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書迷正在閱讀:女相(NPH)、她圈住了我、斗羅之開局攻占圣魂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傲嬌小女傭:總裁撩上癮、獨家蜜愛:老婆大人休想逃、絕地求生之升級狂人、絕世龍婿、離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變態(tài)辣)
這時候石大郎笑著迎上去,將腰帶上一個錢兜遞給婦人。 那個婦人喜笑顏開的手下錢袋,把香氣撲鼻的烤全羊交給了石大郎。 石大郎的伙計抬著羊,用木箱子布置了一個臨時的餐桌,石大郎熱情的拉著胡巴依和黃二郎說道: “相逢是緣,一起來吃吧。” 胡巴依和黃二郎也是饞蟲大動,半推半就之下他們做到了餐桌前。 胡巴依好奇的看著服務(wù)區(qū)中央的烤架上又多了兩頭烤全羊,他問道:“這烤全羊是服務(wù)區(qū)賣的?” “胡郎快吃吃這個羊腿,這驛下里的烤羊已經(jīng)在沙州出了名。” 胡巴依抓起羊腿,果然吃了一口滿口都是烤rou的香味。被烤的有些酥脆的肥rou和羊皮,加上又軟又嫩的羊rou,吃到嘴里那是滿口飄香。 好香?。?/br> 胡巴依還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烤羊rou,他連忙問道:“石郎,這只烤羊多少錢?” “驛下里的烤全羊要比沙州城貴一點,這頭要兩貫錢。” 兩貫就是兩千錢,胡巴依不愧是做生意的,腦袋里的算盤噼啪打起來,一頭成年的羊在沙州大概是一貫錢,這烤羊大概有一貫錢的利潤。 不過能在這營地里吃上烤全羊,這倒也是一件美事,而且胡巴依他們剛剛跑完商,只要將手里的貨物賣掉就能大賺一筆,區(qū)區(qū)兩貫錢倒也不在乎。 這時候,又有兩名健婦搬來了一個酒壇子。 胡巴依連忙說道:“大郎,這還沒進城,可不能喝酒啊!” 雖然和石大郎認識多年,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按照跑商的規(guī)矩,在城外是絕對不能喝酒的。 石大郎笑著說道:“這可不是酒,這是解膩的熱茶。” 打開大缸,茶香味一下子就鉆進了胡巴依的鼻子里,果然是一缸燒好的熱茶。 “這茶水要錢嗎?” “當然要錢,不過不貴,和沙州城里茶樓的價格差不多?!?/br> 胡巴依暗暗想,這驛下里的里長可真是一個會做生意的人啊,這些商品的定價恰到好處,不會讓人覺得被宰了,但是又能賺上一筆。 也許是聞到了烤全羊的香氣,又有幾個客商也訂了烤羊,服務(wù)區(qū)中央再次升起了一堆篝火。 吃飽喝足了之后,有幾個胡人伙計竟然圍著篝火跳起舞來,服務(wù)區(qū)里響起了歌聲,混合著烤羊的煙火氣,胡巴依端著茶碗竟然醉了。 多好的日子??! 第八十八章 佛事 等到第二天早上,胡巴依剛起來就看到了一派熱鬧的景象。 不少商隊直接在帳篷前擺上了商品,休息區(qū)變成了一個熱鬧的集市。 這可要比柳林驛邊上的臨時集市大多了,柳林驛邊上地方不大,又是露天的沒那么安全,那時候雖然也有臨時集市,但是集市都是交換一些小東西,規(guī)模不大。 但是在驛下里的服務(wù)區(qū)里,有些商人干脆把自己帶回來的商品也拿出來擺攤販賣了。 沙州城里的坐商石大郎走出帳篷,走到了胡巴依面前。 “胡郎,你現(xiàn)在知道,為什么服務(wù)區(qū)第一天免費了吧,如今這里可是個熱鬧的集市?!?/br> 接著石大郎說道:“兄弟我也不瞞你,如今沙州城里好貨都供不應(yīng)求,我在沙州城里都收不到貨,這次在驛下里服務(wù)區(qū)等你了幾天了,就是為了你這批貨?!?/br> “胡郎,你這批貨我全都要了!比市價加價一成如何?” 胡巴依做的是香料生意,他從疏勒城的香料市場里,購買從大食商人運送過來的香料。 胡巴依將香料運送到沙州,再購買一些沙州的特產(chǎn)返回疏勒城。 沙州城會消耗一些香料,更多的香料則會大唐的商人們運送到關(guān)內(nèi)。 在開元年間,每年東西二都消耗的香料就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無數(shù)的商人往來這條絲綢和香料之路上,大量中東和南亞半島產(chǎn)出的香料,運往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城市,供那里的達官貴人消耗。 但是自從安祿山叛亂后,香料的價格一落千丈,疏勒城的香料價格一落萬丈。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下跌,如今蜀中和鳳翔府又逐漸有了香料需求,胡巴依就嘗試著進了一批香料回來。 這批貨物本來就是用來壓駱駝的,胡巴依收購絲綢販去疏勒城已經(jīng)大賺了一筆,這些香料本來就是添頭。 昨天吃了石大郎的烤全羊,胡巴依吃人嘴短,石大郎都要比市價加價一成了,直接賣給他好像也不錯。 “容我去打聽一下最近香料的市價?!焙鸵酪膊皇巧底?,派去伙計去熟人打聽價格去了。 等到伙計回來,胡巴依點頭說道:“那就按照市價加價一成,成交!” 將所有的貨物賣給了石大郎后,胡巴依帶著伙計在服務(wù)區(qū)的集市上轉(zhuǎn)了起來。 沒想到小小的驛下里,竟然真的靠這個服務(wù)區(qū)繁榮了起來。 客商們在這里交換商品,驛下里的婦人則拿著一些小商品過來販賣。 剛剛做了買賣,胡巴依把手下伙計的利錢發(fā)了出去,拿到錢的伙計被各種花花綠綠的小商品迷花了眼睛。 紅色的頭繩,輕柔羊毛編織的帽子,保暖的圍巾,這些毛線都是曾牧從孫建國那里賒賬過來的,他還自學了編織毛線的針法,回到驛下里教閑在家里的老弱病殘編織毛線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