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書迷正在閱讀:變身無上女帝、大魔法師旅途、女狼、帶著空間回六零、戀愛腦的jian臣們?nèi)绾巫跃?/a>、網(wǎng)戀需謹(jǐn)、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我的女友會武功、搞黃色,搞快點、不愛我,放了我
士兵將李隱舟推在身前:“小將軍莫氣,這孩子說他家先生是世外高人,有法子能治您的病。” 孫策掀開眼皮,眼珠轉(zhuǎn)動,熟悉的面孔進入視線之中。 居然是張機的小徒弟。 他不報家門,肯定有隱情在。 孫策與他快速交換過一個眼神,低低地咳嗽兩聲:“你用什么藥可以治我?” 李隱舟從藥箱子里翻出散落的藥材,攏在一起,獻寶似的展露給孫策:“我家先生說了,并非他倨傲,是您的病需要人氣,而他唯有仙氣,得我這一口人過來,親自給您熬藥,才能有效果呢?!?/br> 一口人……孫策眼里掠過一絲笑意,如流星般一閃而逝:“如此費心,你家先生究竟是誰?” 士兵側(cè)耳暗暗傾聽,沒察覺出異樣,倒剛巧也好奇著這個問題的答案。 李隱舟默不作聲地掃視他一眼,將視線轉(zhuǎn)回孫策慘白的嘴唇,道:“我家先生不在海上,而在陸上,隱于市集,所以害怕有人打擾他清修,不能告訴小將軍姓名。但如果小將軍肯相信他,他以后還愿意襄助?!?/br> 孫策靜默不語地盯著李隱舟的眼眸,忽而挑眉:“如此,便替我謝謝先生吧。日后有機會,策一定親自致謝?!?/br>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中午12點抽獎結(jié)果會開出來,本章不計入抽獎要求內(nèi),怕系統(tǒng)抽風(fēng)所以推遲個兩分鐘發(fā)布。明兒讓我康康哪些歐洲人中獎~ 話說只是送個消息不是送人啦,誠意也不是指這個,小陸同學(xué)委屈,他只是腹黑不是心黑啊QVQ 第31章 兩人話中有話, 但北方而來的士兵毫無知覺。 “口”作為人口計量單位幾乎不會出現(xiàn)在軟言儂語的南國,這個突兀的“一口人”顛倒次序,再拼接起來, 就可合為一個字—— 合。 雖然此時流行的小篆體與簡體尚有出入,但字的組成一脈相承,差別并不大。 民間也有類似的拆字童謠以諷刺大惡人董卓,最廣為流傳的莫過于那首《千里草》。 千里草, 何青青。十日卜, 不得生。[1] 千里草合起來就是董,十日卜可拼接為卓,意思是董卓為患,千里寸草不生。 “而在陸上,隱于市集”則提及了他自己與陸家,以孫策的精明能干,這點暗語不難分辨。 陸康與孫堅、孫策父子數(shù)次交惡, 就連袁紹、袁術(shù)兄弟也和陸氏不睦, 所以士兵再三揣摩,也絲毫沒有聯(lián)想到不遠(yuǎn)處廬江城的太守府。 好在孫策聽明白了。 并且愿意合作。 但李隱舟還是有些不解。 他只知道陸遜為代表的江東世族最后都稱臣于孫氏,但在歷史中也起碼是那位少主成年以后的事情了,中間斷帶的十年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一個手無實權(quán)的少主, 一個家道中落的小將軍, 就算能夠達成共識, 又如何可以說服態(tài)度頑固的陸康明面對抗袁術(shù)? 還是說, 他們已經(jīng)放棄了說服陸康。 李隱舟眼皮遽然一跳。 心臟猛烈擂動的聲音突突響在耳畔,仿佛劇烈的鼓點,昭示著即將來臨的狂風(fēng)巨瀾。 孫策輕輕咳嗽一聲,將他的思緒拉回當(dāng)下:“既然藥帶到了, 你就趕緊回去吧,策言出必果?!?/br> 李隱舟咬住牙齒,切斷雜念,對孫策認(rèn)真道:“小將軍的意思,我一定帶到?!?/br> ———————————— 兩人在袁術(shù)鷹犬的眼皮底下交換過信息,孫策服下這味靈丹妙藥,果然立即轉(zhuǎn)好,不僅不虛弱咳嗽,簡直可以說得上生龍活虎,提槍立馬,英姿勃勃,翩然回首時,素衣廣袖,不掩風(fēng)華。 和年幼的弟弟相較,十六歲的孫策顯得過分耀眼明亮,父親的離世意味著支撐著孫氏的那片天穹轟然倒塌,但天云之上,素日隱于其后的明星正熠熠閃光。 就算在沉重的喪事里,他也無法壓抑一身的意氣。 尸山血海里滾打出來的少年將軍,踏的是兵刃,飲的是風(fēng)霜,眉目里沒有一絲生死分離的沉郁,挑起的眼尾映著烈火煙霞,是新一輪的日落日出。 孫策親自送李隱舟上船。 士兵的監(jiān)視并不因?qū)O策突如其來的妥協(xié)而松懈,但將二人臨別的對話顛來倒去地咀嚼,也未分辨出別的意思。 孫策撫拭長..槍,輕輕吐氣吹走紅纓上的灰塵。 他唯有一句交代:“轉(zhuǎn)告你家先生,策不日即到江都郡守孝侍母,孝期所在,不得遠(yuǎn)游,兩年之后,策再拜訪?!?/br> 如此說來,廬江郡清凈安寧的日子只剩下兩年了。 陸遜與孫策既能隔空達成一致,可見早有一樣的心思,孫策此言,意在提醒他,若是不想被戰(zhàn)火牽連,最好還是早點搬離廬江郡。 偏巧他的師傅張機也正有此意。 離開廬江郡,就可以避開紛擾,遠(yuǎn)走高飛,不管孫策與陸遜的合謀能否成功,都不會波及他和師傅這樣的無辜之人。 李隱舟凝目眺望江的源頭,唯見江上煙波燎著霞光,如烈火,如狼煙。 ———————————— 五月初旬,廬江太守府。 仲春最后一絲余寒在初夏第一場瓢潑的雨中被洗刷干凈,錯落的樹枝凝著細(xì)密水珠,折射出暖暖日光。勃發(fā)的夏蟬從角落里鉆出來,如攀爬的藤蔓,占領(lǐng)了整個廬江城的高地,肆無忌憚地吹拉彈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