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胡公公得令,連忙帶著一眾宮人撤出了極陽殿。 很快,張公公領(lǐng)著子弦道長趕到,赫連野也跟了來,卻在才靠近大門口時就被香氣熏得一個踉蹌,扶到了墻上。子弦道長見此,忙對他道:“你不要進去了。在此等候吧?!?/br> 張公公連忙拉住還想跟進去的赫連野,催子弦道:“道長快進去吧,我們都在這兒等著?!?/br> 極陽殿里,周斐琦趁這會兒功夫給高悅穿好了衣裳,可高悅這次卻一反常態(tài),似乎是不堪束縛,連哭帶鬧,瘋狂撕扯。周斐琦怕他傷著他自己,只好將他的手腳全都抱在懷里。子弦進殿后,見到的就是這樣一幕…… 周斐琦見來人是他,忙道:“道長快來給他看看,這情潮來得太過突然,朕著實不能放心。” 子弦也顧不上多禮,忙抓住高悅手腕探查起來,片刻后他對周斐琦道:“皇上,高畢焰這是正常來潮。他體內(nèi)原本虧欠的陽元,這段日子養(yǎng)回來了,已是月滿盈圓之狀。陛下大可安心!” 聞言,周斐琦的一顆心是放回了肚子里,可是,“道長可有緩解之術(shù)?” 子弦愣了下,隨即留下了一句話,點醒了‘關(guān)心則亂’的帝王—— 他說:花開有期,情到濃時,自綻放! 此乃天賜之機,佑大周皇室子嗣昌盛,陛下切莫錯過…… 子弦道長走后,極陽殿里的人也都離開了。 整座大殿都被高悅散出的百合花香占領(lǐng)了, 極陽殿內(nèi)的大戰(zhàn)卻才剛剛開始—— ……雙目赤紅的帝王…… ……神思迷離的畢焰君…… ……如海潮般此起彼伏的低訴…… ……如熔巖般濃烈火熱的愛情…… 在這座溢滿花香的大殿中,時間似乎在那兩個人糾纏不清纏綿悱惻間,在他們混亂揉雜的青絲間,在他們尋取彼此的情意間,悄悄地靜止了。 從這一刻起,昏天暗地?那算什么! 對他們來說早已是無晝無夜無休無止! 大周朝的嘉懿帝自登基以來,勤政克斂,雄才大略。他在位的這七年,從未行差踏錯,更是沒有一次讓百官cao過什么心。除了大周子嗣這一個話題,百官們?nèi)粘O雱裰G皇帝,還從來沒有其他機會。 然而,最近,皇帝突然開了竅,開始‘忙’于子嗣之事,雖說之前出過幾次小插曲,可到底無傷大雅,百官們也不會真得跳起來觸皇帝的雅興。畢竟,誰還沒沉溺過溫柔鄉(xiāng)是咋的? 可是,這次的情況卻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所有人的預(yù)料—— 皇帝罷朝的第一日,百官們懵逼地左等右等不見人,忙四方打聽,得知原來是后宮里高畢焰來了情潮,陛下正忙于解決此事——既如此,相當(dāng)于大周皇嗣有望,這也是國事,可以有,忍了! 皇帝罷朝的第二日,百官們又懵逼地左等右等不見人,再一打聽,高畢焰情潮未退,陛下依然在忙——百官們就很EMMMMMM,多少是有些坐不住了!于是,便派出代表,向太醫(yī)所施壓,得到太醫(yī)正子弦道長一句‘人倫天性,需自然止’,被毫不留情地回絕了!大臣們咬碎了一口鋼牙,氣悶不已! 皇帝罷朝的第三日,百官們不等了,集體求見太后,請?zhí)蟪雒?,勸皇帝盡快恢復(fù)早朝,被太后一句“急什么急?不過才三日而已,難道皇帝三日不上朝,你們就不知該干什么了嗎?若如此,真該把你們都換掉!” 大臣們被罵得羞愧不已,灰溜溜地出了宮。 皇帝罷朝的第四日,百官們見皇帝沒來,自行解散,各自回到衙門,該干嘛干嘛。 …… 皇帝罷朝的第七日,百官們猶猶豫豫,左思右想決定還是得再找太后探探口風(fēng)。而這一次,太后也不似前次那般一口回絕,只讓他們先回去等消息。 大臣們走后,太后問玉竹,“極陽殿那邊怎么樣了?今日的消息來了嗎?” 玉竹道:“還沒有。不過,這幾日胡公公趁皇上傳膳時,都有看見,高畢焰似乎一直在沉睡。聽說昨兒晚上,近子時,極陽殿院子里的花香就消了,如今大殿里是個什么情形,陛下不讓進,也就還未有消息傳來?!?/br> 太后嘆息一聲,道:“哀家曾聽聞,世間哥兒來潮七日不退者乃萬里挑一,這樣的人命中子嗣皆有定數(shù),也不知這次到底能不能……唉……如今哀家只盼天佑大周,能讓大周皇室從此子嗣昌盛,否則,哀家就是入土亦不瞑目?!?/br> 玉竹聽了,心頭泛酸,卻不知該說什么話安慰太后才好。 皇帝罷朝的第八日。 早朝,太后盛裝,垂簾聽政。 大臣們惶惶多日之心,暫定。卻免不了又對李氏心生警覺。甚至,這日之后,有官員私下聚會,談及太后監(jiān)國一舉,言辭間隱隱透出不滿,含沙射影,陰謀論定皇帝罷朝或是李氏弄權(quán)所致。只是這私下的必必出了這個酒局絕無人敢隨便亂說,只因太后之兄、李景之父乃是當(dāng)朝鎮(zhèn)國公李衍泰,如今雖上了些年紀(jì),可照樣還在執(zhí)掌樞密院,也依舊是大周軍權(quán)的最高權(quán)威。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位鎮(zhèn)國公早在三年前,其女李榮兒入宮為妃那天,就將樞密院軍令交還給了皇帝。期間用意無需多說,卻可見其拳拳愛女之心。 皇帝罷朝的第九日晚。 極陽殿。 被百合花香浸染了九日,這大殿里的被褥幔帳似乎也都吸飽了芳香,在潮退之后,依舊代替著香源傾吐著那沁人骨髓的芳香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