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3
幾年來,逍遙宮都沒再生過火,柴火都要現(xiàn)劈。 凈思忙前忙后,舀水,洗米,燒火,煮粥,好半天才做好,端到喜山面前。 喜山興致缺缺地接過,嘗了一口,不是記憶中的味道,沉默地將碗放回原處。 她沒再理會凈思,走到大殿外面,坐在石凳上沉思。 師父還在時,她也曾聽聞過有師伯師祖分升成仙的故事,但那到底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截止她和徐鶴一修煉的那些年,靈氣早就不如當年,已經(jīng)很久沒有再出過真正的修士,多是武力值較凡人更為強悍的普通人。 幾百年來,也只有徐鶴一會特殊一些,rou體成圣,幾乎不死,這才在西域的亂箭下存活下來,逼得皇室不得不請出巫師們用蠱毒封印。 在遇見弗妄以前,喜山也曾聽聞弗妄傳經(jīng)求道的故事,人人都說他接近成圣,只差最后那一刻,但喜山親眼看到他墮魔了啊。 墮魔的人,難道也能幡然醒悟,突然就洗去魔氣,就地飛升? 難道她真的是弗妄修行路上的一道劫難,就連這墮魔也是他渡劫當中既定的一部分,是以他不像昆侖山上那個邪祟一樣,而是始終保持著理智? 正想著,凈思走到她面前,顫顫巍巍地問她,“施主,粥已經(jīng)做好了,接下來,需要小僧做些什么?” 喜山無意為難一個小輩,略顯煩悶地說,“拿紙筆過來。” 凈思聞言折身回到庫房,拿來了紙和筆。 喜山提筆寫下破陣之法,交給凈思,自己則反身回到寢殿,抱著枕頭睡了過去。 她沒想到,凈思拿到了下山之法,依然選擇留在山上,讓她在幾個月以后,再次被喚醒。 介于清醒和睡夢之間,她的反應略顯遲鈍,只將響動聽了個大概,并不知道具體是什么。 她走下床,揉著眼睛走到山頭,看到凈思和綠歸面對面站著,凈思懷里抱著一個罐子。 見喜山出來,凈思仿佛如蒙大赦,逃到了喜山身后,“這是種子,不能吃的,施主,你快勸勸這蛇?!?/br> 喜山錯開身子,坐在石凳上,“你怎么不自己勸它。” 綠歸再次直面凈思,上前兩步,用蛇尾將他纏住。 喜山和綠歸心意相通,知道它在想些什么,它并不是真正想吃這罐頭里的種子,而是將凈思當成了玩伴,正在和他打鬧。 而小沙彌并不知道內(nèi)情,離蛇這么近,害怕得嘴唇哆嗦,正閉著眼睛念經(jīng)。 喜山用白練把罐頭拽了過來,掂量著重量,“不是給你了下山之法,怎么不離開?” 凈思睜眼,求助地看著喜山。 喜山說:“好了,綠歸,它怕你,你如果想和他玩,離他遠一點,他手和腳都被你綁住了,怎么跟你玩?” 綠歸歪著腦袋看了看喜山,最終松開了懷里的人。 凈思落在地上,扶著膝蓋喘氣,仍不敢抬頭看。 喜山掂著罐頭,輕輕抬眼,“問你話呢。” 凈思調(diào)整呼吸,將手舉起,貼在胸口處行禮:“施主對圣僧有恨,余恨未消,我替少林弟子承擔因果,您需要我做什么……” “與你何干?” 喜山站起身,將他提了起來,咬牙,然而話到嘴邊,說什么都覺得不妥,最終將人甩在地上。 她仍覺得不解氣,用白練把人纏住,扔到了陣里,“有多遠滾多遠,你算什么東西?!?/br> 返身走在山上之時,她才發(fā)現(xiàn)這人竟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山里翻土種田,甚至搭上了架子。 白練翻飛,把架子推倒、土地踩翻,喜山一路往前,即將回到大殿之際,察覺到凈思再次折返上山了。 喜山又一次將凈思扔下山去。 如此反復了大概三次,她心里那股郁結(jié)之氣,消得七七八八,慢慢又恢復了原來的儀態(tài)。 她不該為難一個小輩的。 喜山清醒了大概一個月余,看著凈思將她毀壞的田地重新翻好,種上種子。 原來,逍遙宮的土地貧瘠,是因為一直都沒有認認真真開墾過,這些日他施肥、種地,竟然真的讓這里有了一絲生機。 只可惜凈思和綠歸還是相處不好,它太熱情,凈思害怕,一直不敢看它的眼睛。 喜山看著他們打鬧,偶爾觀察山頂凍土的情況,判斷幽熒生長所需的時間,她以為日子會一直像這樣過下去,睡醒之際,一次次看著山地愈發(fā)茂盛,綠歸長大,僧人沉穩(wěn)。 第十年,凈思不見了。 喜山從床上起來,看見綠歸正盤在腳邊,愣了許久。 她撫摸著身下的蛇,綠歸幽幽轉(zhuǎn)醒,對著她吐出了蛇信子。 這蛇已經(jīng)漸漸長大,有一棵小樹的粗細,表情也更加細膩,似乎真正有了人類的感情,露出一些悲戚的神態(tài)。 喜山跟著它走向了房間內(nèi)的圓桌,桌子上,有一封信。 凈思走了。 “暴雨下整整三年,嵩山塌陷,少林不得不搬遷。方丈和各位師祖意見不合,主持們帶著各自的弟子自立門戶,少林分崩離析。我心系少林,不得不離開,望珍重?!?/br> 喜山倒沒有綠歸那么傷感,只是有些詫異。 連續(xù)暴雨,少林淪陷,這怎么有點像天譴的味道。 她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個人影,因為許久未見,有些模糊。 喜山本以為這事和自己沒有任何關(guān)系,但她怎么也沒有料到,這次醒來,她竟再也睡不著了。 白天,她穿行在凈思種下的田地之間,摘了些果子,有的咬了一口覺得很酸,便遞給綠歸。 夜里,她來到師兄的棺槨之前,看著遍地散發(fā)熒光的蘭草,靜靜望著躺在那里的人。 她睡不著,沒有事情干,極盡無聊,終是忍不住,決定帶著綠歸下山。 綠歸已經(jīng)很大了,不能再攀在她手腕上,只能藏身在暗處。 她不知道自己目的地是哪里,攀在綠歸的背上,任她背著自己往前走。 她見到的人越來越多了。 到處都是流民,因為暴雨,很多人流離失所,喜山幾次走在他們當中,聽到了一個奇怪的傳聞,說少林寺十年前成圣的僧人,飛升失敗,觸怒天譴,終于波及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