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書迷正在閱讀:女相(NPH)、她圈住了我、斗羅之開局攻占圣魂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傲嬌小女傭:總裁撩上癮、獨家蜜愛:老婆大人休想逃、絕地求生之升級狂人、絕世龍婿、離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變態(tài)辣)
土地是這些豪強地主們生存的根本,也是他們能夠世世代代榮華富貴的根本,這些關(guān)外唐軍要拿走他們的土地,比要了他們的命還難受。 一些豪強大族本來是無所謂統(tǒng)治者是安家,史家還是大唐的,畢竟無論是誰要掌控這片土地,都是要通過這些士紳豪強的。 但是尉遲信的均田口號,徹底嚇壞了這些士紳豪強,于是爆發(fā)了更大的抵抗。 不過尉遲信倒是不在乎這些豪強大族的反抗,雖然這樣進軍的速度要比之前慢上一些,但是這樣可以讓范陽的土地“犁”得更加干凈,后續(xù)的工作反而更好開展一些。 尉遲信這邊還能穩(wěn)扎穩(wěn)打,張端陽那邊可沒那么樂觀了,隨著安慶緒一路東進,彭城的氣氛愈發(fā)的緊張起來。 第六百二十二章 青蒿素 太子最近很煩。 自從上一次假錢大案之后,太子就被褫奪了兵權(quán),連東宮的護衛(wèi)都換成了神策軍的士兵。 東宮上下都被清洗了一遍,在那一刻太子恐懼了,他害怕父親會廢了他這個太子。 李俶也是讀過書,他當(dāng)然知道歷史上的廢太子就沒有一個好下場的,在這樣的恐懼中,李俶迎來了自己的最終審判。 禁閉,思過,沒了? 李俶也沒想到,這么大的風(fēng)暴之后,自己竟然只是緊閉思過這么簡單的懲罰? 在禁閉的時候,李俶從太子妃獨孤氏那邊得到了消息,齊王也因為私鑄假錢被一并處罰了! 這下子李俶才明白,為何父皇對自己的懲罰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他反而安心了。 從結(jié)果上看,東宮官員被清理了,東宮衛(wèi)率的指揮權(quán)被父皇收走,但是齊王府也受到了同樣的懲罰。 李俶對于自己父親的心思很了解,恐怕對自己的處罰,只是父皇為了平息朝野的憤怒。 只要不廢太子,李俶的心情就是不錯的,他干脆在自己的東宮內(nèi)安穩(wěn)的玩樂起來。 唯一遺憾的是竇參要被長流嶺南了,對于竇參這個謀士,李俶大體上還是很信任的。 雖然私鑄假錢上竇參出了問題,但是私鑄假錢這個方案沒啥問題,竇參在城外也搞了幾個假錢工坊,朝廷也沒能查抄到。 上一次捐監(jiān)的錢也是竇參搞來的,李俶心中有些舍不得這名能搞錢的謀士。 不過現(xiàn)在李俶已經(jīng)是自身難保了,也不可能冒險觸怒皇帝來為竇參求情。 對于太子李俶來說,這次只是受到了驚嚇,但是對于竇參來說,這次就是滅頂之災(zāi)了。 雖然沒有被判處死刑,但是長流嶺南基本上就是死緩了。 嶺南那個地方瘴氣橫行,像竇參這樣中原區(qū)的官員根本活不了多久,可能一次發(fā)熱就要了命。 而且前往嶺南的道路崎嶇難行,流放的官員必須要在預(yù)定時間抵達流放地點,不然押送的護衛(wèi)也都要受懲罰,很多官員撐不住就死在路上了。 更讓竇參感覺到寒心的是,自己在大理寺審訊中死死咬住只有萬年縣城內(nèi)這么一個工坊,保住了太子千萬錢,但是等到時候太子和太子一系的官員,竟然一個為自己求情的都沒有! 竇參站在城外,看著楊柳依依的灞橋,心中更是難舍,不過在押送護衛(wèi)的催促下,竇參才不得已上路。 與此同時,春日的陽光照射下,遼東的雪原也在逐漸融化,而在融化的黑色土地上,一群百姓正在尋找著什么。 這里是距離大行城不遠的地方,一名年輕的女玩家坐在火爐邊上烤著火,龐舉則開心的陪同著,指著一張地圖說道: “嫂子,這是給你們藥廠撥的土地,就在碼頭不遠的地方,距離鴨綠江也不遠,方便取水,附近也通了道路,您看如何?” 這個女玩家正是酒泉藥廠的王雪,她這一次不遠萬里來到遼東,為的是進行新藥廠地址的考察。 不過王雪還在途中的時候,就接到了一名玩家的請求,這個玩家就是現(xiàn)在擔(dān)任寶安縣令的徐浩。 徐浩和趙晨在隴右的時候就是好友,他們是同一批進入游戲的玩家,如今趙晨是隴右的制藥大亨,而徐浩則在長安參加科舉,最后成了進士選官到了嶺南道寶安縣。 徐浩到任寶安縣之后,第一感覺就是熱。 他在現(xiàn)實世界中也是南方人,但是此時的嶺南地區(qū)和后世大不一樣,因為氣候的原因,在徐浩到任寶安縣第一天的時候,他竟然在寶安縣城外看到了大量的犀牛! 徐浩向身邊的縣丞詢問,竟然得知如今寶安縣的特產(chǎn),就是犀牛皮制作的犀甲和犀牛角! 如今的保安縣之外,都是大片的原始雨林,徐浩來了縣城每天就縮在城里,完全不敢出城。 天氣惡劣也就罷了,更惡劣的是這里的環(huán)境。 其實嶺南開化的時間很早,在秦末征百越的時候,趙佗就給嶺南帶來了中原文明。 比如寶安縣的歷史就能追溯到漢代,整個縣內(nèi)都是華夏樣式的房屋建筑,這里也是純正的華夏文化圈。 但是在嶺南的森林中,還一些古越人的殘留,整個嶺南的特點就是漢人聚居,百越雜居的狀態(tài)。 漢人很少離開城市,零星幾個城市分布在嶺南廣袤的土地上,從秦漢到現(xiàn)在,整個嶺南的拓荒工作都進展的不算順利。 中原百姓寧可北上苦寒的遼東,都不愿意南下嶺南,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