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9
書迷正在閱讀:樂園的門票、魔女之吻乃百合之味2:星空夢夜萬華鏡(第一卷)、魔女之吻乃百合之味(番外短篇)、滾動的骰子、烈火鳳凰-人物志、人妻調(diào)教系統(tǒng)Era、懷孕就結(jié)婚:和極品美母的約定(純母子,超長福利)、斬龍黑暗同人、萬界在線、善良的我想要拯救黃色世界
張松的恩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向他展示自己強(qiáng)大的武力,恩威并下,方才能促使張松敢于把賭注押在自己身上。 這rì,顏良帶著張松參觀了他的步軍訓(xùn)練。 駐馬將臺,張松遠(yuǎn)望著那些士氣高昂,軍紀(jì)整肅的虎狼之士,臉上寫滿了羨慕敬佩的表情。 “顏將軍的麾下將士果然都是jīng銳之師,怪不得能百戰(zhàn)百勝。威震天下?!睆埶扇滩蛔≠潎@道。 “永年先生過獎了,只怕本將的軍隊(duì),比之劉益州的川中勁兵,還要遜sè幾分呀?!?/br> 顏良看似在自謙,實(shí)則是做試圖。 張松卻搖了搖頭,嘆道:“蜀兵雖不乏勇力,只可惜未得其主啊?!?/br> 未得其主…… 聽得這四個字,顏良心頭微微一動,他知道,自己這幾rì的恩威并施。開始有成效了。 身后跟隨的許攸,也禁不住暗中一奇,他自也聽得出來,張松這嘆息的言語中,分明暗含著對劉璋的不滿。 “蜀中山川富饒。百姓安樂,若非劉益州治御有方。焉能獨(dú)享一方太平。先生方才之言,本將卻是有些聽不明白了?!鳖伭脊首鞑唤狻?/br> 張松捋須嘆道:“將軍有所不知,我主劉季玉雖號稱仁義,但實(shí)際上卻xìng情軟弱,內(nèi)不能制東州士人和益州士人之爭,外不能御張魯之侵凌。蜀中有識之士,早對其多有怨言,只怕蜀中沃野千里之地,百萬子民。早晚要為他人所得?!?/br> 此言一出,已是遠(yuǎn)遠(yuǎn)出了一個使者應(yīng)該說的話,張松對劉璋的怨意已是十分明顯。 而他對顏良說出這些心里話,其用意自是再明顯不過。 身后許攸不由大吃一驚,萬不想張松這個益州別駕,竟會對劉璋懷有如此不滿。 顏良也是佯作震驚,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 張松卻表情平靜,忽然間向顏良一拱手道:“將軍神武雄略,乃當(dāng)世英雄,更有掃清**之志,益州天府之國,百萬子民,又與荊州毗鄰,此乃天賜與將軍之資業(yè),難道將軍就沒有鯨吞之志嗎?” 張松捅破了窗戶紙,這已然是在公然“出賣”劉璋。 顏良佯作震驚了片刻,卻又一笑:“永年先生,如果本將沒記錯的話,你可是益州別駕,劉季玉的使者呀?!?/br> 張松卻冷哼了一聲,“劉璋弱若無能,非是明主,松也不瞞將軍,其實(shí)此番松前來出使,明是為劉璋結(jié)好將軍,暗中卻是受益州有識之士所托,前來尋求明主,而將軍,正是松所認(rèn)定的明主?!?/br> 張松終于是和盤托出了他的真正目的。 顏良笑了。 一切,正是他所料想的那樣,張松此行,果然是為了獻(xiàn)益州而來。 許攸也驚悟了,直到此時他才明白,顏良為何要以隆重的排場,來迎接和招待張松這個益州使者。 “原來,主公竟早就料到,這張松對劉璋心存不滿,想要出賣益州,主公這洞察力,也太過神了吧……” 許攸心中驚嘆不已,再看向顏良時,已是滿臉的嘆服。 “永年既然這般坦誠,那本將也不妨說句真心話,其實(shí)本將早有攻取益州之心,只是這荊州往益州一路山川險惡,關(guān)山千里,想要攻取,只恐是萬難啊?!?/br> 張松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詭笑。 他便招了招手,將一名隨從叫上前來,從其包袱中取出了一幅卷軸。 “此乃益州山川地形圖,內(nèi)中標(biāo)有整個益州各處關(guān)隘、駐軍等詳細(xì)情況,松特將此圖獻(xiàn)于將軍?!?/br> 張松說著將那圖卷展開,雙手奉于了顏良。 顏良將那地圖接過一看,果然是益州的地形圖,其中的各條道路,關(guān)隘的城防數(shù)據(jù),守軍的數(shù)量,以及守將的資料,諸般詳細(xì)情況盡述于上。 如此詳細(xì)的地圖,一看就是花了多年才能jīng心繪出,看來張松已醞釀已久。 “將軍有了此圖,再有松和一眾有識之士為內(nèi)應(yīng),到時內(nèi)外夾擊,何愁拿不下益州。” 張松獻(xiàn)完了圖,又明確的表示了愿為內(nèi)應(yīng)。 見得張松已毫無保留的表明了立場,顏良還有什么可裝的,興奮欣喜之下,他不禁放聲大笑起來。 “能得永年這般智謀之士相助,本將何愁不破益州。永年,本將倘若真能全取益州,則你必為功也?!?/br> 張松不遠(yuǎn)千里前來獻(xiàn)益州,所求者自與一個利字脫不了干系,顏良也明確表示將他視作取蜀的功,而功者,所獲的利益自也是最大。 張松聞言大喜,慨然道:“承蒙將軍器重,只要將軍出兵入蜀,松怎敢不效死力。” 此時的張松,早已為顏良的恩威所傾服,自感得遇明主,對顏良也是大表慷慨之意。 顏良甚是欣慰,便將張松大加寬慰了一番。 他二人幾番笑談,已是定下了取蜀之計(jì)。 這時,一直沉默的許攸,卻道:“主公能得永年相助,取蜀自是事半功倍,不過眼下滅吳之戰(zhàn),已是箭在弦上,恐怕這滅蜀之事,還要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