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書迷正在閱讀:女相(NPH)、她圈住了我、斗羅之開局攻占圣魂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傲嬌小女傭:總裁撩上癮、獨家蜜愛:老婆大人休想逃、絕地求生之升級狂人、絕世龍婿、離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變態(tài)辣)
西域的情況送到了政事堂內,宰相們對于西域的看法倒是一致,大唐絕對不能放棄西域,一定要加強對西域四鎮(zhèn)的控制。 但是如何管理西域,宰相們又有了不同的意見。 上一次恒羅斯戰(zhàn)敗,對于大唐的西方經營戰(zhàn)略有了巨大的影響。 以裴冕為首的大部分宰相,都認為維持現(xiàn)狀就可以了,甚至大唐可以主動收縮一部分軍力,保證對龜茲的控制就行。 很顯然如今天下剛剛平定,不適宜再對西域發(fā)動勞師遠征了。 而且黑衣大食勢力強大,如果大唐向西域伸手,也會引起對方的警覺,從而招惹恐怖的對手。 以李泌為首的另外少部分的宰相,則覺得西域的位置非常重要,必須要向西域增兵支援,徹底控制住疏勒鎮(zhèn)和于闐鎮(zhèn)。 控制這些首鼠兩端的西域小國,才能在西域建立戰(zhàn)略緩沖區(qū),斬斷黑衣大食染指西域的企圖。 政事堂為了是否要加強西域而爭論,玩家論壇上的爭論重點卻不是要不要支援西域,而是要不要立刻出兵天竺! 天竺,古稱身毒,后稱印度,在聯(lián)絡上郭昕之前,玩家?guī)缀醴艞壛宋鬟M的計劃。 但是如今西域的消息傳來,一部分玩家提出了新的西進計劃。 完全占領西域,控制天竺,占領整個南亞次大陸之后,再和黑衣大食爭霸! 如果是入主長安之前,玩家提出這份計劃,那李倓大概是一笑了之。 可是如今玩家提出的這份計劃,似乎看起來還有些可行性。 如今網絡上提到印度,那都是各種的嫌棄,大部分的印象中這都是一個人口稠密,資源匱乏,屬于給你錢去旅游,都不愿意去的地方。 可實際上,天竺也是一片得天獨厚的土地。 在殖民時代開啟后,天竺被英吉利人稱之為帝國皇冠上的明珠,英王的頭銜上,都有印度帝國皇帝這個頭銜。 天竺給英吉利帶來了低價的糧食,巨量的原材料,和廣闊的商品輸出市場。 整個恒河流域的巨大平原,是適宜農耕的上等土地,天竺能夠成為文明古國,就是靠著優(yōu)渥的地理條件。 李泌被越王召入宮中的時候,一名國子監(jiān)的地理科博士,正在一塊黑板上寫寫畫畫著什么。 這個給越王經筵的博士李泌也認識,是如今國子監(jiān)地理科的學科領袖,名字叫做魏明。 魏明在現(xiàn)實中是一名地理測繪的前從業(yè)者,這是一份辛苦的工作,要經常在野外測繪。 在孩子出生后,魏明為了就近照顧家庭,放棄了地理測繪的工作,在本地找了一份文員的工作。 不過魏明并不喜歡這份朝九晚五,一眼看得到頭的工作,在工作之余發(fā)現(xiàn)了大唐風云這款游戲。 進入游戲后魏明自然是一發(fā)不可收拾,完全的沉迷了進去。 如今的大唐是公元八世紀,地理大發(fā)現(xiàn)還沒有開啟,對于魏明這樣的地理人來說,這就是一塊可以隨意作畫的白紙! 魏明最大的目標就是攢夠了錢和經驗值,然后和李道源那樣丈量世界! 不過在攢夠了經驗值之前,他還只能在國子監(jiān)中任教。 除了在國子監(jiān)任教之外,魏明還在《長安日報》上投稿,開設了一檔專欄,他撰寫了不少專業(yè)的地理學科普文章,在長安也引起了一番爭議。 李泌知道魏明,就是因為他在國子監(jiān)的一些“爆論。” 地圓說這種東西倒是不算稀奇,東漢時張衡《渾天儀圖注》: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于內,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 張衡就指出天地是雞蛋一樣的結構,我們所處的大地是球形的。 地圓說李泌還能接受,但是魏明的“板塊漂浮論”,李泌就無法理解了。 魏明說原本世界所有大陸都是聚集在一起的,整個世界都是一片盤古大陸,扶桑南洋的這些島嶼,原本都是和大陸相連的,整個大陸都是漂浮在地幔上,并且還在不斷地運動中。 而之所以出現(xiàn)地動等現(xiàn)象,不是上天的降罪,而是各個板塊之間的運動擠壓發(fā)生的碰撞。 魏明甚至說高山都是因為板塊運動擠壓形成的,這種說法讓李泌認為是天方夜譚。 如果不說這些爆論,魏明的地理造詣相當厲害,對各州縣的山川地理了如指掌,也是一個讓李泌嘖嘖稱奇的奇人。 李泌進宮的時候,魏明正在和越王講述天竺的地理。 “殿下,說天竺山川地理,不得不說一說開伯爾山口了?!?/br> 第七百一十八章 天竺大門常打開 “開伯爾山口?”李倓喃喃說道。 魏明拿著一支粉筆,在黑色的板子上很快勾勒出一座山脈的樣子。 “南亞次大陸的地理條件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好了,印度河和恒河沖擊大平原,土地肥沃糧食產量高,這也是天竺能夠孕育出古文明的重要地理原因。” 李泌微微點頭,從古至今,中華文明很少會從地理角度來討論文明。 但是李泌也不是拘泥于書本的迂腐書生,魏明這個地理決定論的說法雖然有些偏頗,但是華夏文明確實也是依靠大江大河沖刷出來的大平原,才得以發(fā)展起來的。 而一處水資源充沛,又方便種植的大平原,就連李泌都呼吸急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