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節(jié)
至今為止,劉珩仍未告知蕭謹(jǐn),崔莞是名姑子,故而在蕭謹(jǐn)心中,仍把崔莞當(dāng)做兄長,而一想到用不了多久,便能于崔莞重逢,蕭謹(jǐn)眉目間止不住透出一絲雀躍。 嗯,真不知,阿兄見到他時,會是何等神情? 蕭謹(jǐn)已有些迫不及待了。 劉珩并不知蕭謹(jǐn)?shù)男乃迹c王煥等世家朝臣寒暄幾句,忽的轉(zhuǎn)聲道:“此次北征,孤于雍城擒獲幾名里通外敵,禍國殃民之輩,其中便有城主周肅。” 楚廣王煥聞言,神情齊齊一變,里通外敵歷來都不是件小事,且此次還有一城之主攪和其中,王煥豈會看不出輕重,他當(dāng)即便道:“事關(guān)重大,臣立即向今上進(jìn)言?!?/br> “且慢!”楚廣低喝一聲,極力壓住顫意,沉聲道:“此事非同兒戲,殿下可有憑證?” 他不知劉冀暗中動的手腳,只因周肅早已投靠寒門多時,是寒門不可多得的臂膀,所知密事甚廣,這才出言相阻。 劉珩面無表情,一雙墨眸轉(zhuǎn)向楚廣,不疾不徐的道:“楚相是在質(zhì)疑孤?” “臣不敢?!背V咬牙對劉珩抬手一禮,振振有詞道:“殿下應(yīng)知,里通外敵非小禍,若無真憑實據(jù),貿(mào)然上稟,不但寒了忠臣之心,更會打草驚蛇,故而臣不得不慎重一問?!?/br> “歷聞楚相為人謹(jǐn)慎,果然名符其實?!眲㈢竦偷鸵恍Γ忪陟?,“不過,楚相大可放心,孤既出言,自是有真憑實據(jù)為證?!闭f罷,又莫名的添了一句:“待后軍押俘還朝,孤允楚相親自審問,正好以全楚相謹(jǐn)慎之心?!?/br> 一番言語,將楚廣堵得無話可說,他眨了眨眼,隱下眸底的陰霾,勉強(qiáng)笑道:“殿下說笑了?!?/br> “哦?”劉珩劍眉微揚,意味深長的道:“楚相難道不知,孤,從不言笑。” 話畢,不欲再多言,劉珩朝王煥一頷首,轉(zhuǎn)身便往營地內(nèi)走去。 一場百官迎門,就這般無疾而終,百官尚好,能緊隨在王煥楚廣身后的朝臣,皆為士族或寒門中的翹楚,自是清楚其中內(nèi)情,而后方之人,即便稀里糊涂,也不敢過多詢問,尤其是見王煥與楚廣二人面色均沉著如水,更是打定主意明哲保身,將嘴閉得嚴(yán)嚴(yán)實實。 可城內(nèi)的百姓對大軍臨門不入,驚詫連連,一片嘩然,崔莞亦在人群之中,她透過掀起的窗紗,掃了一眼城外連天的營帳,秀眉緊蹙。 按理說,大軍凱旋,百官出城相迎,斷無城外臨門扎營而不入的道理,這其中定有蹊蹺……崔莞頓了頓,放下手中窗紗,喚了陪同在一旁的碧落,低低吩咐兩句。 碧落聽罷,點了點頭便撩簾下車,待碧落的身影徹底融入人群中,再難分辨后,崔莞才對車外的墨十八道:“回府。” 雖說日思夜想的人就在城外,可她不得不壓下心底的躁動,劉珩向來不是胡亂行事之人,他既做出這般決定,就定有一番道理,她不能擾亂其中的謀算。 就在大軍安營扎寨,城中百姓議論紛紛之際,韶華宮中卻是一片風(fēng)雨欲來。 孝明帝已般到甘泉殿靜養(yǎng),故而任憑劉冀無所顧忌,一聞楚廣的稟報,頓時暴跳如雷。 “他、他竟敢如此行事?這是藐視君恩,你還不快點齊人馬,將他給本王押回來!” “萬萬不可!”楚廣急急喝道。 “有何不可?本王代君行令,遣百官出城相迎,劉珩既然這般行事,便是目無君上,乃逆反之罪,來人!速速前往西籬門,將劉珩押解進(jìn)宮!” “此事斷不可行?!笨粗讶槐慌饹_昏頭的劉冀,楚廣眼中閃過一絲說不清的失望之色,若非劉冀身上也有楚家的血脈,他又豈會幫襯這等付不起的阿斗。 “太子北征,已深得人心,且西籬門外不過是先遣軍,其所言也不無道理,倘若無緣無故,貿(mào)然拘押三軍統(tǒng)帥,極有可能……” “他們敢!要真到那一步,便是謀反,是九族同誅的大罪!” 楚廣搖頭苦笑,“倘若太子登位,恐怕非但不是謀反,而是擁護(hù)之宮?!?/br> 此話一出,劉冀暴怒的思緒這才逐漸冷下,坐在一旁,始終未開口的殷貴妃起身行到楚廣身前,道:“大兄的意思,是置之不理?” “然?!背V慎重地點了點頭,道:“眼下北征凱旋,太子氣勢正盛,臣觀姜柏等將領(lǐng),大多都對太子心悅誠服,確實不是出手之際?!?/br> “如此,便仍由他在城外候著,不過,今上可是一直盼望太子回宮?!北绕饎⒓?,殷貴妃的心機(jī)無疑要深沉許多,一針見血的指出薄弱之處。 百官相迎,太子可推卻,帝王之命,總不能再推了罷? 楚廣心神領(lǐng)會,拱手一禮,便退出韶華宮,轉(zhuǎn)向甘泉殿,而他一走,殷貴妃的面色陡然一沉,對劉冀冷聲道:“跪下!” “母、母妃?”劉冀愕然,可一見殷貴妃面色冷冽,雙膝頓時一軟,跪倒在席上。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軍凱旋交鋒起(下) “周肅里通外敵一事,可是受你之命?” 劉冀面色微變,他抬眼看向高堂上,一臉冷意的殷貴妃,唇角顫了顫,猶豫片刻,終是應(yīng)道:“是?!?/br> 殷貴妃心底怒意漸起,卻面不改色,繼續(xù)問道:“為何?” “兒、兒臣本想,沙場之上,刀劍無眼,若他死在雍城,自是再無后顧之憂?!眲⒓侥抗饴杂行╅W躲,但仍是硬著頭皮將話說完。 倘若他擺出一副理直氣壯的模樣,殷貴妃未必會起疑,可惜,自幼起,劉冀最怕之人并非是高高在上的孝明帝,而是眼前容貌如花似玉,時常一副溫婉如水的母妃。連連冷聲質(zhì)問下,他心已慌,哪還能振振有詞? 知子莫若母,劉冀要能思及此事,又豈會讓劉珩抓了把柄?殷貴妃怒上心頭,砰的一下,玉手重重拍在沉香云紋長幾上。 劉冀忍不住一顫,再抬眼時,一片墨影當(dāng)頭籠下,原本坐在堂上的殷貴妃,一臉怒容行來,于他身前站定。 “此計是誰呈于你?又是誰親去雍城行事?” “是、是阿梵?!?/br> 阿梵?略有些耳熟的名字傳來,殷貴妃芙蓉面上的怒火微斂,微微瞇起的鳳眸若有所思,她在兒子身旁安插了幾枚棋子,故而對于劉冀提及之名,未覺陌生也是常事。 見她如此,劉冀心中一定,原本惶惶的神色,霎時轉(zhuǎn)為痛苦與不干,“母妃,阿梵為此事已命喪劉珩之手,兒臣……” “你口中的阿梵,是巴陵秦尚?” 說來也是劉冀自食苦果,殷貴妃正細(xì)思兒子身旁有無一名喚阿梵的幕僚,被劉冀這哀聲一驚,又目及他眉宇間的痛苦之色,頓時便憶起了劉冀口中的阿梵是何方神圣。 下一刻,殷貴妃方緩不過須臾的神情剎時間沉下,冷厲無比,她盯著目瞪口呆的劉冀,寒聲一喝:“說!” 被這般森然的目光盯著,縱使屋外**明媚,劉冀也恍如置身冰天雪窖,他喉結(jié)勉強(qiáng)上下一動,咬牙言道:“是,阿梵確為巴陵秦尚,可秦氏毀于劉珩手中,阿梵對他恨之入骨,此次松口讓劉珩北征,本就不得已而為之,況且當(dāng)初阿梵所言也未錯,一旦北征凱旋,便是父皇也壓不住他了??!” 說著說著,他好似壯起了膽,一把扯住殷貴妃的廣袖,又道:“原本只要神不知鬼不覺令劉珩戰(zhàn)死,便可捂住天下人的眼,那皇位也就名正言順落在兒臣頭上,有何不……” “啪——” 一扇耳光,生生打斷劉冀的急言,更是打得他頭暈?zāi)垦?,攥著廣袖的手一松,下意識撫上臉頰,半晌方得以回神。 劉冀捂著**辣的左頰,側(cè)回頭,對上殷貴妃扭曲猙獰的面容,“母、母妃……” “蠢貨!” 多少年,即便得知劉冀喜好男風(fēng),豢養(yǎng)孌童,行事無度,殷貴妃也未曾如此叱過一句污言穢語,不但劉冀呆滯,便是守在門外,隱隱聽到一絲動靜的宮婢宦者,也不由驚詫萬分。 殷貴妃縮回同是泛起痛楚的手,垂下寒冽的雙眸,居高臨下望著神色滯空的劉冀,鶯聲如刃,“你以為,我不知秦氏覆滅的內(nèi)情?你莫要忘了,若非你身上淌有楚氏血脈,寒門又何如會幫襯與你?” 劉冀呆滯的眼神漸漸回明,他張了張口,卻不已是駭?shù)貌恢撜f何話,當(dāng)初他因色心算計巴陵秦氏,乃是暗中行事,所用之人又是心腹,根本無聲張的可能,母妃怎會知曉? “秦尚心智機(jī)敏,又是博學(xué)多才之輩,敵明我暗,他若鐵下心算計,劉珩又怎能輕而易舉的攻破魏人?甚至連周肅都手到擒來?” 殷貴妃不似劉冀,寒門之所以得與士族相抗衡,大多是因她而起,以寒門卑女之身入宮,從低賤的宮婢一步步走到今日冠絕六宮的**妃,哪怕當(dāng)初隴西李氏出身的李后,也難抵其手段,郁郁而終。 而在攏住帝心的貴妃幫襯下,寒門也以史無前例之姿,直沖云霄,十?dāng)?shù)載光陰,便隱隱有了與世家抗衡的勢頭,若非孝明帝忌憚世家最后一絲未明的底蘊,今日韶華宮中所居的,就非是殷貴妃,而是楚后。 這樣一位才貌心智皆非比尋常之人,三言兩語間,便看破了秦尚的布局。 “母妃的意思是……”劉冀瞪大了雙眼,不敢置信的看著殷貴妃。 “只怕秦尚早已得知真相,即便不是他親自查出,也是有人刻意送到他眼前?!币筚F妃冷笑一聲,厭惡的掃了眼劉冀蒼白的臉龐,衣抉翻飛,轉(zhuǎn)身頭也不回的走向方才所坐的錦席。 “不……怎可能?”劉冀低聲喃喃,他不愿相信,榻上如此溫柔,夜夜**繾綣的阿梵竟會背叛他,可對秦尚的了解以及殷貴妃的話,均讓劉冀心知肚明,此事,為真! “啊——”嘶聲大吼,他抬手一揮,將幾面上精美的樽盞盡數(shù)掃落,噼里啪啦好一陣尖利刺耳的聲音回蕩在殿中。 見他發(fā)狂,殷貴妃無怒無怨,執(zhí)起尚帶余溫的玉盞,抿了一口香茶,潤了潤咽嗓,待劉冀踹翻長幾,漸漸止聲后,方嘆聲言道:“眼下,劉珩既然敢當(dāng)眾言出周肅里通外敵之事,手中定是掌握了不少憑證,三軍還朝之日……” 劉冀面色驟然大變,他喘著粗氣,急急奔到殷貴妃幾下,撩袍屈膝一跪,低眉順目的道:“兒臣知錯,還請母妃救救兒臣。” “到時候只怕連我都自身難保?!币筚F妃一臉沉凝,里通外敵可不是小事,尤其是一干憑證極有可能已落在劉珩手中,便是她也升起一絲手足無措之感。 “若不,便差人將周肅給殺了!”面臨生死攸關(guān)之際,便是劉冀,也不得不為保命,暫且拋開無干之事。 “殺?”殷貴妃冷笑的瞟了他一眼,“如何殺?劉珩帶回五萬大軍,余下仍有近二十萬兵馬,你以為區(qū)區(qū)數(shù)百上千死士,敵得過那二十萬瀝血之師?” “那便傳信于軍中寒門之人,設(shè)法將人除去。” “劉珩既將人留在后軍,而非親自押送,定做了萬全之舉?!币筚F妃闔上眼,疲憊的道:“況且劉珩手中究竟有無真憑實據(jù),仍是兩說,保不齊,他刻意放出風(fēng)聲,便是想誘寒門出手殺人滅口,介時,便成了無中生有,不打自招?!?/br> 劉冀細(xì)細(xì)想來,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那該如何是好?” “等?!币筚F妃唰的睜開雙眸,沉聲道:“等三軍還朝,劉珩為防今上袒護(hù)寒門,定會選于慶功宴時,當(dāng)百官眾目睽睽之下呈上憑證,若無牽連至你便罷,事后自有今上處置,若秦尚當(dāng)真將一切憑證交予劉珩……”她頓了頓,驟然低下的嗓音,慢慢的,一字一字的吐出僅有劉冀聞及的話語:“今上,老了。” 輕輕四字,不亞于耳旁驚雷,劉冀盯著殷貴妃冷冽無情的面容,怔忪片刻后,心頭陡然涌起一股狂喜,“謹(jǐn)遵母妃之命!” 后宮之中的暗潮,并未涌至民間,建康城中仍是與以往一般繁華喧鬧,不,應(yīng)當(dāng)說,自大軍凱旋后,雖未進(jìn)城,可城中的百姓,依舊喜笑顏開,街道小巷,無論走到何處,均可聞及贊揚之聲,直至夜幕漸漸落下,方緩緩平息。 陪崔陸氏用過晚膳,崔莞便隨意尋了個緣由,攜碧落墨十八,以及另外幾名護(hù)衛(wèi)一同出了門。 一路上,崔莞并未多言,可闔起的眼睫卻不似以往那般平靜,投在白嫩雙頰上的影兒,正微微打顫。 自西籬門返回時,她便差碧落設(shè)法出城去送信,雖說西籬門戒嚴(yán),可仍有另外三門可出入,眼下,搖搖晃晃的馬車,正是往南籬門行去。 南籬門內(nèi)小長干處有一瓦官寺,崔莞不曾來過,可若蕭謹(jǐn)在此,定會知曉,畢竟當(dāng)初受蕭之謙酷刑,劉珩便是將他安置在此處養(yǎng)傷。 馬車行進(jìn)一處普通民宅中,跟隨前來的墨衛(wèi)迅速散開戒備,墨十三正候在院內(nèi),見碧落扶著崔莞下車,便上前一禮,“姑子,主子正在屋中?!?/br> 崔莞望了望自窗欞間隱隱透出的燈火明光,心緒霎時鼓噪而起,她方覺得,日積夜累的思念正如萬鈞之勢的潮水,一下一下拍擊著那顆素來沉穩(wěn)的心。 無需旁人引路,她朝闔起的屋門行去,只是堪堪邁出兩步,裙擺下的蓮足的不由變得急促起來。 噠噠噠。 少女纖細(xì)窈窕的身姿,宛若夜幕下飛舞的落芙蝶,優(yōu)雅蹁躚,踏過走道,邁上石階,潔白的皓腕,用力的推開阻在身前的門扉—— 頃刻間,燈火如華,卻未傾瀉而出,一道頎長的人影,立在門前,望著飛撲而來的她。 ☆、第二百八十九章 兩兩相思情衷述 一門內(nèi)外,一抹頎長,一抹窈窕,兩道身影就這般靜靜立在原地,中間隔著不過半掌寬的門檻,碧落與墨十三還有隨后而入的墨十八等人,均識趣的避開,整個內(nèi)院,燈火通明,卻只余下清風(fēng)朗月,以及四目相對的二人。 劉珩此時并未易容,但自身上樸素的衣著來看,入城時定是另一番模樣,他剛毅的下頜微低,目光牢牢鎖在那張日思夜想的嬌顏之上,那泛著氤氳的水潤明眸,好似一泓汪汪清泉,涓涓淌過心扉,撫下了那一絲因等候而生出的焦躁。 自雍城一別,將近半載不見,她略高了些,身姿也比當(dāng)初在雍城所見時略顯豐潤幾分,雙頰白皙嬌嫩,即便被他身影所籠,也能看出頰邊流轉(zhuǎn)的艷光。 “卿卿如煢兔般疾疾奔走,莫不是對本郎君思之甚深?” 崔莞原本乍見到人,又驚又喜之下難免微微失神,直至耳旁這道低低的,略帶一絲磁沉,又含著一股慵懶的嗓音響起,她方眨了眨眼,緩過神來,再凝眸細(xì)看,便對上了一雙飛揚的墨眸。 他黑瘦了些,亦無損于那張俊朗的面容,本就深邃分明的輪廓,愈發(fā)英挺剛硬,薄唇邊流轉(zhuǎn)出的狹促笑意,讓崔莞眼神不由一晃,好似看見多年前,月下荒林小道上,被她攔下馬車后,那映在明輝下,唇角噙滿脈脈情意的華服公子。 可此次,她無驚無懼,瑩潤的朱唇緩緩翹起,清如玉石般的聲音,慢慢傳開,“一日不見,如三月兮?!?/br> 話還未落,人已跨檻而出,劉珩俯身探手,將恰好及胸的人兒猛地攬入懷中,仿若疾風(fēng)驟雨般的熱切當(dāng)頭籠下,令她無處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