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徐駿面色漸緩,點(diǎn)點(diǎn)頭:“也是,反正比我們那時容易些。” 謝泗泉聽見笑了一聲,抬手去摸了徐駿的臉,仔細(xì)打量之后嘖了一聲:“白九送了半座城,我當(dāng)時可是用了半條命,好不容易才換回你?!?/br> 徐駿低頭親他,半閉著眼睛沒吭聲,難得唇上用力有些兇。 謝泗泉悶聲笑了兩聲,推他一下。 徐駿沒松手,謝泗泉手放在對方手臂上,順勢改成了撫摸,像是安撫一只沒什么安全感的狼犬,徐駿明明瞧著攻擊性很強(qiáng)的一個人,親得也夠兇,只是一雙手控制不住地微微發(fā)抖。 謝泗泉慢慢回應(yīng),心里想的卻是他們以前的過往。他自己吃過苦,因此知道外甥和白九的事之后,也不怎么攔著了,他現(xiàn)在覺得白九挺好,自己也不想當(dāng)那個惡人。 人生在世短短數(shù)十年,能遇到已是不易。 謝家合了八字,大吉。 白老又特意親自前來一趟,和謝家主商議擇取良辰吉日。 成親之前,謝璟和九爺暫時不能見面。 哪怕有些時候二人都在西川城里,不過隔著一條街,隔著幾家茶樓,九爺也未再逾規(guī),沒有過來,謝璟倒是想去,但身邊人跟的比之前還要多一些,謝泗泉難得給他下了規(guī)矩,說這里頭有些講究,不可隨意亂跑。 謝璟在外忙完,回到院子里,寇姥姥正在給他縫制新衣。 謝璟走過去搬了小板凳挨著她坐下,像小時候一樣,給老太太幫忙,小聲陪她說話。 寇姥姥給他做了新衣、新鞋襪,上頭的刺繡精致,顏色也是謝璟喜歡的那幾樣,外套上還用紅線繡了云紋,十分喜慶??芾牙研χ溃骸翱上也皇侨H耍蝗痪涂梢越o你準(zhǔn)備更多了?!?/br> 謝璟不在意這個,搖頭道:“姥姥是最有福氣的,若不然怎么會護(hù)著我長大,還能帶我回西川。” 寇姥姥摸了摸他發(fā)頂,慈愛道:“姥姥年紀(jì)大了,容易犯瞌睡,記性也不如前兩年好,卻總是想起你小時候的事。我記得你五歲的時候,那么小的一個人兒,站在那里顫顫巍巍要給我?guī)兔?,被熱水燙了兩個泡也不肯說,晚上自己吧嗒吧嗒掉眼淚……給我心疼的呀,你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心事太重,不愛開口說話?!崩咸珖@了一聲,叮囑他,“璟兒你要記得啊,你舅舅疼你,以后要是遇到什么過不去的難關(guān),一定跟舅舅說,別自己扛著,你如今有家啦?!?/br> 謝璟點(diǎn)點(diǎn)頭,答應(yīng)一聲。 寇姥姥年紀(jì)大了,頭發(fā)漸白,說話也一句話反反復(fù)復(fù)說許多遍。 謝璟沒有絲毫不耐煩,坐在那聽著,瞧見旁邊樹上有開的花,還摘了一朵小小的別在寇姥姥梳起的銀梳上。老太太愛板正,一輩子規(guī)矩慣了,頭發(fā)直到如今都是一絲不亂地盤起,也只有謝璟淘氣,她才讓那朵小花留在銀梳上。她手上多了一塊斑,但是模樣富態(tài)了些,比在北地的時候氣色好了許多,休養(yǎng)的也好。 謝璟問她:“姥姥,您沒有什么想問我的嗎?” 寇姥姥笑道:“這些年外頭光怪陸離,什么怪事沒見過,紅頭發(fā)、藍(lán)眼睛的人都有呢!你同九爺,也是多少年的情分,若真要身邊有個伴兒,是他也我放心啦?!?/br> 謝璟抱著老太太,歪頭笑道:“姥姥,我真高興?!?/br> 寇姥姥拍拍他的手,也笑了:“高興就好,人活一世,就圖個高興呢?!?/br> 好日子將近,謝家收拾了一處房舍,修好了弄得十分喜慶。 謝璟的東西先搬到了這里,雖在自己家中,但謝泗泉也給他打了許多新木箱,朱漆涂了之后,光鮮亮麗。 寇姥姥打了一枚巴掌大的金錢,兩面帶“?!弊?,給謝璟做做壓箱的東西。 寇姥姥道:“我也沒什么好東西,這個你拿著,好歹老婆子年長幾歲,能壓得住?!彼焓謸崃藫嶂x璟的頭發(fā),笑道,“愿我璟兒也長壽無憂?!?/br> “好?!?/br> 謝璟收了,把那枚喜錢用紅綢裹起來,仔細(xì)放好。 五月初八,良辰吉日。 西川城里天剛蒙蒙亮,就聽得炮竹聲響,鑼鼓嗩吶,聲樂震天,有許多抬了禮品的人陸續(xù)開始入城,從下城一入城樓開始,緩步向上城謝家走去。 白、謝二家沒有對外講什么,西川城里也未聽說什么消息,但這聲勢太大,引得無數(shù)人圍觀。 北地白家知道謝家主愛熱鬧,投其所好,不僅用了嗩吶,后面還請了一隊西洋樂隊,也不拘什么風(fēng)格,當(dāng)真辦得熱鬧極了。西川城里,街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舞獅人在那里表演,若仔細(xì)瞧,就會看到這些舞獅人縮在的店鋪牌匾都是用紅綢封起來的,看不清上面的字,而彩獅的頭正對著街口,吞吐繡球,像是在迎接那些抬著禮品的隊伍前來。 西川上、下兩城百姓生活閑散愜意,難得瞧見這么熱鬧的,都站在路邊湊著瞧熱鬧。 期間有不少謝家鹽場的伙計,來回跑著撒喜糖、喜餅,出手十分闊綽,引得小孩子們跟著一路追。那些人編了吉祥話,一邊給小孩糖,一邊讓他們一路喊個不住,童聲稚氣,更添歡笑。 鞭炮聲“噼里啪啦”炸響。 起初是一處,緊跟著滿城都響起來。 主街道各個店鋪同一時間拽下上面蒙著的紅綢,雖還是之前的名字,但前面都加了一個印,是一方巴掌大的金色“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