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倒霉的符彥卿
書迷正在閱讀:過度敏感(1v1高H)、重生豪門攻略、我不說話不代表我不知道、星際戰(zhàn)爭:守護(hù)者聯(lián)盟、以婚為名 (高干 婚戀 1v1)、瞬時者、我就是能進(jìn)球、新歡、輕舟萬重山、體面(NPH)
大周的科舉和宋代那種超級大放送不一樣,一次能錄取十幾個,已經(jīng)算是很多了。幾位相公都有自己的算盤。 現(xiàn)在收節(jié)度使的權(quán)力,文官的知府知州地位大大提升,每年安排幾個下去,從縣令干起,或三年,或五載,這幫人就能升任知府,獨當(dāng)一面。 到時候文官就能順利接手武將留下來的權(quán)力。 他們坐鎮(zhèn)政事堂,掌控樞密院,還捏著御史臺。 和武夫們硬碰硬,肯定是斗不過,但是水滴石穿,天長日久,只要有皇帝的支持,就不怕壓不住武人。 自從安史之亂以來,差不多二百年的時間,絕對是文官最不愿意回首的黑暗時代,他們朝不保夕,被肆意殺戮欺辱,讓一群粗鄙武夫踐踏尊嚴(yán)……簡直是滿肚子苦水,三江四海都裝不滿。 郭威登基之后,文官終于看到了出頭天。 政事堂的諸公受到了皇帝尊敬,漸漸有了宰相的威風(fēng)。 尤其是王峻和王殷等人完蛋之后,朝中崛起的新一代將領(lǐng)全都不敢跟他們正面沖突,唯一的特例就是葉華。 可這小子也沒有一屁股坐在武夫一邊,相反,受節(jié)度使的權(quán)力,整軍,處置武人,葉華從來沒有手軟過。 雖然他也跟幾位相公鬧得不愉快,但是總體上大家還能相忍為國。 可到了現(xiàn)在,幾位相公都感到了一股強(qiáng)大的壓力,圖窮匕見了! 姓葉的小子果然是深謀遠(yuǎn)慮! 他使出殺招了! 而且還是見血封喉的那種! 政事堂會議草草結(jié)束,李谷就主動邀請魏仁浦,到了自己的值房,他們兩個要商量一下對策。 “魏相公,葉華鼓動陛下,重用武夫,我看陛下也就是一時起意,未必會真的聽他的,你說好不容易把武夫壓下去,再讓武夫掌權(quán),陛下能放心嗎?” 魏仁浦不以為然,他冷笑道:“李兄,陛下不放心武人,就真的放心文官?” “這個……”李谷苦笑道:“文人總不能造反吧?” “那這些武夫有本事造反嗎?” 李谷終于變了顏色,“魏相公,這次重用的武人,是以軍中的低級軍官,甚至是普通士兵為主,擔(dān)任的也都是書吏一級的小官,他們的確沒本事造反,可萬一有人威望極高,登高一呼?” “呼什么?”魏仁浦不氣道:“一千來人,分散在十二個州,管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又不是說了算的大官,他們能折騰出什么動靜來?你沒有看到葉華的建議嗎?他要求在軍中服役五年以上的士兵,解甲歸田,這一招足以消除陛下的顧慮,甚至愿意推波助瀾,你還沒想明白?” 李谷鬢角的汗水就下來了。 想明白了,當(dāng)然想明白了。 武將之所以能號令三軍,在于他的部下親信遍布軍中,這些人只知將領(lǐng),不知皇帝,久而久之,尾大不掉,就成了皇帝的心腹大患。 可如果定期清退一些武人,換成新人上來,這樣新舊交替,不斷更換,自然就能削弱武將的號召力。 一個簡單的道理,是讓這幫人留在軍中,為將領(lǐng)的羽翼,還是放回地方,去做小吏?是擔(dān)任中下級軍官的危害大,還是擔(dān)任小吏的危害大? 這是一筆非常清楚的賬,以柴榮的英明睿智,豈能看不明白! 所以說,以武夫為小吏,絕對符合皇帝的利益,對武人來說,也是個好事情。 那究竟損害了誰的利益呢? 很顯然,就是文官了,不然這位相公也不會震怒。 “過去吏員雖然手里有權(quán),但是他們身為賤民,立了功是縣令知府的,出了差錯,是他們自己擔(dān)著……除了能盤剝百姓,撈一點錢財之外,就沒有別的指望了。官吏之間,云泥之差,不可同日而語!”魏仁浦哀嘆道:“可讓武人擔(dān)任了小吏,他們就不再是賤民,相反,如果做好了,就會高升,成為縣令,知府,甚至升到朝中,擔(dān)任大員,或許有一天,宣麻拜相,也未必不能!” “不會吧!” 李谷搖頭道:“魏相公,你是不是過慮了?武人能有多少本事,讓他們收稅,緝捕盜賊,整修道路,或許還行!若是讓他們管理一方,甚至進(jìn)入朝中為官,我看就算給他們位置,也做不好!” 魏仁浦哼了一聲,淡淡道:“葉華也是武夫,你覺得他如何?” 一句話堵住了李谷的嘴。 他臉都漲紅了,不服道:“葉華是個妖孽,我自愧不如???,可這樣的妖孽,幾百年也未必出一個,有什么可怕的!” “你錯了!” 魏仁浦敲著桌面,厲聲道:“你怎么忘了,這一次陛下就任命了一千人?。〈蛞淮握叹陀幸淮笈浞蜻M(jìn)入官場,就算他們不爭氣,不成材,但總會有幾個厲害的人物,這種身上有軍功,跟丘八武夫打折骨頭連著筋的,哪怕只有一個,也不是你我之福!更何況他們的后輩源源不斷,遲早這朝堂要被他們給霸占了!” “李兄,這里面還有一層……一旦靠著軍功進(jìn)入官場的人越來越多,就會帶動許多青年才俊,投身行伍,從這條路子進(jìn)入仕途,這才是我最擔(dān)心的!” “不會,絕對不會!”李谷搖頭,“魏相公,從科舉出來,至少能擔(dān)任縣令,哪有人會放著清貴的路子不走,跑去玩命,不可能的!” “哎呦!” 魏仁浦急得都站起來了,他探身到李谷的面前,臉對著臉。 “我的李相公啊,科舉才能出來多少個?多少人一輩子都考不上尺寸功名,咱們不說別人,就說李太白,你覺得他如果活在當(dāng)下,又會怎么選擇?” 李谷沉吟道:“李太白是罪人之后,商人之子,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而且以太白的脾氣,只怕也不愿意跟其他人一般,皓首窮經(jīng)吧?” “是啊,所以李太白一生在權(quán)貴之間輾轉(zhuǎn),希望有人提拔,能夠一步登天,進(jìn)入仕途。假如他活在當(dāng)下,老夫以為他或許會進(jìn)入軍中,靠著斬首立功,然后謀個一官半職,李相公以為如何?” 李谷陷入了思索當(dāng)中,的確,憑著軍功進(jìn)入官場,堂堂正正,光明正大,以李太白之瀟灑,或許會走這條路。當(dāng)然了,做小吏未免屈了才華,或許李白也不會低頭。 但是不管怎么說,總會有一些科場失意的天才,去投身行伍,以此為晉身之階! 其實不說別人,就像魏仁浦,他就是讀了一肚子書,卻考不上科舉的那類人。 最后冒險投靠郭威,孤注一擲,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魏仁浦很了解文人的心思,科舉之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走的,讀了一肚子經(jīng)史子集,也未必能寫好科舉文章。 而且科場考試,歷來都是弊端無數(shù),許多大才子,考得白了頭,也得不到功名,所以才有那么多苦大仇深,懷才不遇的詩作……不過這些人不需要發(fā)愁了,葉華給他們想好了路子,去軍中服役五年,立了戰(zhàn)功,就能進(jìn)入仕途,雖然低了一點,但只要真有本事,也能升到高位,實現(xiàn)胸中的抱負(fù)。 “李相公,從今往后,科舉只怕會形同虛設(shè),天下英才,爭相投軍,成為武夫……我,我等身為宰相,有何面目面對士林之望??!” 李谷老臉變成了可怕的青紫色。 科舉大興,世家大族被寒門地主取代,曾經(jīng)比皇室還要尊貴的豪門世家一落千丈那叫一個慘啊!若是軍功的路子走通了,當(dāng)下通過科舉崛起的士紳地主就會面臨和世家一樣的處境……呃不,是更加凄慘! 普通百姓不再尊敬讀書人,反而去崇拜武夫,地方上整個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都會洗牌,以后百姓遇到了事情,回去找武人調(diào)停,而不是靠著文人裁決……讀書人再也不代表尊貴,反而武人成了真正的英雄! 如果走到了這一步,只怕比禮壞樂崩還要可怕一萬倍! 本來以為圣人重文抑武,屬于文官的時代到來了……哪知道武夫堆里,竟然出了個怪胎! 葉華這小子,實在是太可惡了! 他居然用這種辦法,讓武夫勢力復(fù)活了! 不只是復(fù)活,是變得更加龐大! 從下到上,全都是武人的了! 還給我們剩下什么? 李谷撓了撓頭,很是無奈,“我說魏相公,要不讓咱們的子弟也投身行伍算了!葉華太厲害了,我們斗不過他?。 ?/br> 魏仁浦哼了一聲,悶聲不語,他現(xiàn)在最后悔的就是當(dāng)初支持?jǐn)嗔搜苁ス幻},讓孔家的傳承沒了……否則還有孔孟這個招牌可以用,何至于無計可施! 他們在商量,其他的官員也在商量著,作為大周最聰明的頭腦,他們愣是沒有半點主意,畢竟這事情連柴榮都點頭了,有皇帝的支持,胳膊擰不過大腿??! 就在這時候,突然有一封彈劾樞密副使趙普的奏疏,送到了政事堂……奏疏上說,趙普奉命負(fù)責(zé)黃河大堤安全,結(jié)果他為了不淹沒魏王符彥卿的田莊,而掘開河堤,足足淹了一個半縣,致使幾十萬人無家可歸! 這一道奏疏上來,政事堂的諸公,如獲至寶,趙普,符彥卿……這倆人都跟葉華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老天爺總算幫了我們一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