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問君能有幾多愁
書迷正在閱讀:過度敏感(1v1高H)、重生豪門攻略、我不說話不代表我不知道、星際戰(zhàn)爭:守護(hù)者聯(lián)盟、以婚為名 (高干 婚戀 1v1)、瞬時者、我就是能進(jìn)球、新歡、輕舟萬重山、體面(NPH)
君子豹變,小人革面! 革之一卦,恰如其分! 天下變革,龍蛇起陸,英雄豪杰,誰能甘于人后? 大周北征燕云之地,銳意進(jìn)取,東南諸國也沒有閑著。尤其是李弘冀,更是洗心革面,力圖振興南唐。 他先是威逼父親李璟,封他做太子,總攬朝政。等到大周全力向北,無暇南顧的時候,他抽出時間,在朝中安插黨羽,替換舊人,把李璟徹底孤立。 李弘冀還逼著李璟加封他為天策上將軍。 等到一切準(zhǔn)備妥當(dāng),李弘冀策動百官,逼李璟禪位! 李璟文弱,面對咄咄相逼的兒子,也是沒有辦法,只能含淚,將玉璽傳給兒子。 “朕躬德薄,扛不起江山社稷,皇兒英武睿智,天縱之才,勝為父萬倍,江山交于你手,朕,朕再無牽掛!” 李璟頓了頓,又道:“為父早年就有向佛之心,奈何俗物纏身,不能如愿,今日為父想,想落發(fā)為僧,還請皇兒成全?!?/br> 李弘冀低著頭,眼神轉(zhuǎn)了轉(zhuǎn),道:“父皇有心修佛,兒會在宮中安排一座家廟,以供修行,父皇不必出寺廟了。” 李璟愣了一下,只能苦笑點(diǎn)頭。 南唐的皇位就這樣落到了李弘冀的手里。 朝z文武大臣,私下里議論不少,但是平心而論,李弘冀人才難得,在這種動蕩的時候,皇位交給有能力的,也是情理之中。 文武大臣選擇了沉默,可是卻有一個人不甘心。 李璟的次子,李弘冀的二弟慶王李弘茂不答應(yīng),他和老爹一個毛病,平時都喜歡吟風(fēng)弄月,文才極高,但是卻不通軍務(wù),不懂打仗。 不過李弘茂還有一點(diǎn)熱血,見不得大哥欺凌父親。 他頭戴麻冠,身披孝服,拿著哭喪棒,沖向皇宮,要去見李璟。 宮中都是李弘冀的人,怎么可能答應(yīng),他們把慶王團(tuán)團(tuán)圍住,逼著他回府。李弘茂揚(yáng)天狂笑,“李弘冀!你個逆賊!以臣弒君,以子篡父,悖逆人倫,天地不容!你就不怕五雷擊頂嗎?狗賊,天下之人,都要吃你的rou,喝你的血!” 李弘茂破口大罵,嚎啕痛哭,哭得眼中流出血淚。 在旁邊的這些人,心中也頗感不是滋味,奈何沒有別的辦法。 剛剛登基的李弘冀被驚動了,他來到了宮門外,按著劍柄,怒視著二弟! “慶王,朕在此,你還不跪拜!” 李弘茂仿佛聽到了什么笑話,什么也不顧了,放聲怪叫道:“你算什么東西,也敢以九五至尊自居,簡直是個喪心病狂的小丑,你能囚禁父皇,就能殺了兄弟!我這身孝服是給自己穿的,可也是給你穿的!我大唐出了你這樣的逆賊,亡國之日不遠(yuǎn)了!哈哈哈!” 他罵得難聽,李弘冀氣不過,立刻讓人,把他的嘴堵上,拖到府中,囚禁起來。還算不錯,李弘冀?jīng)]有立刻殺人,心中當(dāng)然是顧念兄弟之誼,可李弘茂回府之后,依舊每日痛罵,跟發(fā)瘋了一樣。 李弘冀身邊的人聽不下去了,他們一起上書,鼓動李弘冀殺人。 最終,半個月之后,一杯毒酒,送到了李弘茂的府邸。 親手毒死了二弟,南唐上下一片駭然,無人不怕! 就連深宮之中的李璟都知道了,當(dāng)?shù)弥巫討K死,他哀慟莫名,有心去祭奠,卻沒法出宮,有心找李弘冀問話,他也不來。 這位父親悲傷窩囊到了極點(diǎn)。 他獨(dú)自在宮中的小廟里漫步。 一間小院,一座小樓,佛堂,神像,青燈,黃卷……曾經(jīng)他富有四海,可此時此刻,只剩下這么一個小院子! 李璟的才華不是蓋的,他在院中走了多半夜,滿腹的牢sao,化作了一首《攤破浣溪沙》。 他行走在翠竹叢中,淺聲低吟:“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xì)雨夢回雞塞遠(yuǎn),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br> 轉(zhuǎn)過天,這首詞就放在了李弘冀的面前。 這位南唐的新君默默讀著,當(dāng)讀到“小樓吹徹玉笙寒”一句之時,突然渾身一震,眼睛不由得閉上了! 他在品味著父皇詞中的意境……小樓之空、玉笙之幽、永夜之寒、斯人之寂,空寂幽寒痛徹心肺。 只這一句,已經(jīng)沉之至,郁之至,凄絕之至,何況還有末一句“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直引人跌落到愁之深谷,再也爬不出來。 李璟的這一句,堪稱絕妙,就算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和秦少游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相比之下,也變得味同嚼蠟,不值一提! 李弘冀當(dāng)然能讀懂父皇的心境,“兒懂父親,可父親懂孩兒嗎?” 這是什么時候? 大周銳意進(jìn)取,大刀闊斧,已經(jīng)光復(fù)幽州。 契丹人尚且不是他們的對手,幾十萬虎狼之師,隨時會攻取江南。到時候大刀闊斧,虎視鯨吞,整個繁華的江南,就跟一場夢似的,被打得粉碎! 父皇啊,你白當(dāng)了這么多年皇帝,居然連這點(diǎn)事情都看不出來? 還有心擺弄你的詩詞,這東西能救命嗎?能擋得住大周鐵騎嗎? 不能! 什么都不能! 你只會給兒子添亂,如果這首詞流出去,人們都會說我忤逆不孝,滅絕人情,你讓兒子如何自處? 父皇?。?/br> 你怎么不知道替我想想,替大唐的江山社稷想想? 憤怒的李弘冀將紙揉搓成一團(tuán),扔在了地上。 他唉聲嘆氣,憤怒埋怨,所有的表情都被那些宦官看在眼里……這幫太監(jiān)從來都是皇帝的跟屁蟲,主子想什么,他們就干什么,絕不會有半點(diǎn)遲疑。 更何況新君登基,不拿出一點(diǎn)本事來,如何能取悅主子? 從這一天開始,李璟的伙食就越來越差,粗茶淡飯,缺衣少藥,宮里的奴才變著法欺負(fù)他,讓他難堪。 不到半個月,李璟就病倒了,吃了御醫(yī)開的藥,三天之后,一命嗚呼! 老皇帝死了,死的太快了。 李弘冀喪心病狂,殺了二弟,又逼死父親。 整個江南,幾乎無人相信李璟是正常死亡,他們把一切的罪狀都按到了李弘冀的頭上。就是這個喪心病狂的禽獸,他弒父殺弟,無情無義,老天爺,怎么不劈了他? 面對洶涌而來的指責(zé),李弘冀徹底怒了! 我干了什么? 李弘茂之死,是他自己找的,哪個皇帝能容忍別人咒罵他?至于李璟之死,的確是自己疏忽了,可我也斷然沒有弒父之心,憑什么把罪名加在我的頭上? 一定是這些人想要篡奪皇位,他們居心不良! “查,立刻查!” 李弘冀心眼太多了,他琢磨著,既然有心篡權(quán),就必定會跟那幾個剩下的兄弟有往來,查,一查到底! 這位皇帝陛下除了在葉華手里吃過虧之外,一直以來,都太順了,站得也太高了,他沒有料到下面人的狠辣和瘋狂。 皇帝陛下不是懷疑他的弟弟嗎? 那我們就把案子辦到那幾位王爺身上! 古往今來,一直有那么一伙看上位者臉色辦事的刀筆小吏,他們就像是禿鷹豺狼,最不講情面 在他們的“努力工作”之下,李璟的幾個兒子,從老三到老十,一個沒跑,全都牽連進(jìn)去了。 要說起來,只有一個老六是例外。 這位醉心佛法,甚至用針刺破指尖,以熱血書寫經(jīng)書,身邊結(jié)交的都是僧人,他常常說,不幸生在帝王家,如果能生在普通人家,他當(dāng)皈依三寶,不問世事,做一個無牽無掛的瀟灑和尚……他還在自己起了個號,叫蓮峰居士,表明心志。 面對才華橫溢,又無心奪權(quán)的六弟,李弘冀猶豫了。 十個兄弟,總不能全都?xì)⒘税桑?/br> 可是留著六弟,難保不會有人拿他做文章……既然如此,不如就想個妥善的辦法……李弘冀猛地想起,當(dāng)年葉華曾經(jīng)向南唐提出要求,要送六皇子進(jìn)京,填詞侍奉大周皇帝。 不如就借機(jī)把六弟趕出去,他醉心佛經(jīng),而大周又在滅佛,他去了也斷然不會受到重視,又替自己消除了一塊心病…… 李弘冀真是想到做到,他立刻降旨,把其他幾位兄弟圈禁起來,沒有多少日子,他們相繼病死,只剩下一個六弟李從嘉。 李弘冀加封他為侍中,并且任命為使者,前去開封,朝見大周皇帝。 李從嘉離開了金陵城。 回首故國,淚水長流,父皇死了,幾位兄弟也都沒了,曾經(jīng)和藹可親的大哥變成了一個魔鬼??? 老天爺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從嘉想不明白,他也不想弄明白,從江南一路北上,沿途所過,寺廟都變成廢墟,許多石制泥塑的佛像,殘破不堪,隨意扔在地上,任憑孩童踐踏。 看到此情此景,李從嘉更加傷心。 他好容易到了開封,卻被晾在館驛里,一連三天,半點(diǎn)消息都沒有。 這一夜,李從嘉百感交集,擔(dān)心自己的命運(yùn),他在月下,輕吟起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