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書迷正在閱讀:乾坤錄之東鷹、末世之反派不作為、鍍金籠與大篷車(美式校園 1v1)、蒼穹強(qiáng)者、第37層、高門女人的yin欲之旅、春風(fēng)不度(np,惡女)、[原神同人] 我的馬甲遍布提瓦特、邪王寵妻:腹黑世子妃、洪荒之尋道者
可回過神來了,李六還是不敢一口答應(yīng)徒述斐。倒是一旁的張扁擔(dān)很是光棍的伸手捅了捅李六:“頭兒,應(yīng)是不應(yīng),你給個準(zhǔn)話兒吧!” 李六瞪了張扁擔(dān)一眼,隨后才看向徒述斐,正色問道:“王爺,您是真想好了?” “這話說的,我要是沒想好,能讓張扁擔(dān)給你傳話?” “不是卑職猶豫,而是孔家可不是一般的人家。那是圣人后裔,是天下讀書人的祖師。您若是碰了孔家,那就相當(dāng)于是和天下的讀書人為敵了!” 徒述斐嗤笑了一聲才開口:“你李六是吃干飯的,能不知道京中傳來的消息?天下的讀書人,早就把本王當(dāng)成死敵了。動沒動孔家,他們就敢因為兩個無膽有罪的閹貨插手禁宮,甚至派出死士刺客刺殺本王。本王若不還以顏色,他們還以為本王是軟柿子,可以隨意捏的!” “您要還以顏色,也不一定非要挑孔家??!”李六嘬著牙花子勸了一句。 “孔家怎么了?孔家是哪路神仙不成?不也是吃飯拉屎的凡人嗎?哦,是了,他們可是護(hù)官符上最頂端的人,就是皇室宗親都要退讓三分的角色。那本王倒是不知道,這天下,到底是我徒氏的天下,還是他孔家的天下?”說到最后一句的時候,徒述斐的聲音陡然大了起來,手掌“碰”的一聲拍了一下桌子。 李六被這一問給問住了,低下頭訥訥的不說話。 徒述斐又恢復(fù)了原本的聲音,揣著手盯著李六,“昔年本王在京城的時候,曾經(jīng)見過孔家子弟。見微知著,就知道孔家并非那么干凈。便是頂著個圣人后裔的名頭,也難消人性中的貪婪。 他們的姓氏是最好的免死牌,天下的官員都是讀書人,見到孔家人都要禮遇三分。這樣的人家,真就潔白無瑕?既然不是潔白無瑕,本王用本朝律法掃除污穢,難道不是堂皇大道? 便是孔夫子在世,見本王所作所為,本王不信他不服?!?/br> 聽到徒述斐這么一說,李六臉上的rou都擠在一起了,腦子里飛速旋轉(zhuǎn)著。 “王爺,您……要不您說說,你到底是怎么個想法?您說清楚了,咱們才好辦事,免得把事情辦兩茬了,就不美了?!敝е嵛岚胩?,李六總算是說了一句實在話。 徒述斐一聽,臉上立刻就升起笑容來。正要給李六添些茶水,就看見李六的茶杯還是滿的,壓根兒沒動過。只能推了推點(diǎn)心盤子,示意李六和張扁擔(dān)用些點(diǎn)心。 張扁擔(dān)聽到李六的話,心里一塊石頭也算是落地了。其實今天一早,他去找李六把事情說了之后,李六就直接拿出了他們帶來的匣子。 李六還讓張扁擔(dān)先看一遍,數(shù)清楚多少份資料多少張紙,而后自己就抱著胳膊,一天沒吃飯,就猶豫來著。 等張扁擔(dān)看了幾份匣子里的資料之后,心里頭其實已經(jīng)有些偏向徒述斐了,所以先前才那番作態(tài)。 此時見塵埃落定,又被徒述斐把點(diǎn)心盤子推到手邊,臉上也沒了慘白了,放空了自己拿起一枚點(diǎn)心,填自己空了一天的肚子。 徒述斐見張扁擔(dān)動手了,臉上的笑容又?jǐn)U大了一些:“其實就是新瓶裝舊酒。五年前怎么對霍家的,就怎么對孔家。本王會從陸路前往曲阜,祭祀一下孔夫子他老人家。 路上也不是一路走在莽荒野地里,自然是會遇到人家的。若是哪戶人家有個什么冤屈的,本王向來嫉惡如仇——哦,對了,本王刑部的差事還沒卸呢!手上還有太·祖·爺?shù)呐鍎?,不知道能不能就地‘為民請命’一下呢??/br> 李六硬著脖子點(diǎn)了一下頭,一肚子的槽要吐——好家伙,您話里話外夫子”“老人家”的,看著那么恭敬,怎么不知道對人家后裔高抬貴手呢?看這架勢,是要跟對待霍家一樣,就留下小貓兩三只??! 還有您身上那個刑部的差事,那是沒卸嗎?那是刑部不敢給你卸下去!現(xiàn)在刑部衙門都換了好幾茬的人了,刑部早沒您的名了!也就是沒人敢來跟您要回官印去。 還拿太·祖·爺?shù)呐鍎樆H?!您就是不拿那佩劍,您就不殺人了?您不還是敢下手劈人嘛!就是多了個名頭,稍微體面一點(diǎn)而已。 李六的一通腹誹不過是在剎那間,隨后就聽見徒述斐一副宅心仁厚的樣子繼續(xù)說道:“孔家身上有衍圣公的爵位,有祭禮祭酒的虛職,也有曲阜縣令的實職。若是真有個什么牽扯,本王也不是不能高抬貴手,來議一議八議減罪的嘛!” 張扁擔(dān)想起上一個在徒述斐手底下八議減罪的人最后的下場,被點(diǎn)心沫子嗆了一下,咳嗽了起來。 李六嫌棄的看了一眼張扁擔(dān),反倒是石光珠笑瞇瞇的給張扁擔(dān)添了一杯茶,“慢著點(diǎn)?!?/br> 張扁擔(dān)捂著嘴連連點(diǎn)頭,把茶水一飲而盡,總算壓住了咳嗽。 “唉,孔家經(jīng)過這一遭,怕是要人丁凋落了。不過這是北孔,本王聽聞,南孔這些年倒是安貧樂道,一直安份守己的耕讀傳家。也不知道屆時,南孔可愿承擔(dān)起北孔失德之后,祭祀孔子的重?fù)?dān)!” 李六鼻子里長出了一口氣。 南孔?南孔經(jīng)歷了前朝末年兵亂、遼東外夷入侵、民間起義連番打擊,早就沒落了!除了姓氏,連讀書人都沒幾個,人口都不足一百口。現(xiàn)在被祚王爺拎出來,簡直就跟廢物利用一樣。 王爺您對孔家真是管殺又管埋,您真是棒棒的!李六在心里給徒述斐比了兩個指頭。