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繼續(xù)買院子(水妹加更)
書迷正在閱讀:從退婚扶弟魔女友開始撿垃圾、一胎三寶:黑客媽咪帶球跑、拯救短命王爺攻略、白蓮花不怕輸、二爺?shù)男∽孀隈R甲掉一地、正版修仙、砂隱忍村大開發(fā)、尤夫人、強制進入(1v1)、超品修仙
國內(nèi)的情景喜劇分北派和海派,北派如《我愛我家》,海派如《老娘舅》。 一拍就是一百集,甚至幾百集。這東西沒上限,只要有點子就能扯出一集,放映周期極長。 許非可扯不出一百集,計劃在12-15集左右,資金就那么點。 他讓梁左先寫兩集試試手,然后大家一塊研究,基調(diào)是雅俗共賞,高級知識分子愛看,普通老百姓也得愛看。 他之所以青睞梁左,是因為這位老兄的作品有深度,但視角非常平民化,不裝逼,不故作高洋,有文化人的趣味,又接地氣。 當(dāng)然,陳小二參與其中,是他沒想到的。那也是位喜劇大才,絕對可以為質(zhì)量擔(dān)保。 同時還有馮褲子和趙寶鋼,倆人的態(tài)度有意思。因為這個項目,原則上沒有被領(lǐng)導(dǎo)通過,結(jié)果倆人主動上船,表示愿出一把力。 而許非呢,本來就提個建議,現(xiàn)在搞得好像變成籌備人了。 這五人喝了一宿,最后留宿百花深處。 次日一大早,捂了一夜的寒氣逼人刺骨,陽光初露。許非打發(fā)走四人,吃過早飯,出門跑到左邊的大雜院。 “咚咚咚!” “誰呀?” 一個老太太打開門,“小許啊,有事么?” “胡大媽,我們單位想拍個電視劇,可能用到大雜院的景。我想進去瞧瞧,看看合不合適。” “哎喲,好事啊,進來進來!” 胡大媽特興奮,抹身就開喊:“都出來,都出來,小許要在咱們院子拍電視劇了!” 嗯??? 我沒說肯定用??! 許非抽了抽嘴角,頭一次走進這戶街坊。標(biāo)準(zhǔn)的大雜院,違建了不少屋子,橫橫豎豎跟迷宮似的,能有七八戶。 格局還可以,就是不好取光,拍攝空間小…… 他正琢磨著,里面人呼啦啦都出來,圍觀國寶一樣。 “小許,你在這拍,咱們能上電視么?” “不要臺詞,露個臉就行!” “哎,你用我們地方給錢么?” “到時候有記者來么?” “肯定有啊,說不定還采訪你吶!” “哎喲,那敢情好,記者我見過,就是沒接受過采訪?!?/br> 哼,膚淺! 許非冷笑,見過記者算個蛋,你見過露雞兒的記者嘛? 一幫人烏央烏央的,好像明天就過來拍了。 他心里打了個叉號,嘴上道:“地方不錯,就是我們拍攝要占用大量時間,白天晚上都有,到時得麻煩你們避讓,不能干擾?!?/br> “啥?我們還得出去?大晚上哪兒睡覺去???” “這可不行,影響我們生活!” “就是,您換一家吧?!?/br> 那不打擾了。 許老師閃人,又跑到右邊的雜院,也不太中意。等一條百花胡同跑下來,沒一家合適的。 這部劇的室內(nèi)戲,肯定得搭景;院子里面的戲,估摸得一半搭景一半實景,但真實的雜院不好弄,空間太小,燈光攝像可能都擺不開。 “嘖!” 他撓撓頭,“要不我自己買一個?想咋改造咋改造?!?/br> 你聽聽,這是人話嘛??? 許非說干就干,登上自行車直奔《京城青年報》報社。 讓值班室通傳一聲,不一會,于佳佳跑了出來,“喲,又有新聞?wù)椅伊???/br> “不是,你們報紙做廣告么?呃,其實也不算廣告,就是我想買套院子,讓你們幫忙擴散一下。” 噗! 于佳佳噴飯,雖知道對方挺有錢,卻沒想到如此富貴。 這會的報紙絕大多數(shù)沒有廣告,更沒有我們常見的那種百業(yè)版塊,就是一小格一小格,什么租房、招聘、配鑰匙之類。 “這事你急么?” “算急吧?!?/br> “那我讓編輯留個小縫,不能超過五十字,你想想發(fā)什么?!?/br> “就寫……” 許非頓了頓,“求購四合院、雜院,要求手續(xù)齊全,房屋完好,價格面議,有意者撥打xxxxx?!?/br> “行了,明天等著看吧。” “多少錢?” “不把我當(dāng)朋友?改天請我吃飯吧?!?/br> 嘁! 請你吃飯比發(fā)版塊貴多了。 許非不是突發(fā)奇想,他早就想買院子,最好是左右兩邊的,或者百花胡同全買下來,然后把墻打通,建個許園,美滋滋! 可實際cao作不行啊,人家住得好好的,你piapia一敲門,“誒,你們院子賣么,我想買?!?/br> 找抽么不是! 而這會急切,拍戲次要,主要為了將來考慮。 他打算把爸媽接過來,再做點買賣,那就得有住的地方,若是有手工、加工的環(huán)節(jié),還得弄個小作坊。 自己的院子太好了,花草恬淡,貓狗熱鬧,東屋西屋,他才不想霍霍。 ………… “許非?” “是我,您是顧同志?” “嗯,你好你好。” 東直門附近,許非跟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碰了面,一個買家,一個賣家。 這年頭紙媒的傳播力無與倫比,求購信息發(fā)出去之后,電話不斷。 他已經(jīng)看了三家,頭兩家手續(xù)不全,但偽裝的很好,若非托公安系統(tǒng)的朋友幫忙查查,還真就被坑了。 開玩笑呢,《便衣警察》上春晚之后,四九城的公安都跟見了親人一樣! 這是第四家。 倆人從東直門南小街往西拐,就進了一條狹窄破舊的胡同,紅牌上標(biāo)著“大菊胡同”,聽著就不正經(jīng)。 停在26號紅門前,顧同志下了自行車,介紹道:“原來是我們單位宿舍,這個,跟隔壁那個院子都是,住了三十多戶。前陣子單位蓋樓分房,都搬出去了,空著浪費就想賣了。您放心,手續(xù)絕對齊全。” 許非不置可否,暗暗打量,中型的如意門,兩級臺階,再往西是石雀胡同,再過去便是大名鼎鼎的簋街。 待抬腳進去,立時被里面的擁擠和創(chuàng)造力嚇了一跳。 他從未見過將空間利用的如此充分的地方,幾塊板一搭就是個棚,幾塊磚一摞就是個廚房,棚上還有棚,房上還有房,密密麻麻亂七八糟,卻詭異的透著一股協(xié)調(diào)性。 再往里走,更是開了眼界。 三面半身高的磚墻,一面拉個簾子,里面居然放著張床。我滴個mama,照這種住法,六十戶也能住得! 廁所肯定沒有,斑駁的木頭窗框,破碗破罐破花盆,中間勉強擠出一條路來,彎彎曲曲的跟隔壁院子相通,墻上打出個月亮門。 許非瞄了一眼,還不如這邊。 “怎么樣?” 顧同志忐忑,倆院子太破了,重新修整得一筆錢,要么就空著。 “我誠心買,您也實惠點,要多少?” “兩,兩萬?!?/br> “一個?” “廢話么不是!” 剎時間,許非萬幸早早買了那座四合院。85年的一萬塊錢還挺嚇人的,87年的兩萬塊錢,挺多人也就不當(dāng)回事了。 其中還有通貨膨脹呢。 “我兩個都要,能便宜點么?” “呃,我得回去報告,領(lǐng)導(dǎo)得研究一下?!?/br> “那行,我也考慮考慮,咱們過兩天再聯(lián)系?!?/br> 許非已經(jīng)動心了,但得看手續(xù)是否合格,如果行就買。 管他能不能住人,先囤著唄。囤茅臺算個蛋啊,哥可是囤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