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jié)
南康公主心情大好,一雙妙目笑盈盈地打量著桓溫:“你這老奴,今兒轉(zhuǎn)性了?不心疼你那小兒了?” 桓溫溫柔地攬過南康公主,柔聲道:“這后院,有公主為我打理得井井有條,我自是放心的。平日庶務繁多,難得能和公主共度良宵,豈能為這些小事就丟下公主一人獨守空閨!” 兩人打情罵俏說著話,直到天黑,正說要去洗個鴛鴦浴好安歇了,桓溫卻叫來跟隨自己的管家,去把今日得的東西取來。 “什么物什這樣稀罕?”南康公主不解問道。 桓溫神秘一笑,“公主見了便知!” 待管家把匣子取來,桓溫親手將這個頗有異域風情的匣子送到南康公主手中,道:“公主打開看看?!?/br> 南康公主依言打開匣子,見里頭整整齊齊排列著六顆拳頭大小的圓珠子,桓溫叫人熄了燈,一片黑暗中,那六顆珠子熠熠生輝,竟照得這室內(nèi)如同點著燈燭一般。 “是夜明珠?”南康公主幼時在宮中,自然也見過這夜明珠的。不過這珠子即使在宮中也是稀罕物,就她母后庾太后的陪嫁中有一顆,卻也只得這些珠子的一半大小。 “公主可喜歡?”桓溫期待地看著她,“溫一直記得,早年公主曾說,不喜這桐油燈與燭火的氣味,如今有了這夜明珠,將它們安放于室內(nèi),公主便不必再受這煙火味折騰了?!?/br> 南康公主聞言,幾乎立刻紅了眼圈。這話原是她才嫁給桓溫時,在新婚中曾跟桓溫抱怨過的,沒想到他竟記了這么多年?;笢卦缒昙揖硵÷?,帶著兄弟幾人,過了好一段困苦日子,就算后來發(fā)達了,也一直崇尚節(jié)儉。如今,竟能為了她一句話,一點小喜好,找來這奢華無比的夜明珠照明。 “豈能不喜!元子實在有心了!” 芙蓉帳中,兩人顛鸞倒鳳一番,如今方是云消雨歇。南康公主躺在桓溫懷中,心中滿是柔情蜜意。 “阿鉞明年也將是弱冠之年了。回頭跟六皇叔商議一番,定個日子,早些將他那三女迎進門來?!被笢貙δ峡倒鲊诟赖?。 六皇叔即是會稽王司馬昱。他是元帝幼子,和南康公主的父親明帝乃是同父所出的親兄弟,是以南康公主和桓溫雖比司馬昱年長幾歲,卻皆要稱他一聲皇叔。 “阿福畢竟年紀尚幼,六皇叔還想多留他這幺女幾年呢!”南康公主道。她畢竟也心疼自己的兒子,自然想兒子早些娶妻。不管怎么說,男人總要先成家,在外頭建功立業(yè)人家才會將他當做有擔當?shù)某扇恕?/br> “過些日子,我再去跟六皇叔說道一番?!逼鋾r桓溫兩次北伐以后,已有權(quán)傾朝野之勢。會稽王司馬昱雖說有輔政之名,也漸漸開始對桓溫有幾分忌憚?;笢丶乳_了口,說的話自然是十分有分量的。 與其說是司馬昱舍不得幺女,倒不如說是那司馬道福的生母徐福姬舍不得女兒早嫁,六皇叔是個耳根子軟的,經(jīng)不得愛妾念叨,不過是答應了那徐福姬才非要拖到司馬道福及笄了才出嫁。南康公主聽桓溫這樣一說,便也放心下來,有桓溫出馬,就一切無憂了。 “阿鉞的婚事一過,便該輪著阿式了。”桓溫開口道,話一落音,便感覺到懷中的南康公主身子一僵。 “阿式阿式!我看你成日里就念著你那三兒!今日這般討好我,也為的是他對罷?”習氏母子,便是南康公主的逆鱗。果不其然,一聽這話南康公主便立刻發(fā)飆了。 第14章 夫妻之間 阿式,便是指的習氏所生的桓三郎君桓歆?;胳ё杂滋熨Y聰穎,又從小跟在桓溫身邊長大,得他悉心教導,桓溫對他的關(guān)注,自然要比其他幾個兒子更多。 這個兒子,要論起來,無論是長相還是才能,都是最像他的?;笢匦闹袑λ兴珢垡埠苷!,F(xiàn)下桓歆已經(jīng)十七,早該說親了,卻一直因為那些陳年舊事給耽誤了。如今桓溫大有雄心,眼界目光和當初有了天壤之別,他對桓歆寄予厚望,自然不愿像其他人家的庶子一般,在地方上隨意說個小戶委屈了他。 “阿男,你別氣??!先聽我說完?!蹦峡倒餍账抉R,名興男。床幃之間,桓溫常會昵稱她為阿男。 桓溫連忙安撫道,“并非是我偏疼三郎,實在是他那舅父難纏?;亟抵?,那習別駕就已經(jīng)提過好多次,眼看三郎已經(jīng)快十七,還沒入宗譜,這不管在哪家,也說不過去的?!?/br> 習別駕,便是如今的荊州別駕習鑿齒,是桓溫手下的肱骨棟梁之一,也是習氏的嫡親兄長,桓歆的舅父。 荊州素來是東晉重鎮(zhèn),其地民風勁悍,兵強財富“居天下之半”。東晉在江南立國,以建康為京都,以荊、揚為根本,而荊州地處揚州上流,常能對京師建康形成威脅。世代盤踞荊楚一帶的習家勢力強盛自然非同一般。 當年,習氏下嫁桓溫,南康公主自然是一萬個不同意的。但強龍不壓地頭蛇,就連當時鎮(zhèn)守荊州的庾翼也得禮讓習家三分,桓溫污了人家嫡女,怎能不給個滿意的交待。 以往庾翼想讓自己的兒子求娶習氏女,人家都還看不上,好不容易桓溫這邊能搭上習家,庾翼自然要好生促成。連朝中掌權(quán)的庾亮和庾太后也十分贊成。 因此,盡管當時南康公主不愿,但有自己母后和庾氏的施壓,卻也不得不妥協(xié)。也正是因為有了習家這門關(guān)系,當年庾翼病逝之后,各方勢力角逐之下,桓溫才能入主荊州,并在習家的幫助下迅速站穩(wěn)腳跟。 不過,當時習氏傲氣,即使下嫁桓溫,也不愿屈居人下,堅決不肯回建康向南康公主行妾室禮。雖說習家因此事蒙了羞巴不得遮掩下去,也不愿為她和皇族撕破臉,但她身后尚有兄長習鑿齒力挺,便得以久居荊州,說是二房妾室,卻漸有平妻之勢。南康公主也是個倔性的人,習氏不愿回建康向她行妾室之禮,身為桓氏宗婦,她便堅決不同意習氏所生的桓三郎君入宗譜。兩人便一直僵持了這么十多年。 “又是習鑿齒!她習文慧憑什么!不就是有個好兄長么!只恨我生的早,沒有兄長撐腰,兩個弟弟也去了,如今孤苦無依便都來欺辱我……”南康公主恨極,在桓溫面前卻是難掩脆弱,不禁撲到在他懷里嗚嗚痛哭起來。 南康公主是長女,她同母所生的兩個弟弟成帝和康帝都已經(jīng)相繼去世,如今當政的是她侄兒司馬聃,侄兒年幼,又唯母親褚太后馬首是瞻,手頭沒什么實權(quán)不說,和她這個姑姑也不親近。庾氏一族隨著庾亮和庾太后相繼過世,也樹倒猢猻散開始走下坡路。如今的南康公主,早已不復當年的意氣風發(fā)。與皇族的關(guān)系,大多也只是面上情。她心中指望的,除了桓溫就是兩個兒子。 “阿男不哭!”桓溫撫著她的背安慰她,“怎么能說孤苦無依的話呢?你還有我,還有大郎和二郎??靹e哭了,仔細傷了身子!” “你如今最得意你那三兒!哪里還記得我們的大郎二郎!”南康公主控訴道。兩個兒子在桓溫面前乖得跟龜孫子一樣,以前回來還常跟她說,羨慕桓歆跟桓溫的父子溫情。桓溫還跟手下幕僚夸過桓歆最像他,兩個兄長都不及他有才能一類的話。 “公主這是說的什么話!三郎再能干,那也是庶子。我將來這一切,都是要交給大郎和二郎的。”桓溫信誓旦旦道:“你道我如今這南征北戰(zhàn)不辭辛苦,為的都是誰!還不都是為了你們母子三個!公主這樣冤枉我,真是叫人寒心!” 南康公主倒是頭一次明確從桓溫口中聽到將來所有一切都要交給自己兩個兒子的話,聞言,頓時止了哭聲,“元子這話當真?” “我何曾騙過公主!”南康公主這才破涕為笑。 桓溫見哄住了南康公主,便繼續(x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道:“如今三郎已經(jīng)十七歲,這入族譜的事情實在是勢在必行了。那習鑿齒,我如今還需得依仗他給我掌管后方,若是為此事鬧翻了臉便實在不值。公主你想,不過就是入個宗譜而已,沒什么大的關(guān)礙,三郎入了宗譜也還是個庶子,將來得在他兩個兄長手下討生活?!?/br> “我將身后所有都留給我們大郎二郎,雖說也符合禮制叫人挑不出錯來,但三郎的生母畢竟出身習家,到時恐要起紛爭。如今,趁著我還在,有些余蔭,便讓他入了宗族說個好親事,權(quán)且當補償,也算是對習家有個交待。我知阿男一向?qū)捄甏蠖?,為我著想,這點小事便不會反對罷?” 這個時代,人們的宗族觀念很重?;胳г倌芨?,若不能入宗族,那也只能算是個孤家寡人,在外頭是要受人歧視的。 說來說去,南康公主終于明白,原來桓溫早就決定了要給桓歆在建康定親,這才要讓桓歆回來入宗族?;笢亟袢找呀?jīng)收到桓歆的信,說是已經(jīng)帶著習氏從荊州出發(fā)趕往建康了。離桓歆送信到如今,也已經(jīng)大半月了,說不得再過半月二十天的,兩人便要抵達建康了?;笢剡@一番交待,就是要讓她和習氏兩母子好生相處。 “你回來這些日,對我這樣好,便是為的他們母子兩人的事吧?”南康公主幽幽問道。 南康公主性子潑辣,早年叫桓溫很是頭疼,每每不得不花好些功夫來哄這悍妻。如今,也正是為了三兒桓歆能順利入宗族,他這幾個月才對南康公主格外用心討好。若非如今尚還不能與庾氏和司馬皇族翻臉,倒也不必費這功夫。 南康公主倒不愧是跟桓溫夫妻二十余年的人,這話正中紅心,但桓溫自然不會承認。 “阿男為何總是曲解我?我不過是想著,習氏與三郎回來,少不得要讓你委屈些,心下疼惜,才費力討你歡心。竟不料阿男這樣想我……” 不管怎樣,好說歹說,南康公主總算同意了桓歆入宗族,并好生在建康給他選門親事的事情。為此,桓溫割地賠款,答應了給桓熙請封世子,過幾年還要給桓濟討個爵位,總算把南康公主哄得心花怒放。覺得她家老奴果然沒騙她,是真真把他們母子三人放在心上的。 ————————————————分割線———————————————————— 且說桓姚那日,雖說屈辱,倒算是虛驚一場。 桓祎這小兒,雖然對她心懷不軌,卻對男女之事一知半解,連衣服都沒脫,只是壓著她磨蹭著發(fā)作出來,除了胡亂親了桓姚幾下,再也沒干別的。 桓姚一開始反抗不了他,費盡力氣之后,便只能躺著不動任他作為,指望著等他放松警惕再趁機逃走。桓祎畢竟是初次,時間自然不長,待他釋放完畢,精疲力竭心神恍惚之際,推開他便跑了。 待桓祎緩過神來,要去追她,卻根本連個人影都沒瞧見。 這么點緩沖時間,要真的跑,桓姚自然是會很快被桓祎追上的,所以她便在路上尋了個樹叢躲起來,待桓祎追過了,再回去拿自己的畫具。 回到蕪湖院,仍有些余驚未定。李氏見她臉色不好,問起緣由,她卻什么都沒說。一方面是不想讓李氏擔心,另一方面,這樣羞恥的事情,她也難以啟齒。 前世看史書時便知魏晉南北朝是個極其放任自流也極其荒謬的時代,各種奇葩事多如牛毛。那大家族中近親j□j的事情也不是沒聽過,當時也就當個風聞罷了,卻不想,如今竟然發(fā)生到了自己身上。 她無法理解,桓祎這小兒為何會對自己的血親姐妹產(chǎn)生那樣的想法。且不說兩人的血緣關(guān)系,就是他小小年紀便猥褻幼女的做法就令人十分厭惡了。 現(xiàn)代社會,尚有法制約束,可在這桓府后院,她們卻被困得如甕中之鱉,任他一伸手便能將她捉起來。眼下他對男女j□j尚還懵懂也就罷了,一旦他哪日清楚了,她就岌岌可危了。 可如今她卻還避不開他。他即將搬出內(nèi)院,以后不能那么方便地出入內(nèi)院,這對她而言倒是好事,但卻還有那么多事情需要他幫忙。就算他不來找她,她也要去找他的。 稍微冷靜一想,桓姚卻也還是知道,自己是必須繼續(xù)與他虛與委蛇下去的。她們勢單力薄,除了桓祎,別無選擇?,F(xiàn)在還遠不到放棄桓祎這步棋的時候,她只能努力保全了自己。 桓祎找了她一路,還是沒找到。畢竟才滿足了心里的執(zhí)念,滋味又是那么好,對桓姚更是歡喜,桓姚罵他打他還撓了他一爪子之類的事情,都統(tǒng)統(tǒng)忽略不計了。心里只怕桓姚以后再不理他,想著要怎么讓她原諒自己。 找到蕪湖院去,桓姚果然是回來了,卻完全沒給他好臉色看?;傅t泱泱地離開,回去找玉書給他出主意。 桓姚自然也是拿準了桓祎不會跟她翻臉,才會這樣端著姿態(tài)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就是如此,你進我退。她若不把態(tài)度放強硬些,恐怕他以后更要肆無忌憚了。 第15章 成名契機 第二天,桓姚讓曾氏托人送了信給玉書,單獨把玉書約了出來。 這么幾個月接觸下來,她已經(jīng)完全確定,玉書確實是站在她這一邊的?;傅t對玉書很信服,所以,這次的事,還得托付玉書一番才行。 桓姚的簡信并沒有落款,但玉書長期幫桓姚送畫到雅風堂,對桓姚的字跡已經(jīng)很熟悉了,一看到那字,便知是她。 見面寒暄一番才知道,原來玉書本也是打算來找她的。 “本想提醒七娘子,之前三姨娘找了我們院中的奴才過去敲打,已是知曉你與四郎君交好之事了,七娘子往后倒是要多加提防才是。無奈這幾日被四郎君派到外頭辦差沒抽出空閑,才回來,卻不想,竟是四郎君先生出了事端?!庇駮?。 桓姚默默記下他所說的事,心中暗自警醒。 “想來四哥已將昨日的事告訴了你?!被敢Φ吐涞氐溃骸斑@樣的丑事,本不該外道。但我實在深感惶恐,別無他法,思來想去便只能來求玉書你了。” 玉書見狀,面露不忍,“七娘子想要奴怎么做?” “四哥他一向信服你的話。我并不愿因此事與四哥斷交,但也需讓他知曉,此事違背倫理,不該為之。還望玉書你多提點他,叫他心中多個忌憚?!?/br> 玉書明白了她的打算,自是應下。 桓姚鄭重朝他一福身,“玉書,多謝你這些時日以來的援手。將來若有那一天,我桓姚必然報答你?!?/br> 玉書連忙避開,“七娘子不必如此,我不過是還七娘子當年的恩情。玉書身為下奴,能幫到七娘子的地方有限,有時候也不能不顧全自身,還望七娘子善自珍重才是?!?/br> 說到恩情,桓姚詳問起,這才知曉,四年前,玉書剛被賣進府里時,桓姚在他最為困難的時候救助過他。那時,桓姚還沒穿來,自然對此毫無印象,但也對原主的善報頗為欣慰。 “你保全自身是應當?shù)?。我當時年幼,料想也不過舉手之勞,你能為我們做到如今這般,我已是感激不盡了?!被敢σ膊⒎遣恢M退的人,不可能攜恩圖報。玉書愿幫他們是情分,不幫是本分。這世上,本就沒誰該無緣無故對他人好的。 囑咐過玉書之后,桓姚放下心來,繼續(xù)作畫。 其后,桓祎登過三次門便正式搬出內(nèi)院了。 張婆子的事情,他言而有信地幫她辦好了?;敢Ξ嫼玫牡谝慌廊藞D,是夏商傳說系列,四張成一套,便是玉書領(lǐng)著張婆子一起送去雅風堂的。 桓祎拿著這件事來邀功,桓姚雖比前一次態(tài)度好些,卻依然沒怎么理會他。在玉書的鼓動下,他再接再厲地捧了禮物來賠罪,直到搬出內(nèi)院之前,桓姚才“原諒”了他。 桓祎雖是遺憾不能再那么頻繁地與桓姚見面,卻也暫時不敢再輕舉妄動。 且說五月里,倒是發(fā)生了一件令桓姚喜出望外的事情。 “曾老婆子,大喜事,大喜事??!”這天上午,適逢桓姚才將第二批美人圖交給張婆子送去雅風堂。哺時過后,這張婆子竟興沖沖地又來了。 要知道,以前張婆子自給她們辦事以來,可從沒有這么喜形于色過。就算得了好處,臉上也是刻意端著的。被桓祎那邊轄制住以后,心中就更有幾分不情愿,雖然桓祎事先給過賞銀,但那過手的銀子卻撈不著好處,真叫她心里跟刀剮了似的。 “什么事叫你這樣風風火火的?”曾氏問道。 張婆子抿了抿鬢角,從袖袋里頭拿出一個巴掌大小的木匣子,“這是黃掌柜囑咐我交給你們的?!?/br> 匣子上帶著完好的封條和印泥,顯見張婆子并沒有私自打開過。今日黃掌柜問了她一些關(guān)于畫作者的事,就給了她好幾塊碎銀子,入手一掂量,居然有二兩之多,這可叫張婆子高興壞了,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匣子里頭,她也知道肯定是好東西,但之前得了玉書警告,自己兒子也還在四郎君院里當差,終究不敢昧了去,貼了封條,她都不敢打開來看看。因此,此刻,眼巴巴地盯著張婆子。 曾氏自然不會當著張婆子的面打開,只問道:“那黃掌柜可有什么話交待?” “黃掌柜說,你們的畫,得了貴人賞識。這里頭,是貴人賞給你們的東西?!痹谶@一個帽子掉下來能砸到三個公子王孫的京城里頭,叫黃掌柜那種見多了世面的人能稱得上一聲貴人的,委實不多。她其時很想開開眼,這貴人到底賞了什么,順便看自己能不能再揩點油水回去。 曾氏沒如她的愿,只是囑咐道:“此事你要管住自己的嘴,若泄露出去,大家都沒好果子吃?!?/br> 待張婆子離去,曾氏這才閉了院門將匣子拿進屋里給李氏和桓姚看。 桓姚打開匣子,見里頭整整齊齊地放著十個成色上好的金錠子,一兩一個,總共是十兩。一兩黃金,折合十兩白銀,這可是一百兩銀子呢。從來到這個世界至今,她們手里可從來沒有過這么多錢。 有了這些錢,往后她們的日子就更要好多了。因此,桓姚這個一向?qū)疱X不當回事的人,都有些心跳加速了。李氏和曾氏兩人也都面露喜色。 除此之外,匣子里還有一封書信,是黃掌柜親自寫的,闡明了這次送上大筆銀錢的緣由,并向玉衡山人表達了恭賀之意。 原來,桓姚的第一批仕女圖,竟然被會稽王世子看中,一次性全數(shù)買走了,說是獻給會稽王做壽禮。會稽王骨子里是個文士,在建康城是出了名的喜歡清談和雅事之人,私底下,還有個少有人知的愛好,喜歡美人圖。世子獻上的畫,讓會稽王愛不釋手,對這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畫作者“玉衡山人”十分贊賞。因此,世子叫人來傳信給黃掌柜,若再有那玉衡山人的仕女圖,只管送到會稽王府上去。 除此之外,還留下了一枚客卿令,說是讓黃掌柜轉(zhuǎn)交給那玉衡山人。 很明顯,這會稽王對玉衡山人有招攬之意。 這還是桓姚第一次收到黃掌柜的書信,按說就算這畫賣了個好價錢,黃掌柜也不至于在信中那般恭維客氣。畢竟,黃掌柜的書畫店是建康城中極富盛名的,背后也有大世家撐腰,來來往往的,哪個不是王孫貴族世家子弟。這會稽王,竟值得他這樣興師動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