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樂陵管家立有軍功,莊宗夾在國事和家事之間,進退兩難,那時明德皇后還在世,出面調(diào)停,讓尼夫人暫時遁入空門,既保住了樂陵管家的面子,也救下了尼夫人的性命。 尼夫人遁入空門,在修梵寺剃發(fā)之時,潞王不能入寺,在寺外哭成了淚人。尼夫人在寺內(nèi)剃發(fā),潞王在寺外一刀割斷了自己的頭發(fā),發(fā)誓有朝一日一定會接回尼夫人。 潞王發(fā)了一個空誓。 尼夫人入道四年后,隆正八年,小管王妃去世,潞王為小管王妃發(fā)喪后,希望迎接尼夫人還俗,然而國勢有變——西北的圖倫人意圖東進,隴州爆發(fā)了沙赫爾之亂,大將軍太叔謙殉國。潞王那時正值壯年,在太叔謙之后帶兵出征,不久之后,潞王戰(zhàn)死在了隴西。 潞王離世,尼夫人此后久居佛寺。 乾佑九年,許朝國勢再次生變,圖倫人再次東進,入侵許朝關(guān)西一帶。 圖倫諸部的風俗與中原的風俗不同,諸部聯(lián)合推舉大汗,而大汗在立汗儀式上要被諸部首領(lǐng)用絲巾絞脖,在混亂窒息中傾聽天命,開口預(yù)言自己的在位年限。諸部在年限中都要聽從大汗的命令,年限過后,可以重新選出大汗。* 新汗和荀元央聯(lián)合向東南方進攻。新汗鼓動了荀元央叛變的欲望,因為荀元央的叛變,新汗才獲得了諸部的推崇,成為了新汗。攻打許朝前,新汗舉行即位儀式,被絲巾絞頸,不幸說出了“三”這個數(shù)字,三年可太短了。 圖倫人沖入關(guān)西后,關(guān)西軍民反抗劇烈,“三”這個命運懸在新汗的頭上,新汗狡詐地說許朝真正被攻下時,才是他的“三”正式開始之時,只下令屠殺了一部分許朝宗室,以安撫關(guān)西軍民的激烈反抗為由,不肯從名義上徹底吞并關(guān)西,而是接連立太子崇愷的幾個兒子做傀儡皇帝。 明夷二年,太子崇愷留在北方的兒子被廢的被廢、去世的去世,外族將目光轉(zhuǎn)向了潞王的兒子荀光潛。 潞王就是死在了圖倫人手中,光潛與外族有不共戴天之仇,在得知消息后,跪求老臣帶自己的一子一女離開長安——如果不能離開,就請殺死他們。 光潛深信他身在南方的叔伯兄弟總有一天會帶著大軍收復(fù)北方,給身在佛寺中的母親留下了絕筆信,自言“克復(fù)之日在望,天無二日,國不可有二君”,在向母親表達了不能愛惜身體、奉養(yǎng)母親的歉意后,和妻子毅然自刎,義不受辱。 光潛夫婦自刎后,留在北方的許朝舊部大受刺激,不斷起義。外族在侵吞關(guān)西后,擔心關(guān)東的尸疫傳入關(guān)西,不敢出關(guān),于是轉(zhuǎn)而繼續(xù)進攻西方,在明夷二年已打到了西域的薩秣建。外族的軍隊主力沒有留在許朝境內(nèi),為了示威,留在許朝的外族軍隊選擇屠城鎮(zhèn)壓起義——血仇激起多的血仇,起義愈演愈烈。 兒子兒媳去世,留下了九歲的孫子和八歲的孫女,尼夫人被迫還俗,帶著兩個孩子在許朝舊臣的保護下一路出逃,逃到慶州時,得到先前向外族投降的將軍韓先勤的支援。 韓先勤帶六萬大軍反叛外族,關(guān)西諸方響應(yīng),軍隊很快聚集到十一萬人之眾。外族派兵開戰(zhàn),三場血戰(zhàn)后,韓先勤戰(zhàn)敗,本想向西北出逃,而尼夫人建議出關(guān)向東方搏一條生路——韓先勤在反復(fù)考慮后,護送尼夫人等人從慶州逃到了關(guān)東的并州。外族忌憚關(guān)東的尸疫,未曾繼續(xù)向東追擊。 到達并州后,韓先勤只剩下了三萬將士,尼夫人曾是出家人,行事慈悲,以解民倒懸之心為韓先勤謀劃:并州是許朝的并州,然而混亂已久,百姓有倒懸之苦,因此,不如先在并州占據(jù)一城,休養(yǎng)生息,然后以清除尸疫、還政于許為名,行護生愛民之事——并州百姓定當響應(yīng),此后便可以一一收復(fù)并州諸郡,再以并州為基礎(chǔ),收復(fù)他州。 尼夫人提出了想法,諸位隨尼夫人一同出逃的老臣給出了為政舉措,韓先勤采納了眾人的建議,隨后尊尼夫人的孫子、光潛的兒子荀克俊為代王,自封為將軍,開始經(jīng)營并州。 代王克俊年少,一切事務(wù)由尼夫人代為處理。 貞和三年八月初,第五岐到達了平城,被奉為上賓,他等待著代王克俊或尼夫人召見自己。韓先勤帶兵出征,沒在城中。 雨漸漸停了下來。天色微亮,回蕩在宮中的木魚聲消失了。 舊宮宮殿的房檐伸出去很遠,于是屋中總是顯得黑暗,有時白天也需要點燈。燈影在宮殿中搖晃,第五岐望著宮殿外的景色……他不熟悉平城宮城中的一切。 他并非不熟悉平城,他曾到過平城。他是鶴儀人,鶴儀郡離平城郡不算太遠,十二歲時,他曾和母親一起北上,從鶴儀乘車走到了平城附近。他記得平城西邊是武州山,鮮卑代朝在山下開鑿了佛窟,代朝舉國禮佛,母親說石窟中刻有六萬座佛像。 他和母親在一個冬月北上,那時天上下了大雪,風聲呼嘯,雪厚得幾乎要將樹枝壓斷,車轅也在雪里發(fā)出響聲。 母親說武州山下有通樂寺,是一座佛窟寺,佛寺里依山建著四層樓閣,拜佛的人可以登樓觀看石窟里的造像。 那時天太冷了,他覺得石頭一定很涼,所以不想去石窟里拜佛。佛經(jīng)中有“磐石劫”,他以為石頭乃是最堅固之物,不會輕易變化。 磐石劫曰:每隔一百年,天女就會自天界降臨到大地上,用細軟的天衣衣袂輕撫一塊巨石,然后再返回天界。巨石從完好無損到被天衣完全拂去所用的時間,便是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