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意千寵、我的民國生涯、穿成炮灰后京城里都是我的顏粉、重生之沈慈日記、每天都在等男主殺我[穿書]、[綜漫]我真的是酒廠老板、阿南、穿書后被迫走戀愛劇情、大明???/a>、豪門女配拒絕戀愛腦后成了團寵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前幾天胡亥來找嬴政消食的時候,正在好看少府上的一個折子,內(nèi)容是關(guān)于秦始皇手辦展……并不,是秦始皇兵馬俑的事。 秦始皇兵馬俑大家都很熟悉嘛,世界七還是八大奇跡之一,據(jù)說每個手辦……俑,都是根據(jù)真人的外貌制成,有長相有表情還有動作,簡直就是他這種acg界人士的大愛。 當下,胡亥就表示自己到了地下,也要保護父王,所以強烈懇求以他的外貌制一個俑,而且強烈要求是將軍俑,這樣可以指揮千軍萬馬保護父王。 當時,嬴政怎么說來著?用一種非常輕蔑的眼光看了自己一眼,然后“呵呵”兩聲,就低下頭繼續(xù)批奏折。 生可忍熟不可忍!面對嬴政這種明顯殺熟的行為,胡亥不依了,不管嬴政正在批奏折,整個人往他懷里一丟,開始又哭又鬧又打滾的要屬于自己的俑,而且還學著瓊瑤女主的模樣表示,不當將軍也可以,當個小兵小卒也是一樣的,只要能陪在父王身邊,保護父王就行了。 按照胡亥對嬴政的了解,嬴政應(yīng)該會將自己抱起來,然后“心”啊、“肝”啊、“rou”啊的叫半天,但是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關(guān)系到自己死后的事,嬴政只是看著在自己懷里無賴打滾的胡亥,說了一句,“寡人的護衛(wèi)軍,身高最低者七尺八寸,均高八尺,你個小熊不要臉,寡人到了地下,見歷代先王時還要臉呢!” 身為一個古人,嬴政當然更在意死了之后,怎么見自己的祖宗。若他是個穿越的,必定會說一句“寡人可不想后世網(wǎng)友說,原來秦朝也拼爹走后門??!nmd的秦二世這樣的身高,竟然也敢混進來當將軍?這不是拉低兵馬俑的格調(diào)嗎?雖然……秦二世長得挺帥的,史書上說二世長得像爸爸。嘻嘻……始皇帝兩米高,這么一說,始皇帝那是又高又帥了,郭沫若說始皇帝長得丑那是在放p啦!” 就這樣,嬴政差過了一個向后世洗白自己長相的機會。 第96章 潼關(guān) 懷揣著自己一定會長到七尺八寸這個美好愿望,胡亥再次詢問嬴政到底叫自己來干嘛,總不能是吃飽了飯,無聊拉著自己來取笑一頓吧? “到函谷關(guān)了,你伸出頭看看。”嬴政摸著胡亥的頭,一臉溫柔的笑著說道。 “函谷關(guān)有什么好看的啊?”胡亥很隨意的掀開車簾,號稱“天下第一關(guān)”的山海關(guān),我都去看過爬過征服過,還稀罕這個?雖然實際上只看到人人人人人人人我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函谷關(guān)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之中,是東臨絕澗、西據(jù)高原、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地處“兩京古道”(長安、洛陽)之中,緊靠黃河岸邊,因關(guān)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函谷關(guān)。傳說老子過函谷,曾在此處撰寫《道德經(jīng)》,因此函谷關(guān)不但是著名的軍事要塞,又是著名的道教盛地。 自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開始,數(shù)百年里秦國就是依函谷關(guān)的天險,即使在最弱的時候,也能拒六國聯(lián)軍于關(guān)內(nèi),沒有亡秦。 經(jīng)過秦人數(shù)百年的不斷鞏固,再加上比啥都別和秦人比質(zhì)量,此時函谷關(guān)已經(jīng)成為不折不扣的“天下第一雄關(guān)”。 “天開函谷壯關(guān)中,萬谷驚塵向北空?!焙タ粗h方高大的函谷關(guān)感嘆著,感嘆完就想起秦末失函谷的例子,開口說道:“父王,函谷關(guān)該退休了?!?/br> “啊?”嬴政一臉驚訝的看著胡亥,這個熊孩子,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爹不是讓你看這個的。 胡亥沒說話,臉依舊看著窗外的函谷關(guān),手卻背在后面,手心向上平攤,四指沖著嬴政做了一個遞東西的姿勢。 “干什么?”嬴政沒好氣的說道:“你想要什么就自己拿,不要這樣子做?!?/br> 認真想一想,至少有二十年沒人敢當著自己的面,干這樣子的事了。上次當著自己的面這么干的……魂淡,誰敢當著他的面這么干???呂不韋都不敢! “地圖地圖!函谷關(guān)附近的地圖!”胡亥回過頭,用“怎么一點默契都沒有”的眼神,恨鐵不成鋼狀的看著嬴政說道。 “函谷關(guān)地圖……”嬴政的王車十分大,不但可躺可臥可辦公,車內(nèi)還放著不少書籍零食供贏政解悶,函谷關(guān)又是咸陽的門戶所在,所以只是略略一翻,嬴政就找到了胡亥要的函谷關(guān)地圖。 “父王您看……”胡亥攤開地圖,指著函谷關(guān)說道:“函谷關(guān)之所以能保衛(wèi)咸陽,無非是依仗關(guān)內(nèi)崎嶇的道路、險峻的地形、密集的森林,能完美的克制戰(zhàn)車而已?!?/br> 胡亥略一提點,嬴政立刻就明白了胡亥的意思,早年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國爭戰(zhàn)都是以戰(zhàn)車擺軍戰(zhàn),互相沖殺為主。所謂“千乘之國”,就是指擁有許多戰(zhàn)車的國家。一乘擁有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后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 春秋時期禮制是這樣的:天子六軍,每軍千乘,共六千乘;大國三軍;中國兩軍;小國一軍。所以說,在孔子時代,千乘之國已經(jīng)不是大國。 實際上,函谷關(guān)雖然重要,但是從關(guān)東進咸陽并不是非走函谷關(guān)不可,走函谷只有因為其他路線走不了戰(zhàn)車,只能走人和馬。 而現(xiàn)在,戰(zhàn)車雖然還沒有被掃進歷史的垃圾箱,但也逐漸被機動性更強的騎兵,和防御性更強的步兵所取代。 “若敵人放棄從函谷關(guān)西進,繞道商洛,由武關(guān)攻入……”胡亥以手在地圖上一指,果不其然的看到嬴政瞬間黑了臉。不等嬴政發(fā)言,胡亥接著又在地圖上一劃,“又再若敵人從關(guān)旁不能通戰(zhàn)車,卻能通人馬的小道,以輕騎入關(guān)?” 胡亥說的兩種方法,分別是劉邦和項羽攻函谷的方法。他們倆人都知道,函谷關(guān)是秦軍最精銳的所在,所以沒有正面攻打函谷關(guān),而是雙雙選擇了繞開函谷關(guān)進關(guān),然后……然后的結(jié)局大家都知道了。 函谷關(guān)在秦末爭霸里,就是扮演了一個二戰(zhàn)時馬其諾防線的角色。 至于后世因為人類不愛惜植被,導致黃河上游植被減少,黃土高原變成真正的黃土高原,失去密林保護的函谷關(guān)徹底被廢棄,又是另一回事了。 “看你這么信心滿滿,一定有好主意了?”嬴政看著一副“山人自有妙計”模樣的胡亥,捏了捏熊孩子的耳朵,將他提到自己身邊,揉了揉對方的臉說道。 “那當然?!焙ノ⑽⒁恍?,伸手在函谷關(guān)和咸陽之間點了點,“這……” “這是……潼關(guān)?”嬴政摸了摸胡子,看著胡亥所指出來的位置,認真的打量著地圖。 潼關(guān)其實和函谷關(guān)相距并不遠,兩者之間由一條長達一百四十里的小道串起,小道之東名曰“涵關(guān)”,小道之西名曰“潼關(guān)”。從防御角度來說,守住潼關(guān)或守住函谷關(guān),效果是一樣的,守住它們,就是守住東方諸敵西進咸陽的重要通道。 但潼關(guān)離咸陽較近,補給方便,容易防守;而函谷關(guān),從咸陽方向的補給需要穿越潼關(guān)。 而從進攻角度來說,函谷關(guān)既利于進攻,又利于防守;而潼關(guān)則只利于防守。 “昔日我大秦居于關(guān)中,若失函谷關(guān),則會被東方六國困于關(guān)中,無法西進,所以歷代先王才守函谷關(guān)。但是現(xiàn)在,我大秦已經(jīng)統(tǒng)一中原,不需要再打擊東方勢力,所以守潼關(guān)才是應(yīng)付不測之道?!焙タ粗驗樽约旱脑?,而若有所思的嬴政,咂了咂嘴巴。 其實上,他很想說自秦朝之后,史料上就再也沒有偷襲涵谷關(guān)而得長安。反而是潼關(guān)的重要性節(jié)節(jié)提高,自西漢之后潼關(guān)已經(jīng)成為關(guān)中的東大門,得潼關(guān)則可以拒山東之敵,一直到抗日戰(zhàn)爭的時候,中日還在潼關(guān)打了一場潼關(guān)大戰(zhàn)。 如果想要繞過潼關(guān)取咸陽,那也不是沒辦法。比如,不怕繞路的人,可以從洛陽向南,取四川,也就是蜀中,繞過熊耳山系,繞道祁山,出劍閣。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否則項羽為什么塞進漢中,又把章邯等三王放在咸陽,就是為了堵住劉邦的出川之路。 膽大的人,你可以從洛陽向北,取山西,沿著太行山向北,繞過太行山,從太行山的西面,黃土高原下去。這條線路,好像因為太過于兇險,從來沒有人走過。 想像力豐富的人,可以沿著黃河逆流向上,直達長安。按照當年的技術(shù),肯定是達不到的,按兩千年后的技術(shù),胡亥好像也沒聽過有開通這條航道。 最驚險的刺激一條線路,即在洛陽找一制高點,然后做一巨大風箏,待東風起時,順勢漂蕩而下。只要半路不被華山掛到,肯定可以安全到長安。這一點,就目前這個時代來說,唯一能成功的可能只有胡亥。 嬴政對著地圖,認真思考了半天胡亥的想法,抬起頭看著胡亥,眼睛里滿是稱贊之色,果然是個聰明的孩子,竟然連這種細節(jié)都能考慮到,真是越看越喜歡。 對嬴政的稱贊,胡亥到是沒那么多想法,原因很簡單嘛,潼關(guān)實在是太太太出名了,在宋之前的歷史上,那存在感刷得不要太多。 “你回頭寫個奏折報上來,父王找人給你議一下,走走流程。”嬴政一臉憐愛的摸著胡亥的頭,開口說道。 “???寫奏折?什么時候還要寫奏折了?”胡亥驚訝的抬起頭,以前不都是他深藏功與名,偷偷在背后,給嬴政出主意,然后嬴政找槍手寫奏折,再議一議走流程的嗎?什么時候變畫風了? “傻孩子!”嬴政看著一臉懵懂的胡亥,忍不住又嗔怪一句道:“你怎么就那么傻呢?” “父王你又黑我!哼!傻不也是你生的!寫就寫嘛!”胡亥反手摸了摸后腦勺,沖著嬴政做了一個鬼臉。 “記得寫好一點!寫完提前給父王看一遍,父王幫你改改,免得你的奏折出毛病?!辟环判牡亩诹艘痪洹?/br> 以前胡亥只是雖然受寵,但卻不是王位繼承人,低調(diào)才是保命之法,畢竟一個太過于聰慧、又得寵愛的公子,容易壓過儲君的風頭,讓大臣起不軌之心,到時候兄弟相爭就不美了。但是現(xiàn)在胡亥身份不同了嘛,身為未來的秦二世,廢長立幼本就違背大秦王位繼承,幼子當然更要各種表現(xiàn)的刷功績啦。 只要帝王愿意且不介意,儲君的功績越多,才能越顯出儲君的才能,這樣儲君之位才會越穩(wěn)當;反之若缺乏功績,胡亥很有可能被當成一個有一張像爸爸的好臉,然后又好運找到九鼎的無能之輩,無法壓服眾臣和眾兄弟的覬覦之心。 “是是是是是!”沒理解自家父王的一片苦心,還在心里琢磨著找誰來代筆寫奏折的胡亥,隨意的點了點頭,忽然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又抬起頭看著嬴政說道:“父王,話說回來,您找我來,到底有什么事啊?” “嗯……父王只是想讓你看看新修的路……然后……”一聽胡亥提到這個話題,嬴政心中小人立刻委屈的低下頭,對著手指在心里狂喊道:“寶貝兒砸!求表揚求夸獎求各種么么噠!” “路……”胡亥腦海里回憶起剛才看見的馬路……馬路……馬路!這個年頭怎么會有馬路! “父王,您修水泥路了?” 第97章 分封 “我笨怎么了?我蠢怎么了?我傻又怎么了?我笨我蠢我傻,不都是你生的?我母妃又不會單性繁殖,我這么笨蠢傻,你至少得負上一半的責!”胡亥氣乎乎的將一大堆卷子,是的,卷子,諸子百家無所不包含,還是嬴政親自出的卷子,出卷子的時候還一副咬牙切齒,唯恐弄不死他的模樣。 “真是的,用得著這么兇殘嗎?自己不就是無視了地上的水泥路嘛。”完全沒有體會到自家傻爸爸,終于找到個好玩具,在自幼聰慧過人,而且似乎還無所不知的兒子面前秀一把,結(jié)果卻只被兒子點評一句“還好吧”心情的胡亥,一邊揮筆潑墨一邊說道。 后世大吃貨國上攬九天奔月、下至五洋捉鱉,什么樣的超級工程胡亥沒見過,什么樣的超級工程能嚇到胡亥,所以平心而論,胡亥覺得“還好吧”這三個字已經(jīng)對一條放在后世,最多村一級馬路極高的贊美了。 正當胡亥刻苦的寫著卷子時,忽然聽見外面車夫來報,“少公子,蕭何拜見?!?/br> “哈!老蕭了,槍手來了。請請請!”胡亥從卷首里抬起頭,臉上堆滿笑容,迎得正小心翼翼走進來的蕭何,開口說道:“老蕭啊,最近生活還好吧?” 蕭何腳下一踉蹌,少公子每回用這種親切的稱呼后,接下來總是會丟給你一個非常艱難的任務(wù),考驗?zāi)隳芊駷榇笄亟綊侇^顱灑熱血,少公子,我錯了,我回去把劉季叫來行不?我覺得你和劉季比較有共同語言。 “老蕭,別怕,這回是好事。來來來!坐坐坐!”胡亥搓著手,一臉興奮的看著蕭何。 “少公子,卷子什么的,微臣是絕對不能為您捉刀代筆的?!笔捄慰戳艘谎酆干系募?,開什么玩笑,至少一尺高,這是幾個月都不要想消停的節(jié)奏。 “不是讓你做卷子,是讓你幫本公子寫一封奏折。本公子不是忙嘛……”胡亥一指書案上那疊卷子,以手肘撐住書案,身子微微前傾,將潼關(guān)的事說了一次,開口說道:“本公子知道你是道家的,現(xiàn)在大秦剛建國,百廢待業(yè),實在不適宜再大動干戈,真是應(yīng)該休養(yǎng)生息、無為而治的時候?!?/br> 聽到一個法家教育出來的公子,嘴里冒出“休養(yǎng)生息”和“無為而治”這兩個能完美概括道家理論的詞,蕭何眼中頓時一亮,眼前這個人不但是大秦少公子,還極有可能是未來的儲君啊——胡亥不明白嬴政為什么讓他寫奏折,蕭何可是門清啊。 現(xiàn)在少公子這話的意思是……意思是……要支持我們道家嗎? 其實這真是一個美好的誤會啊,在胡亥心里,諸子百家包括儒家在內(nèi),都是一張擦屁股的紙,需要的時候就找出來用一下,不需要的時候就放在一邊,反正他對諸子百家也沒有什么特定的愛好。 百家爭鳴任他爭去,只要在帝道的控制之下就行了。 之所以會選擇道家,無非是吸取漢初的統(tǒng)治教訓而已,漢代君王“無為而治”幾十年才給漢武帝留下一個花花江山,讓他有錢有糧有人去滅匈奴,漢武和秦皇一樣,都只是奮先祖之余烈而已。 “不過父王是不會喜歡道家的理念的,所以你在奏折里不要多提,略提幾句就行了。”胡亥向蕭何千叮萬囑道。 “微臣知道。”當今陛下不會喜歡道家的理念,沒關(guān)系,只要下代儲君喜歡就行了。我們攻陷不了這任,我們走長遠路線,法家,我們走著瞧。 “那你下去吧。”雖然有些疑惑蕭何為什么笑得那么燦爛,但胡亥還是沒想太多,揮手示意他下去。 如果可以,胡亥真不想讓他爹折騰這么,現(xiàn)在正是與民休息的時候,哪能這么折騰呢?在胡亥看起來,秦皇和隋煬差不多,做人做事都太過于高膽遠矚,無論是長城、直道,還是大運河,明明都是有利于后世的好事,但如果非不顧民力在自己當皇帝時全做完,那就只有……結(jié)果大家都看到了。 別看自公元兩千年后,大吃貨國又是高鐵又是大橋的,建了很多超級工程,但實際上這些工程,都是數(shù)十年前就開始立案考察,也就算是奮先祖之余烈吧。 不對!我想這個干嘛?我又不當皇帝,我想這個干什么?只要秦不二世而亡,兒孫自有兒孫福,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不過要是真當皇帝,本公子還是想當像魏明帝、乾隆、漢武帝那樣王朝中期的皇帝,在位沒有什么太大的事,即不用像開國皇帝那樣忙于政務(wù),也不用像末代皇帝那樣忙于政務(wù)還要死,可以拿著祖先們從牙縫里省出來的錢,一個勁的買買買玩玩玩修修修吃吃吃,多開心啊。 當明朝的皇帝最開心了,小事有內(nèi)閣和司禮監(jiān)來票擬和批紅,自己只用管大事,不用像嬴政那樣,大事小事一把抓,然后累個半死。 本公子要是當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把官制先改了,免得批文件批得英年早逝,是三省六部好呢?還是內(nèi)閣司禮監(jiān)制度好呢? 慢著慢著!這樓又歪到什么地方了?本公子才不要當皇帝呢,我要當王爺,皇帝的兄弟,沒事欺個男霸個女,再抱一下皇帝哥哥的大腿,像乾隆他弟弘晝一樣,多開心啊,才不要當什么皇帝呢。 不過,嬴政好像不封王吧? #沒趕上好朝代!申請漢穿或是明穿!# “要死啦要死啦!怎么忘了這么重要的事呢?”胡亥抓了抓頭,從桌上的抽屜里翻出一本空白的奏折,琢磨了半天終于寫下一行字,“昔日秦地不過千里,如今六合之內(nèi),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皆為皇帝之土。然,楚、齊、燕等諸國偏遠,諸侯初破,人心不定,必有臣請父王封子弟功臣置王,以為鎮(zhèn)之。兒臣以為……” 胡亥一邊想著,一邊在紙上涂涂改改,封王的好處和封王的好處,后世已經(jīng)有很多事例可借鑒,自己要做的就是找一個完美的方法。 秦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沒有封王,中央政府管不了那么大的地盤,以致于各郡縣六國遺老亂蹦,最后六國貴族造反時,秦國各郡沒有辦法形成有效的反抗力量。 看歷史上封王的兩個時代——漢朝和明朝,在中央政權(quán)基本上已經(jīng)玩完的時候,還能一個召喚出位面之子劉秀,一個弄到個南明半壁江山,就知道封王也不是一無事處。 但是封王的缺點也很明顯,后世x王之亂這種多了去了。 但如果不封王,所有的皇室都待在京城而不分封出去,看秦、宋、清三朝,一旦王朝敗落,所有的族人就全被新朝一鍋端了,也就清朝運氣好點,趕上文明時代。 “封王……父王是肯定不樂意的,你拿秦會二世而亡這種事跟他說,簡直是在打他的臉,跟誰說誰也不會相信啊。但是……如果是封王不封地呢?就像清朝那樣……不但封王,還可以當官……宗室們中間不會一個有用的人才都沒有吧?群臣百姓,最可靠的還是自己的族人。至于篡位?反正篡來篡還是嬴氏皇族,兒孫們守不住皇位,關(guān)本公子這個祖宗……不對!又不是本公子當皇帝!關(guān)本公子p事!” 胡亥放下筆,用力揉了揉臉,清醒點,趙胡亥小朋友,你又不想當秦二世,干嘛老有事沒事的,就愛把自己放在下任皇帝的角度上來想問題?太不應(yīng)該了! “所有的宗室爵位,皆要推恩降等,且只傳嫡子,無嫡子則除爵……嗯,省得他們和明代皇室一樣,搞出幾十萬宗室來讓國家養(yǎng),那就醉了。明朝財政負擔那么重,以致于最后沒錢亡國,勛章里絕對有宗室一份……為了保證正室和嫡子的利益,免得出現(xiàn)寵妾滅妻之案,妾氏不得扶正……中國的繼承法真是一個很奇怪的事,越早先古越重視嫡庶之分,紂王和他哥是同一個媽生的,竟然都能分出嫡庶來……就因為紂王他媽生他哥時沒當皇后,所以他哥是庶子……但越靠近現(xiàn)代,嫡庶之分就越不明顯……做為統(tǒng)治家,這點……呸!趙胡亥,管好你這張賤嘴!你不是統(tǒng)治家!”胡亥停下嘴,用力抽了自己一巴掌,今天自己是怎么了?怎么老在皇位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心怎么也靜不下來呢? 是因為……父王的行為?父王終于不再讓自己深藏功與名,當個無名英雄了?父王到底打算干什么? 胡亥哆嗦了一下,他毫不懷疑父王的下一步是宣布他以前的功勞,父王這是打算干什么?雖然他書讀得少,但是武俠小說還是看過的,金大大的《鹿x記》中,男二號準備殺男一號之前,就專門下了一道圣旨,將男一號干過的為人所知的,和不為人所知的事都召告天下,然后……《鹿x記》的大結(jié)局大家都知道了。 其實男一號的結(jié)局也不差,但關(guān)鍵是自己也沒有七個老婆舍身忘死的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