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步登天(第一更求訂閱!)
呼! 虛空震蕩,皇城深處,造化龍鼎再度躍出,奪天地之造化的靈力化作洪流,浩浩蕩蕩地沒入顧承體內。 穿梭世界的虛弱很快逝去,顧承舒展身體,由儉入奢,仿佛汪洋大海,無窮無盡的天地元氣吸納,當四肢百骸涌動出巔峰的力量,整個人就像是裝滿水的大缸,再注入一滴就要溢出。 就在這時,顧承仰首,望向周天星辰。 他的氣血震蕩,眉心法力神龍長吟,煉精煉神兩系力量同至通天,一道似虛似實的橋梁架起,向著天穹無限延伸。 通天橋! 意通天地,氣血法力,架設橋梁,天穹紫芒大作,眾星之主,紫薇帝星的光華空前耀眼,群臣紛紛涌出大殿,望向天穹異相。 “殿下尚未通天,還在磨練境界,怎會一步登天?” 其中許褚、徐晃和孫策,作為貼身侍從,是最了解顧承實力境界的,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文武通天,需承天順意,敬畏上蒼,周天星辰有三百六十五之數,因此通天境最快也要這個時間,除非有神器或者極為特殊的玄器相助。 顧承雖然收了甄氏孫氏兩女入宮,得了兩大玄器,但玄器之功又豈能完美替代神器伏羲琴,能夠縮減數月已是難得。 可現在,當本命星辰,紫薇帝星被點亮,那星辰之力順著通天橋而來,顧承大展雙臂,直直升起,正迎向那浩浩蕩蕩的洪流,注入體內,改變著凡胎,升華著生命。 一切顯得順理成章。 憑虛御空,本是無雙境的標志之一,顧承在大隋世界里數次展現此力,證明著武道煉精,內外結合,隨時可入無雙,在建康城外與嶺南宋閥一戰(zhàn),更是呼風喚雨,遙引漫天月華。 到了沙漠神殿,以無上龍脈吞天引日,日月朝朝仰帝顏,陰陽變化合歸一,再有領域和規(guī)則的研究,可謂萬事俱備。 這一刻,顧承正式接納紫薇星力,仰天長嘯,龍吟之聲,威震百里。 “恭喜殿下,進階無雙!” “恭喜殿下,進階無雙!” …… 殿外群臣拜下,喜形于色。 仙武世界,帝皇即便不需天下無敵,但也要實力超群。 靈帝為何遭皇族唾棄,也有實力低微,純靠龍靈的緣故。 沒有人希望對自己頤指氣使的,是個僅僅因為血脈而得位的廢物。 如今的太子,在展現了令人嘆服的帝王心術,權謀手段后,武道又有如此進益,當真是完美無缺的化身,再是心高氣傲的人,在紫微星芒的輝耀下,也垂下了頭。 然而令他們更加心服口服的,還在后面—— 那洶涌澎湃的紫薇星辰之力,并沒有停歇,反倒愈發(fā)高漲,攀上了新的層次! “難不成!” 平海王和渤海王身軀一震。 無雙第一境名搖光,搖動星辰光輝,源源不斷吸納星力,以改變rou體凡胎。 無雙有七境,這種改變自然是為后續(xù)打下堅實的根基。 但別忘了,顧承體內的經脈竅xue在內功的修煉,靈丹妙藥的服用下,業(yè)已拓展到了極限,就差臨門一腳。 所以當紫薇星力浩蕩而至,幾乎是瞬間,瓶頸就被打破,如星辰光輝一樣的晶壁附著于經脈上,星辰之力貫通百骸,最終在玄關處匯聚,一座靈臺冉冉浮現。 這便是無雙第二境,通過不斷吸納星光,在體內鑄就靈臺,上呈星辰虛影。 靈臺境一成,無雙強者與本命星辰的溝通將變得更加直接,所運用的星力自然更加浩大。 而正常情況下,即便是天下八大世家的嫡子,從搖光到靈臺也需要三年時間。 只因體內的經脈需要凝結晶壁,星辰之力才能貫通無阻,最終在玄關會和。 從某種意義上,這有點低武打通奇經八脈的感覺,本是水磨工夫,所幸能入無雙境的,底子都擺在那,再以種種外力丹藥輔助,速度要快上許多。 可現在,顧承不是快,而是一蹴而就。 他相對于此世的武者有個巨大的優(yōu)勢,早早就打通過奇經八脈,貫通了十二正經,經脈堅韌程度奇高。 再加上常常運用日精輪、山河社稷印兩大玄器,體內早就一定程度適應了星辰偉力,此時紫薇星力一至,僅僅全身上下一次流轉,便大功告成。 “殿下實在是驚世之資!” 平海王和渤海王終于回過神來。 跨越通天,直入無雙,連破三境! 不! 這還不是結束。 下一刻,顧承伸手一招。 皇宮花園中,甄宓孫尚香兩女通體一顫,兩道光芒遙遙升起。 天女白玉輪! 月?,幭汕伲?/br> 這兩大玄器繞著她們旋轉一圈,陡然化作流光,破空來到顧承身邊,一左一右拱衛(wèi)日精輪。 “日月星,天地人,大三合之力——助我!” 三大玄器,日月相合,陰陽相交,顧承身后升騰起一道虛影,不再是五帝真龍書,也非八部天龍典,而是一尊通天徹地的帝皇之相。 雖然模模糊糊,未見真實,但那貫通古今的皇者威儀,仍舊讓殿外群臣生出由衷的崇敬與拜服。 “三皇至尊道?” 眾臣目露狂喜。 終于,在他們有生之年,看到了大漢皇朝的最強絕學,得上古三皇之力的無上傳承! 不過那皇者的虛影終究沒有凝實,而是轉化為了力量,注入到顧承剛剛鑄就的靈臺上。 一枚與天穹上一模一樣,但卻縮小了無數倍的紫微星,出現在了靈臺上。 無雙第三境為聚曜,于靈臺上將星辰之影由虛轉實,形成自己的本命星辰。 如此就不需要完全依仗天穹諸曜,可以自給自足,同時星力不斷淬體淬神,如臂指使,堪稱仙武世界的內力。 入此境者,天下之大,足可去得。 “外夷賊子,以越界之法入原陵!” 于是乎,當眾臣入殿,顧承自半空徐徐落下,第一句就是石破天驚,眾臣本該惶惶。 “觸孤逆鱗,取死之道,眾卿以為如何?” 可現在他們迎著顧承平靜的目光,心中卻涌起一股強烈的自信,豪情頓生,齊聲道:“外夷賊子,取死之道!” 有此鎮(zhèn)國太子,何愁天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