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節(jié)
只是出乎蘇云霜的預(yù)料,嬴政聽完之后只問了一句話:“你獻上的計策,肯定不是你自己想的?!?/br> 蘇云霜:“……” 臥槽暴露了!Σ(°△°|||)︴ 是的,蘇云霜的計策確實不是自己想的,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 “你為什么這樣說?” 嬴政的道理可簡單了:“那不是你能想出的辦法,我清楚你是什么樣的人擅長用什么樣的手段,這如果只是事關(guān)戰(zhàn)場用兵,我肯定不會覺得意外,可這不是?!?/br> 蘇云霜給昭襄王提出的辦法,應(yīng)該說軍事只占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大部分要靠外交和政治手段去運作,更不要說這個計策原本就不是立足于軍事而是立足于人心,應(yīng)該說這更像是一個政治家提出的方法。 嬴政很確定,蘇云霜的政治水平是負分,這完全不是她能夠想得出來的。 事實上也確實不是蘇云霜想的,蘇云霜的靈感來自于曹老板手下那群切開全是黑的謀士們,怎么說也一起混了那么多年,蘇云霜自認還是學到了兩手的。 雖然目前只會對著差不多的情況照搬_(:3ゝ∠)_ 聽了嬴政的話,蘇云霜反而笑了,她伸手摸摸嬴政的腦袋:“小孩子不要想太多,無論是或者不是,現(xiàn)在這條計策都是我的,明白了?” 蘇云霜不介意嬴政了解她,甚至完全看透她這個人都沒關(guān)系。 和始皇帝相處,又不愿意做個一無是處的廢物,讓他看的清楚反而是最安全的,看不清楚那才是真的危險。 果然,蘇云霜這句算是變相承認嬴政判斷的話一出來,嬴政也就不再糾纏這個問題了,雖然他還是不知道蘇云霜是哪里來的這條計策,但是目前對他而言這不重要,也許過幾年他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可現(xiàn)在不用。 因此,嬴政很自然的略過了這一點,他挪開蘇云霜的手:“說了多少次,不許摸朕的頭!” 眼見蘇云霜要說話,嬴政立刻補上一句:“也不許說‘朕知道了’這種話!” 上次他被蘇云霜這句話噎的不輕,簡直印象深刻== 蘇云霜慣孩子的本事向來是一等一的,這時候當然是從善如流的答應(yīng)。 反正手長在她身上,以后怎么樣還是自己說了算=v= 晚點的時候子楚倒是來找蘇云霜了,經(jīng)過這么長時間,蘇云霜對子楚倒是不排斥了,雖然她覺得這男人切開估計也是個黑,然而這并沒有什么關(guān)系。 身邊人大部分都比自己聰明什么的,蘇云霜早就習慣了_(:3ゝ∠)_ 或者說,蘇云霜不排斥子楚的真正原因應(yīng)該是自從發(fā)現(xiàn)蘇云霜是真的不喜歡他動手動腳,子楚就很自覺的不再對蘇云霜做一些太親密的動作開始的,甚至就連夜間和諧運動他也不找蘇云霜了,這一點上子楚還是很慣著蘇云霜的。 也因此,子楚來找蘇云霜的話,大部分時候就是純聊天,順便看看嬴政什么的。 蘇云霜對子楚的轉(zhuǎn)變當然疑惑,可嬴政卻一清二楚。 子楚對蘇云霜并沒有什么男女之情,從開始到現(xiàn)在都是,況且子楚心懷大志,目前以秦國的狀況來看,太子不頂事,糊涂蛋一個,真正握有權(quán)柄的還是昭襄王,蘇云霜得昭襄王的喜歡,又有丞相范雎的好感,白起對蘇云霜也是贊賞有加,可以說,有了蘇云霜他就能刷到目前秦國最大的三個實力派的好感,子楚又不傻,他當然都順著蘇云霜來。 反正他對蘇云霜沒男女之情,睡覺這種事嘛,他院子里也不缺女人,找誰不行偏要給蘇云霜添堵? 在這種事情上子楚特別想的開,他看見的是現(xiàn)實的好處和利益,就像當初他對呂不韋依賴尊重,是為了回到秦國一樣。 但要說起來子楚并不能算是一個特別薄情的人,應(yīng)該說,對他有恩的人,他都會回報,就如同現(xiàn)在,回到秦國,得到華陽夫人的喜愛,又有蘇云霜這條線的子楚照理說對呂不韋已經(jīng)沒那么大的依賴了,可子楚對呂不韋依舊客氣。 甚至以嬴政后來了解到的事情來看,子楚當上秦王之后對呂不韋也是很好的,可以說,只要呂不韋不越過界做出什么過分的事情來,子楚都會回報他的。 對呂不韋尚且如此,蘇云霜就更別提了,因此嬴政也不覺得蘇云霜需要對子楚委曲求全,不想伺候就不伺候唄,反正蘇云霜已經(jīng)有了他這個嫡長子,也不需要其他的孩子了。 更別說,大概是子楚這人真的心寬,反正他和蘇云霜目前這種模式也相處的挺好的,范雎和白起在秦國的地位不用說,自從有了蘇云霜這條線,子楚發(fā)現(xiàn)就連太子對他都不像以前那樣動輒過分刁難了,雖然對他也沒好到哪里去_(:3ゝ∠)_ 至于說華陽夫人,對他顯然更加溫柔熱心了,簡直比他的親生母親還要親。 蘇云霜說是給昭襄王當個幕僚,可實際上還是私人性質(zhì)的,應(yīng)該說昭襄王也是真的挺喜歡蘇云霜,他時不時就召蘇云霜過去,有事議事,沒事聊天_(:3ゝ∠)_ 后來蘇云霜也看出來了,干脆在昭襄王召見的時候把嬴政也帶上,子楚她不好帶,但帶嬴政卻是沒問題的。 昭襄王第一次見嬴政就非常喜歡,應(yīng)該說在昭襄王看來,兒子不成器,孫子也沒個突出的,倒是嬴政這個看起來十分聰慧的曾孫讓他十分欣慰。 昭襄王到底是年紀大了,對小孩子天生就帶了三分喜愛,他對蘇云霜道:“這孩子確實聰慧不凡,日后必成大器?!?/br> 嬴政是王公子弟,他若是成大器,除了成秦王還能是成什么呢? 昭襄王這話,不管是單純的意屬嬴政還是其他,日后子楚的地位少不得都要往上抬一抬,即使昭襄王沒明說,可意思已經(jīng)放在那里了,就憑著這一句話,太子在定繼承人的時候就必須掂量一下了。 蘇云霜倒是沒聽出來,反正她聽人說話向來不考慮太多,因此順著說道:“政兒一直都很聰明。” 昭襄王聽著這話嘴角一抽,正常人這時候不應(yīng)該是謙虛一下的嘛?哪有順桿爬還爬的這么順溜的,不過蘇云霜這畫風他也早習慣了,因此也沒在意:“這孩子取名叫政?” “嗯,子楚取的,”蘇云霜也不給子楚其他稱謂,直接說了名字,反正昭襄王也不在意:“我取了個小名叫寶寶,可是政兒不喜歡,我這么叫就不搭理我?!?/br> 所以蘇云霜只能遺憾的放棄了管千古一帝叫寶寶這種聽起來就很爽的事情_(:3ゝ∠)_ 蘇云霜說的特別認真:“其實我真的覺得叫寶寶挺好的。” 嬴政:“……” 這種事情就不要重復(fù)強調(diào)了好嗎?! 再喊寶寶什么的,信不信真的殺掉你!講真的!不騙人! 昭襄王似乎也沒覺得這名字不好,反正就是閑聊,因此他順口問道:“怎么想到要叫這個名字?” “大概是在母親看來,孩子就是世上最好的珍寶,無論年齡大小,只要自己還活著一天,孩子就是自己的寶貝吧。” 這倒是實話,蘇云霜早說過她不喜歡騙人,就算知道嬴政是個什么情況也不能改變這一點。 她對嬴政的感情都是真的,畢竟不管內(nèi)心如何,嬴政的外表都是個小包子呀=v= 想要什么,就要付出什么,蘇云霜向來不在感情的事情上騙人。 嬴政聽到蘇云霜的話,之前的黑臉頓時就消失了。 好吧,雖然這稱呼聽起來確實很蠢很配不上他,但是…… 嬴政看著蘇云霜,這次朕就勉強原諒你好了╭(╯^╰)╮ 同樣的話,不同的人說,不同的情況說,都是不一樣的。 昭襄王看蘇云霜順眼,看嬴政也很喜歡,于是很自然的,子楚也終于入了他的眼。而對于子楚來說,無論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他在昭襄王的面前都是個孝順善良的孩子,他不算聰明但是也不是個笨蛋,并且還勤學好問。 這樣看來,昭襄王對子楚雖然不算太滿意,可想想太子嬴柱……好吧,子楚能長成這樣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_(:3ゝ∠)_ 這么一想,昭襄王頓時就覺得難得有個好孩子,可千萬不能讓太子糟蹋了,聽說太子和子楚的關(guān)系不算好,太子時不時就刁難子楚,也幸好子楚這孩子孝順實在,沒有生出怨恨之心。 可不管怎么說,昭襄王都覺得子楚留給太子那是肯定教不好的,兒子已經(jīng)廢了,孫子可不能再被養(yǎng)成個廢物,那到時候廢的可就是整個秦國了,因此昭襄王覺得他對子楚還是有責任的。 現(xiàn)在的太子嬴柱其實不是昭襄王的長子,原本他甚至不是太子,可架不住昭襄王的待機時間長啊,昭襄王硬生生的把自己的長子,前任的太子給熬死了_(:3ゝ∠)_ 長子死了,太子的位置就落到了嬴柱的頭上,可之前嬴柱并不是作為繼承人培養(yǎng)的,可以說就養(yǎng)成了個廢物性格,而此時嬴柱的年紀也不小了,這些年昭襄王cao了不少心,可就是沒掰回來。 好吧,眼看著兒子年紀太大掰不回來完全不需要有什么指望了,昭襄王這時候可不想把一個還算不錯的孫子給廢掉。 于是很快的,大家都發(fā)現(xiàn)子楚走進了昭襄王的視線,昭襄王處理事情的時候時不時就把子楚帶在身邊學習。 而等一段時間過去,昭襄王終于正式讓子楚參與議事,并且詢問了他的意見。 昭襄王詢問子楚的第一件事情是民生方面的。 秦國的地理位置其實不算好,尤其是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的時候,而蜀中地區(qū)更是如此,這地方經(jīng)常鬧災(zāi),而且要不就是沒水鬧旱災(zāi),要不就是水太多變洪澇,簡直糟心的不行。 此時昭襄王需要考慮的事情就是,這地方到底治不治,如果要治又該怎么治。 昭襄王遞給子楚一份竹簡:“這是呈上來的治理計劃,你先看看,再告訴我你的決定。” 這是一個十分宏大的計劃,這個計劃當中不僅僅包括治理蜀地岷江的水患,同時還包括了連帶著的一系列的水利工程。 計劃宏大,計劃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也是一樣。 可子楚也看出來了,一旦這個計劃實行,蜀中將再也不用擔心水旱之災(zāi),甚至將得到一片十分適合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廣袤土地。 農(nóng)業(yè)一直是秦國頭疼的事情,秦國的地理位置不好,適合糧食生長的肥沃土地不多,這個計劃完全可以說是秦國最需要的。 因此,子楚當即說道:“這樣利國利民的事情為什么不做呢?一旦做成了,我們將獲得的好處是巨大的,這對于百姓們的好處也是巨大的?!?/br> 昭襄王點點頭又問道:“可你看見了這其中的巨大消耗了嗎?” 子楚皺眉:“就算是這樣,我也同樣支持,消耗只是一時的,可這對于秦國的好處卻是千秋萬代的?!?/br> “說的很好,”昭襄王沒有說子楚的決定好不好,只是又問了個問題:“修建水利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更何況是這么大的計劃,如果修建,那么勢必影響之后我們攻打魏國的計劃?!?/br> 說白了,這時候治理蜀中,那么他們就將錯失攻打魏國的最好機會,而若是多等幾年,魏國恢復(fù)了元氣,他們打起來恐怕就像是之前打趙國一樣了。 聽到這個問題,子楚沉默了,秦國歷代國君都在致力于擴張,治理蜀中確實重要,可打下了魏國,他們同樣能獲得土地和人口。 “子楚愚鈍,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選了?!?/br> 昭襄王點點頭,又看向旁邊的蘇云霜,詢問蘇云霜的意見。 對此,蘇云霜的說法就直接多了:“當然要治理,魏國是次要的,若是蜀中大治,我們將比現(xiàn)在強大富足幾倍,而魏國呢?就算魏國再怎么恢復(fù)又能恢復(fù)多少?更不要說,就算我們要攻打魏國,那也不是舉國之力的滅國之戰(zhàn),沒必要為一個已經(jīng)難成氣候的魏國耽誤了我們自己的發(fā)展?!?/br> 昭襄王認同了蘇云霜的說法,然后對子楚說道:“你能在面對巨大消耗的時候果斷下定決心治理蜀中這是很好的,可上位者不僅僅要能做事果斷,更需要權(quán)衡利弊,子楚,你對政事是極其敏銳的,可對軍事就不太懂了?!?/br> 如果子楚懂軍事,他很容易就能看出來,秦國打魏國,為的是占城池,擴大土地兼并人口,而不是滅國。 既然如此,這場戰(zhàn)爭定然是見好就收,沒必要把魏國逼到絕境,到時候萬一魏國孤注一擲要像趙國那樣舉國之力和秦國拼命,那秦國多不劃算啊。 想到這里,昭襄王看看子楚再看看蘇云霜,他深刻的覺得,這兩人要是能合二為一就好了。 于是昭襄王對子楚說道:“武安君如今告老在家,你可以多去向他請教。” 昭襄王沒提蘇云霜,一方面是為了給子楚機會去結(jié)交白起,另一方面,其實他也不想蘇云霜太過強勢。 要知道,時逢亂世當然是靠著拳頭說話,這種事還是要子楚自己強勢點才好。 蘇云霜倒是不在意,反正她從來也沒打算代替子楚的位置啊,這方面她真的沒野心的_(:3ゝ∠)_ 這邊昭襄王給子楚上完課,那邊就有人來報,說是韓國有使者前來,目前剛到驛館,如今遣人前來,希望能見昭襄王。 見他國使者這就是國家大事了,即使韓國是個小國,可目前昭襄王還不想打仗,再說了,他今天心情好嘛,于是昭襄王想了想就把時間安排在了第二天。 蘇云霜本來倒是沒在意這事的,這年代各國之間互相派使者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回去之后,稍晚點子楚卻告訴她這次韓國派來的使者有點特別,韓國派了個公子前來。 這下蘇云霜來精神了,能派個公子前來,說明韓國這次派使者是有大事啊! 確實是大事,韓國抓到了逃亡在外的信陵君。 秦國逼迫魏王殺信陵君,魏王果然也沒讓秦國失望,他真的下令要殺信陵君了。 可信陵君畢竟不是一般人,在他那群門客的幫助下,信陵君硬是逃過了魏王的追殺,可信陵君根本無處可去,靠的近的國家基本都被秦國胖揍過,這時候秦國要殺他,誰敢保他?于是信陵君就打算往更遠的地方逃亡。 結(jié)果就在路過韓國的時候,信陵君不知道怎么的就被抓了。 抓了之后,其實本該把人送給魏王,可大家都知道,真正要殺信陵君的是秦國,再加上魏王也放話了,誰抓到信陵君的無論是殺了,還是交給他,又或者交給秦國都是可以的。 韓王想了想決定交給秦國,信陵君畢竟名聲在外,直接讓韓王殺,韓王也是不敢的,交給魏王好像也沒什么好處,反倒是交給秦國倒是可以討好秦國,韓國弱小,偏偏又和一群強大的國家都有接壤,可以說是夾縫中求生存,這時候秦國剛胖揍了其他幾個強國,韓王一想,秦國這大腿粗啊,果斷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