公桌里探出頭來,更有甚者,竟然還擠到了走廊上來,仿佛看戲般一個個津津有味的樣子,便皺了皺眉頭,然后大聲喝道:“都看什么看!是不是閑得慌,不用上班做事了嗎?” 見到大老板發(fā)怒,那些原本還興趣怏然的員工們頓時就如見了貓的老鼠般,一個個快速地把頭縮了回去,然后裝出一副忙碌的樣子來。 “金總,實在是不好意思,因為我的私事而干擾到了公司的正常工作……”看到人群散去,何晴微微低了頭,對著金大牙輕聲歉意道。 “誒,說得什么話!”金大牙沒等何晴把話說完便大度地擺了擺手,“今天這個事情從頭到尾我都看在眼里,沒你什么事。說白了一句話,完全是那小子不自量力,癩蛤蟆想吃天鵝rou了,哼!這種二世祖,就是那有幾個錢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倒是你,我看也不用太放在心上,就當是看了一場鬧劇罷了?!苯鸫笱勒f完,又轉過了頭來對著韓易說道:“你今天剛到,下午先不用忙了。正好,前段時間的工作何助理都有經(jīng)手和記錄,你要了解的話就找何助理,讓她幫你好好地講解一下,你們好好聊聊。”金大牙邊說了邊對著韓易隱蔽地眨眨眼。 工作上的事情也就是這么多,韓易哪里需要個人專門講解啊?韓易心知肚明,金大牙如此安排,完全是想名正言順地為自己兩人創(chuàng)造單獨相處的機會,又避開了眾人的口風,不禁感激地對他笑笑。 何晴聽金大牙如此說道,抬眼看了一眼韓易,眼神透出一絲復雜,又低了頭去,輕輕點頭,算是答應了。韓易便向金大牙告辭,然后兩人向外走去。 到了門口,張勇的車子一直停在門口不遠的臨時停車處,看到韓易出來,便連忙把車子開了過來,韓易打開車門示意讓何晴先上了車。何晴看了眼車門,輕輕搖搖頭,然后用稍帶了征詢的語氣柔聲道:“不上車了,我們就在小區(qū)里走走吧?” 何晴的性格就是如此,輕柔而理性,似乎無論做什么樣的決定,都要替別人先考慮了。對于何晴的這個提議韓易當然沒有任何意見,張勇的耳朵很尖,眼力勁也不錯,聽到何晴的話,就從車窗里探出頭來說道:“韓總要不急著用車的話,我把車子先開去保養(yǎng)了,這車子開了好幾趟長途都沒好好檢查過?!闭f完,也不等韓易多吩咐,馬上就抹了把方向盤把車穩(wěn)穩(wěn)駛出。 六月份午后的陽光還沒有太多的熱度,照在身上也暖烘烘地正舒適。沿著鵝卵石鋪出來的小徑緩步而走,一時間卻也找不到什么話頭說起。得益于韓易為用戶體現(xiàn)高端物業(yè)的設計,歐洲城的物業(yè)管理樓以及其他的一些輔助設施都被轉移到了裙樓里,因此歐洲城的內(nèi)庭并沒有如現(xiàn)如今其他的那些小區(qū)般被占用太多的綠地,中庭寬廣,光線充足,而在西南的一角韓易甚至還特意花了不少的費用弄出了涼亭長廊、假山流水以及茵茵翠竹和一些高大的常綠喬木來,不失為一個休憩的好場所。 走了有十幾步,韓易忍不住側臉看了何晴一眼。何晴的神情恬然,眼睛似乎在專注地看著邊上的景物,又似乎什么都不看。一時之間,韓易卻也不知道該找些什么話題,這個時候,剛才在公司走廊里時的那番從容和淡定早就不知道飛到哪個九霄云外去了。 可以說,韓易是有一點心虛。剛才在公司走廊里對著眾人的面脫口而出說何晴是他女朋友的時候,韓易覺得這三個字說出口是如此的自然,這也是他壓在心底早就想說的話。雖然說何晴沒有當場否認,而且到現(xiàn)在為止也一直神情淡定,并沒有太大活過激的反應,但是事過之后,韓易卻不自覺地覺得有點心虛。既為何晴的平靜感到竊喜,但心里同時卻又有那么一點忐忑不安,因為他不曉得這平靜的背后是不是代表了完全不接受。 這么想著的時候,韓易一時間不禁有些患得患失起來。無論怎么說,韓易也還只是一個二十剛出頭的小青年,商場上的事他可以憑借天賦和膽大心細來放任cao作,然而在感情方面卻可以說是一片空白也不為過,就算是初中時的那段朦朧的戀情,也不過是緣于青春期對異性的向往更多一點。真正能夠打動他年輕心扉的,卻是眼前的這個女人,即便這個女人比他大了三歲。 女人心,海底針,就算是久經(jīng)歲月的男人都不一定能讀懂女人的心事,更何況是韓易這個感情上的初哥?;蛟S年輕的sao動都是需要成熟的柔情來撫慰才能平穩(wěn),人生也就是這樣一步步逐漸走向成熟。 從韓易的這個角度看去,可以清晰地看到何晴那美麗欣長的脖頸和優(yōu)雅的鎖骨,耳垂小巧,宛如那圓潤的珍珠。也許是因為光線的關系,何晴那本就潔白無瑕的肌膚透出一絲讓人驚羨的光澤來,顯得更加亮麗。 此時此刻,韓易看得仿佛有些呆了,心跳也在不斷加速中。 “你……”“你……” 兩人幾乎是同時開口,卻又同時住口。韓易略有些尷尬地笑著伸了一下手,然后道:“你先說?” 何晴飛快地掃了韓易一眼,然后說道:“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宿舍都已經(jīng)裝修完畢,因為你不在,所以我就先把鑰匙拿過來了,里面添加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你看一下如果還有什么需要的話再添加?合適的話就找個時間搬進去了?!?/br> 嘉義地產(chǎn)搬入新辦公樓后,為了工作更加的便利,把邊上還沒賣出的幾套富余套房全部進行了簡裝修,以作為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宿舍。作為公司的管理人員,韓易和何晴當然都有分到,不過區(qū)別的是韓易有獨立的一套,而何晴是和公司財務的兩個女員工一起共享一套。 “嗯?!表n易點了點頭,“是該搬了,老是住賓館也不是個事,花錢多又不方便?!?/br> 說完這句話后,兩人的話題又開始陷入了沉默之中,又走了幾步,韓易主動開口道:“過幾天你有空的話,去學一下車吧……我讓金大哥給安排下時間?!?/br> “學車?干什么?”何晴愣了一下,停住腳步。 “是啊,等你學會開車了,我讓公司給你配輛車?!表n易說道。 “不,不需要的?!焙吻缫豢诜駴Q了韓易的提議,“現(xiàn)在公司辦公的地方這么近,走幾步就可以了,哪里要用到車子啊?!焙吻缰垃F(xiàn)在公司算是剛起步,什么東西都要精打細算,還遠沒到奢侈的時候。 “也不是這么說。”看到何晴拒絕,韓易解釋道:“公司接下去要開始大發(fā)展,業(yè)務肯定繁忙,你的事情就會多起來,有輛車子的話,進出就方便很多,也能提高公司的辦事效率,這不是光替你一個人配車,而是公司發(fā)展的需要。這個事情我和金總也是早就提起過的?!?/br> 為了讓何晴安心,韓易撒了個小慌。其實要買車的事,他并沒同金大牙商量過,不過話說到這個份頭上,韓易想著實在不行的話,自己掏錢買一輛也無所謂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付出也是一種幸福 聽韓易這么一說,何晴不說話了,韓易頓了一下,看了看何晴,繼續(xù)說道:“嘉義公司接下去很可能馬上就要注資重組,我們立信公司也有份,今后嘉義公司的業(yè)務重點就是在松臺了,所以說事情還是很多的?!?/br> 何晴輕輕點了點頭。有關于顧江實業(yè)、嘉義地產(chǎn)以及立信公司三家聯(lián)合的事,何晴從頭到尾都參與其中,也算是個見證人的角色了,對此當然不會不知道,也知道公司聯(lián)合后實力的增強,對于公司的整體和長期發(fā)展必定會大有好處。 公事上的事情說完,韓易又看了眼何晴,才遲疑了輕聲說道:“剛才我在公司里那樣說,你不會覺得……”韓易說話的時候顯得有些小心奕奕,總是害怕自己的話不經(jīng)意間就唐突了佳人。 這也是關心則亂,或許初經(jīng)戀愛的男人都是如此,只有經(jīng)歷了太多了生活波折,看透了太多的現(xiàn)實之后才會認清生活除了愛情之外,還有更多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才會看淡。 何晴的表情仍舊是非常的平靜,至少這一路走來,從表面上來看是這樣的,但是從頭至尾,其實何晴的心一刻便沒有平靜過。從韓易說出那三個字以后,有那么一瞬間,何晴的心就如同波瀾般起伏不定。對于韓易對自己的感情,要說何晴毫無感覺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對于何晴來說,她最大的心結還在于她自己。 一直以來,何晴總是把自己的感情包裹得嚴嚴實實,這也是她抗拒外界最好的防御和武器。對于她這樣一個美貌的女子,除了要無時不刻防備那些對她美貌垂涎三尺的人,還需要承受無數(shù)心存妒忌別有用心的風言風語。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xù)到了她離開那個小山村,然后來到了樂云市,再然后身陷魔窟,就在她最為絕望的時候她遇見了韓易,也就此改變了她的一生。 可以說,如果沒有韓易,何晴都不敢想象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會是怎樣?因此,對于韓易流露出來的愛戀,何晴表面淡化,她的心又何嘗不是無比的矛盾和糾結。 和林康的感情在幾個月前已經(jīng)成了過去,那次在玫瑰園的時候親口聽到從林康嘴里說出來的那些話,終于讓何晴下定了決心徹底地結束這段感情。林康早已經(jīng)不是以前的那個林康,而她何晴也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那個何晴,既然緣分已盡,就坦然分手,又何必徒增煩惱呢!但是和林康之間感情糾葛的結束卻并不意味著她就可以馬上接受韓易的感情,何晴不是沒有感情的女子,相反,她的感情比起許多人來都顯得豐富,并且執(zhí)著,不然的話,她也不會為了一個虛無的承諾而苦苦守候這么多年而無怨無悔。但是現(xiàn)在,所有的一切都是緣于……何晴自認為已經(jīng)不是完璧之身,所以她覺得自己根本就是配不上韓易。 或許對于許多都市新女性來說,何晴的這種思想不但迂腐,而且顯得可笑,但是身為一個骨子里深埋著傳統(tǒng)思想的中國女性,何晴在任何時候考慮親人總是比自己要多一些。韓易還年輕,他的未來遠大,現(xiàn)在的韓易才二十剛出頭就已經(jīng)創(chuàng)下這么大的產(chǎn)業(yè),假以時日,以他在商場上敏銳的嗅覺以及寬廣深厚的關系網(wǎng),他的事業(yè)肯定會更加輝煌,從而成為商界一個舉足輕重的名人。對此,何晴深信不疑,也正是因為如此,何晴不想等到韓易功成名就的時候,卻因為自己的原因而讓人詬病,讓對手找到可以攻擊他的借口。 這樣的事情并不少見,至少在商場就是如此,何晴在許多的報刊雜志上都耳濡目染,有所見識。 如果要有所放棄,還不如就在開始的時候,所謂長痛不如短痛,幸福的意義也不僅僅是完全的擁有,即便是自己最終成為那個在背后默默給予他支持,然后在他成功的時候能夠安靜地站在角落里注視他走上高位的人,那也是一件幸福的事。畢竟愛情除了獲得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是付出。 就是這么一瞬間,何晴已經(jīng)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沒關系的?!辈坏软n易說完,何晴便接了話,伸手捋了捋額頭垂下的發(fā)絲,然后嫣然一笑道:“其實這樣也好,總是要說明白的,讓王經(jīng)理早一天知道,無論是對他還是對我都好?!?/br> “嗯,說得也是?!表n易贊同地點頭,“那這樣的話……不如我們先去吃飯,我說過要請你吃飯的,今天一天的車子趕下來,中午也沒怎么好好吃上一頓,現(xiàn)在肚子都有些餓扁了?!表n易邊說,邊還夸張地拍拍肚皮。在何晴面前,韓易并不需要如在常人面前太多做作,因為在他的感覺里,何晴就如他的親人一般。 何晴也被韓易略帶夸張的動作逗了一下,好看的眼睛彎成了半圓,笑道:“好吧,好吧,先去吃飯,要是餓壞了你這個老板,可就沒人給我發(fā)工資了。” 看到何晴露出的開心笑容,韓易頓覺心里安定了許多。原本他還想一鼓作氣說出來的有些話,終究沒說,他不想破壞此時此刻溫馨的氣氛。但是他卻不知道,何晴比他想得更多,而且還做出了決定。 …………………………………………………… 韓易回到松臺兩天后,顧江到了松臺。 這次過來,顧江并不是單身一人,隨行的還有顧江地產(chǎn)的幾個人員,其中就包括了顧江地產(chǎn)的財務副經(jīng)理,一個高級會計師,一個精算師,另外還有工程部的一個項目經(jīng)理。 從如此的陣仗可見,顧江此次過來,是已經(jīng)打算了不會空手而回,而且從他的準備來看,他對于這次的聯(lián)合也是信心滿滿,畢竟這次的聯(lián)合是早就定下來的一個基調,兩次的接觸過程中,大致的框架已經(jīng)搭好,這次過來,不過是就一些細節(jié)的問題再進行具體的磋商罷了。 見面熱情地寒暄之后,三方?jīng)]有再多廢話便進入了正題,經(jīng)過再次協(xié)商,以嘉義地產(chǎn)為主體,由顧江地產(chǎn)和立信公司分別注資,根據(jù)先前達成的初步協(xié)議,其中顧江地產(chǎn)所占股份百分之三十,立信公司百分之五十。不過和當初協(xié)議有所不同的是,在總資產(chǎn)方面,嘉義地產(chǎn)做了一些小小的變動,原本嘉義地產(chǎn)在北區(qū)拍得的兩塊地,這次也重新被計入了總價值之中,這樣一來,嘉義地產(chǎn)所擁有的資產(chǎn)總額就遠遠超過了當初估價的一億。 第四百三十五章 發(fā)展之道 (昨天一個同學的老爸不幸去世,今天要出殯的,按照這里的習俗要守夜,幾個同學過來就直接拉走了,沒有更新,請大家多原諒,今天兩更補償。) 嘉義地產(chǎn)當初在松臺北區(qū)一共拍得兩塊土地,其中一塊是一百十六畝,而另一塊是九十畝。由于當時提早知道松臺大學城要落戶松臺的消息,因此金大牙和韓易的目光也就不再執(zhí)著于在當時看來屬于黃金地段的那幾塊,而是把重點投向了這兩塊地方。而得到的結果也和他們的想法相同,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幾乎是沒什么人看好這兩塊地,所以遇到的競爭也幾乎沒有。嘉義地產(chǎn)也便很順利地拍下這兩塊地,花費的總金額為一億三千多萬。 當初的價值為一億三千萬的土地,后來*經(jīng)過大學城項目的催發(fā)和有心人的炒作,整個北區(qū)的地價曾經(jīng)在一個多月之內(nèi)蹭蹭蹭地猛漲了百分之八,后來才放緩漲幅,但最高曾經(jīng)漲了百分之二十多。土地是一種特殊商品,和股票的性質有很大的區(qū)別,基本上都是屬于大宗的交易,牽涉金額巨大,百分之八的漲幅算是驚人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兩個月前才又緩慢回落。 不過無論如何,大學城的概念還是對北區(qū)以及整個松臺的地價是有所影響的,現(xiàn)在那兩塊地的價值比起當初拍賣時的價格拉來,也已經(jīng)上漲了大約百分之八左右,有幾塊公認為比較熱門地段比較好的也還保持在十以上,其中就包括了嘉義地產(chǎn)所購買的那兩塊土地。 在北區(qū)土地價格最高的時節(jié),金大牙其實也動過要脫手的心思,畢竟就幾個月的功夫能夠賺上好幾千萬,這可是比辛苦做事甚至是搶銀行都來得更快更便利。 可以說,對于金大牙的提議,韓易也曾經(jīng)心動過,畢竟對于大學城的整體規(guī)劃他們從羅海江的嘴里也是有所了解,要真的說大學城大有可為,那也是兩說的事情,最終的結果還是要捏在政府的手里,先決條件就是要看政府舍不舍得投入了?另有一個就是要看中海市政府有沒有意向要借取大學城的機會讓松臺區(qū)趁機上一個臺階,又或者僅僅是把松臺區(qū)當成一個孵化器,等大學城成長之后就丟開一邊,獨自當家。 當初羅海江透露消息給韓易和金大牙兩人,也包含了讓他們兩人提早囤地,然后再轉手賺取差價的意味在里面。這是許多高層人士通常要用的手段,尤其是一些紅二代三代之類的,更是對此類的cao作得心應手。 相對于最早期的那類紅二代開了一些所謂的信息咨詢中心,其實就是依靠上層密布的關系網(wǎng)來搞一些特殊的批文,在那個剛開放的年代,全民計劃經(jīng)濟剛剛轉型之時,很多事都是要摸著石頭過河,某些領域的批文自然是不能隨便開放。眾所周知,在那個時代,如果能夠拿到某個領域第一手的批文,就可以很輕易地賺個盆滿缽滿,所以說,那個時候的許多高官子弟就是靠這個輕易地挖到第一桶金,而后再轉型,辦起各種實體,從而成就各種商業(yè)帝國。 而進入九十年代,這個門路開始轉換,變成了土地資源,包括當時南海和北海的開發(fā)熱,都是如此。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到商品房產(chǎn)的年代,土地在今后幾年甚至十幾年內(nèi)必然更加增值,這是高層的人早就可以預見的,他們的消息來源更加全面,也更加準確。 羅海江的背景不簡單,對此類事當然也是耳熟能睹,駕輕就熟了,當然了,羅海江現(xiàn)在有了博思科技這個龐然大物在,自然是不再屑于搞這種花路,但是羅海江沒興趣,并不代表他不可以照顧身邊的人,尤其是韓易這樣關系親密的小師弟。 土地轉讓,可以讓韓易和金大牙兩人輕松地賺到一大筆,不過相對于長遠的發(fā)展,細水長流,韓易經(jīng)過細致考量,和金大牙商議之后,取得了共識,決定還是走土地開發(fā)這條道路,畢竟這才是正道,也是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正道,那種轉手打太極推手的事只能是偶爾為之。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土地拍賣之后應付的這一億三千多萬的土地款嘉義地產(chǎn)并沒有一次性地全部付清。實際上,嘉義地產(chǎn)所付出的僅僅是先期的四千來萬。 按照國內(nèi)房地產(chǎn)開發(fā)通常的套路和規(guī)矩,嘉義地產(chǎn)也并不需要一次性全部付清全額,而是根據(jù)松臺區(qū)政府對地產(chǎn)開發(fā)的支持政策,首期只要支付百分之四十,而剩余的百分之六十,則是按照合同條款在兩年內(nèi)付清。 百分之四十,也就是意味著嘉義地產(chǎn)先期只要拿出四千多萬就可以擁有整個土地的所有權,這樣一來,就大大減輕了嘉義地產(chǎn)的資金壓力。 也即是說,嘉義地產(chǎn)拿出了四千萬,只是短短的九個多月的時間,便獲利將近兩千來萬,其利潤差不多達到了百分之五十,可以說是非常的驚人。但是韓易和金大牙仔細算計,如果能夠把這兩塊地全部成功開發(fā),他們所能賺取的利潤可就遠遠不止這兩千萬,而是兩千萬的好幾倍,如果cao作得當,把握時機,就算是賺上個十倍或者十幾倍也不是個難事。 兩者相較,孰輕孰重,韓易和金大牙當然分得清楚,所不同的是,這樣cao作的話,后續(xù)所要做的工作就非常多了,但是金大牙本身就是搞房產(chǎn)開發(fā)了,沒什么意見,而韓易一心一意地要走實體發(fā)展的道路,對于那些擊鼓傳花般的轉手自然也就沒有太多的興趣,在他認為,這類的事情只能是時機湊巧時偶爾為之,并不能作為長遠之道。俗語說得好,打鐵還得自身硬,企業(yè)發(fā)展也是同理。 當然了,如果真的是要在拍賣之后就需要馬上拿出全額資金,那又是兩說了。也不是說嘉義地產(chǎn)拿不出來,但是抽取了這一億多,相當于是把整個嘉義地產(chǎn)和立信公司的流動資金全部抽取了,到那個時候,又拿什么去進行后續(xù)開發(fā)呢?與其那個時候陷入窘境,還不如趁土地升值之際早點轉手賺點差價了事。 第四百三十六章 注資 而實際上,就連這四千萬,嘉義地產(chǎn)也大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財務cao作手法,轉手就能用土地抵押貸款來把它重新收回來,這些都是符合程序的。 這樣的cao作手法,實際上就是后來的許多房地產(chǎn)企業(yè)十分熱衷一種cao作手段。通過種種關系,在政府和銀行之間的來回倒手,只用了少許的資金就能撬動一個上億的大型項目,就算是自己不開發(fā),通過囤積土地等待升值,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房產(chǎn)開發(fā)企業(yè)所付出的,不過是少許的利息罷了。 和土地升值所帶來的巨額利潤相比,這點利息簡直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當然了,嘉義地產(chǎn)是不屑于用此類的手段來侵吞國家的財產(chǎn),畢竟這種的cao作手法,是適用于那些劍走偏鋒,喜歡走鋼絲的投機者,利益有多大,也就預示著風險有多大,而且在這樣的cao作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貓膩,其中不無有許多的違規(guī)違法cao作,無論是對于韓易還是嘉義地產(chǎn)來說,都沒有這個必要去弄此類的手段。 雖然沒有走這種路數(shù),不過該占的便宜還是要占的,總之,分期付款是肯定的。只要是顧江地產(chǎn)和立信公司注資嘉義地產(chǎn)完成之后,韓易就決定先要用其中的一塊土地抵押貸款三千萬,用于前期項目的開發(fā)資金。 嘉義地產(chǎn)通過歐洲城的cao作,可以說是在松臺區(qū)獲得了比較良好的口碑,現(xiàn)在和松臺鎮(zhèn)銀行間的關系不錯,尤其是松臺信用社,對于嘉義地產(chǎn)更是有著另外一種特殊的感情。當初若是沒有嘉義地產(chǎn)及時出手接盤,也許松臺信用社想要收回壓在天籟錦苑上的那一千多萬的貸款還要再經(jīng)過幾番波折,更不用說最后還能另外再獲利一千來萬了。而在其中受益最大的,則是原松臺鎮(zhèn)分理處的古田林,天籟錦苑事件圓滿解決之后,古田林便借勢順利升入松臺區(qū)支行,并擔任了信貸科主任,相比起他以前的職務,這級別雖然是一樣,但一個是分理處,一個是支行,可以隨時和高層領導接觸,其地位當然不同了,更何況是手握主管信貸的這樣重要部門。 有古田林這一層的關系在,無論是嘉義地產(chǎn)還是立信藥廠,和松臺信用社的關系都不錯,而對于嘉義地產(chǎn),古田林也有足夠的信心。松臺信用社嘉義地產(chǎn)的資產(chǎn)評級也是優(yōu)等。當然了,作為交換,相應的,松臺信用社也是另有要求,那就是要求嘉義地產(chǎn)今后的所有建設開發(fā)資金盡量存入信用社,至少在三年之內(nèi),嘉義地產(chǎn)是不能把資金隨意地轉往其他的銀行。 其實這個約束也就是個紙面的東西,這個盡量也是值得思量,嘉義地產(chǎn)真的要cao作,就憑信用社還是無法全盤掌握住嘉義地產(chǎn)的資金流向的,不過韓易倒是覺得,既然和松臺信用社已經(jīng)建立起了良好的客戶關系和人情關系,那又何必舍近求遠?反正這錢存哪里也是存,總不能都搬過來放在家里!和良好的關系比起來,其他的譬如一些利息優(yōu)惠等等條件相比較起來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此外,韓易還另外許諾,立信藥廠和新近成立的立信牙膏廠的開戶行也將設在松臺信用社,這個許諾也是讓古田林喜出望外。 立信藥廠經(jīng)過改制之后,現(xiàn)在的經(jīng)營項目一分為二,一邊還是按照原來的藥廠發(fā)展;而另外一邊呢,則是在原藥廠的廠房基礎上獨立開辟出來了牙膏廠。從目前的發(fā)展勢頭來看,兩邊廠子的發(fā)展前景都不錯,尤其是牙膏廠成立之后,既減輕了原藥廠的人員負擔,又增加了新的利潤點,再加上韓易在營銷方面又舍得投入,牙膏廠的利潤增長速度很快,目前已經(jīng)超過了藥廠,成了主要的利潤點。 當然了,牙膏廠只不過是藥廠窮則思變后的產(chǎn)業(yè),畢竟藥廠是屬于公認的暴利行業(yè),不出什么意外的話,藥廠還是發(fā)展的重中之重,這是不能改變的發(fā)展方針。而藥廠在新的發(fā)展策略和經(jīng)營思路之下,開始擺脫原先的窘境,緩慢步入佳境,其中幾類常用的醫(yī)療設備和藥品在韓易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和公關費用后也終于成功地打入了幾家甲等的大醫(yī)院中,算是從原先的計劃經(jīng)濟向著市場經(jīng)濟邁出了結實可喜的一步,利潤也開始有了增長。不過韓易清楚,這還只是目前的成績,藥廠要想后續(xù)的發(fā)展還是不能掉鏈子,不但要在營銷和公關上下力氣,最主要的是要自己努力研發(fā)或者是購買專利甚至是和其他企業(yè)合作生產(chǎn)推出市場接受容量大或者是高價值的拳頭產(chǎn)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韓易心里十分明白,藥廠這一步是主業(yè),肯定不能輕易放棄,作為有名的暴利行業(yè),只要是經(jīng)營好了,藥廠這一塊那可是能下金蛋的雞,假以時日便能給自己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兩個廠子目前都是由秦云龍統(tǒng)一兼任廠長,程昱擔任總工,然后在兩邊分設副廠長。藥廠這邊是原來的一個辦公室副主任,名叫唐志堅,也是秦云龍多年的老部下,這人工作能力還是比較突出,在藥廠改制之后并沒有離開藥廠另謀高就,而是被秦云龍挽留了下來。韓易對他有個印象,性格頗有點沉默寡言,話不多但是有想法,思維敏銳,行政水平也不錯,當初他也是站在秦云龍這邊反對藥廠改建的人,在談判過程中針鋒相對,很是讓人有幾分頭疼,但是這樣的人也是能真正做事的人,只要是秦云龍?zhí)嶙h的,韓易放心的很,也不會反對,更不會認為秦云龍這是培育自己的班底,然后把韓易這個大老板架空。 總的來說,還是韓易對秦云龍的為人比較信任。 而牙膏廠那邊則是由施奇擔任副廠長同時兼任技術員,牙膏廠的整體經(jīng)營策略是求新求變,需要能夠有想法有開拓精神,施奇年輕,倒也適合,從這點上也可以看出秦云龍的用人還是很有針對性。 重新回到嘉義地產(chǎn)的注資重組上,至此,嘉義地產(chǎn)所有的資金疊加,明面上則是達到了兩億四千萬。經(jīng)過一番細致的核算對比之后,顧江的做事風格便體現(xiàn)了出來,沒有再多廢話,很爽快地轉入七千兩百萬,取得了重組后的嘉義地產(chǎn)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而立信公司則是轉入四千八百萬,占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