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jié)
及至巳時(10時左右)擺宴,迎春方才告辭了回宮。 錦鯉感應到迎春心情不過,又冒了出來:“主人啊,屬下話沒說完呢?” 迎春到忘記了:“什么話?” 錦鯉便把元春計謀說了。 元春不僅策反了陳女書,還用了反間計,把抱琴派遣去麻痹皇后,讓皇后以為抱琴依然是元春心腹。皇后給了抱琴一個白玉瓶兒,假說是外藩進貢的白花粉,最是美容養(yǎng)顏滋補了。讓抱琴添加在元春飲食之中。 皇后娘娘理由也很充分,元春最近太勞累了,地闊方圓的下巴都削尖了。 抱琴反手就對元春坦白了一切。 元春讓人太醫(yī)檢驗粉末,卻不毒藥,只是讓人身子羸弱的粉末。就跟蘿卜參合人參一起食用,泄氣的。 這個藥粉則是讓人身子困倦,不思飲食,最終渾身無力,慢慢羸弱致死。 元春憤恨過后,還施彼身。 皇后原本裝病,元春準備用藥物控制坤寧宮,然后夜半熄滅坤寧宮的地暖,再開窗讓皇后乘涼,讓皇后重癥風寒落道實處。 然后,再讓陳女史把皇后秘制藥粉喂給皇后娘娘吃下去。 迎春眼皮跳了跳,直視錦鯉,笑得滿眼溫柔:“若是我,我就讓皇后娘娘夜半三更,忽發(fā)奇想,自己個偷偷去往御花園賞雪吟詩去!” 第109章 錦鯉聞言頓時俏臉兒一跨,她不能接近皇后,否則就會被鳳血所傷,重則殞命,輕則失去修為,一切又要從頭再來。 不過,主人心愿,她必須要努力達成。 迎春一瞧錦鯉滿臉便秘之色,這才記起自己給錦鯉這個妖仙出了怎樣的難題,遂一笑:“我說笑呢,不要讓馮紫英的人手察覺即可!” 錦鯉一笑:“這個容易哦,暗衛(wèi)日夜盯梢實在勞累,不如我今日幫助他們好眠一夜,權當日行一善了!” 錦鯉做事,迎春最放心了。 翌日,大年初三。 迎春因為心中有事,特特起了個大清早。 昨夜晚,錦鯉只是配合元春行動,替她瞭哨而已,所以,子時過后,錦鯉沒有回復,迎春便睡下了,以免耽擱去寧壽宮請安。 初三這日,是太后娘娘娘家承恩公甄家進宮會親的日子,同理,也是徐皇后娘家徐國公府女眷進宮會親的日子。 迎春一如既往前往寧壽宮蹭早餐。 今日太后娘娘會見娘家人,所有準備工作都有內務府安排就緒,迎春只需露個臉,幫著做個必備的巡查,查漏補缺則可。 迎春這人肯干事實不爭功勞,桂嬤嬤跟寧壽宮鐘女史最是信任迎春這最后一道保險了。只要迎春在場,即便有所遺漏,迎春也會在最短時間替她們抹平一切。因為,迎春有救火神獸錦鯉在手,錦鯉這丫。除了奪嫡篡位之外,余者無不手到擒來。 錦鯉一般有了功勞最愛炫耀了。初三這日卻異常平靜,迎春召喚了錦鯉三次,錦鯉皆未回應,迎春猜測,錦鯉這丫必是昨夜晚得了人參,躲著煉化去了。 錦鯉練功一般會設結界,認識你喊破喉嚨也是無法,迎春也只有摁下疑惑,決定去寧壽宮等消息,左不過坤寧宮有事,總會第一時間報備給寧壽宮知道。 卯時三刻,打聽得太后娘娘已經起床,迎春掐著時辰去了寧壽宮,正趕上太后娘娘在盤發(fā)插戴,迎春并不許人通報,悄悄進取接手替太后娘娘梳妝。 熟料,迎春剛一上手,閉目養(yǎng)神的太后娘娘就笑了,反手一拍迎春胳膊:“迎丫頭來啦!” 迎春一笑:“唉,什么都瞞不了太后娘娘,臣妾還預備給太后娘娘一個驚喜呢!太后娘娘怎的才得這般準呢?” 太后娘娘一笑:“嗯,本宮可不是猜測喲,你一來我就知道了,一來,你這個丫頭不喜歡熏香,喜歡自然花香,今日荷包里帶了寒蘭吧?!?/br> 迎春一笑:“正是呢,怪得太后娘娘您一猜就準,原來是寒蘭xiele天機了!” 太后娘娘抿嘴一笑:“這是一宗,你不帶寒蘭本宮也能猜得到,迎丫頭梳頭手藝,是本宮認識的人之中最為輕巧的?!?/br> 迎春忙著一笑:“太后娘娘,您這是偏心呢,這宮中若論梳頭巧手,誰也趕不上您的御用師傅蕓嬤嬤,臣妾跟蕓嬤嬤一比啊,可是大巫見小巫喲!” 蕓嬤嬤笑盈盈的忙著肅身:“娘娘太夸贊了!” 太后娘娘一笑:“嗯,論梳頭花樣,誰也比不過蕓香,不過,若論手法靈巧,迎丫頭當屬魁首!” 迎春聞言忙著放下象牙梳,鄭重問桂嬤嬤要了敷子擦拭手腕,又道:“桂嬤嬤,快些替娘娘尋個小香爐來!” 桂嬤嬤對迎春十分信服,一般都是隨叫隨到,忙著一聲應答:“娘娘稍等!” 太后娘娘一愣,笑看迎春:“好好的,要香爐作甚喲?” 迎春扁嘴,滿臉遺憾之色:“臣妾要謝天謝地啊,太后娘娘,您是不知道,臣妾從小到大啊,無是閨學里頭,還是在家里姐妹兄弟們比試,無論是琴棋書畫,還是女工茶道,臣妾門門都是墊底,今日老天爺爺總算是開了眼了,總算叫臣妾揚眉吐氣,得了個第一了!” 太后娘娘聞言忍俊不住笑了:“原來如此,可憐見的丫頭喲!” 桂嬤嬤正在門口等著小丫頭接香爐呢,聞言撲哧一笑,方知自己上了當了,忙著轉了回來,笑道:“老奴倒信實了!” 太后娘娘笑得窩心極了:“沒想到啊,桂香你也有不老成的時候!” 桂嬤嬤蕓嬤嬤鐘女史幾個相視而笑,一顆懸心都落實了。 昨日太后娘娘被福柔大公主跟徐國公府幾波人接連刺心,夜半都沒睡落實。桂嬤嬤原本要去延禧宮求助迎春,想著太后娘娘特特交代,德妃娘娘如今要養(yǎng)身為主,這才沒敢打擾。 此刻,太后娘娘一笑,她們頓時覺得籠罩在寧壽宮上空的滿天烏云都散了! 桂嬤嬤心里快活的很,忙著吩咐擺飯,心里喜滋滋的偷著樂呵,大清早的有了這份好心情,太后娘娘今兒可以多吃幾碗飯了。 卻說這邊太后娘娘的膳食才剛上桌,宮門口便傳來幾聲奇怪的喊叫與吵嚷之聲。 新年大節(jié),何人這般大膽咆哮寧壽宮? 太后娘娘蹙眉不樂。 桂嬤嬤馬上出了起坐間,喝問:“外頭什么人吵嚷?” 迎春心中原本壓著事兒,不免眉毛豎了豎,莫不是元春成事兒了?面上笑容不變,卻把全身的靈氣都聚集于耳,便聽得外頭顫抖的失了人腔的聲音:“太……后娘娘……啊,出……大事兒啦……奴,才坤寧宮……” 迎春聽到此處,聲音邊戛然而止了,顯然,狂吠的太監(jiān)被人制服了。 太后娘娘也在著意傾聽,雖沒迎春聽得真切,卻知道有人吵嚷要見自己,也聽見了坤寧宮三個字兒,頓時面色不虞:“坤寧宮?大清早的,皇后又有什么事兒?” 迎春馬上站起身子,安撫道:“太后娘娘您甭著急,臣妾瞧瞧去!”言罷,迎春給鐘女史一個眼神,暗示她照舊伺候太后娘娘用餐。否則,今日太后娘娘別想吃上一頓囫圇飯了。 迎春出了起坐間,便見寧壽宮侍衛(wèi)統(tǒng)領用膝蓋將一個穿著花紅柳綠的太監(jiān)摁在雪地里。 迎春出得門來,迎頭碰見桂嬤嬤:“嬤嬤可問清楚,發(fā)生什么事兒?” 桂嬤嬤馬上迎了上來,輕聲道:“回稟德妃娘娘,這人是坤寧宮的總管太監(jiān),說是坤寧宮出了大事了,那話大逆不道,老奴也不敢學的?!?/br> 迎春聞言皺眉,瞧見王海福倫,卻在激烈掙扎,似乎有十分塌天的大事需要稟報,因道:“嬤嬤且先進去伺候太后娘娘早餐,我去東配殿問他,待審問明白了,即刻回報給太后娘娘,嬤嬤您先伺候太后娘娘用餐?!?/br> 桂嬤嬤應聲而去。桂嬤嬤知道,倘若坤寧宮出事兒,太后娘娘今日只怕有的鬧心了。 這邊迎春一揮手:“將人帶進配殿來!” 宮門侍衛(wèi)將那肥碩的太監(jiān)拖進了東配殿,啪嘰一聲擲在地上:“啟奏娘娘,這人是庫寧宮總管太監(jiān)王福倫!” 王福倫雖然摔得七葷八素,卻是愣著眼睛朝著迎春面前爬行,嘴里嗚嗚恩恩,似乎有千言萬語急需訴說。 迎春示意寧壽宮總管太監(jiān):“讓他說話!” 王福倫在獲得自由的瞬間喊道:“娘娘啊,奴才有重要事件稟報太后娘娘,求娘娘代為通稟,奴才要見太后娘娘!” 迎春聞言冷哼:“太后娘娘命本宮前來了解情況,王總管心有不服?” 王福倫忙著磕頭,皇后出了那樣的事情,他這個總管太監(jiān)在劫難逃,還有什么服不服呢,只求皇上不要株連他的族人親眷則可,頓時磕頭如搗:“娘娘救命啊,坤寧宮出了大事兒了!” 迎春聞聽此言,腦袋轟隆一聲,眼前一陣金星亂蹦,心知元春動手了,成事兒了。看這個太監(jiān)嚇成這個樣子,難道皇后不行了? 迎春心中一驚:“什么了不得大事情?今日不是皇后會親的日子么?難不成是徐家人出了什么幺蛾子不成?” 王福倫這個時候,大約是害怕過了,終于找回來幾絲人氣兒,一頭磕在地上哭訴起來:“奴才想著皇后娘娘今日會親,今日卯初便起身,盯著一班子太監(jiān)們清掃庭院道路,及至卯正三刻,內務府前來核對賞賜清單,奴才這才前往寢宮請示,卻見皇后娘娘寢宮鴉雀不聞,就連嬤嬤宮女也不見一個,老奴……” 迎春頓時不悅:“說結果,出了什么樣的大事兒?” 王福倫道:“皇后娘娘不見了,奴才們在御花園尋著了皇后娘娘,” 迎春聞言再次腦袋一乍,卻是強自鎮(zhèn)定,問道:“莫不是娘娘早起,踏雪尋梅跌傷了?” 王福倫哀哀痛哭:“娘娘也,不是呢,奴才們尋見娘娘的時候,娘娘已經凍僵了啊,” 迎春霍然起身:“皇后受傷,為什么不傳太醫(yī),卻來寧壽宮作甚?” 王福倫再次磕頭如搗:“已經傳了太醫(yī)了,可是,皇后娘娘,那情景,奴才不好說也……” 迎春一嗤起身:“這里不好說的,押他去乾清宮吧!” 最終,王福倫還是說了實情。 清晨早起,奴才們發(fā)覺皇后娘娘不見了,在御花園尋見了凍僵了的皇后娘娘,詭異的是,皇后娘娘不是一個人兒,她跟太醫(yī)院院使大人在一起,二人肩膀挨著肩膀,依偎在亭子間,好在皇后身上蓋著厚厚皮袍子,心口處還有一口熱乎氣兒。 亭子外面還有一人也凍僵了,卻是皇后心腹,坤寧宮的陳女史。 皇后因為被院使大人用大氅護住了,太醫(yī)們有優(yōu)先搶救,已經救回來了,只是人已經昏迷。太醫(yī)院副院使田東明,坤寧宮陳女史卻不成了。 迎春豁然而起,天爺爺,皇后這是送了皇帝一頂綠油油的披花巾??! 只是如何這般湊巧呢? “稟報皇上沒有?” 王福倫伏地嚎啕:“皇上昨夜歇在乾清宮,誰敢稟報啊,貴妃娘娘這會子也顧不上,正盯著人救治皇后娘娘呢,奴才六神無主啊,這才先來稟報太后娘娘啊……” 這是希望太后娘娘大慈大悲了! 迎春吩咐收押王福倫,自己慢慢返回太后正殿,皇后娘娘夜半三更私會太醫(yī),這事兒太大了,想要隱瞞太后娘娘絕無可能。 及至迎春見了太后娘娘,卻又無從說起。 好在太后娘娘已經用餐完畢,迎春稍稍寬慰。 太后娘娘因此越發(fā)催促起來:“迎丫頭只管說吧,皇后啊,本宮不對她不抱什么期望了?!?/br> 迎春不敢張揚,遂道:“太后娘娘您先穩(wěn)穩(wěn)神,卻是皇后娘娘昨夜晚踏雪尋梅,凍傷了,這會子太醫(yī)們都在坤寧宮,說是生命無礙,人卻昏迷不醒了?!?/br> 太后震驚不已:“皇后不是病重著床不起么,如何又去御花園賞梅?” 迎春避開太后娘娘銳利眸子,低頭道:“具體如何,臣妾不是很清楚,這會子賢貴妃正在坤寧宮坐鎮(zhèn),首先來給太后娘娘稟報,皇上那邊尚不知情,賢貴妃的意思,如何處理,但憑太后娘娘定奪!” 太后娘娘似乎大受打擊,既為了皇后自食惡果而痛心,又因為皇后欺君罔上而憤怒,更因為皇后欺騙自己的感情而痛恨。 這就是一國之母么? 眼下正是內憂外患時刻,堂堂一國之母,這般無有擔當,不思為君分憂也罷了,竟然為了逃避懲罰,裝病博同情,枉費自己親臨探望,三日賜藥,五日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