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jié)
城門開了,古驁從城頭走下馬道相迎,廖清輝跳下馬就朝古驁奔來,道:“漢王用兵如神,你怎么知道戎人定會等在天水?” 古驁笑道:“因?yàn)槲艺迅嫣煜?,說我的義軍要出天水,戎人不善使詐,不由得他不信?!?/br> 廖清輝眼眸亮亮:“所以你就走安陽,出隴西,從背后繞過了他們,直擊漁陽?” 古驁點(diǎn)點(diǎn)頭:“正是。” “所以你讓我等在天水,好待戎人撤退的時(shí)候,讓我率軍掩殺?” 古驁道:“正是,你看得不錯(cuò)?!?/br> 廖清輝摸了摸心口:“……我……我就知道你不會害我?!?/br> 古驁笑道:“怎么,我讓你等在天水的時(shí)候,你有疑慮?” 廖清輝連忙擺手:“我沒有疑慮……只是我部下那些人不了解漢王你,才會對我說,你讓我守在天水,自己卻不知哪里去了,是想把我作為與戎爭鋒的rou靶子,將我推在前面?!?/br> 古驁道:“多謝清輝信我。” 廖清輝臉上一笑:“我就知道你一定是從別的地方出北地去了!” 古驁道:“抗戎義軍在漢中城內(nèi)外誓師正隆,你怎么知道?” 廖清輝道:“嘿嘿,那些誓師的兵甲,都是留下來守備漢中的,雖然兵甲出城看似朝夕不停,但是我發(fā)現(xiàn),你不過是讓同一隊(duì)人來回轉(zhuǎn)圈兒地走罷了。而且他們坐下,也沒有戰(zhàn)馬,你要征戎,怎么可能誓師的人全都沒有戰(zhàn)馬?” 古驁笑道:“廖公子好眼力?!?/br> 廖清輝哈哈地笑了幾聲,道:“我斬首了兩千人,你看我還不賴吧?” “豈止是不賴,可謂勇武。” “我首戰(zhàn)告捷,斬兩千人,還是打的戎人,我堂哥當(dāng)年第一次領(lǐng)兵,也比不上我。” “正是……”古驁笑道:“光顧著說話了,一日一夜的奔襲也累了吧,還不趕快帶著隨部去安頓?” “嗯,那我這就去了。有什么事就叫我?!?/br> “好?!?/br> 古驁與廖清輝說話間,虞君樊已經(jīng)安排部眾下馬牽入馬廄,各自回營進(jìn)食安寢,歇息療傷。 見廖清輝爬上馬招來自己所帥的河間軍部離去了,虞君樊這才走上前對古驁笑道:“廖公子真是爛漫心性,適才已經(jīng)跟我說了一路了?!?/br> 古驁攜起虞君樊的手,往城內(nèi)邊走邊道:“累著你了,連番征戰(zhàn),幾日都沒睡了吧?” 虞君樊搖了搖頭:“……只要能得勝,累一點(diǎn),又算得了什么……” 古驁頓下腳步,注視著虞君樊:“有時(shí)……我總覺得我對于你,無以為報(bào)?!?/br> 虞君樊道:“你若真是覺得無以為報(bào),以后便該總要信我才好。” 古驁怔了一下,問:“君樊何出此言,我何時(shí)不信你了?” 虞君樊微笑:“你現(xiàn)在信我,是因?yàn)槲覀儍扇擞H近,若有一日生疏了,又或者你漸履高位,我怕便不及今日情誼。” 古驁握緊了虞君樊的雙手:“……君樊。” 虞君樊道:“……進(jìn)屋吧。” “也好,進(jìn)屋讓我看看,哪里有傷著了么?” 虞君樊道:“在外征戰(zhàn),皮外傷都是小事,我路上都已處理了?!?/br> 兩人說著話就入了府邸中,燒了暖融融的炭火,進(jìn)了門侍者立即端上來一盞清茶,虞君樊仰頭喝了,古驁簡單地幾下便為虞君樊解下戰(zhàn)袍披風(fēng),虞君樊自己一邊解開甲衣,一邊回頭望了古驁一眼,兩人目光對上,古驁俯首輕吻了一下虞君樊,虞君樊側(cè)頭避過:“都是外面的風(fēng)沙,臟?!?/br> 拉著虞君樊坐到榻上,古驁問道:“怎么忽然這么說……倒讓我惶恐?!?/br> 虞君樊道:“這幾日征戰(zhàn),看著漫天血色,不由得想起先父,心中喜中有悲,還望你莫要見怪。” 古驁道:“觸情生情,也是有的?!?/br> 虞君樊道:“當(dāng)年父親并非敗于戰(zhàn)場,而是敗于內(nèi)帷。戰(zhàn)場上連戰(zhàn)連捷,卻難防有人暗箭傷人,在內(nèi)帷之中擊垮人心。我思及此處,便又想到你我……”說著虞君樊抬目凝視古驁:“如果有人想令抗戎義軍出亂子,其實(shí)倒也簡單,只用離間你我便是了。若是你我離心,抗戎義軍便分崩離析……我想到了這一處,故而有適才那一說?!?/br> “……君樊?!?/br> 虞君樊笑了笑,道:“你看你還說我累著了,你眼下有青影,不也是一直沒睡?” 古驁道:“事情多了,反而不覺得困?!?/br> “還是休息一下吧。” “嗯。” 古驁?jiān)陂缴咸闪讼聛?,示意虞君樊也與自己一道,虞君樊笑了笑,拉起榻旁的被子,蓋在了兩人身上,這才側(cè)臥在了古驁身邊。溫暖的感覺從溫暖被褥里彌漫到了四肢百骸,虞君樊輕聲對古驁道: “剛才的事,你算是答應(yīng)我了?” 古驁道:“你別亂想,不會有那樣的事的……” “……你不續(xù)娶么?” “沒這個(gè)打算。” “那是現(xiàn)在,以后呢?我聽說老戎王除了那個(gè)太子,倒還有一個(gè)愛女,也是戎后所生,老戎王手下四大猛將,被她一人收去了三個(gè)?!?/br> 古驁道:“……君樊,你要續(xù)娶么?” 虞君樊嘆了口氣:“我命帶天罡,克妻刑子,誰愿意嫁我?” 古驁?jiān)谂恢形兆×擞菥氖郑骸澳俏覀兒尾痪瓦@樣下去?” “……我不知道,”虞君樊嘆了口氣,“我不知道,在戰(zhàn)場上的時(shí)候,看了那么多無常,我便很想與你說話……可見了你,又覺得難以出口。” 半晌沒有聽到古驁的回答,虞君樊側(cè)頭望去,卻見古驁閉上了眼睛,發(fā)出均勻的呼吸聲,已經(jīng)睡著了。 第129章 冰封始解,春色露梢。古驁醒來的時(shí)候,身旁空落,支起身子,古驁問左右道:“……虞太守呢?” “虞太守見漢王睡下了,便自回去沐浴。說是戰(zhàn)場上染了血腥,想早些洗去才好?!?/br> 古驁點(diǎn)了點(diǎn)頭:“知道了,你們下去吧?!?/br> “是?!?/br> 古驁起身披了外袍,又喝了茶潤了潤喉嚨,召來陳江問道:“事情辦得如何了?” 陳江躬身道:“論功行賞、安頓百姓、改制官制,這些事都在有條不紊地進(jìn)行,如今此戰(zhàn)定功賞爵的名冊已經(jīng)制好,只等漢王過目、加??;另外百姓遷址與安頓工作,并改制漁陽官制一事,正在開展;大約還有十天便可以做完?!?/br> 古驁點(diǎn)了點(diǎn)頭:“還有十天……十天以后,若是那被封了左賢王的廢太子果決,倒是已經(jīng)能攻到郡城下了……此番諸事,還是要盡量快些?!?/br> 陳江道:“是。倒是五王派來了使者,我讓老九老十一在別館正招待著,漢王要見么?” “他們什么時(shí)候到的?”古驁一邊問,一邊召人來給自己換上正式的王服。 “也是才到的,就在漢王歇息的這么一會兒方至,我沒讓他們打攪?!?/br> 古驁想了想:“這就宣他們進(jìn)來罷。” “是。” 不一會兒門外就響起使者的喝聲,只見自五王處來者,衣著華貴,紛紛道: “恭喜漢王大捷!——江衢王送來賀信,并百兩黃金勞軍賀喜!” “恭賀漢王大收復(fù)北地!——濟(jì)北王送來賀信,并著簡家族人率軍一萬,前來襄助抗戎義軍!” “恭喜漢王旗開得勝!——汝陰王送來賀信,并千石糧草勞軍賀喜!” “恭賀漢王一戰(zhàn)功成——巨鹿王送來賀禮百件,送千羊勞軍!” “恭喜漢王為中原揚(yáng)眉吐氣——廣平王著王世子為使,獻(xiàn)金刀三百以為賀禮!” 古驁逐一看了禮單,笑道:“諸位遠(yuǎn)道而來,路途辛苦,北地連年征戰(zhàn),甚為荒蕪,若有招待不周之處,還請見諒?!?/br> “漢王高義,這是哪里的話。”廣平王世子上前一步,作禮道。 古驁笑道:“都坐?!迸恼迫暎骸皝砣耍涎?!” “是!” 屋內(nèi)觥籌交錯(cuò),屋外的老十一陳余,卻在墻邊低聲對陳江道:“……五王送了這么多東西給大哥,還真是大方。” 陳江道:“……你想一想,抗戎之事,是當(dāng)年五王與漢王一道兵諫攝政王的時(shí)候敲定的,如今征戎勝了,他們自然有所表示?!?/br> “這么說,他們是在以此敲打攝政王無能么?” “正是?!?/br> ———— 宴中一番互相許諾吹捧之后,古驁送走了五王使者,陳江上前道:“漢王,如今來投抗戎義軍的義士越來越多,倒是有一隊(duì)人馬,從巨鹿郡來的,為首的是一個(gè)老者,說想見漢王,還說以前漢王去巨鹿郡的時(shí)候,有一面之緣?!?/br> 古驁想了想,不知是何人,便道:“既然說曾與我有一面之緣,那便請進(jìn)來罷?!?/br> “是?!?/br> 不久,陳江便帶著一位老者入了府門,古驁一眼看到那老者便覺得眼熟,再看一眼,這才想起,原來那時(shí)古驁與典不識在巨鹿郡中想找地方留宿,可是閭里有令,不納外鄉(xiāng)人,古驁四處訪問,皆不得入。還是這老者告知因由,卻引得典不識發(fā)狂,屠盡里正家兵百人。 等古驁與典不識再次前往村落時(shí),但見村中濃煙滾滾,已經(jīng)被人縱火燒了。這下看見老人,古驁不由得上前一步:“……老先生還好?” 那老者躬身道:“漢王好記性,尚記得老朽?!?/br> 古驁道:“那日聽聞有人焚村,我便立即帶人再去了村中,然那時(shí)勢單力薄,手中無兵,只向虞太守求了一封寫給巨鹿郡守的信,匆匆趕至,卻只見硝煙已散,火光已盡,只?;覡a……終究是去晚了……此事我一直甚為愧疚……” 那老者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道:“老朽那日,領(lǐng)著愿意跟隨老朽的二百余村民,進(jìn)了山中,倒是逃過了一劫。” 古驁嘆道:“真是難為老先生了,那后來又下山了嗎?” 那老者笑了笑:“怎么下山呢?我們便就此落草為寇了……此番是說抗戎,巨鹿郡各關(guān)才一路放行?!?/br> “老先生莫要著急,既然來了這里,人了抗戎義軍,便不愁沒有糧草?!?/br> 那老者道:“是啊,老朽還聽說漢王論功行賞,軍中風(fēng)氣甚為嚴(yán)明公正,想必將老朽那些不成器的子侄,托付給漢王,倒是無妨的?!?/br> 古驁道:“老先生放心。此來,不知有多少人?” 那老者道:“一共一千七百人。從前落草為寇見不得光,如今棄暗投明,多謝漢王不棄?!闭f著那老者便要跪下,古驁亦從座中起身,扶起道:“好一個(gè)棄暗投明……” “來人,把參贊陳良請來,讓他安排入軍?!?/br>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