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上學(xué)了,就翅膀硬了?!崩钤χf了句。 村里這種情況還挺多的,不少人家都怕自家孩子上了大學(xué)會留在城里,所以在高考的時候會特地跟自家孩子談心,大學(xué)不用上,家里直接給安排跟著熟人去城里打工,讓熟人幫忙看著,過個兩三年就有二十左右,就回家結(jié)婚,一年兩年之內(nèi)必須生孩子,成家立業(yè)了,再出去打工就不用管了。 怕孩子上了大學(xué),找到留在城里的機(jī)會,將來不管老家的老人了。 這些事也不是瞞著孩子,而是跟孩子談心,里里外外的都說清楚了,孩子從小到大就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也不會覺得有什么奇怪的,自然會答應(yīng),于是就成了一個循環(huán)。 而像是李元這種能上大學(xué)的情況,其一是因為他太優(yōu)秀,學(xué)校需要他去上大學(xué),這是學(xué)校的成績,學(xué)校不可能放棄,不可能讓李元高考結(jié)束就去打工;其二,李元自己也想上大學(xué),而李不群好歹是第一年給了學(xué)費,讓他去了,因為李不群愛面子,李元考上大學(xué)讓他在村里有面子了。 其三,李不群一點都不傻,他很快確定了以后要讓李晶瑩養(yǎng)老,就當(dāng)沒有李元這個兒子了。 兩個人一塊回到大房子,飯桌上已經(jīng)擺好了酒席,就等著李元和李洪將落座了。 魏洋洋也在,他現(xiàn)在還不能吃東西,抱著一杯白開水。 在場的都不是外人,李元就直接把小狐貍拿出來放到地上,讓他自己玩。 紅豆轟隆隆地跑過來,趴在小狐貍面前搖尾巴。 小狐貍抬起爪子,摸了摸紅豆的狗頭,爬到紅豆身上,讓紅豆馱著跑。 李元一看,忍不住道:“這小家伙,學(xué)會騎狗了?!?/br> “三條腿不方便跑,他也不愛跑?!饼R長青小聲道,“前幾天我教了幾次,這就學(xué)會了?!?/br> “原來是你!”李元伸手戳齊長青。 齊長青就笑。 桌子底下的動作誰都沒看到,也或許是看到了,不過都沒在意。 飯桌上,主要還是說魏洋洋的事兒。 都是一個村的,情況可能知道的不太具體,但也大差不差,只是魏洋洋平時幾乎不在村里露面,那邊幾個人都忙,平時也很少提起魏洋洋,叫這孩子幾乎成了隱形人。 昨晚上如果出事,怕是大家才會想起來,原來村里還有這么個人。 “有地方安排,就是大棚那邊,正好幫著李虎分擔(dān)分擔(dān)?!痹S錦棉就道,“吃住都管,也用不著回家啥的,工資直接讓元元幫忙拿著,回頭買什么都行?!?/br> 這是防備那邊來要工資。 “能安排就行,回頭我去跟李志平說?!崩詈閷⒅苯咏o出保證,這件事他管了。 事情就這么三言兩語地說定了,接下來又說起項目的事情。 這些日子李洪將是挺忙,因為等過了年開春,周圍的村子馬上就要開項目,青菜和小西紅柿都要種起來了,只是大家都沒有經(jīng)驗,可不就得來找李洪將取經(jīng)么。 來取經(jīng),那就是求人辦事,肯定不能空著手來,再不然也得多說幾句好話,捧著李洪將。 叫人捧著,再拿點微不足道的好處,那肯定是沒有人不高興的。 李洪將這些日子可真是過得很不錯,不過他也很清醒,知道項目跟許錦棉這邊的課題直接掛鉤,而且靠山村近水樓臺先得月,肯定得靠山村先好了才能再顧著別的村子。 這會子李洪將提起來這件事,就是有這個顧慮。 許錦棉就給他吃定心丸,“放心,以后項目多得是,肯定優(yōu)先在靠山村做試點,跟別的地方不一樣的?!?/br> “那些技術(shù)員還是來咱們靠山村學(xué)的技術(shù),回頭有問題還得請咱們幫忙解決的?!崩钤哺f。 這樣的話,李洪將就能放心了。 一頓飯吃的賓主盡歡,李洪將臨走前還打了包票,這事兒用不著魏洋洋露面,他直接去那邊說,保證把事情給辦成了。 李元這邊也就沒人準(zhǔn)備露面。 等著李洪將走了,魏洋洋幫著收拾餐桌,跟著李元一塊進(jìn)了廚房,站在邊上看著李元把碗盤放進(jìn)洗碗機(jī),低聲道:“我都不知道,原來村長這么好?!?/br> “倒也不是?!崩钤矇旱吐曇簦叭绻阒叭デ蟠彘L,他不見得能這樣做?!?/br> “???”魏洋洋呆了一下。 李元就道:“你之前沒有去處,便是跟村長說了,他也只能跟你爸媽說說,叫你回家。可即便是當(dāng)天能讓你回家,或許當(dāng)著村長的面,你爸媽能對你好點,你兩個jiejie也能對你好一點,那等村長離開呢?” 等村長離開之后,所有人的面貌肯定還會變成以前那樣。 那為什么現(xiàn)在再找村長,結(jié)果就不一樣呢? “因為我們給你安排好了去處,你不用回那邊也有地方住。而且,村長要靠我老師才能繼續(xù)發(fā)展村子……” “事情不是看上去那么簡單,但也不是真的那么復(fù)雜?!?/br> 魏洋洋恍恍惚惚的點頭,他好像有些明白了。 原本村長愿意幫忙,或者是出于責(zé)任也罷,或者是心善也罷,但如果魏洋洋不能很好的安排,也只能治標(biāo)不治本。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日子,關(guān)起門來,各家過各自的日子,旁人即便是能說道幾句,可在事情不嚴(yán)重的情況下,旁人也只能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