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揣著空間撩媳婦、和天敵搭檔后我成了星際第一大妖、我家王爺是病嬌、大梁第一皇子殿下、八卦修真界、嫁給反派王爺后[美食]、詭案罪1+詭案罪2、重生之八風(fēng)不動、紅塵四合、誤誘警色(高干)
少室山中,合共有三十六峰。諸峰簇?fù)砥鸱珈浩飙h(huán)圍,似劍戟羅列,峰巒參差,峽谷縱橫,頗為壯觀。主峰連天峰,則為嵩山之巔。山頂寬平如寨,分有上下兩層,有四天門之險。從山南北望,一組山峰,互相疊壓,狀如千葉舒蓮,所以當(dāng)?shù)厝罕娨菜追Q少室山為“九頂蓮花山”。 少室山之北的五乳/峰下,就是中土禪宗祖庭,千余年來,始終為武林中泰山北斗,被尊為天下武功之宗的武中圣地——少林寺了! 北魏太和年間,天竺高僧跋陀羅,與北魏孝文帝相見,并深得其敬重。孝文帝遷都洛陽,有意為跋陀羅建造寺院。因跋陀羅性喜幽靜,故此孝文帝便將新建寺院的地址,選在距離洛陽不遠(yuǎn)以外的中岳少室山下。而此寺即是日后聞名天下的少林寺了。 三十多年后,即北魏孝昌三年。天竺高僧,禪宗西天第二十八祖菩提達(dá)摩南來中土。先是與梁武帝見面,相談并不投契。于是一葦渡江,北上嵩洛,游經(jīng)少林寺,就此駐蹕。從此傳下了禪宗法統(tǒng)。后人逐尊菩提達(dá)摩為東土禪宗初祖,少林寺亦因而成為禪宗祖庭。 隋唐年間,相傳唐王李世民在洛陽落難,被王世允的侄子王仁則所擒。于是少林寺十三棍僧下山,義救唐王。從此少林武功威名震天下,成為千古美談。當(dāng)然,這傳說究竟有幾分真實性,后人也實在難以考究。但千年以下,少林寺向來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美稱,此點則不容置疑。故此,少林寺又被尊為“天下武宗”,儼然就是武林人士心目中的一處圣地。 經(jīng)歷整整兩個多月,千里之遙的行程,〖轟定干戈〗小隊和林震南一家三口,再加上以掌門“君子劍”岳不群為首的一眾華山弟子,終于來到了少林寺。 方生大師此時早已知道林震南的打算。出家人慈悲為懷,能夠幫助林總鏢頭一家免于懷璧之罪,他也是樂意的。不過此事畢竟關(guān)系重大,所以方生大師自己也不能獨斷,必須先稟明方丈方證大師。當(dāng)下,他引領(lǐng)眾人入了少林寺山門,吩咐知客僧安頓眾位來賓前往客房安頓,自己則與覺月、黃國柏、辛國梁、易國梓等四名師侄,一起前往求見方丈,并詳細(xì)訴說這次出門的種種經(jīng)歷,以請方丈定奪。 這個時代的長途旅行,非有過人體力不能支持。陳勝和林震南、岳不群,以及華山眾弟子都是練武之人,旅途雖然辛苦,對他們來說倒也不算什么。夜永星才小學(xué)生的年紀(jì),蘇紫菱也只是名小模特,王夫人生育子女后元氣有損、林平之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紈绔大少爺,這四人卻是已經(jīng)累得狠了。入了客院禪房之后,勉強(qiáng)打疊精神,用寺中僧人送來的香湯洗滌了身體,隨即倒頭就睡。 陳勝自己也不覺得累。稍微擦了把臉,便踱步出門,四下游覽風(fēng)光。沿路上雖然也遇到不少僧人,但那些僧人只是忙著做自己手頭的事。別說上來盤查了,甚至連抬頭多看陳勝幾眼也沒有。如此一來,武者倒也落得清靜自在。腳步所向,漫無目的,任意所至。 少林寺作為天下武學(xué)圣地,在二十一世紀(jì)的時候,陳勝也曾經(jīng)到來游覽過的??上菚r候少林寺是位ceo方丈在主持事務(wù),好好一個佛門清凈地,被搞得到處銅臭味。再加上游人絡(luò)繹不絕,與其說那是一座佛寺,倒不如說那只是一個旅游風(fēng)景點。與其說是看風(fēng)景,更不如說是看人頭。故此當(dāng)年的少林之行,陳勝只覺得索然無味,大大掃興。 時過境遷,舊地再游。雖然眼前所見,已經(jīng)屬于另外一個世界,屬于另外一個時空。但少林寺卻始終還是少林寺。兼且因為沒有了那種種世俗喧囂煩擾侵襲,更呈現(xiàn)出佛門禪宗祖庭的本來面目。行游期間,耳聽暮鼓晨鐘,胸中紅塵在不知不覺之間已被澄清,教人心安神寧,靈臺清明??刹徽恰?/br>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guān)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br> 洪門與少林寺淵源深遠(yuǎn),也可說是少林旁支別傳。故此門中歷代高手,均崇信佛法。陳勝的祖父,洪門第七代弟子陳應(yīng)英,雖然未曾出家,但亦是皈依居士。所以陳勝對于佛門中種種公案逸事,自小就頗有所聞。這時候行游少林,心中忽然有所感觸,下意識地就把這段偈子隨口念出。 吟聲才落,忽然間只聽有人在旁邊接口道:“善哉善哉。明珠為佛性,紅塵是灰塵。掃盡塵埃,還我本真,解離煩惱,正是大超脫大自在。施主能在此時此地而吟此偈,一點機(jī)緣,已由此而生。阿彌陀佛。” 那聲音來得突然。開口之前,陳勝竟然沒有絲毫察覺。要知道,他本身的五感已經(jīng)十分靈敏,接受和氏璧異能改造之后,更加連落葉飛花之聲,蛇行蟻走之跡,也休想能夠逃得過他的耳目去。而此刻他置身所在的這座千佛殿,進(jìn)來之前分明看得清楚。殿里空蕩蕩地,根本連半個人都沒有。這處大殿又只有一道大門。假如有人出入,按照常理來說,應(yīng)該瞞不過陳勝才對。那么現(xiàn)在……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 第四十六章:天下武宗(下) 沒有怎么回事。這里乃是少林寺,是天下武宗所在之地。寺內(nèi)藏龍臥虎,高手?jǐn)?shù)不勝數(shù)。無論會有任何奇怪的事情發(fā)生,都不值得奇怪。當(dāng)下陳勝從容回首,凝神舉目。只見眼前是一名身材矮小,容顏瘦削,深色慈和的老僧。他身上只穿了件普通灰色僧衣,右手手腕上纏著串木頭念珠,看起來貌不驚人。 身在佛門之地,自然該行佛門之禮。陳勝雙掌合什,向那老僧微微欠身,道:“緣生緣死,緣終緣始,緣真緣癡,誰知何處緣之至?人生如此,浮生如斯?!?/br> 那老僧笑道:“阿彌陀佛,施主打得好機(jī)鋒。卻要請教。施主心中,佛是何物?” 這個問題太大,陳勝并不懂得回答。忽然靈機(jī)一觸,卻引用前人話語,答道:“萬古長空,一朝風(fēng)月?!?/br> 那老僧微微一怔,隨即呵呵微笑,接著問道:“為什么佛法不現(xiàn)前?” 陳勝知道自己所引用的前人話語,已被對方所知。也是微微自哂,灑然道:“只為汝不會,所以成不現(xiàn)前。汝若會去,亦無佛可成?!?/br> 那老僧微微點頭,撫掌再問道:“亡僧遷化向什么處去也?” 陳勝不假思索,脫口道:“灊岳峰高長積翠,舒江明月色光暉?!?/br> 那老僧面帶贊勵之色,道:“宗門中事,請試舉唱?!?/br> 陳勝當(dāng)即道:“石牛長吼真空外,木馬嘶時月隱山?!?/br> 那老僧拈須展顏,揚(yáng)聲追問道:“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陳勝眉頭一揚(yáng),朗聲道:“白猿抱子來青嶂,蜂蝶銜花綠蕊間。” 那老僧呵呵大笑,道:“施主好記心。三祖寺外當(dāng)年公案,今日現(xiàn)于祖庭,也算一段佳話。” 陳勝同樣也是一笑,道:“歸去來兮,胡不歸?禪心活潑,不拘一格。天地江河,處處皆禪。無論三祖寺少林寺,不管少室山天柱山,總是大千世界一隅。在此亦可,在彼亦可,皆無有分別?!?/br> 那老僧連連點頭,深以為然地道:“不錯不錯。呵呵,倒是老衲著相了?!?/br> 陳勝和老僧剛才這番對答,卻是禪宗中一段著名公案。當(dāng)年菩提達(dá)摩西來中土,傳禪宗衣缽于二祖慧可大師?;劭稍賯饕吕徲枞嫔?。三祖駐錫安徽天柱山山谷寺,傳道宏/法。他圓寂之后,后人就將山谷寺改名為三祖寺以作紀(jì)念。唐朝乾元年間,崇慧禪師在三祖寺內(nèi),與僧者對答。僧者問若達(dá)摩禪師沒有來中土,還有佛法無?由此牽扯出一番公案。當(dāng)中可謂字字珠璣,發(fā)人深省。 那老僧緩步而行,走近陳勝身邊,又笑道:“施主看這五百羅漢如何?”舉手向墻壁之上一指。 千佛殿其實只是俗稱,正式名稱應(yīng)該是毗盧閣,殿內(nèi)供奉著毗盧遮那佛。神龕后面北壁以及東、西兩壁,繪畫有“五百羅漢朝毗盧”的壁畫。故此俗稱千佛殿。壁畫構(gòu)圖嚴(yán)謹(jǐn),氣勢磅礴,人物造型生動,五百羅漢形貌皆不盡相同,堪稱不可多得的精品。傳說這是唐代畫圣吳道子的手筆。 陳勝卻并不抬頭看那五百羅漢,反而低首望向地面,徐徐道:“在我心中,如今不見羅漢?!?/br> 千佛殿造工考究,鋪砌在地面處者,乃是無數(shù)極堅硬的青條石。然而如此堅固石板上,卻有縱橫合共四十八個凹坑。傳說,那是因為少林武僧在殿中練拳習(xí)武,天長日久下來,無數(shù)次跺腳頓足的動作恰如水滴石穿,把石板硬生生踩出了凹坑。也就是說,這些凹坑,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少林武學(xué)。 那老僧沿著陳勝的目光看過去,立刻就明白了。他禁不住微微一嘆,道:“我宗武功之名,雖流傳天下,實則末學(xué)殊不足道。達(dá)摩老祖當(dāng)年,不過傳授弟子們一些強(qiáng)身健體的法門而已。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但后世門下弟子,往往沉迷武學(xué),以致舍本逐末,不體老祖當(dāng)年傳授武功的宗旨,可嘆,可嘆?!?/br> 陳勝沉聲道:“大師是佛家人,自然以看破生死,解脫煩惱,求證自在為第一正事。但像我這種俗人……”他笑了笑,道:“未來且置,即今事作么生?”這句說話,卻也是崇慧禪師公案中的言語。 那老僧點點頭,和顏悅色問道:“然則,施主心中所求,又是什么?” 陳勝背負(fù)雙手,昂然道:“我所求者,只有四個字——天下無敵?!?/br> 那老僧皺眉合什,嘆道:“施主頗具慧根,為何如此執(zhí)著?天下無敵也好,武林至尊也罷,不過朝夕間一場虛幻,又何必舍命追逐?須知名韁利鎖,從來最是害人啊。” 陳勝又笑了,搖頭道:“大師誤會了。我追求天下無敵,并非為名,更非為利。純粹只因為……我知道矗立在自己面前的這座山很高,非常高。而我,至今還不過只是在山腳之下徘徊罷了。但是,我相信自己總有一天,可以攀得到這座山峰的最高處,去眺望那世間最美麗的風(fēng)景。為了欣賞這種風(fēng)景,我愿意付出一切代價去努力,就只是這樣而已?!?/br> 那老僧又嘆道:“這又是何必。強(qiáng)中自有強(qiáng)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啊。更何況……即使你欣賞到了風(fēng)景,卻也帶它不走?!?/br> 陳勝眉宇間顯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嚴(yán)肅神情,一字一頓道:“流星易逝,但那剎那綻放的光輝,其輝煌燦爛處,縱使同時燃點起千百億支蠟燭,也永遠(yuǎn)無法與之相比。所以我相信,剎那光輝,也是永恒!只要見過那風(fēng)景,那風(fēng)景就能留在我心里,除非我消失,否則那風(fēng)景便永遠(yuǎn)都在。” 話聲才落,武者身上氣質(zhì)陡然為之一變。剛才因為談禪論佛而衍生的祥和,赫然徹底一掃而空。陳勝就像寶劍出鞘,真如明珠去塵。凌厲肅殺,更若磐石,難以更改。 那老僧再合什,感嘆道:“善哉善哉。施主志向之大,心意之堅,靈臺之清明,皆為老衲平生所罕見。更難得是慧根深厚,不為名利所羈索,正是天生的赤子之心啊。假若施主肯皈依佛門,假以時日,定當(dāng)成一代大德。施主若不嫌棄……” 陳勝搖搖頭,打斷了那老僧的說話,道:“我若改弦易轍,我便非我。大師所看中的那個人,也不再存在了。紅塵中固然少了個求道人,而佛門內(nèi)也不過多了個假和尚,又有什么好處?更何況……”他沉吟片刻,終于斷然道:“平生未修善果,只愿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咄!解使?jié)M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br> 那老僧嘆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施主之心,老衲已經(jīng)明白了。施主,請?!蔽⑽u頭,轉(zhuǎn)身舉步出殿,更無絲毫遲疑。陳勝也未出聲挽留,只是目送這老僧離去。兩人由始至終,也沒有互相詢問姓名。 一番長談,雖然只是言語對答,彼此亦遠(yuǎn)遠(yuǎn)說不上什么針鋒相對,甚至還可以說有幾分莫逆于心,但在陳勝自己的感覺之中,反而覺得剛才的對答,甚至比大戰(zhàn)一場還更加令人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