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揚州知府
“確實瘋了,不過有什么辦法處理這事呢?”方浩問道。 “除非有包龍頭在世,狠狠地懲罰這些jian商,讓這些jian商竹籃打水一場空?!蓖醪藓薜卣f到。 包龍頭?除非是朱元璋在世,否則沒有絲毫的辦法。 這就是難民的生活?真是一個可怕的世界,方浩心中產(chǎn)生了一陣寒意。 就在他進(jìn)來的短短時間,就目睹了兩起人間悲劇,可是這只是在揚州一個地方,那么全國又有多少慘事發(fā)生? 大明朝末年,漢族不僅僅在武力上弱小,在思想上也是道德盡喪,滅于李自成之手也就不奇怪了了。 治亂循環(huán),中國的歷史是一次次的民族災(zāi)難的歷史,愛朝廷不等于愛國,愛國不等于愛朝廷。 只有打破治亂循環(huán)的根源解放民族主義才能解救這個世界,在這之前漢族是沒有愛國思想的,有的只是家天下,若果可以振興家族,可以毫不客氣地拋棄國家,拋棄百姓。 “官人,收下我吧,只要給一口吃的,你讓我做什么都行。”方浩又聽到一個虛弱的聲音,回頭一看,這位剛才被打黑影抱著一名兩三歲的小孩跪倒在自己面前。 “你跟著我走吧?!狈胶茮]有多說什么,他什么都說不出來。 安慰的話只是自欺欺人,這些難民遇到的侮辱恐怕如家常便飯,內(nèi)心不堅強(qiáng)的早就死了。 “謝謝官人收留之恩?!迸釉俅伟葜x道,感激地看著方浩。 “起來吧!”方浩不顧女子的臟亂和臭味,將她扶起來,看著憔悴的女子心中一陣心疼。 心中想不通,為什么國人對待自己的同胞如此狠心,為了一些錢財不顧餓死自己的同胞。 “謝謝官人。”女子感激地看了到家看一眼,抱起孩子默默地跟在方浩和黃渤之后。 幾人很快就從難民營出來了,不過多了一對母子。 “方兄,若是有事可以在揚州官府找我,只要兄弟能幫得到的忙定不會推辭?!秉S渤說道。 “遠(yuǎn)書兄放心吧,有事定會找你,有空我們多聚聚?!狈胶普f道。 “告辭!”黃渤說了一聲,轉(zhuǎn)身就離開了。 辭別了黃渤,方浩看著默默跟著自己的母子兩人,這女子的衣服不能再穿了,臟兮兮的不成樣子,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樣過來的,況且又帶著一個小孩。 孩子才一歲多,由于這半年來忍饑挨餓,廋得不成樣子,就像一個大頭娃娃。 這時孩子醒了,開始哭泣起來,女子連忙哄著:“寶寶別哭,mama在這里?!?/br> “孩子可能餓了,我們先去吃飯吧,看你們很久沒吃頓飽飯了?!狈胶普f完,帶著女子來到旁邊的面館里面。 面館的老板是一對中年夫妻,丈夫負(fù)責(zé)做面,妻子負(fù)責(zé)接待客人。 三人在一個空桌上上面坐下,這時面館里面有兩三個人在吃面,高談闊論地談著國事。 “大娘,給我們來三碗陽春面?!狈胶普泻袅死习迥镆宦?,看著一歲大的孩子。 方浩也頭疼,不知道這孩子能吃什么,這么小估計牙齒都沒有長出來吧,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活下來的。 “有沒有孩子能吃的東西,也給我來一點?!狈胶葡蚶习迥飭柕馈?/br> “有加糖的豆腐腦要不要來一點,孩子可以吃的。”大娘連忙答道。 “那就再來三碗加糖的豆腐腦?!狈胶普f道,自己還沒有吃過大宋的豆腐,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客官稍等,馬上就好了?!贝竽锘氐?,不多時兩碗熱氣騰騰的陽春面和三碗豆腐腦就上了桌。 “吃吧?!狈胶普f了一聲,想到了她很久沒吃飽飯,連忙抱過孩子,開始給孩子喂豆腐腦。 幾人就開始吃面,方浩沒有感覺怎么餓,可是女子不知道餓了多久,雖然克制了很多,但是仍舊狼吞虎咽。 方浩有點感慨,這個時代有多少人為了吃一口飽飯而不可得,多虧了袁隆平弄出雜交技術(shù),否則現(xiàn)代社會哪里能養(yǎng)活那么多人。 “不知道這位meimei怎么稱呼,是哪里人氏?”待女子吃碗面后,方浩問道。 “回公子,奴家李昕,陜西府人氏,家鄉(xiāng)遭受戰(zhàn)火不得不逃亡江南,不想親人全部失散,于是我和弟弟逃向江南,也不知道娘和爹爹怎么樣了?!迸酉肫鹆送盏目嚯y,眼睛有些發(fā)紅,她的眼淚早就流干了。 “別哭了,以后堅強(qiáng)一點,你還有弟弟要照顧呢。”方浩連忙安慰,原來以為兩位是母子關(guān)系,原來是親兄妹。 方浩結(jié)賬后,就離開了這個面店,途上還一人買了幾套成衣,這女子的衣服不能穿了。 將兩姐妹安排到客棧后,方浩就開始準(zhǔn)備今夜的行動,殺掉揚州知府,機(jī)器人代替他, ………… 方浩來到了揚州府府衙,官府府衙并沒有方浩想象的豪華,而是破爛爛,斑駁的墻面并沒有一絲美感,下雨天勉強(qiáng)不漏水的樣子。 明朝時候官員不修官府,不是因為不準(zhǔn),而是因為不能,不愿意。 因為朝廷不會撥款,要修自己掏錢,所以,不修官府成了潛規(guī)則. “官不修衙,客不修店”是流傳千年的為官傳統(tǒng),沒有客人修客棧的,這是天經(jīng)地義,因為客棧是掌柜的的,客人沒有義務(wù)更沒有心情為掌柜的修店。 官不修衙也有道理,明朝多數(shù)的當(dāng)官的也是這樣想的,因為“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大多當(dāng)官的自認(rèn)為自己當(dāng)官也是不是很長久呆的,如住客棧的客人想法如出一轍,沒有必要為修衙門cao心。 再者,明朝當(dāng)官的以清廉為最高標(biāo)準(zhǔn),有時候政績倒還在其次,為官在任的修衙門容易給人留下“搜刮民脂民膏”的口實,而且在一地當(dāng)官是暫時的,衙門修的再好也是大明朝廷的財產(chǎn),所以當(dāng)官的是不會花冤枉錢下力氣修衙門的。 只要表面功夫做得好,你就是個清官,然后上下打點一下,就能夠得到升遷,甚至被人傳頌。 甚至認(rèn)為喜歡修繕衙門的官員會釘在這個職位上,就沒有挪窩的機(jī)會了,既然你喜歡這,那你就不要升了。 明朝知府是正四品官員,按照京官高于地方官原則(京官與地方官相同品級情況下京官為大),知府往上升遷途徑為: 正四品京官:僉都御史、通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少卿、少詹事、鴻臚寺卿、京府丞、按察司副使、行太仆寺少卿、苑馬寺少卿、衛(wèi)指揮僉事、宣慰司同知、提督四夷館少卿。 從三品官員:光祿寺卿太仆寺卿、行太仆寺卿、苑馬寺卿、參政 都轉(zhuǎn)運鹽使、留守司指揮同知、宣慰使。 正三品官員:太子賓客、侍郎、副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詹事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揮僉事使、指揮事。 沒有意外,揚州知府一定會到京城為官,因為明朝的的政治制度,這個年代官員升遷的權(quán)利掌握在東林黨這些地主代言人手中。 他有些理解崇禎皇帝為什么治不好國家了,原因就是這些官員,這些人都是書香世家,大地主,大商人之家,從小風(fēng)花雪月,不知民間疾苦。 古人認(rèn)為士大夫高人一等,他們是不會和普通人站立在一起的,即使是從普通百姓中逆襲而起的人。 他們的心中只有家族的千秋萬代,國家僅僅是獲得權(quán)利和財富的工具。 按照揚州知府的人品,這樣的人做了京官可想而知,明朝就是這樣被敗壞的,所以方浩才熄了改革明朝的意愿,明朝并不具備改革的土壤,只有徹底打碎。 此刻正是夜晚十分,方浩默默地來到揚州知府的房中,看著這個肥碩的知府一陣惡心。 此刻他的手放在一名年輕美貌女子豐滿白皙的胸部,肥頭大耳的模樣讓方浩想到了一個詞:腦滿腸肥。 這名女子就是他前幾天新納的小妾,這幾年他就沒干別的事,除了貪污受賄和玩女人,就是當(dāng)官撈錢。 掙錢就是他當(dāng)官的的目標(biāo),為的就是自己的家族千秋萬代,永遠(yuǎn)高高在上。 揚州知府必死!取而代之的將會是一個一模一樣的機(jī)器人,揚州將會是方浩的王國。 這揚州知府并不是一個好東西,而是一個貪得無厭的貪官污吏,東林黨的狗腿子,崇禎皇帝上位之后調(diào)到了揚州,上任的幾年間搜刮了不知道多少銀子。 腐敗來源于沒有監(jiān)督,封建社會為什么那么腐敗,就是因為沒有監(jiān)督部門,或者監(jiān)督部門不作為,而且監(jiān)督的方式不科學(xué)。 這知府家族勢力極大,光明正大地貪污受賄也沒有人敢管,因為監(jiān)督機(jī)構(gòu)也有他們的人。 這是方浩在這里經(jīng)營的第一顆釘子,未來揚州都將會在他方浩的統(tǒng)治之下,是占領(lǐng)這個星球的橋頭堡。 方浩看到這里,眼中閃過一絲殺意,不過之前還需要復(fù)制這個知府。 拿出神經(jīng)毒素噴霧劑,給揚州知府噴了一下,然后方浩抓住這名知府肥碩的胳膊,將他抓進(jìn)了主神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